审计职业信息化培训与现代审计技术发展的适应性

时间:2019-11-06 16:09:42 培训发展 我要投稿

审计职业信息化培训与现代审计技术发展的适应性

[摘 要] 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审计技术与,已成为审计基础中最活跃、最不稳定的因素之一,我国国家审计职业培训机构应该既把审计业务信息化作为培训目标,也把追求审计业务信息化的最佳效果作为培训目标。本文对我国审计职业信息化培训与审计技术的适应性进行,针对现阶段国家审计职业信息化培训的、方式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审计技术;审计职业信息化;培训
[中图分类号] F239.1[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0194(2006)01-0042-0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审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审计期看值的无穷高和审计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审计风险的无穷高与审计技术的有限性,已经成为当今审计界面临的两大突出困难。尽管审计技术与方法本身无法弥补社会期看与审计能力之间的差距,但公道的现代审计技术,就能用最公道的资源投进,给出最公道的审计结论,承受最低的审计风险。
审计技术与方法是审计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审计技术与方法,已成为审计理论中最活跃、最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引发审计界越来越多爱好的跟进。,利用机辅助审计技术、数学和统计学技术以及比较流行的分析性复核技术,在国际审计界已经成为通用技术,假如我国审计职员能够充分地和鉴戒,必将以较低的本钱,迅速进步我国审计的技术水平。多年来,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对审计干部开展了持续性的信息化知识培训,但我国审计职员所具备的技能与现代审计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并且随着审计环境、审计对象的变化而加剧。本文对我国审计职业信息化培训与现代审计技术发展的适应性题目进行分析,针对现阶段国家审计职业信息化培训存在的题目提出一些建议。

一、现代审计对审计职业信息化的要求

审计职业信息化培训为全面进步审计职员的分析能力及审计判定质量提供了可能,但要制定一个对审计职业具有导向性的培训方案,必须对当前审计技术的变化以及被审对象的变化有一个清楚地熟悉。
(一)现代审计需要在信息技术平台上引进审计分析手段
传统的审计核对方法,是以佐证资料为参照系,与审查资料相互映照,借以发现审查资料的错讹,因此,计算机审计的原始需求起源于审计的局部业务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比如,审计信息的查询、核对、抽样、文档制作、计划治理。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无法证实佐证资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特别当被审对象规模庞大,关系复杂时,传统的审计方法存在着很多困难,结果并不理想。现代审计的重心趋向于经营导向的风险分析,关注与财务报表相关的未指明联系,对经营业务本身进行审计,这要求审计职员从被审单位财务数字的奇异性、账户之间的奇异性,以及时间、地点、职员的奇异性,结合具体的业务内容来发现题目,很多审计活动都是近年来引进的,并且超越了传统的审计工作。假如说在以往的审计工作中,审计职员依靠个人已有的经验、知识、技能来对审计项目进行摸索、分析和断定便能完成任务的话,那么,在如今社会对审计期看无穷高的形势下,传统的判定过程和方法将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审计风险。在审计资源既定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在信息技术平台上应用现代审计分析技术。
(二)被审系统财务业务一体化要求审计职员具有确认、发现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目前,我国正在逐步提倡、实行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的系统变得功能繁多,所产生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也日益丰富,这为应用现代审计技术提供了信息基础,同时也给审计带来一些新的题目:⑴被审系统的功能、单据的进出方式和地点发生了变化,比如很多资料直接由资料产生处的职员来键进;⑵被审企业的业务、财务基础治理工作和单证流转程序发生变化,比如信息会在交易完成后自动进账,同时进进相关分类账,并自动产生报表,且很多资料直接从系统中即时存取;⑶机内储存的信息迅速增加,比如除财务信息以外,还储存有非财务、企业内部、外部的相关信息。这些都要求审计职员熟悉被审系统的处理流程和控制过程,并具有确认和发现信息的能力、信息选择和简化的能力、对信息分析和分类并应用新技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