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战略选择是改变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

时间:2019-10-22 08:10:29 人才战略 我要投稿

国家的战略选择是改变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

  由于受“学而优则仕”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读普高、上大学,实现“坐办公室”的梦想;而高校在自身扩张和产业化利益的驱动下,又迎合了这一不正常的心理需求,从1999年开始大幅扩招。扩招带来了高校教学资源与培养规模不相适应、学科设置与办学特色趋于类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严重错位,导致了高等教育质量的下滑和高校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同时还带来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盲目选择、不理性的出国留学、就业时自身定位的失衡,最终导致了大学生不能正常就业或根本无法就业的困境和用人单位所需人才严重匮乏的局面。这既违背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常人才培养结构规律,又违背了适合新生代正常成长成才的规律。这是催生2013年大学生“就业最难年”、2014年……大学生“就业更难年”的根本原因。其结果是让很多家庭面临“财才”两空的尴尬结局,即倾其所有财富积累,培养出来的却是一个社会不需要而又不能就业、立业的人;让实体企业面临“才财”两空的尴尬结局,即实体企业很难招聘到真正有用的人才,而使其不能正常转型发展、不能创造出更高质量和数量的社会财富;让社会面临“稳定和发展”两难的尴尬结局,即就业和社会稳定问题将进一步突出。

  人才可分四类,即研究型人才、工程(管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四类人才共同承担着推动人类文明的使命,他们相辅相成、不分高低、缺一不可。但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四类人才在不同的时期,其构成比例有着不同的要求。综观各发达国家的发展,其人才培养结构基本上是研究型人才和工程(管理)型人才占人口总量的15%~20%,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占人口总量的60%~70%。人才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核心力量,而任何能创造社会财富的成果或产品的价值,由其引领趋势的科技含量、制造材料的品质、美观大气的外形和高的制造质量等四大要素决定,其中高的制造质量是使前三者价值最大化的根本保证,这是任何国际知名品牌的成果或产品的共同特质。而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是将研究型人才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创造社会财富成果的最关键、最核心力量,是将工程(管理)型人才的规划或设计转变为现实或产品的最关键、最核心力量,是保证高质量的成果或产品的最关键、最核心力量。当今中国正走向工业化、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廉价劳动力和与之相匹配的低成本、低价格、低质量、低附价值的成果或产品时代已离中国渐渐远去,以牺牲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代价的粗犷型经济发展之路,受资源、人力、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已走到了尽头。强实业、促转型的实质就是不断提高成果或产品引领趋势的科技含量、制造材料的品质、美观大气的外形和高的制造质量。因此,科学合理的人才结构是强实业、促转型的前提,是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保障。而当今中国人才培养的结构和模式恰恰与之相反。

  改变目前我国不理性、不科学的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事关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下一代正常地成长立业、事关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这既是我们全社会应该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也是能否实现强国梦的基石。快速改变我国严重违背规律的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模式,使人才结构尽快步入常态,唯一的途经就是迅速调整并优化教育结构,扩大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和办学范畴、优化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层次。

  首要的是全社会理念的持续转变,是尊重规则还是尊重规律。事物的运行,所循者有二,即规则和规律。规则是人为有意和无意地制定出来的,它往往代表的是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规律先于规则而自然存在,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往往代表永恒、全局和长远。规则未必代表规律,我们都身处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当规则和规律不一致时,一般人的行为是在明知其不符规律,亦多顺从规则,其结果输出的是短视的、对历史不负责的乱象。反之,尊重规律者回报是细水长流、日积月累、逐步递进,最后必将会有更大的回报,其结果输出的是富有远见的、对历史负责的功绩。如人才结构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这就是规律,违背这一规律就一定会受规律所惩罚,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能否改变还取决于我们有没有系统地去思考所有问题,人类危机最根本的症结就在于我们片段而局部的思维方式。当我们片段思考时,我们解决了一个问题,制造了数个问题;解决了个别问题,制造了系统问题;解决了短期问题,制造了长期问题。系统思考,就是指扩大自己的思考边界,用动态、整体的眼光,把事物放在过程、结构中加以认识,看清事物与其所处的更大系统的互动关系。如高校扩招,解决了高校扩张和家长虚荣心等问题,但产生了高等教育质量的下滑以及专业结构和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

  其次我们还需要对现代职业教育进行全新的审视。现代职业教育已不再只是单纯地培养动手能力较强的操作型技工,而是培养适应社会复杂变化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具有多种素养和能力,如: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社会素养和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工作的方法素养和能力,掌握知识、掌握技能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心存好奇、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创造素养和能力,遇事不惧、遇险不惊的抗压素养和能力……这些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有高等教育的系统培养、更要有职业教育的严格训练。他们进入社会后,既有高等学历支撑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高技能职业资格支撑的实际操作能力,他们是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提高成果或产品质量、确保企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即高技能人才。而事实上高技能人才已成为企业最为抢手的人才,其收入超越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也是必然趋势。

  一般人认为转变理念是事业发展的前提,这没有错。但理念的转变需要以良好的环境为前提。要根本性地解决目前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高技能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并形成一个共识,即职业教育是改变人才结构不合理、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是尊重个人正常发展成才的主要途径;是多元化释放年轻人的潜力,使其兴趣成才、学有所能、学有所业、业有所展,快乐幸福地工作和生活的关键途径;是强实业、促转型的“内驱动力”,有用人力资源的“蓄水池”,社会和谐的“稳定器”。

  国家层面,要把职业教育真正上升为国家战略。所幸的是党中央、国务院都十分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说明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国家意志。要把这些国家意志真正落到实处,关键的是要在政策、法律层面给予职业教育有力地支持,可制定《职业教育法》,将职业教育经费从整个教育附加费中剥离出来,并设立比例高于普通教育的职业教育附加费。因为职业教育不是“纸上谈兵”的教育,而是理论加实战的教育,无论是其教学场地,还是教学、实训、生产设备的投入以及实训的各类耗材、水电费、设备维护费等都要远大于普通教育。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法定投入,才能使职业学校的建筑结构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才有可能实现实训设备的一生一工位的基本要求、且其先进性才有可能引领行业发展趋势并前置于企业的发展水平。当然职业教育的专业和层次不同,对实训设备的要求和经费投入也不同,因此应对职业教育的附加费按专业科学分配,这样才能建立正常的职业教育基本体系、才能协调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平衡发展。同时要建立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完整体系,即由政府中学大学企业共同构建的培养体系,因为职业教育师资是目前我国制约职业教育发展最大的瓶颈之一。

  地方政府层面,要真正地把职业教育当作服务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教育来抓,因为它事关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事关就业和社会稳定等民生大事。地方政府要使当地企业真正实现转型升级,就必须创建一流的、与当地产业结构相匹配的本土化学校,从而培养稳定的、能起到技术辐射和引领作用的本土化技能型人才为本土企业服务。这是目前本土企业的共同心声,也是目前各地政府争创培养本土高技能人才的高等技术学校技师学院的缘由。

  作为学校、家庭、媒体等社会组成部门,要以对历史负责、对下一代负责的高度进行正确的考核、宣传和引导,而不是一味地以普高、重高、大学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要理性地认识到就读职业学校是大部分人正确的成才之选,通过一流职业学校的培养使其成为具有高尚人格和人品、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精湛的实际操作水平的“三位一体”的高技能人才,他们在一线锻炼后往往能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班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副厂长、厂长、副总经理、总经理,也可自己创业,他们照样能坐办公室、照样能拿高薪、照样能幸福体面地的生活,而且还能更好。

  作为职业学校,要从办学定位、培养理念、教育模式、师资结构、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办学功能等方面与真正的职业教育实现对等匹配,将学生真正培养成“三位一体”的高技能人才。要像医科大学培养医生的模式来培养高技能人才,即医生、教师一体与教师、技师一体,教师既是教育专家又是行业专家;学校、医院一体与学校、工厂一体,学校既是培养一流人才的高地又是研制一流产品的产地;学生、见习医生一体与学生、见习技师一体,学生既是学习理论知识的高手又是掌握实战技能的强手,这样才能使理论教学和实战演练完美结合。同时既要为传统产业服务、更要为新兴产业服务,扩大专业辐射面、提升办学层次,扩大社会服务功能,建立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与企业一起共同实施产、学、研、用一体工程,为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难题。这样的职业教育就一定能被全社会所接受和认同,培养的学生也就一定是实体企业急需的骨干人才。

  作为企业,更应将职业教育当成企业发展的基石,加大对职业学校的全方位支持和合作力度,实现企校深度融合。同时还需要加大对在职人员技能提升的培训力度,形成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的技能型人才体系和相应的薪酬体系。

  如果国家和社会各层面能共同营造高技能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就能快速改变我国严重违背规律的人才培养结构体系,使人才结构尽快进入正常状态,这是国之幸事、民之幸事。

【国家的战略选择是改变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相关文章:

1.战略人才培养方案

2.企业人才战略和科技创新的需要

3.人才战略

4.国防教育需与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战略探究

5.人才战略的案例

6.人才战略是什么-人才战略的重要性

7.全面报酬体系 统一人才和企业战略

8.人才战略是什么_人才战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