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的崛起读书笔记

时间:2019-11-06 16:04:37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大国的崛起读书笔记

世界的文明史上,一个人、一个部落、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物质掌控能力征服其他事物,但要想在文明史上留下深刻而又积极的影响,那就只能依靠思想和文化,这种思想和文化应包括的要素:勇敢进取的精神、宽容博大的胸怀、积极乐观的心态。以下内容是大学网unjs.com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大国崛起的读书笔记,欢迎参考!

大国的崛起读书笔记

大国的崛起读书笔记

英国的赫伯特·乔治·威尔士在《大国的崛起》中,讲述了从公元前六、七千年到二战后的诸多历史故事或是史料,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地区的文明与权力的更迭一直写到公元后西方世界强权的转换,他认为的“大国”不仅仅是土地辽阔、人口众多和武力强大,更应该是能引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其中所指的方向包括:经济、科技和文化等。

世界的文明史上,一个人、一个部落、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物质掌控能力征服其他事物,但要想在文明史上留下深刻而又积极的影响,那就只能依靠思想和文化,这种思想和文化应包括的要素:勇敢进取的精神、宽容博大的胸怀、积极乐观的心态。

书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关于犹太民族的部分。其中大致说的是:希伯来人是闪米特人的一支,公元前1000年以前,希伯来人定居犹地亚,首都一直设在耶路撒冷。犹太人在世界史上的地位,主要源于他们创造了希伯来圣经,即基督教《旧约》。其是一部关于法律、年代学、赞美诗、箴言诗、小说以及政治言论的汇集。这部作品出现在公元前4、5世纪,可能是在巴比伦首次完成编撰整理工作。其中经历可能是,史前犹太国是与其南部的埃及帝国、北方的叙利亚、亚述、巴比伦等强权相继更迭的帝国历史交织在一起,其地处北方诸强与埃及来往的毕竟之地,从而形成了犹太国的动荡与依附。埃及法老尼科二世入侵亚述帝国时,犹太国王约西亚率众反抗,结果战败,犹太国成为埃及的附属国。后来巴比伦的新迦勒底国王尼布甲尼撒大地把尼科二世赶回了埃及,并计划在耶路撒冷拥立一个傀儡王的犹太国,但犹太民众杀死了巴比伦的官吏,导致尼布甲尼撒将这个长期动荡又依附的小国彻底灭掉,并俘虏幸存犹太居民押回巴比伦。正是这段丧国流离的屈辱民族史,使得幸存下来的希伯来人明志开化,而且更加团结,逐渐意识到本国、本族文学的重要性,逐渐变成了一个有敏锐自我意识和政治能力的民族。

整本书虽未细细读完,但大致浏览下来个人理解此书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对西方传统的意识形态描写不多,其中包括:西方各大神话体系的时代特征、北欧文明演进等。

大国的崛起读书笔记

对于中国的和平崛起,邓小平同志有一句振耳发聩的的警世缄言:“要多做实事,少说空话,不争一日之短长,不扛旗,不打头阵,不引火烧身,不将西方的矛盾集中在自己身上,而是一心一意搞好现代化建设。”对于一些民族主义者或者热血青年而言,是无法深刻领会这句话的内涵和良苦用心。近期,我认真阅读了人民出版社发行的《大国崛起》,从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的兴亡中,切身感悟到了这句话的玄机之处。

一、伊比利亚半岛的启示

创造历史有时非常平凡,一个在今天来说如此不起眼的胡椒、生姜等香料,却曾经是开拓世界历史的导火索,并引发了15世纪欧洲的殖民扩张,而这场扩张的序幕首先却是从葡萄牙、西班牙这两个小国拉开。

葡萄牙和西班牙成功的经验相似,都是通过发现通向东方和美洲航道,开始积累财富。16世纪的葡萄牙人口只有150万,既无资源,生产力也不发达;却凭借海上殖民之先机,瓜分世界,盛极一时。相对于这种不可复制的成功经验,他们的衰落更值得深思。

1、财富只有在不断增值中才会具有生命力。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极盛时期什么都创造了,唯独没有创造和增加财富。财富只有于消费,不用于生产,结果财富不仅不能发展自己,相反还阻碍自己的进步。

2、国家精神消失之时便是梦想幻灭之日。当大量财富突然从世界各地涌来,葡萄牙人没有投资生产,而是全部投入到消费中,农业衰落、奢侈盛行。整个民族曾经那种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探险精神消失殆尽,国民缺乏追求、思想颓废相当严重,国家停止了前进。于是当欧洲其他国家崛起时,仅仅依赖于香料贸易的财富之源被阻断,衰落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大国的崛起读书笔记

假期,从图书馆借了《大国崛起》系列丛书的五本,以补充对西方历史文化的认识,这五本分别是《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美国》。另外通过对相应电视纪录片也对上述几个国家以及未借出书的几个国家,进一步加深了了解。

关于各国历史的描述,书中已经叙述的较为详细,我也不再赘述,这里只是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读书体会。按我读书的先后顺序,列写一下各个国家。

一、第一本书:法国

法国的浪漫与自由,的确值得佩服,尽管现阶段中法关系进入了一个不太好的时期。追根溯源应该是一个叫做文化的东西在起作用。的确,中世纪的法国,在欧洲历史中地位显赫,被尊为欧洲的贵族之土,文字、语言等等都为外邦尤其是外邦的王室大力效仿。过度奢靡的宫殿,雄壮的凯旋门,或许真的值得人们瞻仰,但又不自觉的为他们的人民的生活担忧而唾弃一些奢靡的东西;但无疑这个民族是先进的,当时的思想界,法国遥遥领先,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启蒙运动,领导人们觉醒,开始对君主的特权有了自己的思考。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很合秩序的发展过程,人们的活动,正是由思想领导行动。这也就难怪路易十六最终被人民送上断头台,也不怪巴黎公社的起义是发生在法国,也不必奇怪我们很有思想的几位领导人如周恩来、邓小平等都在法国学习或工作过,法国的思想界功不可没。但无论如何,君主制度不到该终结的时候也还是君主制,资本主义剥削也依旧让贫富有差别,透过历史现象来看,符合规律的东西是不容易扭转的,但思想意识的提高,对人类各个方面的进步的作用是巨大的。而且一些历史的闪光也永远在那些过去的时代大放光彩,路易十四时期文化的盛世,拿破仑的称霸欧洲,戴高乐为法国地位以及欧洲继续繁荣的奔波……

二、大国的心态:英国

对于英国部分,不知是为什么,提不起像法国那样的精神来看了,怎么想怎么觉得是跟着导演好好的参观了一个大博物馆,英国历史的物品展览,满脑子都是什么《大宪章》、瓦特工厂、珍妮机、宫殿、苏格兰古堡、女王精美的珠宝服饰、宫殿的仪仗队……而就是这些反映了英国的变迁,也被保护得十分细心。通过书后的导演手记,我们也了解也正是这些文物体现着这一大国的由来。这一组拍摄的导演将材料写得非常详尽,也可能是希望借此加深我们对大国人民本身心态的进一步了解,其对工作的认真很值得敬佩,举一个导演写下的小小的例子走进一个个博物馆,无论大小,见到的都是工作人员的认真和敬业,或许更崇高的是满怀对工作的爱,他们愿意为自己管理的几片残页去阅读大量的历史资料,以便为前来观摩的人们讲解;对自己管理的重要文物更是极端珍惜,甚至不允许拍照以保护文物,他们薪水微薄,但透过他们的工作状态,让我们认识了什么是真正的大国心态,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三、惊世的巨人:德国

德国,正如书中所说,是一个比较混乱的地方,从远古到近代,似乎一直是在蛮荒和炮灰之下生活,却也不知灰飞何处,整个德意志的前大半部历史都是一片混沌之中,或许唯一有点归属的就是相近的语言和共属一个民族了,这是一个古代蛮荒,近期又是教皇议会和国王的拉锯之地了。但这个民族的的统一却让整个欧洲吓了一大跳,他的出生很晚,但一降生,就已经是一个巨人。对于这个时期,有了一位我十分佩服的人——俾斯麦。关于他,这个铁血宰相,对自己民族事业的执着,可谓众所周知了,但通过近阶段的分析来看,我以前对这位铁血宰相有很多误解,他绝对不是一个莽汉,虽然有在大学与二十几个人决战的纪录但他外交官的经历提醒了大家,这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同我了解的其他比较佩服的外交官周恩来,富兰克林一样。俾斯麦是深刻了解欧洲的大国之间利益以及制衡的道理,又充分发掘经济生产的客观规律。经济上的联盟体从市场利益角度,进一步加大了统一的需要;纪律优良的部队,合理的战事安排,不断推进民族统一事业的步伐。对奥地利,“不义”而战,胜而不掠,仅仅要求经济统一,民族也更好的随之融合了,这些难道不是对形势十分精确的丈量吗?同法国战争必然性的分析以及对形势的掌握,(恰当的修改皇帝的文件)不正说明了他的谋略过人吗?遗憾的是雄伟的改革也留下了危机,许多晚年老首相的担忧成为了现实,同法国的日益不菲的民族帐以及德意志内部越来越无法压下来的极端民族情绪,会将德意志民族不断推向战场,甚至有走向毁灭的危险。后来,就是与德国人密切关联的两个世界大战了,这些,为世界埋下了巨大的毁灭和仇恨,但一些闪光的东西还是需要留意一下,对德意志民族的尊敬还是应该有的:华沙一跪,终成人类含泪的谅解。今天,这个大国已经投身与建设欧洲共同体的大军之中,其发达的'技术,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永远是值得各个民族去学习的。

四、如隔世界的红场:俄罗斯

俄罗斯。对于其沙皇时代的历史,不论是什么彼得大帝,叶卡列琳娜二世,尼古拉斯什么,都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对自己的中国,曾经的封建大邦的了解,而对这一始终保持农奴制的较低层次国家的排斥把,即使是地跨欧亚美,三大洲,也没有丝毫大国之感。但对于苏联,又是感想过多,很复杂,以下就是胡乱牵出几条吧。如果要求用一个不是很大却又很重要的地方来映射苏联的历史,那就非红场莫属了。正如书后导演精美的散文所述红场周围的景物,西侧的列宁墓,西南的克里姆林宫,北面的国立历史博物馆,东侧繁华的百货大楼还有无名烈士墓碑以及十二尊领导人的墓碑,其胜与衰,繁荣与寂静,正是这个国家历史的写照,充满悲壮、泪水和骄傲的雄美,还有一对对新婚情侣为烈士献上的鲜花。建议大家有机会翻看一下那儿的历史,也可以翻翻那位去俄罗斯的导演的手记,实在是很不错。读苏联的历史,就好像是为自己补社会主义历史课,却是十分生动的激励的,到处充满了创业者们的豪情壮志,但每行进一步都是不乏艰辛的。安于红场的伟大的列宁,曾经数次被流放,但始终坚持用自己的思想去战斗,去摸索着人类发展的规律,亲身和自己的同胞们奋斗,扎根与自己的农民工人兄弟中,去探寻一个历史上新生的制度的出路。战时经济,计划经济,新经济政策,无不是对前方道路几番斟酌后迈出坚实的步伐。看了列宁的很多事迹之后才知道了为什么在共产主义道路上,他被列在了至高的地位,这位伟人安息的地方依旧检阅着一代代英勇的苏俄儿女,还记得二战红场的那次阅兵,直接开赴战场,展示着人类,空前的或许也是绝后的勇敢。

五、创业者的心灵天堂

对于美国,总是感觉有些琢磨不透。眼下,很多同学都正忙于筹备出国,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将目标锁定于美国。其实,假期读的关于美国的书,不仅仅是《大国崛起》,还有《富兰克林自传》和一位到美国进修的中国官员写下的《美国散记》。美国的一直是以其标榜的自由和民主而称雄世界,不管现在我们怎么去看待,但美国早期为一个合理秩序所做的一些事还是值得我们留意的。我的日记里记下了这样一段。是富兰克林在主持制宪会议时说的几句话,说他参加会议的心态是既充满希望又忧心忡忡,他就拿主席椅子后面的太阳作比,说不知道那是夕阳还是朝阳,而现在他确认那是喷薄而出的朝阳了。不知为何,这一段的场面却在我心中总是那样清晰,也许是因为我对富兰克林的智慧和安详实在是佩服,其实无论赫赫战功的华盛顿,还是为了更好将来不辞劳苦,不计恩怨,激烈辩论的参会辩论者,怎么不是那个时代的先驱,即使现在,他们对理想的坚决和无私也是值得大家去效仿的。对于美国的总体印象,我觉得大家对于美国的认识不要过于片面,如果你的美国一片灿烂,那就需要你看看《美国散记》,好好对他们的民主进行思考,但如果你对人类的宏观的生活和道理不大清晰,就分别读一读美利坚的创建者的事迹,去搜寻一下自己或者我们人类的不断拼争的路他们对于那种拼搏的激励还是值得大家去学习的。

后记

至此我的一部分读书笔记算是整理完毕了,其实怎么说呢,可能如果你对一个东西研究真的很多,或许,并不好写出什么,一种复杂性就会困扰你,但不论怎么说,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好与坏总是看问题角度的不同。但我觉得,文化这个东西还是值得大家斟酌的。仅此一点愚见,总结我假期的几本书而已了。

大国的崛起读书笔记

这几天看了《大国的崛起》,主要讲述了几个海洋国家的崛起历程,首先是西班牙打通通往东方的航海干线,接着是葡萄牙走向美洲,然后荷兰依靠海上商业称霸世界---些地理上的小国在世界舞台主导着世界的发展。法国的大革命,英国领导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德国引导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的创新点燃了现代化之路。他们是为什么能这样强大呢?开拓进取的精神是那些强大民族不可缺少的品质:海上新干线的开通是地球开始成为整体,而正是那些勇敢的水手和船长驶过死亡之海,才会有这点开始。职业原则高于个人生存成就了荷兰商业的空前繁华:我们很难想象一群被困在北冰洋的商人,情愿把自己冻死饿死,也没动用一私被委托运送的商品。人民之间善于谈判,相互妥协的生存习惯或许也是他们民族的一种良好品质。在中国历史上推存懦弱强食,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生存原则,我们能想象推翻了一个皇帝,却不让他下台,让利用协议迫使王权一步步削弱。欧洲的快速发展使我想起我们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思想开放,社会文明发展很快。我觉得欧洲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不但得意于国内的政治宽松,更主要的是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思想相互碰撞,相互影响。国家利益的冲突在外部压力下转化为民族的凝聚力。大家的相互竞争下,各种新事物都可能发生。在竞争下,每个民族视野能更开阔,创造力也就随之而来。

到最后,我又想起英国、德国等对科学的尊敬,对真理的敬畏--

[大国的崛起读书笔记]

【大国的崛起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大国的崛起读后感

2.《大国的兴衰》读书笔记范文

3.中部崛起与湖北人才集聚战略

4.藏海花读书笔记

5.《简·爱》读书笔记

6.《伤仲永》读书笔记

7.《飘》读书笔记

8.《人生》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