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狼读书笔记

时间:2020-04-06 16:00:24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荒原狼读书笔记

荒原狼读书笔记1

  或许是因为还没企及身处荒原狼的那般挣扎,我只能仰头望着,呼吸间感受到他极尽虚无至绝望的分裂,而无法、哪怕那么一丁点的去体验那样的生活。

荒原狼读书笔记

  《荒原狼》从最初出版者的序、哈勒尔的生活,到荒原狼的小说和最后剧院里魔幻现实的镜像,每一个片段都是哈勒尔对于自己、他人和整个社会的反思、审慎与批判,这是在时代里每个思考者所必须面临和克服的困境,应该如何活着、要如何活下去。有痛苦动荡的时代背景,有似真似幻的超现实手法,但最动人不过它的纯真坦率,字字句句都直抒胸臆,解剖、分析、审判,还有温柔的抚慰。

  据说训练的方式是摧残一个人的意志,然后在零基础上灾后重建。《荒原狼》面对的问题也可以这么看,多重人格间的斗争最后总有一个平衡,要达到这个平衡,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如何放下一些执念。

  自由之人是不依赖任何事物的,他自给自足、自我激励、自我生长、自我毁灭。因而一些人会想,只要摆脱物质上的束缚,就能成为自由的人。

  于是,他们清心寡欲,远离世俗的喧嚣,沉浸在书卷里,喜于哲人的言语。是的,刚开始他们自由了,他们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在蓝天碧草间,享受着广袤无垠所带来的喜悦。可是,他们越是奔跑,脚步越是沉重无力,越是沉重无力,他们越是奋力奔跑。所经之处,无不留下他们的气味,这种气味夹杂着书页的霉变与阴沟的腐败,这种气味使天空变灰、使草地变黄。最后,他瘫倒在地上,喘着气,身上压着一座座四四方方的石碑,上面刻着一些概念、知识以及真理。他死了,他曾有一刻自由。

荒原狼读书笔记2

  荒原狼(也译作荒野之狼)(Der Steppenwolf)这是一本德国、瑞士诺贝尔奖小说家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所著作的自传体小说。

  荒原狼是个年近50的人,名叫哈立·哈勒。几年前,他租下了我姑妈家的阁楼,在这里住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他沉默寡言,不爱交际,确实像他自称的那样,是一只狼,一个陌生的、野性而又胆怯的、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动物。他的脸充满智慧,表情温柔,但内心世界动荡不安。他想的比别人多,智力上具有那种近乎冷静的客观性。这种人没有虚荣心,他们从不希望闪光,从不固执己见。

  小说中,主人公哈勒尔本人自称荒原狼。那么荒原狼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呢?它倍感孤独却又不选与任何群体为伍;它有满腹才华却无从施展;它渴望自由旷野却习惯于循规蹈矩。人性与狼性在它的灵魂中不断地拉扯,让它清醒却又痛苦迷茫。

  正如小说中说的,这种灵魂因迷茫而产生的痛苦,这不是哈勒尔一个人的疾病,这是一种时代病。

  科学的进步,文化的发展,人类的自我意识越发强烈。自身的感受,自身的思想倾向,越来越成为我们为人处事的依据,我们也就越来越作为个体来生活,而不是以群体为单位生活,我们逐渐与人类这个大群体割离。

  但人终究是一种群居动物,并且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每个人在社会中承担的责任日趋明确且单一,因而被牢固地编入了社会的大网之中无法真正独立。脱离了群体,我们所学到的生存技能根本不能满足我们日常生活需求,因此人始终不能离开群体。

  而主人公正是在这种双重矛盾的心里中挣扎着,不时显示着他狼性和人性的一面。同时他很悲观,但他的悲观主义的基础不是鄙视人世,而是鄙视自己,他把自己所能做到的尖刻、批判、厌恶和憎恨,全部发泄在自己身上,而对其他人,对周围世界,他始终勇敢而严肃地尝试着去热爱,因为“爱他人”就像恨自己一样深深地印在他的心灵上。可是他十分清楚,人活着,不爱自己就不可能爱别人。而憎恨自己,最终会导致可怕的孤立和绝望。

  “面对充满暴力与谎言的世界,我要向人的灵魂发出我作为诗人的呼吁,只能以我自己为例,描写我自己的存在与痛苦,从而希望得到志同道合者的理解,而被其他人蔑视。”这是黑塞说的话。而荒原狼恰是他本人第二次婚姻触礁后的写照。

荒原狼读书笔记3

  这是黑塞写于50岁时的代表作,是一本可以在一天内一气呵成读完的小说,以至于让人觉得这几乎是作者是一天里即兴写出来的。书的刚开始是作者对荒原狼这个人的一些评价,然后转而进入这个人的一篇手记——整篇手记几乎是发生在短短几个月之内的。

  书的开头写了作为一个异乡者,荒原狼身上出现的一些症结,不知道从哪里出来的一篇论文《荒原狼的报告》很好的总结与描述了这个人的症状。前面深刻的刻画了一个精神性质与我非常像的人——或许是一个精神性的人在现代社会或者在任何社会都会感觉到的一种疏离感与不会生活的感觉。荒原狼是一个经典性的人,被古典音乐与哲学哺育大的人,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对他来说是绝望的,毫无意义可言的。对于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百无聊赖的应酬画面是亮点之一——以后你可以知道,同样的厌恶感在诺贝尔文学奖乃至更多的人身上发生着,这不是一件值得耻笑的一件事。

  (高中时期拯救我,让我进入生活本身的是云的出现,以及Clannad的影响。但是在长时间以后我的哲学本质又显现出来,无法弥补这个空洞了,其实本质上荒原狼的拯救也是类似这样的东西,所以在后面我能对问题本身获得巨大的共鸣,尽管他并没有给出建设性的建议。)

  在去了教授一家之后,这样的感情达到了顶峰,荒原狼选择自杀之际,一位知性的女子救了他——变成了他生活的太阳与动力,他重新找到了生活本身与活下去的希望。两者之间是思考、哲学与生活本身、体验之间的矛盾,或者是一种对话。似乎当人们在这样的困境中的时候经常需要搬出体验本身,一种非理性的经验与美好,来说服人们这个世界还是有希望的。这里便是这样一种经典的对话。

  但是正如所料,这样的刺激与希望在荒原狼身上并不能发挥持久的效用,他是知道自己的命运的,所以在最后一次舞会上,他即将选择告别。在这之前女主说出来的一席话成为了该书的经典,也是荒原狼内心的掏心挖肺的一席话,也是黑塞本人的告白。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男主参加了舞会。舞会上的声色犬马将生活性与体验性发挥到了极致,在即将体会到落幕后的荒凉与面对内心的时刻,一种假想的世界开始上演,其实是分别描述了作者内心的几个问题。

  第一幕是作者对现代工业社会的抵抗,表现在想要在假象的社会想要暴力消灭所有汽车的情景——作者知道这个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仅仅是厌恶就暴力的消灭,我们需要其他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汽车、工业社会本身并没有毛病,但是因为这个逻辑给人在精神性上带来的'改变却是实实在在的。想暴力回到从前是不行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显然是明显的;

  第二幕是作者对人性多样性的解读,狼性与人性的互相挟制;

  第三幕是作者假想所有生活都重新来过,现在会不会不一样?如果拥有所有喜欢过的女人,会不会就会非常幸福?我不止一次觉得人生活一次就够了,即便是再重来,因为当时的自己是没有现在自己的思考与世界观,所以依然会像当初一样过活。“即便是上帝也不能给一个人他脑子里都没有的东西“。回首往事,似乎走了很多弯路,但是每一步都是必须要这样走下去的,没有这些艰辛就没有现在的自己。我异常想拥有一个万能的导师,能够在自己迷茫和痛苦的时候至少告诉我该去读哪些东西,该去向谁诉求,然而每个人的思考轨迹都是不一样的。甚至到今天我几乎认为,并不存在,哪怕在哲学上也并不存在解决所有问题与苦恼的法宝,并没有一个对任何事情都大彻大悟的存在,但是每一分思考的痛苦都会让你更加接近真相。更多的时候,不管是物理上还是精神上,人的悲剧几乎是注定的,我们只能留着泪,悲壮的注目这一切的发生——但是知己彼此间的一个眼神已经能让你幸福不已,这个知己可能是现实中的,更有可能是穿越时空的书中的那些人。当彼此出现精神危机的时候,粉饰太平是不真诚的,告诉他我也在苦恼也许会更好。

  作为一本小说,里面的哲思已经非常多了,小说的最主要的任务是刻画好荒原狼这一类人,描述出这个时代的普遍问题,并不负责解决问题。

  最后,我并不以自己也是一个荒原狼为耻。

荒原狼读书笔记4

  任何人在讨论上层建筑时,常常会有意孤立自己。思想者尤甚。他们躲在自己的世界里,靠着精神食粮存活,对世界的人事嗤之以鼻,通过孤立自己向外界证明他们是触摸过宇宙以外的“不平凡的”人类。或许他们精神上达到了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智慧也超越了平凡大众,但他们所成就的,他们所痴迷的永远只是这个世界上的一小部分。

  换句话说,这其实是文人们玩的一个游戏。二战后的世界和现在的世界没有本质的区别,物质享受糜烂,精神空虚开始潜入生活,战时的使命感和爱国的一腔热血不复存在,人们开始询问生命的意义。艺术家们和作家们最擅长的就是营造一种悲剧感,孤独感,认为任何人在世界上都是形单影只。很多生活如行尸走肉的人发现这一点后,贪婪的享受着这一刻。这是一个供人逃避现实的港湾,这是艺术家们创造的心灵的港湾。每个人都可以找到不同的栖息地。他们会活在自己的舒适区里,也不用与任何人交流,不用讨厌某人,不用喜欢某人,一切一切都只关乎自己。

  这就是我为什么赞成赫尔米娜说的“荒原狼必须死”。哈立意识中的两部分,人和狼,人代表了更接近现实的部分,而狼是逃避的部分,代表着一种消极态度。作者如是说,

  中产阶级本质上讲,是一个生活动力软弱的产物,战战兢兢,前怕狼后怕虎,很容易为别人所统治。因此他不寄希望于权利,而是寄希望于大多数,不是寄希望于暴力,而是寄希望于法律 ,不是寄希望于负责精神,而是寄希望于选举制度。在大多数情况下,或者作者所指的中产阶级,都是选择背离狼性选择人性。而思想者是选择两者共存的存在。我不敢说思想者才是真正后果的一群人,反而我觉得平凡大众才是真正活过的一群人。他们体验生活,他们面对生活,而这些并不需要狼性的支撑,因为人的韧性完全可以让每个人都坚强存活。思想者紧紧抓住生命中狼性不放手,因为他们认为终有一天他们会厌恶这个世界,而最终带给他们重生的是荒原狼。我认为恰恰相反,逃避避世的狼性,那种孤独悲剧感,对拯救人生毫无作用,是人性,是面对,是参与,让你逐渐对这个世界改观。

  思想者和普通人是两个存在,就像杠杆一样,两个都不可缺少。但中间又有巨大的鸿沟,谁也不了解谁,却是相互依赖的生存。

  如果艺术将将进行下去,我认为荒原狼将是永恒的主题,这些消极避世的思想者们,缺乏最真切的理解与关爱,时常以一种恶毒的眼光看待世界。如作者所说,活在这个世界不容易。中规中矩的中产阶级才是维持这个世界继续以光与爱的方式进行下午,他们有思想者们不理解的平凡,荒原狼在他们的生活中无法立足。生活逼迫他们前进,他们拥抱生活,他们不认为工作是一种束缚,工作是一种生根的方式,是一种发光发热的方式,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徘徊在狼性的泯灭和重生中,但最终,人性还是会把他们带回世界。因为他们不是一个人,他们是万千人中的一个。

荒原狼读书笔记5

  很努力地在读这本书,读起来是真的有些费劲。再加上在阅读过程中我没有那种强烈的阅读渴望,可能是看不懂的缘故,也可能是没有静下心,我甚至需要“强迫”自己来认真地阅读。

  读得有些慢,因为很多时候不知所云。整本书下来,没有什么感受。就是现在写读书笔记,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写些什么。《荒原狼》和我想象中是不大一样的。有人说读它读到泪流满面,而我却没有感受到它的深刻。我总觉得荒原狼在挣扎的,和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一样。编者的序里说荒原狼是个“注定要将人类生活中所有的怀疑作为个人的苦恼与地狱去深刻体验”的人,一开始有不少的渲染铺垫,使我对他有很大期待,但我着实没有感受到荒原狼的独特之处,至少我现在是不懂荒原狼的。怎么说呢,“无病呻吟”也不能精准表达我的看法,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荒原狼确实是在无病呻吟吧。一开始,我觉得荒原狼对小市民的生活,那种平淡的幸福的不耻,那种观点是很新颖很独特的,这一定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他并不是单纯的愤世嫉俗,但在后来我也没能发现他有多独特。

  “每个人都在灵魂的某个角落熟知自杀虽然是逃避的方法,但其实只不过是有些悲惨的非法紧急出口罢了,比起死在自己手中,还是打倒生活要更为高贵、美丽。”

  “我怀着好奇心,想要看看人到底可以忍受到什么程度,如果达到忍耐的极限。我只要把门打开就行了,那样我就可以逃出去了。”

  “即使你知道你的努力不会成功,你的生活也不会因此就变得肤浅、愚昧。要是你认为必须为某件好事、为理想的事情而搏斗,达成其目的,那才肤浅呢!难道理想是为了被实现才存在的吗?难道我们人是为了消灭死亡而活着的吗?不,我们是害怕死亡并且热爱死亡而活着的。正因为有死亡,所以小小的生活才会在短暂的期间显得那样美丽、那样光辉。”

  “人应该以痛苦自豪——一切的痛苦都让我们想起自己的价值……大多数的人在还不会游泳之前都不会想游泳!他们是出生在陆地上而不是出生在水里。另外他们当然也不会想思考。他们是被创造来生活的,而不是被创造来思考的!是的,思考的人,以思考为主要工作的人,在这一点上或许会获得重大成果,不过就像用水取代陆地那样,总有一天一定会溺毙的。”

  “所有人都会把降在自己身上的痛苦当成最大的痛苦……再怎么不幸的生活,在阳光普照时,沙地和岩石之间也还是会开出幸福的小花。”

  不过,在这些段落里,我倒是感受到了乐观与积极的心态,可能也是觉得荒原狼的痛苦并没有那么痛苦,大概也说明我开始慢慢倾向于乐观的心态,于是记录下这些。说明我还是比较认同这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