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之美说课稿

时间:2019-10-15 00:06:0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桥之美说课稿

  篇一:桥之美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桥之美说课稿

  大家好!

  我是来自民勤县苏武乡新河中学的参评教师胡建华。我今天的教学内容是《桥之美》。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等方面谈谈我的教学方案和设计理念。

  一、教材分析

  《桥之美》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内自读课文,是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一篇美学小品文,文章先指出在画家眼里,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就是“桥之美”,然后举正反实例具体说明,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了桥在不同环境下所产生的美学效果,以独特的视角,引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去看“桥之美”。文章思路清晰,语言优美,表达富有个性,说明性的文字和诗意的描写性相间杂,体现了科学小品文的魅力。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语文教育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得到听说读写能力的良好训练,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把本文的教学定位在这样一个层面上,那就是体现新课标 “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用一课时完成学习任务。

  知识和能力目标当属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锻炼思维应是语文课永远的使命,而“理解桥美在何处,了解本文所表达的审美观点,学习文章多角度举例的说明方法”则是教学中努力突破的重点。但是有不少语句蕴涵丰富而表达上不太符合常规,我在教学设计中以点带面,启发学生通过举例内容来推敲语句内涵,对于美学知识则大胆舍弃,鼓励学生自求自得。不是让课堂陷入缠夹不清的美学理论的学习之中,妨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而是通过小巧的练习,一方面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法

  都说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更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及素养的提高。对这样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我采用朗读法、讨论法引导点拨学生走进课文情境,细心体会,反复揣摩,让学生自主发现精彩句子,在涵咏品味中接受美的熏陶,在充分的讨论交流互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去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时而独立使用,时而融会贯通,尽最大可能地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师的教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

  三、学法

  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指导思想,在朗读、讨论、思考、品评、欣赏中快乐学习,快乐认识“桥之美”。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强调动口动脑能力。在学会学习的过程中达到会学,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讨论使人机智,讨论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思辨能力。自主讨论、合作学习和成果展示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在教学中,通过分组讨论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流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是教师、学生、教材共同对话的一个平台,教师的组织、参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教材自身的价值都在这一个平台上得以展现,它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而我设计了这样六个具体的小环节来落实文章的教学目标,以完成教学任务。

  为缓和课堂师生陌生的关系,营造诗意和谐的教学氛围,课前让学生欣赏《再别康桥》,让学生展开心灵的翅膀跟随诗人的灵感,去感受诗人眼中的桥,接着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轻松进入正课的学习。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的过程,我把教学主要过程设计为:探求——“美之源”,品味——“桥之韵”,升华——“桥之魂”,以求得曲径通幽、引人入胜的效果。

  画家眼中桥的美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教师要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去理解,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直入文本,用自己的方式朗读课文,探求画家眼中“桥之美”的根源,使认识从初步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明白了作者之爱桥是因为桥在不同环境中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在“品---说---议”中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再感知与把握,在畅所欲言中考察学生的概括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这是一种相对浅显的语言表达训练,同时也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开展审美体验,体会作者运用举例进行正反对比的说明方法。

  课程标准指出“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在处理课文的最后一段内容时,鼓励学生对生活中具备“桥之美”事物进行搜寻、整合,并进行说话训练,使整节课都体现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特点。

  至此,主要学习目标已经落实,在进行简单的小结后,我引导学生拓展延伸,使课堂内外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力求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进行美的探索和体验。

  板书设计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本课的学习中我精心地设计了板书,在突出文章精髓的基础上力求形象、美观,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以上是我对自己所执教的《桥之美》的一些粗浅认识以及对教学设计的说明,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领导和评委指正。

  篇二:《桥之美》说课稿

  一、把握大纲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均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展示人民大众创造性智慧,包涵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课文,掌握说明文和小品文的相关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桥之美》为自读课文,位于讲读课文《中国石拱桥》之后。两篇课文同是写桥,但《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桥梁专家,而《桥之美》的作者吴冠中是画家。他们分别从科学的角度和艺术的角度来写桥。《中国石拱桥》已使学生初步了解了桥的历史、形式、结构等知识,本文则重在引导他们以新的审美视角来品味欣赏文中的桥之美。

  (二)教材内容的理解

  《桥之美》是一篇美学小品,语言具有强烈的画面感与抒情般的感染力。吴冠中先生将桥置于一个个构图框中,发掘出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不同美学效果,给人一种新的审美视角。课文由桥的诗境美引出桥在绘画上的形式美,再将桥自身的结构美与它的构图美作对比,肯定强调了桥之美美在构图,美在它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美学作用。接着以诗意的语言具体描绘了不同的桥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优美地融合的几幅画面。得出结论:“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三)学生情况的分析

  当今的初中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但是,大量的信息使他们在接收时细品慢赏过少,常常忽视周围事物的美,对传统文化的体会也不深。

  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引导学生用新的审美视角去发掘美、品味美,开阔眼界,提高文化品位。

  (四)教学目标的设定

  根据大纲要求和本单元要求,结合教材依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美感、史诗、驻足”等词语,并练习用词造句。

  2.了解文中所揭示的美学原则。

  3.认识桥的美学价值,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常识。

  能力目标

  1.理清全文思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解课文所介绍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

  2.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逐步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3.揣摩本文充满诗意的描写文字和带有说明性的文字,体味语言的个性色彩,培养良好的语感。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桥之美》,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五)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上述的分析,我确定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一、学习一种新的审美视角

  二、品味形象优美的语言。其中第一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

  (六)教学课时的安排:一课时

  二、促进发展说教法

  1、比较阅读法

  《桥之美》位于《中国石拱桥》之后,两篇文章作者的身份不同,写作的角度也不同,通过比较既可以复习上一篇课文又可以自然导入本文,具体做法如下:

  (1)比较两文作者的不同身份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的写作角度。

  (2)抓住本文中心句比较两文内容上的不同。

  (3)比较两文的语言。

  2、语境解读法

  《桥之美》的语言画面感很强,修辞灵活,具有抒情般的感染力,是本文学习的重难点。因此在具体赏析课文时我选择采用语境解读法,使学生结合语境,由粗到精,由此及彼,反复诵读,整体把握,最终使学生既欣赏了桥之美又学习了语言之美。

  3、分组讨论法

  三、提高能力说学法

  为了提高学生欣赏品味语言的能力,在教读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赏析的几种方法:

  1、联系:将词放在句中品,将句放在文中悟。

  2、讨论:互相启发。

  四、优化组合说程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追求师生良性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备好课但不事先设定所谓的严格的教学步骤,而是把课堂教给学生,教师要因势利导,艺术地驾驭课堂,良好地把握以下教学节奏:

  比较阅读

  语境解读

  讨论品评

  迁移拓展

  附板书设计:

  说明“桥之美”的含义

  乌镇小河的石桥

  江南水乡的石桥

  桥之美 举例说明“桥之美” 水天一色的长桥 广西云南的风雨桥

  总结全文,升华对美的感受

  篇三:桥之美说课稿

  大家好!我是七克台中学的李粉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课:

  一、把握大纲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均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展示人民大众创造性智慧,包涵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课文,掌握说明文和小品文的相关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桥之美》为自读课文,位于讲读课文《中国石拱桥》之后。两篇课文同是写桥,但《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桥梁专家,而《桥之美》的作者吴冠中是画家。他们分别从科学的角度和艺术的角度来写桥。《中国石拱桥》已使学生初步了解了桥的历史、形式、结构等知识,本文则重在引导他们以新的审美视角来品味欣赏文中的桥之美。

  (二)教材内容的理解

  《桥之美》是一篇美学小品,语言具有强烈的画面感与抒情般的感染力。吴冠中先生将桥置于一个个构图框中,发掘出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不同美学效果,给人一种新的审美视角。

  课文由桥的诗境美引出桥在绘画上的形式美,肯定强调了桥之美美在构图,美在它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美学作用。接着以诗意的语言具体描绘了不同的桥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优美地融合的几幅画面。得出结论:“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三)学生情况的分析

  当今的初中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但是,大量的信息使他们在接收时大块朵颐多过细品慢赏,常常忽视周围事物的美,对传统文化的体会也不深。

  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引导学生用新的审美视角去发掘美、品味美,开阔眼界,提高文化品位。

  (四)教学目标的设定

  1、知识与能力: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桥之

  “美”美在哪里,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探究讨论的方式,学习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桥之美》,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五)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上述的分析,我确定本文的教学重点是:1、理解桥美在何处,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2、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的难点是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六)教学课时的安排:一课时

  说明:本文是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为自读篇目。

  二、促进发展说教法

  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地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品味感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的任务是创造与课文相适应的课堂氛围,并相机给与指导和启发。因此我确定教学方法如下:

  1、朗读法。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反复朗读,展开想像,进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悉心体会,反复揣摩,和作者产生共鸣,接受美的熏陶。

  2、讨论法。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讨论的质量,通过生生互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比较阅读法。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同样写桥,但表现手法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可把两文比较,体会它们的相异之处,并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能有意识地去感知科普说明文与美学小品语言的区别。

  四、优化组合说程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追求师生良性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备好课但不事先设定所谓的严格的教学步骤,而是把课堂教给学生,教师要因势利导,艺术地驾驭课堂,良好地把握以下教学节奏,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中国石拱桥》,感受了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点。然而在画家眼里,桥的魅力又在哪里呢?让我们随着画家的手笔,,对“桥之美”进行一番新的审视与追寻吧!首先,先欣赏一组桥的照片,ppt显示。

  谁能说一说看完图片的感受?(学生有可能回答:美)

  二、整体感知,朗读感悟

  1、结合大屏上显示的字词解释,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并思考:

  (1)在作者看来,“桥”美在何处?请画出揭示“桥之美”的文句。

  (2)你对此有何感想,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力求人人发言,个个参与,然后以小组组长为本组代言人,进行全班交流。适时指导朗读。

  明确:(1)明确答案,适时指导朗读。课文揭示“桥之美”的文句有以下几句:“‘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矛盾的发展促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这些文句揭示了“桥之美”的含义。

  (2)学生从中得到的启发是多方面的。有的领悟到:桥梁除了具有实用功能外,还具有审美功能。有的领悟到生活周围本身就有饱含画意的景致,只是自己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有的同学领悟到:文中讲究对比、变化、和谐等,不光适用于发现、欣赏、品味“桥之美”,

  还可以把它们作为通用的原则对某一处自然风景及室内布置进行一番美的品评。有的领悟到:孤立的美固然很美,但与周围环境和谐交融才是美的极致?

  (3)重点引导学生回答出本文的中心句,ppt显示:是桥在不同环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三、把握行文思路,理清说明顺序

  1、学生默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理清说明顺序。

  (1)教师提示:可以先逐段概括内容要点,再把内容相近的`段并成部分,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若干部分,归纳出每部分的大意,将这些大意依次衔接起来,就形成了全文的思路,也就得出了全文的说明顺序。

  (2)学生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段意,理清行文思路。

  (3)同桌之间交流看法。

  (4)教师选三位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

  明确:画家眼中的桥的特殊美感,概括地说,是桥在不同环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为了能让普通读者理解和接受这个观念,文章从大家熟知的“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入手,首先摆出一个看法:它“固然具有诗境之美,其实更具有绘画的形式美”。接着以粗笔勾勒、大块涂抹的方式迅速将小桥、流水、人家提炼成构图所需要的块、线、面,并把它们搭配、组合起来,构成画面,强调桥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然后又大而言之,指出桥在江南水乡和水上城市威尼斯同样在构成当地特色

  篇四:桥之美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的第十二课《桥之美》,我将按照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教学反思的说课流程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桥之美》是本册教材第三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是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所选取的课文都是说明文。阅读这些课文可以使我们接触到多种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有为下一单元事理说明文的学习打基础的作用。

  《桥之美》是著名画家吴贯中的一篇美学作品。文章指出在画家眼里,桥在不同环境中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就是“桥之美”,然后举实例具体说明,这有点近似于阐述事理的说明文,但文中又有大量的描写和抒情,与规范的说明文又有极大的区别。本文表达极具个性,富有诗意的描写文字和说明性的方案相间杂出。

  《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部分提出的目标是:

  探究主旨方面: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积累语言方面: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他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桥之美》一课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是:

  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爱桥的原因。

  2.品味文章优美而富有蕴味的语言。过程与方法是:运用朗读法、合作探究法和比比较较阅读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其中的“知识与技能”的第一条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课标”对本课的探究主旨教学环节提出的要求,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知识与技能”的第二条目标是“课标”对本课积累语言教学环节提出的要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二、学情分析

  本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学生出门少,眼界不开阔,合作经验、观察能力欠佳,需要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引导。但是,通过平时的训练,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愿望比较强烈,加之当地就有几座不同类型、不同材质的桥,学生对它们都比较熟悉,这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在前一课学习了《中国石拱桥》,初步认识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了解了说明文的一些常识,如语言有准确、周密的特点,会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在以前的记叙文学习中,学生还知道描写和使用修辞方法会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那么使学生掌握科普说明文和小品文的相关知识,分清科普说明文与科学小品文的不同,对于本文属科学小品文的理解不难。但是,本文是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来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要理解这些内容,对初中生来说稍难了些,所以教学中要借助课件展示有关图片,引领学生开阔眼界,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

  三、教学模式

  由于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在教学中我运用了自主式阅读的教学模式。

  自主式阅读的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是:单元导入,明确目标—熟读课文,掌握字词—整体感知,理清文脉—欣赏语言,学习写法—归纳主题,拓展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第三点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的模式就是在这理念的指导下形成的。本课第二个、第三个环节,我使用了学生自主批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教学策略。践行了课程标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这一基本理念。

  四、教学设计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教学模式)本课我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它们的时间预设分别是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3分钟)整体感知,把握主旨;(18分钟)研读文本,揣摩语言;(15分钟)比较阅读,认识文体;(5分钟)课堂小结,布置作业。(4分钟)

  第一步: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通过展示各种各样桥的图片把学生带入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画家爱桥的原因,列举的哪些例子来说明桥之美?”本题意在理清作者的思路。其次让学生速读课文,思考“桥美在何处?并画出揭示桥之美的语句。”本题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脉。以上两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使用了“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教学策略。

  最后让学生谈启发,完成“研讨与练习一”。本题意在把握文章主旨,突破教学难点。学生的这种小组内的讨论交流,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践行了课程标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这一基本理念。

  第三步:研读文本,揣摩语言。

  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到很美的句子,圈点批注。他们的批注的句子可能会有“研讨与练习”第二题列举的例子。本题意在让学生理解在内容和表达上都较具作者个性色彩的句子,提高学生欣赏能力,培养语感,从而突破教学重点。在学生汇报时,使用了朗读法。

  第四步:比较阅读,认识文体。

  出示“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的图表让学生完成。本题意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说明文的特点。

  第五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让学生谈一谈他们学习了这一课的收获。在这里践行了课程标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这一基本理念。 然后要求学生把课堂上收集到的很美的句子摘抄到笔记本上,并作一点赏析。回归本课的教学重点。

  五、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设计,一是整体感知,了解作家爱桥的原因及列举的例子。意在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另一个是品味本文优美而富有韵味的语言,意在让学生理解在内容和表达上都较具作者个性色彩的句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培养语感。

  六、课堂评价

  《桥之美》主要从探究主旨和积累语言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探究主旨方面:

  《桥之美》注重让学生在理解本文意思的基础上,谈出自己的看法,学会审美。在课堂上重视对学生的合作、探究、汇报、交流等情况的评价。积累语言方面:《桥之美》是一篇略读课文,重在让学生理解在内容和表达上都较具作者个性色彩的句子,提高欣赏能力,培养语感。在课堂上重视对学生的自主批注进行指导,使他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七、资源开发

  《桥之美》的课程资源开发主要是在第一个和第二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在备课时搜集了一些桥的图片,这些一般来自于网络等。学生在预习时搜集到的关于作者的信息等等,这些一般来自于书籍。第二个环节是整体感知,把握主旨。学生谈启发时会联系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了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这就是来自于学生生活经验的课程资源。

  八、教学反思

  以上就是我《桥之美》的全部说课内容。

  篇五:《桥之美》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桥之美》。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等方面谈谈我的教学方案和设计理念。

  一、教材分析

  《桥之美》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内自读课文本单元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所选的五篇课文中,有比较规范的说明文,也有带有一定说明性的小品。这样编排,既方便进行比较教学,又能使本单元不至于单调、枯燥。

  《桥之美》先指出在画家眼里,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就是“桥之美”,然后举正反实例具体说明,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了桥在不同环境下所产生的美学效果,以独特的视角,引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去看“桥之美”。

  本文是著名画家吴冠中写的一篇美学小品文。文章思路清晰,语言优美,表达富有个性,说明性的文字和诗意的描写性相间杂,体现了科学小品文的魅力。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对科普小品文的阅读能力,本文都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二、学情分析及教学设想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的萌动时期,对什么东西都好奇,对什么事物都想问个究竟,特别是八年级的学生,经历了小学六年和中学七年级的莽撞之后,思想开始发展成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成长。在经历了第一课的学习后,对于说明文的阅读,学生已经认识了说明文,并积累了一些阅读说明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但是,他们对于科学小品文才刚刚接触,对于它的形式和内容尚在朦胧中,所以,对科学小品进行必要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语文教育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得到听说读写能力的良好训练,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把本文的教学定位在这样一个层面上,那就是体现新课标 “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用一课时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新课标》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该单元的单元教学要求是:了解什么是说明文;认识到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并能说出其作用;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根据新课标及本单元的阅读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为: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美词,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知识。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思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3、品读赏读精彩语言,体会科学小品文的语言魅力,体味语言的个性色彩。

  过程和方法目标:

  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充分感受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二)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知识和能力目标当属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锻炼思维应是语文课永远的使命。而“理解桥美在何处,了解本文所表达的审美观点,学习文章多角度举例的说明方法”则是教学中努力突破的难点。有不少语句蕴涵丰富而表达上不太符合常规,我在教学设计中以点带面,启发学生通过举例内容来推敲语句内涵,对于美学知识则大胆舍弃,鼓励学生自求自得。不是让课堂陷入缠夹不清的美学理论的学习之中,妨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而是通过小巧的练习,一方面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法

  都说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更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及素养的提高。对这样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我采用朗读法、讨论法引导点拨学生走进课文情境,细心体会,反复揣摩,让学生自主发现精彩句子,在涵咏品味中接受美的熏陶,在充分的讨论交流互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去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时而独立使用,时而融会贯通,尽最大可能地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师的教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

  五、学法

  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指导思想,在朗读、讨论、思考、品评、欣赏中快乐学习,快乐认识“桥之美”。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强调动口动脑能力。在学会学习的过程中达到会学,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讨论使人机智,讨论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思辨能力。自主讨论、合作学习和成果展示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在教学中,通过分组讨论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是教师、学生、教材共同对话的一个平台,教师的组织、参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教材自身的价值都在这一

  个平台上得以展现,它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而我设想“以读贯之,活动充分,积累丰富”,八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说明文,而本文又是一篇小品文,所以我会重视学法指导,兼顾学法实践,具体设计为六个板块:快速阅读,感知形象——定向阅读,提取信息——可视阅读,学会鉴赏——句段品读,体味语言——美文联读,感受特点——课外扩读,拓展延伸。以求得曲径通幽、引人入胜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解释桥,那么在画家眼里,桥又是怎样的形象呢?又会有怎样的魅力呢?让我们跟随吴冠中先生一起,对“桥之美”进行一次全方位多角度的审视与探寻吧! (直入课题,会比图片展示更具简洁性,闲言少叙,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语境中)

  (二)快速阅读,感知形象。

  要求学生速读全文,思考文章说明对象是什么?用“这是一篇写??的课文”句式说话。

  (这是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与把握,众说纷纭的课文感受也考察了学生的概括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是一种相对浅显的语言表达训练。)

  (三)定向阅读,提取信息。

  1、再读课文,并划出揭示“桥之美”的文句。

  2、思考:(1)在作家看来“桥”“美”在何处?

  (2)你对此有何感想,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语言信息最丰富的学习内容,我设想让学生注意勾画圈点,学做批注,大胆积极思考,进行个性化的表述,要求他们学习中切实体现合作意识。)

  4、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行文思路,理清说明顺序。

  (教师点拨指导:可先概括各段的内容要点,内容相近的段合成部分,把全文划成相对独立的若干部分,归纳每部分大意,依次衔接,就形成了文章的思路,得出了文章总-分-总的说明顺序)。

  (1) 同桌之间合作、交流。

  (2) 师生互动交流。

  (这一环节是本课应突破的难点,重视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注重学生自主能动的学习并让学生自主实践,合作探究。)

  (四)可视阅读,学习语言。

  多媒体显示形态各异,背景不同、多姿多彩的桥,让学生比较鉴赏,认识“桥之美”。

  (这一环节回扣课文,形象直观的对学生进行了美的熏陶,并且让他们直接学用了文章的美学原则如变化和谐等去品评鉴赏,而不仅仅止步于欣赏。)

  (五)句段品读,体味语言。

  1、多媒体显示一组句子,要求学生体味其情味。

  如“茅盾故乡??舒畅的气”

  “早春天气??令画家销魂”等。

  2、自己寻找一些充满诗意,语意蕴含丰富的语例,品读赏析,可用“我喜欢??这句话,因为它??”(可以用词,修辞,表达手法,句式特点等多方面入手)

  (这一环节的设计重在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积累,畅谈审美体验)

  (六)美文联读,鼓励创新。

  联读《中国石拱桥》,比较两文的异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或制作表格具体对比。 (教师提示:从两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语言特征等角度,比较评析。)

  (这一环节设计是主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规范说明文与科学小品文的区别联系,全面认识“说明文”这一文体,深入认识文章写作特点。)

  (七)课外扩读,拓展延伸。

  1、课外搜集有关“桥”的诗词文字,或者了解桥的名称由来,有关桥的故事传说等。认识立体全面的“桥”,发掘全方位多角度的“桥之美”。(可以当堂展示一些教师准备的诗文资料)

  2、以“写”为主的拓展延伸,用书中所学的美学原则,如对比、变化、和谐等欣赏、品评一幅山水画,学用第四段文字表述。

  (这一环节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树立“大语文”学习观,连接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本课的学习中我精心地设计了板书,原则力求简洁,全面,概括。

  桥之美

  顺序:总——分——总

  语言:描写说明

  七、对本课的开发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其他图书、报刊、工具书、教学挂图,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在对本课资源的开发上,我除了有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外,还充分搜集整理相关文字、音像资料,作为本课的教学资源。在拓展延伸环节,我让学生找与“桥”相关的诗词、传说等,学习欣赏一幅山水画,这些都是为了实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个大语文教学理念。

  八、说得失

  在这样一节“以读贯之”的语文课上,学生“活动充分,积累丰富”,他们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提高了能力,训练了思维,愉悦了审美,而且在贯穿全课的阅读中,在对课文富有情趣的欣赏中,在师生自由平等的对话中,在深入内质的思考中,会引导培养学生拥有开放的学习视野,合作探究的意识,自主创新的勇气。这样的语文课,我想也一定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发展为核心的新课标理念,课堂上定能出现活泼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及较好的效果,必能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但在实际授课中也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由于学生搜集材料的平台单一,所掌握的材料单调、重复,这就要求教师要协调学校的图书馆、微机室等信息平台,让学生能更多的掌握材料。

  以上是我对自己所执教的《桥之美》的一些粗浅认识以及对教学设计的说明,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领导和评委指正。

【桥之美说课稿】相关文章:

1.《桥之美》说课稿

2.《桥》说课稿

3.桥说课稿

4.桥的说课稿

5.桥边的老人说课稿

6.《再别康桥》说课稿

7.再别康桥说课稿

8.中国石拱桥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