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个人获奖感言

时间:2019-10-27 20:03:32 获奖感言 我要投稿

师德个人获奖感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责任重大。教师要以“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为座右铭来要求自己,致力于教育事业,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师德个人获奖感言,欢迎阅读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师德个人获奖感言

  篇一:师德个人获奖感言

  作为一名教师,在不同场合经常会听到一些比较“醒耳”的词语,如师德、规范什么的,有时别人还会开玩笑说:“别误人子弟啊!”这把我们教师想成什么了……

  近阶段,通过学习师德生规,什么是师德呢?我的理解是:师德是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道德修养,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以前的老领导在报告中说过:“师德是师风形成的基础,师风就是师德培养和成长的环境。就一所学校而言,师德师风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学校的人文风格和精神风貌,是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社会的兴衰在教育,教育的成败在于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社会职责,就要准备着像蜡烛一样燃烧掉自己。我们,作为今天的教师,职责是塑造培养具有高尚人格,有责任感有先进意识的有很强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的中国一代新人,理应教师自己首先是一个有高尚道德,良好修养并能跟上时代步伐的社会人。

  所以为人师者我认为应该:

  一、坚定的职业信念,立志献身于小学教育事业。

  坚定的信念,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础,是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源泉。教师只有树立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才能真正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但是坚定信念的树立,有一个逐步确立,不断加深和巩固的过程。每个教师从它准备当老师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此后,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实际投入到教育工作实践中去,经过实践锻炼和体验,承受各种挫折,吸取教训之后,不断加深认识,提高思想觉悟,加深情感体验,经过种种思想的矛盾和斗争,最后建立起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坚定信念。“老师”一词包容了庄重、严肃、亲切、和蔼、刚正、严厉……多重角色的扮演者,于是,在教学中我努力学习,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奋发向上的人生观,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深刻认识新时期小学教育工作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全身心投入到提高儿童教育工作中,激活他们的欲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不断增强自己的承受力。从学习,自我修养和亲身体验中,争取成就,体验教师的工作不只是艰辛的事业,而是充满了无限乐趣和幸福的事业,决心为其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

  二、用师爱唤醒学生的心灵。

  师爱即对学生的爱,它包含了对全体学生中每一个人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是教师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顺利开展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师生之间的感情关系,把师爱视为教育的美德。我国近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对学生施于“仁爱”,做到“诲人不倦”。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是一种纽带,是教育维系之所在。因此,我认为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前提。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榜样。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我国教师的传统美德。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把“为人师表”作为教师职业的最基本的要求。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国唐代的教育家韩愈进一步明确提出“以身立教”,认为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亡而其教存。”就是说,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以自己的模范品行作榜样,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即“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之区别于其它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它是受塑造人的心灵的特殊规律所决定。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教师以身立教的杰出典范。他倡导“教师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作为我们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首先突出在教师的行为表现方面。教师应从自身的行为规范做起,处处严以律己,当学生的表率。凡是教师提倡做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禁止做的,自己更不能做。我国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过:“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是很有影响的。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储存起来,然后指导他们的行动。”所以,老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言行要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用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心灵来影响教育孩子。其次要从自己的外部表现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文化修养诸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即“诚实”,“正直。”也就是孔子所说“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诚实、正直、富有正义感的学生。最后,作为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特别要在教师义务方面做到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楷模。坚决反对两重人格。

  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教师道德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品质之一。它是教师职业品质之区别于其它职业的又一个显著特征。教育培养人的工作具有它的特殊规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育人的规律,对教师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它不仅是教师必备的宝贵品质,而且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他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不断更换,要不断面临新对象,为了适应新的对象,需要我们不断作调查了解,区别对待。再者,时代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学生的求知欲也在不断发展。特别是在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时期,出现了所谓的“知识激增”的现象,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为了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求知渴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吸取新知识的营养。在教育工作中,要求不满足于现状,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好学上进,勤于进取,做到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常流水,这样才能不愧为老师。并且,教育学生是一个长期的点滴积累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实现的,其间还会出现各种曲折和反复。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具有执着的精神,怀着对学生一片赤诚,以巨大的耐心,坚韧的毅力,对自己的学生孜孜不倦,循循善诱,深刻领悟“学而不厌”是“诲人不倦”的前提。但是现在的老师中,为了自己的利益,存在着做到了“学而不厌”,不一定做到“诲人不倦”。经常歧视潜能生、辱骂潜能生,对潜能生缺乏耐心。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做到“学而不厌”,而且还要做到“诲人不倦”,具有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热爱学生,甘为学生任劳任怨,用自己掌握的教育艺术,将自己的知识、思想和能力传递给学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财富。

  五、具有文明的仪表风度。

  所谓教师的仪表风度,是指教师在教育的职业活动中,通过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步态手势,面部表情、服饰仪容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方式和特征。它是教师个人的内在的道德情操,审美观念和生活习俗的外部反映。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学校中,教师的仪表风度是人民教师文明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工作中有一句有名的格言,“即在学生面前,教师的所作所为没有一桩是细小的,无关紧要的。”我认为,教师的仪表风度,包括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德国的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有一句名言:“教师是孩子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青少年学生,尤其是年幼的学生,对教师有很强的崇敬心理。他们天真幼稚,好奇心强,喜欢模仿自己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致于服饰打扮,发型式样等。学生从种种模仿教师的活动中,不知不觉接受有关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熏陶和影响。因此,对我们教师来说,即使是生活细节也决不能忽视,应时时处处,在一切方面都检点自己,做学生的表率。

  愿我们的教师都能崇尚师道,敬重师风,尊重自己,对社会负责,做到人人都能仁他人之仁,信他人之信,义他人之义,促使民主播扬,科学昌明,人文之光。

  篇二:师德个人获奖感言

  20XX年初,我有幸被评为XX大学第六届“十佳师德标兵”,并披上绶带上台领了奖。得到的奖金虽然不多,但收到的祝贺着实不少。于是,有了三点感想。

  首先,我认为,我们这些被称为“十佳师德标兵”的人固然应该为获奖而骄傲,但更应该为XX大学而自豪。为什么?因为,举目四望,当大多数高校都将注意力集中于课题的级别与论文的档次时,我校仍然没有放松对教学的重视,尤其是没有忽视教师师德的建设,依然故我地坚守着“师范”这块金字招牌。这实在是难能可贵。最近几年,有教育部举办的师德标兵评比,有各个省、区、市举办的师德标兵评比,也有一些中小学教育集团举办的`师德标兵评比,但评比的对象基本上都是中小学教师。像我校这样,单独举办,而且以大学教师为评比对象的,还真不多。这样的评比,分明代表了XX大学的办学良知,也昭示着XX大学的办学方向。师者,道也;道者,行也;行者,德也。一名教师,如果不重视教学,不加强师德修养,不看重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即便学问再大、名声再响,前程何所往?心灵何所依?一所大学,如果不抓教学,不注重师德建设,即便统计指标排名靠前,宗旨何所向?情怀何所在?

  其次,想谈谈对“师德”二字的理解。“师德”的“德”字,由“彳”、“直”、“心”三个部件组成。 “彳”与行走、行为有关;“直”,乃“值”之本字,相遇、相当之义;“心”与情态、心境有关。指的是追求有价值的行为方式的心态。“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道在德行,德由心生。教师之德心,应该包含三个层面:一是有对学生与讲台的真挚情感,二是有对课堂与教学的常态理念,三是有对教法与效率的驾驭艺术。三者之间,真挚情感是前提,常态理念是核心,驾驭艺术是保障。唯有将这三者有机融合的教师方能彰显出基本的师德,唯有将这三者看得很重的教师方能铸就良好的口碑。近年来,教师的神圣感在下降,教师的社会信任度也在贬值。这当然与物欲横流时代被扭曲的价值观有关,也与教育管理机关走偏的评价标准有关,同样与教师因为心理失衡而迷失基本底线有关。我想,作为大学教师,保持“任凭风雨飘摇,我自岿然不动”的信念,视师德如生命,把教学这个良心活干好,理当成为共识。

  最后,想讲几个关于师德的故事。我是农村长大的,连县城的中学都没有上过,遇到的中小学教师除了一位高中地理老师是中师毕业生以外,其他的全都只有中学毕业文凭。按照现在的标准,他们全都不合格。但是,他们都很好,将传统师德发扬得很美,即便是在“文革”期间,也是如此。我所在的高考班级,只有四个专职教师,但这几位老师天天和我们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同吃同住同学习,视我们全班同学如子女,最后居然把我们班51个学生中的34个送入了大学。另外的17个同学,也在第二年全部上了大学。这在1980年代的一所乡镇中学,简直是奇迹。后来,那四位老师,不管是谁过六十大寿、七十大寿还是八十大寿,我们班都会到齐祝贺。我觉得,我们表示的无非是对他们身上隐藏的师德的敬仰。19XX年,我考入XX大学中文系,在这里念完了学士、硕士与博士,又一连工作了将近27年,从未离开过,也没有想过要离开。本科期间,聆听马积高、王昌猷、吴容甫、叶幼明与李维琦、凌宇、周庆元等先生的课,被他们的博闻强记、敢想敢说所折服。攻硕期间,师从张隆华先生,被他的仁厚温和、见解独特所征服。攻博期间,师从吴启主先生,又被他的认真执着、视生如子所打动。这些老师的德行与操守,让我深深铭记,并引发模仿与学习的冲动。留校任教之初,张隆华先生告诫我,要在三年里争取站稳讲台,然后再用三年让学生喜欢听自己的课,接下来还用三年让自己的课讲出境界,这样,一辈子就可以成为受学生爱戴的老师了。正是这“三个三年”之说,激励着我,也催促着我,一直在朝着让自己成为广受学生爱戴的老师这个目标努力。这一次,获评“十佳师德标兵”,正是求学生涯里的优秀老师们传统师德鞭策的结果。我将持之以恒,继续努力,力争以一辈子的努力对得起XX大学的“师范”二字。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真正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是毋须自己标榜的。具有正能量的高尚师德也只有深藏在学生的记忆里才有真价值。

  愿XX大学成为优秀教师的真正摇篮!

【师德个人获奖感言】相关文章:

1.师德标兵获奖感言

2.师德标兵的获奖感言

3.年会个人获奖感言

4.先进个人获奖感言

5.的 获奖感言

6.获奖感言

7.先进个人获奖感言精选

8.先进个人获奖感言(通用4篇)

上一篇:销售获奖感言 下一篇:的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