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创业故事

时间:2019-10-24 04:22:05 创业故事 我要投稿

90创业故事

  95后摆地摊卖电子书月入5万

90创业故事

  在五道口地铁站附近,嚷嚷的人群中央,一个男孩拿着二维码,不时的摆弄着围观人的手机。好奇心驱使我凑了上前去,看到他身边放着一人高的广告牌,广告牌上印着20多本书的封面,“1元1本”的红字分外显眼。我给了他1块钱,用手机扫描了二维码后,竟然出现百度阅读APP的下载界面。登陆之后,一个提示语终于让我恍然大悟——“27263本免费书等你领”。原来百度阅读APP开辟了“免费阅读专区”,里面有两万多免费书。他卖的并非是“书”,而是“百度阅读开辟免费专区”的信息。90后创业的思路一向天马行空,但是,这种售卖“互联网信息”的新商业模式还是首例。

  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出奇制胜的,让我们这些“叔叔辈”的70、80后黯然失色的?

  互联网原住民的思维与行动力

  从脸萌的火爆到95后“1元卖书”的成功,90后们已经产生了一种破坏式的创新驱动力。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跳脱的思维与敏捷的行动力在某种程度上是70、80后无可比拟的。

  生于斯长于斯的90一代,对于互联网信息的敏感度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他们的脐带上连着另一个“母体”——互联网。他们能清晰的感知互联网的脉搏,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利用他们特有的互联网思维将信息加工变现。95后“1元卖书”就是判断出百度阅读免费书信息背后隐藏的巨大价值,抓住了信息传播的时间差将信息变现,为自己赢得了财富。

  对于很少会像70、80后那样过多权衡利弊的90后而言,“想到了,就去做吧!”就是他们的信条。然而单凭这股闯劲儿并不能一劳永逸。就像这个95后,虽然发现新商机,但是随着百度阅读的日益普及,这个商机也会随之消散。创业的稳定性,也是他们急需补习的重要一课。

  新商机利己更利他

  95后“1元卖书”,巧妙的抓住了读书爱好者的兴趣。不仅借助百度阅读免费专区为自己创造了商机,也为喜爱阅读的人提供了更多的阅读选择。这样一来,达到了利己又利他的双赢结果,如此受欢迎而月入5万也是情理之中的。

  或许这名95后“一元卖书”无心插柳,但是确实为数字化阅读的普及助力一把。如今,信息化浪潮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数字化阅读也已经是大势所趋。随着这类电子阅读平台的普及,各种阻碍人们阅读的障碍正在被逐渐打消,而百度阅读的免费电子书更是降低了阅读门槛,进一步满足了用户对阅读的自主选择——如果有这么一个平台,我可以免费阅读我各种想看的好书新书,那么何尝不可呢?

  当脸萌的郭列,大象的刘克楠以及泡否的马佳佳这些90后CEO出现时,当95后都能0成本月入5万时,很多人调侃70、80后已经江郎才尽了。可是如果我们将90后跳脱的思维和敏捷行动力融于一身,再加上多年的自我沉淀与实践经验做基石,还怕不能再创人生巅峰?

 

 

  90后大学生大胆借30万垦荒种草莓创业

  大胆创业借30万垦荒

  22岁的杨颢和张雨佳都是重庆万盛经开区人。2013年,两人从城市管理学院毕业后,没有选择做白领,而是自己创业种起了草莓。

  说起不做白领当农夫的初衷,杨颢表示,他们学的是平面设计专业,“大学毕业后,我们也找了很多工作,但本专业的工作竞争太大,而其他行业的工作待遇和专业都不合适,我们想靠自己实干拼出一番事业”。

  杨颢告诉记者,“我叔叔种草莓发家致富了,现在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我想像他一样,于是就和好朋友张雨佳种起了草莓”。

  2013年7月,两人租下西永附近一块荒地,“这块地的租金是每亩1700多元/年,我们的钱只够租几亩,当时我们就想多种点,心一横,便开始向亲朋借钱”,杨颢和张雨佳都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家境并不富裕。“让我们感动的'是,父母都很支持,拿出老本凑了10万元让我们垦荒”。最后,两人又向各自亲戚借来20多万元,才算有了一点开荒的底气。

  扮游客偷师其他果园

  “在垦荒之初,我们租来两架旋耕机,由于这块地土质很硬,有一次竟把机器的一个齿轮卡掉了”,张雨佳透露,开垦之后又遇到连续三天的降雨,泥土又湿又重,旋耕机根本耕不动,他们就用锄头翻地。“17亩地,我们反反复复耕了4次”,张雨佳说,一番折腾之后,原本帅气的大男孩变得像刚出土的两个泥人,而草莓地一旁的二手板房也成了他们的家。

  接下来,他们开始给泥土切块搭大棚,杨颢说:“泥土分割切块是个技术活,但我们没有经验,只能装扮成游客到其他果园去‘暗访’,收集分割比例的数据”。为了节约成本,他们全靠自己搭大棚。经过一个月的赶工,他们的草莓农场初具规模。

  怕育苗死凌晨3点浇水

  2013年10月,6万多株草莓育苗从浙江空运过来,“当时遇到连续降雨,正是栽种的好时机”,杨颢说,他们雇了十几个人开始栽种育苗。

  谁知,大雨过后连晴了十多天,“草莓性喜凉爽,不耐高温干旱,连晴十几天,我们每天凌晨3点就开始浇水,但还是死掉了一万株育苗”,杨颢心疼地回忆说,每株草莓育苗的成本在两元左右,死了近一万株,相当于损失了两万元。“后来我们又赶紧补充了一万多株,总共损失超过4万元”。

  “这不是玩QQ农场游戏,作物枯萎了除去可以再来。钱是借来的,种植草莓对我们来说已经不是一个事业了,而是我们对两个家庭的责任”,张雨佳说。

  2014年1月,种植的草莓迎来了一个花期,并结下了红彤彤的果实。杨颢与张雨佳邀请父母到农场一同见证他们的硕果。杨颢说:“由于土质原因,第一季的果实还不够好,所以不打算卖出去”。

  父母的声音:他们干劲大,我们很欣慰

  如今,草莓第二个花期已经到来,20多个草莓大棚内开满了雪白的花朵,有一些还结出了青绿色的小草莓。杨颢说:“等到3月份,棚内的草莓就成熟了,我们打算开放农场,让大家自己来采摘。按市场价算起来,我们大棚内的草莓至少可以赚10万元”。

上一篇:网络创业故事 下一篇:美女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