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读书笔记

时间:2021-02-06 15:20:02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无声告白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

  七月份看完第一遍,九月份因为要送给别人做礼物于是重新看了一遍,整理了笔迹。

  它讲的是一个混血家庭的故事,说起来比较复杂:詹姆斯李是个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从小就害怕别人觉着自己和周围人不一样,极度自卑;玛丽琳是她的妻子,纯正美国人,梦想是当医生,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医生大多是男人,极少数才是女人。但她一直在努力追寻梦想,可以说是在做自己,所以追求的是与别人不一样。然后他俩结婚了。其实我一直在怀疑两个人之间的羁绊到底是不是爱,李娶了一个美国人,这证明他跟周围人没什么区别,因为纯正美国人娶得也是美国女人,这是我认为他被玛丽琳吸引的原因;同理玛丽琳之所以选择李,我觉得她可能在李的身上找到了与众不同的感觉。这样想就觉得很可怕:玛丽琳最怕平庸普通,可李看上的也许就是她的普通;李最怕与众不同,可玛丽琳看上的也许就是他的与众不同。多讽刺!

  玛丽琳的妈妈一生都在做普通家庭妇女,一辈子围绕着厨房。她不同意这段感情但玛丽琳一定要嫁,于是玛丽琳结婚之后,他们再没联系直到玛丽琳的母亲去世。这个家庭一共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内斯、二女儿莉迪亚和小女儿汉娜。前两个孩子出世之后都很顺利,算是家庭和睦。在生第三个孩子之前玛丽琳的母亲去世了,她去母亲家里整理遗物,发现母亲这一生什么都没留下来,算是受到了刺激,她决定继续以前的梦想,她要完成未完成的学业。她把母亲的家当全部收拾掉了,只留下一本烹饪书,本意是来提醒自己不要向母亲那样过一辈子。

  回到家之后,她收拾了行李不辞而别去追求她的梦想。儿子在这期间迷上了天文学,当他忘记了母亲的离开而兴高采烈的告诉父亲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后,李给了他一耳光!忘了说这几个孩子除了二女儿的眼睛是蓝色的以外,其他的都是黑眼睛,所以自然而然的二女儿是这个家的中心。受了一耳光的儿子自此决定以后一定要离开这个家。二女儿在这期间发现了妈妈带回来的烹饪书,她误读了玛丽琳的意思,决定只要妈妈回家她什么都听妈妈的。

  在外求学的玛丽琳因为发现自己怀上了第三个孩子被迫回家了。她心死了,她知道回家就再也不能继续她的医生梦了。然而机缘巧合之下,她发现其实自己可以培养二女儿,更巧的是二女儿早就在心里许下了“她什么都听妈妈的”诺言。于是,这个家庭的悲剧自结婚起始到现在已不可挽回。

  长期为了迎合母亲而学着自己根本不理解的课程的女儿,同时还要在爸爸面前营造出一种我有很多朋友的假象,父亲长期的自卑和希望融入周围环境的心态使得他无比在意女儿的人际关系,不堪重负的女儿最终选择了自杀。而给了二女儿致命一击的是她的哥哥。哥哥曾经在母亲回来之后的一天里,将这个妹妹推进了湖里,那一瞬间哥哥明白了自己对于妹妹的恨和嫉妒,而妹妹非但没有责怪哥哥,反而因此明白了在这个家中,眼前这个男孩和自己一样痛苦,只不过她负担的所谓的爱太重,而他则正好相反。后来哥哥考上了哈佛就要离开这个家,莉迪亚失去了一个了解她懂她的人,她无法在这个家里独自负重前行,选择了自杀。

  小女儿汉娜的出场不多,但是她在这个家庭里面算是一个相对正常的人物。但是她很小就明白她不是这个家的中心,她也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姐姐离世导致母亲崩溃的时候,她也不敢去抱抱妈妈,尽管她非常想这么做,但她不会。

  大概的故事情节就是这样。巧妙的是书上是从女孩的死亡开始揭开这一层层真相的。

  读完之后我就是觉得很恐怖。一个病态的家庭!其实它也涉及到真实的做自己还是遵循他人和世界的要求活着。在很多其他的书籍的宣扬理念中,甚至是现今社会的所谓鸡汤都在宣扬活出自我!而《无声告白》看完之后你会发现,无论做自己还是合乎所谓规范都没有好下场:妈妈玛丽琳坚持做自己,结果非但没有成功还害了自己的孩子;女儿莉迪亚一心活成妈妈希望的样子,最后竟然自杀了。

  所以如何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去?如何平衡活出自我和融入环境成了一个引申出来的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相同的动作,甚至每个人的人生阶段也别无二致。和所有人一样,没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么?我以前是这么以为的。可是有时候想想跟这个世界相处就得去习惯这个世界的运行方式,所以趋同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趋同不代表被同化!趋同仅仅是为了跟这个世界和平相处,平稳地活下去。但是心底里永远都要清楚我要的是什么?我自己最想做的是什么?我最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成为什么样的自己?不一定就能改变什么或者能达成目标,但是最起码活着的每一天都有奔头。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2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这是写在封面的文字。很简洁,却很犀利。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生活在爱的“牢笼”之中,却浑然不知……

  期待

  曾经我一直认为“期待”是个褒义词,是对未来某种美好的向往和憧憬。殊不知,期待也会变成一个可怕的梦魇。莉迪亚的失踪和死亡,点醒了这个畸形的家庭。但是付出的代价,太让人感到惋惜。她在最后一刻想明白了,她并不想变成妈妈期待的那样,她决定去告诉妈妈,她喜欢什么,她不喜欢什么,她并不想死……但是如果没有死亡,她的父母会被唤醒吗?我不知道。

  期待是个伪命题,更多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家庭背景。玛丽琳是单亲,詹姆斯是亚裔,他们作为父母本身的成长背景,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他们的下一代。玛丽琳成为母亲后,由于自身的梦想没有实现,而把这种期待移嫁给了自己的孩子——莉迪亚。玛丽琳和詹姆斯把莉迪亚视为掌上明珠,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她,以为他们给的,就是她想要的,从来没有关注过孩子本身的想法,从来没有问过莉迪亚到底喜不喜欢。

  家庭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包括我们自己成长的家庭背景对我们的影响,都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自己身上很多的脾气、秉性,其实都会有父母的影子。有时候,我们看到了父母的缺点,害怕自己有一天也会变成父母一样的人,然后用力想要摆脱。但是终其一生,在我们骨子里流淌着他们的血液,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我们能做的,是学会坦然和成长。坦然面对自己的一切,抛弃固化思维。试着把自己性格里好的一面发扬光大,把不好的一面通过不断的学习让它越变越小,算是一种修炼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学会爱

  期待必然会有,但重要的是我们懂得如何去平衡期待,包括对自己和孩子。平衡期待的根本是懂得如何去爱。学会倾听、学会承担风险、学会面临冲突、学会尊重孩子的独立性,这才是爱,而不是以一种自以为是“爱”的爱,去强加给孩子。与你们共勉。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3

  内斯是父亲哈佛的希望,莉迪亚是母亲医生的希望,汉娜是无视透明的孩子,可悲的家庭,父母的“偏爱”导致孩子们处境各不同。几个孩子内心深处渴望关注,又怕关注,莉迪亚不断扮演好女儿的角色。由于母亲玛丽琳出走造成的创伤不断提醒她要当“好女儿”,妈妈要求莉迪亚学习认为对她好的学科,莉迪亚学习但是她是不喜欢的,就连生日礼物莉迪亚都是远超她年龄段的书(有描写是她妈妈想看的书)和暗示,是爸爸妈妈的期望和寄托,忍住失望假装自己明白喜欢,莉迪亚长期扮演的角色压得她透不过气来,内斯被哈佛录取要离开这个家,如同星火在莉迪亚心里燃烧,和杰克的交往,或许开始只是对哥哥抛弃她的报复,而我读到她开心,杰克是他的倾听者,她会主动告诉他她的秘密们。她做到她想要的自己,母亲曾离家出走,父亲出轨,最亲爱的哥哥要离开了,还有初高中时期的她。

  正是我们都经历过青春期,混乱叛逆的时候,这些的种种像雪一样不断落到她身上,最终压垮了莉迪亚脆弱的精神,正是这沉重的爱把莉迪亚拖到了湖底,杰克点醒了莉迪亚,但是这个救生圈来的太晚救不了湖底的她。不知道那一天自己会做妈妈,我希望自己孩子平安幸福,自己也不要以爱的名义,影响ta的一切,很害怕自己以后也会把自己的“人生经验”这样灌输给ta。如果遇到人生困境时,我希望我可以云淡风轻对ta说一句没事,有妈妈爸爸呢,然后和ta一起面对,我希望我能是他的后盾。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4

  最后一章是哭着看完的。

  抛开“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和“按图索骥的人生不会那么顺利”,我想谈谈这个家庭。

  我同情玛丽琳,但也只有同情。我觉得她并不是为了与众不同而去追求詹姆斯的,而是一见钟情吧,而且在后来她也是为了家庭而放弃自己的梦想,同时在自己丈夫出轨后表现出来的沉稳从容与智慧令我刮目,她痴情——“哪怕只是为了生下莉迪亚,我也会嫁给你一百次,甚至一千次,你不必为此自责”,她选择了原谅。我觉得她是那个最累的人了。

  相反,詹姆斯——一个虚荣,没有安全感的黄种人,他所想要的呢?犹犹豫豫,瞻前顾后,拼命想融入集体的种种行为令我鄙视(但从他小时候留下的阴影来看我又十分同情他)。而且一有困难就寻找别的女人当作发泄的出口也着实是一种懦夫的行为。

  莉迪亚是这个家庭的牺牲品,她自杀的源头是母亲出走,她害怕随时都可能缺失的母爱,所以母亲说什么她都会顺从(如果不是这种恐惧感,莉迪亚完全可以大声反抗“我讨厌物理生物化学我讨厌当医生”,妈妈也不会误以为她对这方面一直是感兴趣的)。

  内斯就比较幸运了,谁说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呢,在不被父母关注的情况下生活着,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并一直坚持着,如果说唯一的一丝丝缺憾,可能就是缺少父母的一点点关心和对妹妹深深的无能为力吧。

  汉娜是那么招人怜爱,这个家庭却不肯给她留出一丁点的关心留意与疼爱,不过看结局,希望她能被温柔以待吧。

  希望每个家庭的幸福都不要那么脆弱,希望家人之间都能够坦诚相待,多交流,多倾诉。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5

  《无声告白》是我花一天时间读完的一本小说。看完之后,总觉得想写点儿什么。这本小说作者是居住在美国的华裔,不明白是不是华裔的骨子里面都有潜在的自卑感,因此个性渴望“成功”或者借由子女的“成功”来赢得别人眼中的赞许,从而肯定自身的价值。所以,这部小说在种族方面、男女平等方面、子女教育方面都充满了作者主观的感受,可能很多资料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小说中的母亲是美国人,但是其言谈和行为却十分中国化,以致我读的时候总会有点儿“出戏”。我甚至我觉得,如果忽略书中的美国背景,把种族差异换成城乡差异,整个情节放到中国,也十分适宜。举个例子,家长们是不是都很喜欢送书给孩子作为礼物

  中国人个性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很多家长都会将自己无法实现的人生理想寄托到孩子身上。所以,这本书封面上的一句话很值得中国家长记住: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盼,找到真正的自己。你是想让孩子重复一条你自己的道路呢,还是就应让他自我发现兴趣所在遗憾的是,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和浮躁的社会环境都给不了孩子自我发现自身兴趣和特长的时间,家长们的群众焦虑直接导致孩子们脸上呈现日益凝重的表情。

  我以前坐在少年宫的大厅里观察过来来往往的孩子,年龄越小,脸上的笑容越多;年龄越大,表情越凝重。我很期望我的两个女儿脸上的笑容能够持久些。虽然在目前的环境下,快乐学习很难成为现实。但是,多陪陪孩子,多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就应还是能够做到的。从这天开始,少一点儿灌输,多一点儿沟通,给孩子们的成长多一点儿空间和时间。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6

  从昨天到现在,我花了所有空余时间,看了你所有的博客。才觉得你的凉薄是漫长的岁月堆积出来的,并不只针对某个时刻某个人。看着那些冰冷的文字才明白,一个人可以凉薄无望至此。可是又是那些凉薄将你支撑着走到现在。看着那些消极厌世的思想,快要被你带进暗流。站在悬崖的时候,你享受那一刻的宁静与释然,之后决绝地转身,你始终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所以并不担心你会飞身而下。你那厚重的壳保护你不受伤害,只是也隔绝了所有温度。一直在想是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的伤害,让一个人早早独立变得沉稳与淡漠。该怎么形容呢?仿佛一杯冰水放在了一桶热水里,当拿出来喝的时候才发现,这杯水只有外缘这一层是暖的,喝到胃里依然凉。那种凉,比直接喝一杯冰水要更寒心。不能长时间地看你的博文,看多了心会结冰。可是好奇心又驱使我看了一篇又一篇,看了一遍又一遍。一开始觉得神秘莫测颖悟绝伦,后来才知道把自己的内心包裹起来,努力想变得优秀得到认可的人,他活得有多累,多冰冷。不过是想要一点点温暖,结果依然活在冰冷的世界。

  我在看《无声告白》读到写内斯的部分,心里全是你。在看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年轻的时候》时,却又觉得潘汝良跟你也有相似的地方。我拼命地想要你感受这个世界的温度,可是却发现你身上的刺,正在一点点地戳伤我。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7

  最近把《无声告白》看完了,它讲述了一个混血女孩因为无法抵御外界压力而最终结束自己生命的故事。

  故事以女孩失踪,报案后警方把附近的湖水抽干最终发现女孩的尸体为开头。女孩的父亲是中国人,那个年代被美国人歧视的外来物种。只能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成为了一所学校的教授,虽然年轻时遭遇各种不公。但是最终还是有所成就。但是内心却忘不了那段历史,每每想起会难受。女孩的母亲是美国人,不顾母亲的反对嫁给了中国人,她无所谓别人的议论,甚至也没有思考未来孩子的境遇。放下自己的医生梦想,努力把孩子带大,照顾好这个家。

  女孩为什么会自杀,原因在于缺少依靠,原本唯一的依靠哥哥即将离开去学习,而自己的母亲把自己未完成的医学梦想都寄托在她的身上,甚至父亲让她广交朋友在她眼里也是无形的压力。她没有朋友,因为她和别人长得不一样,她自卑,她想透过自己的努力让妈妈开心,她甚至已经在做不是这个年龄层还做的事,比如学习高年级的知识。只可惜她失败了,不懂不会不喜欢。导致成绩下降,为了不让妈妈难过,她开始欺骗,然后谎言把她压得喘但是气来。她无处发泄走向尽头。

  看完这本书挺压抑的,虽然无法体会当时种族歧视的程度。但是再怎样样也不就应走向绝路。这不是解脱的办法。

  这让我不得不想到了自己,很多时候感觉是为他人活着。小时候为了让爸爸开心,我会努力的考出好成绩,这样开家长会爸爸就会很有面子。长大后努力工作赚钱,虽然没有怎样给过爸爸钱。但是已经不需要爸爸为我出钱了。读书永远读的是最便宜的。记得初中考高中那会儿,有个公办转制的学校,感觉很贵,当时就没有填。只到考试前夕,一个同学和我说,直升考进去学费就是别人的三分之一。于是我填了,也考进了。

  可能这是环境造就的吧!有可能也是让我继续走下去的支柱之一吧!很多时候感觉是自己想太多,赋予自己太多的职责感和使命感。认为自己就就应都能做到。唯一和女孩的区别就是我要比她乐观和自信。即使失败我还是会鼓励自己。

  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8

  有些罪,从我们出身起就有了……

  莉迪亚死了,于是他们试图找出杀害她的凶手...

  尽管他们不愿意面对,但他们都是凶手...

  于是他们开始反思,在她的成长轨迹里,从哪里开始出了错...

  是啊,从哪里开始出了错呢?这个问题值得千千万万个家长们反思,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变成这样?

  有些孩子一出生,就被当做大人来对待,成长的基本轨迹也被预设好了。任何偏离预期轨迹的行为都会被遏止。孩子的天性就这样一步、一步的扼杀在萌芽之中。于是,家长和孩子就这样在对立的状态中愈走愈远……

  人啊,总要有活下去的`理由。

  这是我第二次意识到这个问题,第一次是《三体》中杨冬的死,而这一次是莉迪亚的死。

  一扇又一扇的窗户关了,照进莉迪亚内心的光越来越少了,直到,内斯松手了。最后一扇窗也关了,她的内心彻底的失去了光明……

  于是她放弃了求生的本能,无视内心的恐惧,淡然的走向了自己生命的终结...

  她知道她不会游泳,她知道她到不了码头,她也知道她再也见不到内斯了,可是,她依然跨出了小船,走进了水里……

  莉迪亚的死,让这个家庭渐渐恢复了正常,可是莉迪亚呢?

  我也想体验一下水面在头顶闭合,静静的悬浮在水中的感觉。体验一下水为我分担沉重的‘现实的引力’后的感觉……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9

  看书的目的不尽相同,我比较肤浅,只是看情节和内容。经常联系自身情况,一一对应,看自身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或者有没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本书来源于生活,作为文学创作,有些夸大或者走极端。生活中我们遇到要放弃或者走极端的情况,最后,因为种种,还是安于现状。

  还是老话题,对于孩子,我们是爱的,巴不得把能给他们的都给他们。只是,我们对他们还有附加的期望,期望他们成龙成凤,觉得他们比我们强,如果自己有未完成的梦想,期望他们能为我们实现。只是,孩子们真的比我们强吗?我们的愿望会成为他们的愿望吗?书中的女儿,被妈妈的爱与关注压得喘不过气失去自我,有多少人走的路是自己选的?只有真正的喜欢,才会坚持不懈,才会排除万难,就如书中的哥哥,为了喜爱的物理,考上理想中的学校,为了理想中的一切奋斗!

  现实有些无奈,有些意外,但爱,真的不容易,在一起,那么就别怀疑,一起努力实现各自的梦想,共同的愿望!

  愿我们善待自己,也尊重他人的梦想。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0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目录翻后的一页,写着"献给我的家人",以为是作者通过文字来表达心里对家人的真挚爱意。没想到开篇第一章竟是个死亡通告——玛丽琳与詹姆斯最器重的女儿莉迪亚突然一个微笑离去。

  孩子永远是最像父母的。莉迪亚的出走与她的母亲如出一辙,在一个平静的时间,不作再见,就消失在众人眼里。可玛丽琳是幸运的,她安全地回到家中,拥抱温暖。莉迪亚却在寒冷的水中被鱼虾吞食。我是同情莉迪亚的。

  作为读者,我站在上帝的角度,倾听着他们心中的声音,感受着他们对自己人生的愤怒与不安,理解他们因此而采取的行动。但眼睛不会泄密,家人不懂彼此真正的诉求,大家默默应许,过着happyending的平静生活,但所有人的背后都是鲜血淋淋的。

  来自下层阶级的父亲,詹姆斯。他一生都在追求本地人的认同,极力想要摆脱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佬"的标签;玛丽琳是位很普通的美国女孩,她讨厌自己母亲对她的教导:女人一定要成为最会打理家事的贤妻良母。因此她不甘平庸,要与男人们一争高下。

  两个人都想改变,在一间公寓里,他们恩爱缠绵,互诉心意,以为彼此是拯救自己的天使。可时间告诉他们,这也许不是个好想法。所以玛丽琳与詹姆斯把期待对方的心情压在女儿莉迪亚身上。

  会搬重物的骆驼也是需要休息的。莉迪亚却是一刻不歇,尽力回应父母的目光。这种关系形成了一个闭环。内斯与汉娜无法参与其中,得不到父母的注视。彼此之间的信任与依赖随着这样的联系变得稀薄。

  家庭失衡。所有人的内心动摇,言语之外的自己蠢蠢欲动。乌云笼罩在莉迪亚一家,雷电打在莉迪亚心上。家门口的码头,在夜晚,异常吸引人。

  我不想认为莉迪亚是自杀。在描述中,能感觉出来莉迪亚的放下,及对过往的总结,也看到她对新生活的向往。她投身于湖中,这个曾经落水的码头,她盼望着自己的重生与转变,想好明日的见面,但浪漫理想主义者往往忽于现实,莉迪亚最终没能挣脱水的束缚。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1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Racism、性别、身份认同、婚姻危机,种种问题在当下似乎没有在书中那个年代那么具有冲击力。当代社会的人们也是见多识广了。

  母亲不辞而别,对几个孩子和父亲的打击可以说是致命的。(就搞不懂weihunxianyun,自己当初的选择,后果还要孩子们来承担,简直太可怜了。)

  要强的美国母亲寻求的是“特别”,要与别人不一样,而内敛的华裔父亲寻求的却是一种“融入”,要与他人一样。这两人都是看到对方身上自己需要的地方,而忽略了最根本的矛盾。悲剧是想当然的。

  后来,父亲和母亲都把自己没有实现的“寻求”全都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母亲回来看到莉迪亚,眼里是燃烧的火焰,她紧紧抱着莉迪亚,似乎要把自己错过的人生都放进她的身体,热切且沉重。

  生动形象地诠释了,毁灭人的不是绝望,而是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能是每个孩子的噩梦。

  父亲、母亲、三个孩子,都活在不同的枷锁中。唯一自己挣脱开的人,莉迪亚,却意外死了。她的死就如同催化剂,让活着的人的矛盾更为激化,最终却也帮助他们摆脱了枷锁。

  哥哥内斯指给莉迪亚,让她看到了美丽浩瀚的星空。

  莉迪亚在夜里驾一小舟,泛舟于湖上,仰首看到星河灿烂,一定很美。

  还有内斯和杰克。

  从他肩胛骨顺滑而下到自己掌心的那一滴水,跟他妹妹打听他成长的故事,想到他为了太空、宇航员之类的事情在草坪欢呼雀跃自己的神色一定出奇的柔软,知道他的委屈、孤独和脆弱,在他被欺负的时候为他解难,即使他在看到自己那张脸时,原本灿烂的笑就消失了。即使他觉得自己是杀害他妹妹的凶手,即使他看到自己就会愤怒,即使他那么讨厌自己,即使这样那样,自己还是爱着他啊。

  书中最后,内斯打了杰克。内斯跌入水中,杰克一点没有犹豫,跳入水中。“他知道那是杰克的手,当他游过去的时候,他会抓住它。”

  杰克的鼻梁上留下了一个凸起的痕迹,内斯看到的时候,总想要轻轻地用手指抚摸它,因为他会想到莉迪亚。哎,这样的温柔也不属于杰克。

  丧啊。我老得看不得be了。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2

  《无声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是一部小说,16.7万字,情节不复杂,讲述一个16岁女孩自杀之后各个家庭成员之间的觉醒。题材不算新颖,和千万个家庭一样,父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孩子不堪重负,最终自杀。难得的是作者的叙事功底,干净利落不拖沓,观察角度也颇具特色,所有相关人员的心理变化一窥到底,描述起来无渲染、无造作,用词精准而克制,阅读过程着实酣畅淋漓。

  这个家庭的矛盾不少,母亲玛丽琳是标准美国人,一直认为自己最应该过与众不同的生活,所以找的丈夫也与众不同,詹姆斯·李,是一个拥有亚洲肤色的中国人。但于外来移民詹姆斯而言,最大的希望却是减小差异、真正融入美国社交圈,他最讨厌的恰恰是与众不同,夫妻俩两极分化的矛盾引发了这个家庭里所有的矛盾。

  他们的三个孩子,哥哥内斯是“唯一理解他们家那种奇怪而脆弱的平衡的人”。他看得到母亲的好强、父亲的懦弱,看得到父母对妹妹的偏爱、对自己的忽略。好在他年龄尚大,已经懂得转移情绪并用外界环境改善自己的命运,幸运地,他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宇航员,并把它作为目标成功考上哈佛逃离这个没有爱的家。唯一遗憾的是他连同妹妹对他的爱也忽略了,这个导火索直接引发了妹妹的自杀。

  第二个孩子萨迪亚,那个自杀的16岁女孩,美貌、乖巧,一直最受父母偏爱,作为全家最“幸福”的人,她感受到的却只有窒息。她清楚地明白父母对她无微不至的爱背后是什么,是妈妈那没有实现的成为顶级医生的梦想,是爸爸那没有完成的融入美国本土社交圈的期盼。所以,小时候妈妈离家出走两月重新归来,让萨迪亚学会了一个本领-假装,假装对枯燥的生物学医学无比热爱,只为讨好妈妈;假装拥有无数朋友而每晚拿着根本没有声音的电话听筒煲电话粥,只为满足爸爸。但假装是无法万全的,内心深处那个不爱生物学、不爱交朋友的真实自己越长越大,终于随着哥哥一纸哈佛录取通知书爆发,唯一尚且懂她的人要离开了,她本来害怕失去父亲、失去母亲、失去家,现在上升为最高的恐惧是害怕失去哥哥。她形容自己就像“琥珀里的苍蝇”,成就了美丽,也失去自由。于是,一个漆黑的夜晚,面对漆黑的湖面,她跳了下去。

  最小的孩子汉娜则是全篇最让人心疼的一个孩子,这个家庭究竟淡漠到什么程度可以令一个小孩子每天躲在餐桌下以求安全?她羡慕姐姐的得宠,羡慕哥哥的独立,唯独她自己小小又无助。但她又那么敏感,静静地观察家里的所有人,所以她也是最早知道整个事件真相的人。

  倒数第二章是全书的亮点,真相大白就在这一章。萨迪亚划船至湖中央,跳下水之前一系列积极的想法让很多人认为她的死不是自杀而是意外。但我更倾向于是自杀,她是想重新开始,重新做自己、重新爱家人,但,不是此时,而是来生。最大的激进往往隐藏着最深的绝望,救不了自己,跳水举动也许是她最无声的告白。

  最后一章最温暖,出轨的丈夫(关于詹姆斯出轨这段着实让人遗憾,但也许这就是生活)、跋扈的妻子,在经历一切悲伤幡然醒悟之后,见面的第一句话也是唯一一句话:

  “我以为你走了。”

  “我以为你走了。”

  再不需要其他冗句,大家都在,多好。

  回顾全篇,书封面上那句话概括得最为精准: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与所有父母共勉。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3

  暑假刚刚放假不久,无意中在小红书上看到了大学生必看书的推荐文章。里面一本名叫无声告白的书深深地吸引了我。它的主题是关于自我的,这引起了我深刻的反思。这本书的作者是在美华裔、香港移民第二代,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长大,本书是其耗时六年写就的长篇处女作。

  书以“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开头,以终为始,刚开始我以为会是一本悬疑的推理小说,可是书中讲述的是发生在一个混合家庭中的悲伤故事。死者莉迪亚是家中老二,父母的掌上明珠;她有个哥哥叫内斯,即将到哈佛上学,有个妹妹叫汉娜,是个不受宠的可怜小姑娘。然而,莉迪亚死了。一个青春期的美丽女孩,成绩不错,父母寄予厚望,是什么让她在深夜选择了走向湖面,并最终死在那里?

  书的封面有一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我想这句话已是代表了本书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以及作者的人生态度。这句话引起的共鸣应当也是本书畅销的最主要原因吧。蒋方舟说过一句话,“孩子在年幼时候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一种向大人们献媚。”无比正确。一句夸奖,一次和谐的晚餐,那都是孩子努力学习的目标。至于想当科学家,画家,也不过是从小听大人说多了,就记住了,鬼知道科学家是什么东西。

  人天生都是要被认同的。被家人父母社会,或者自己。即使一时短暂的叛逆也不过是想要某一瞬间能吸引到别人的关注,说白了还是因为一种广义上的虚荣心。这种被认同的心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清晰,越来与具体。比如,我想成为一个小范围的网红;我要创业,赚钱;我要成名;我要做一个酷的人,让别人都羡慕我,这是认同,是虚荣心的一种结果。

  书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承担了过多自己本不该承受的压力,因为天生的与众不同而不得不面对来自不同种族的眼睛,所以最大的希望是能够与众相同进而少一些卑微;因为兴趣爱好的大部分性别属性自信并骄傲于自己的与众不同,所以渴望挣脱平凡乃至平庸的生活;双方父母对自己以及对方的不明确导致了孩子们感知不到爱的力量,而爱却是可以给人最大的自信,却也给了人最大的压力,哥哥内斯和小妹妹汉娜对比莉迪亚感觉少得到了太多的爱,莉迪亚又因为承载着父母的自身缺乏和盼望得到了太多她承受不来的“爱”。

  摆脱他人的期待不那么简单,我想她还是没有足够勇气,所以她沉入湖底。而不是从容的将小船靠岸,大方的回到家,不需要害怕吵醒任何一个人,如果有人醒着,那么正好。她就告诉她们一切。

  告诉妈妈,我不想当医生,我只是爱你。

  告诉爸爸,我会拥有真正懂我的朋友。或许不需要那么多。

  告诉内斯,我会想你的。

  告诉汉娜,我会是你永远的朋友,我爱你。

  我们没有必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别人眼中的妥善和完美,都比不上让自己欢喜,真实的日子只与自己有关。也许吧,人越成长会越来越多的思考活着的问题。一方面这是因为成长,一方面则是因为大部分人活得并不尽如己意。有时,别人眼里的你棒极了,但或许你就是觉得糟透了,甚至没有什么比这更糟!自我的价值从来不是看他人的期待来实现的

  从小到大,无论是父母、亲戚、朋友,为了获取更多的关爱,我们表现着,为了让那些好听的话,温柔的笑容再持久点,我们拼命去碰他们的心思,去做他们会开心的事,去想都不想的走他们认为是对的那条路。

  我们在意别人的眼光,在意他人的评价,在这过程中,有时对于别人的要求和请求,尽管自己不喜欢,不愿意,但还是会答应。甚至有时候不知道怎么拒绝别人,就算拒绝了,又怕别人会不高兴。所以,就只能委屈自己而答应。年少时,我们不觉得!因为你好我好大家好,周遭一团和谐,姥姥疼舅舅爱,来个人老妈就会把你往人前拽,那种骄傲、自豪和环绕感会让你感到满足。

  但人终究是一个人。会有自己的想法,会有自己的梦想,会有自己的分辨和选择,包括对各种事物的价值观。选择专业、选择工作、选择恋人、选择今后的生活方式……我们慢慢发现那么多的选择时刻,不是只要别人高兴,自己就什么都ok的!我们不是木偶,如果所做的事情根本不能让自己再感到满足、快乐、有希望,有未来,那何谈有意义的活着呢?

  其实在人生的旅途中,只有你是自己唯一的司机,千万不要让别人驾驶你的生命之车,你要稳稳地坐在司机的位置上,决定自己何时要启动、要倒车、要转弯、要加速、要倒车……所以千万不要活在他人的期待里,哪怕是自己的父母亲友。自己的路自己走,哪怕是错的,也绝不会后悔。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4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每当枯燥烦闷时,阅读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阅读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阅读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阅读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无声告白》也许听到名字以为是言情小说而对它没兴趣,其实并不是,这本书是小女孩莉迪亚的死因线索,一家人在探索小女孩的死因的过程中而展现出了很多值得人深思的问题。莉迪亚从小就活在母亲的期待中,母亲极高的要求让她从小就失去很多童年乐趣,而上学后就连交朋友或和小伙伴出去玩的时间,母亲都严格规定。逐渐地莉迪亚身边的朋友都一个个远离她,她是个特别孤独的女孩。而父亲却为她贴上不合群的标签,最后这个小女孩在孤独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后来我明白了父母过度的爱,就是一个以爱的名义设置的牢笼,其恐怖在于,门上无锁,你却不敢推门而出,只能咆哮的接受一切“爱”的安排,直到最后溺亡其中,或是被时间所离散。我们总是在失去了一些过后,终于懂得,应该让一个人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人,珍惜值得珍惜的人,及时说出该说的话,不然,很多事情都来不及后悔。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总是常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常常因为交流不当的问题产生隔阂甚至是冲突,也造成了令人遗憾的事,所以我们需要用正确的方式交流,我们要学会相互理解,学会沟通并坦诚的交流才是避免悲剧的发生。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这是整本书中让我最有感触的一句,有的时候我也想问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回忆过往我曾经喜欢舞蹈,梦想着有一天能站在舞台上跳给更多的人看,可爸妈却认为这对我的学业起不到丝毫作用,觉得补习班才是我当下最需要去的方向,父母总是把他们认为好的给我们,可他们却忘了我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忘了问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每每阅读时都觉得好像看到了自己。

  最后我合上了书,感慨万千。愿我的家庭生活不是一幕无声告白,我只愿能与他们好好交流,好好沟通,互相尊重,然后我们彼此用最轻松的爱给予对方,给予我们的家撑起一片专属我们自己无话不说的天空,让无声变有声。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5

  这本叫《无声告白》的小说,出自一位美籍华裔女作家之笔,扉页上的她很年轻,也很漂亮,很难想象如此深刻、如此刺痛灵魂的故事是这位优雅、温婉的女士所作。小说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写的是成为“异类”的那种负担与压力,这种负担与压力,通常会摧毁一个人,而不是塑造一个人。

  先说说故事梗概:莉迪亚死了,她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父母深信,莉迪亚必须能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莉迪亚的尸体被发现后,她的父亲内疚不已,母亲则一心报复。莉迪亚的哥哥觉得,隔壁的坏小子铁定脱不了关系,只有莉迪亚的妹妹看得一清二楚……

  莉迪亚的妹妹看清了什么呢

  原先,李先生是一位出身穷困的华人移民后代,从小受到排挤、孤立,最大的梦想就是融入白人的世界。李太太由单身母亲抚养长大,虽是地道的白人,却不愿屈从母亲期望的女性传统主角,她梦想拥有自己的事业,比男人更加卓尔不群。俩人的结合有爱,也有很深的误解和由误解产生的期盼。等到孩子相继出生,误解越来越深,差点导致家庭的崩解。此后,莉迪亚就成了维系家庭表面安稳的纽带。她既要安抚父亲对友谊的渴求,又要满足母亲对出人头地的期盼。她被亲情绑架,被父母的懦弱压垮。

  在小说中,每个人都有心中的梦想,在现实中却都举步维艰。当成人的梦想遭到现实困境,当成人解决不了自己内心的痛苦,这种愤愤不满,这种失魂落魄,就会转嫁到幼小而柔弱的孩子身上。

  痛苦像瘟疫一样,不但互相传染,还会感染给所有的家人。当内心的痛苦深藏成秘密,这些秘密就会让家庭产生裂痕。我想,每个人都难免心意难酬,难免伤痕累累。但是,这些决不能成为勒索他人的借口,尤其不能转化成催逼孩子的重压。每个人,每个时代,都有不可避免的困境,都有绕不开的难题,那么,这些都就应由每个时代里的每个人去求索,去抗争。转嫁痛苦是一种怯懦,自己消化不了,扛不下来,也只好自己认,至少不要让它再去毒害孩子的心灵。“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盼,找到真正的自己。”封皮上的这行字像针一样刺进你的心里,告诫你:要有勇气活出自己,否则,你不但成为不了他人期盼的样貌,还会因此自我毁灭,带给他人更大的打击。因为,每个人的问题只能自己解决,在别人哪怕是最亲近的人身上也得不到彻底的代偿。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无声告白》读书笔记

2.《无声告白》读后感

3.无声告白的读后感

4.无声告白读后感

5.《慢教育》读书笔记

6.《意林》读书笔记

7.《家》读书笔记

8.《呐喊》读书笔记

9.《边城》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