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读书笔记

时间:2019-11-04 08:01:10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马原读书笔记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马原一般指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原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马原读书笔记

  马原读书笔记1

  本书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最著名的一本著作,被译成近20种语言.全书共分三卷,正文前有中译者序《民主直通独裁的心理机制》,罗伯特.墨顿的《勒庞《乌合之众》的的与失》,作者前言及导言四部分。

  第一卷 群体心理

  主要介绍了:

  1  群体的一般特征。强调个体人格的消失,思想与感情转向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是组成群体的个体所表现出的首要特征。在群体中个体受无意识的人格支配,而有意识的人格则消失,他们极易失去约束,做出许多平时不敢做的事,而毫不考虑后果。而群体中的每种感情都极具感染性,并且他们易于接受暗示。

  2  群体的感情与道德观。作者介绍了群体感情的冲动、易变、暴躁,群体情绪的夸张与单纯,及群体的偏执,专横与保守。群体可能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也可能表现出极崇高的献身精神与不计名利的举动。

  3  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群体易于接受形象化的夸张甚至谬误的语言而不会为有严谨逻辑的演讲而打动。

  第二卷 群体的意见与信念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主要分析了影响群体意见与信念的直接因素与间接因素,包括作者一贯的观点,及种族与遗传的因素,还有时间、政治社会制度、教育、经验、理性等。同时,作者还分析了群体领袖说服群众的手法和动员的手段,指出了群众领袖出现在一个群体中的必然性及其权威的来源,也指出了领袖动员群众的手段:断言,重复,传染。

  第三卷 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

  主要讲了群体的一般分类:同质性群体与异质性群体,作者讲到同质性群体时主要强调了种族的作用。后面接着具体分析几个特殊的群体,包括犯罪群体、陪审团、选民群体、议会,进一步说明体的上述特征。

  读后感悟

  正如本书中的导言部分所言,在目前的过渡时代(作者所处为法国大革命时代),群体的力量已越来越不容忽视,群体的时代已经来临。虽然作者所处时代去今已一百多年,但是作者所分析的人类思想转型的两个基础:其一是宗教、政治和社会信仰的毁灭;其二是现代科学和工业的各种发现,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存和思想条件,这样的分析对于目前的中国,仍极具借鉴意义。在一个相信甚至迷信集体的力量的国家,勒庞对于群体心理和行为的分析,显得有些不入流,但是任何一个经过独立思考的人,不可能会对勒庞的观点无动于衷。虽然在他的书中有一些观点是受了特定群体的影响,并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意义,但是他犀利的目光所揭示的群体心理,虽然过了一百多年,仍然直刺集体心理机制的要害。

  我们可以发现,中国这些年网络上所出现的许多性事件,都可在勒庞的观点中找到惊人的同性处,尤其在现如今网络的大量普及与广大的网民群体自身文化、道德素质的普遍低下之间的矛盾,无时无刻不在凸显着网民这个新兴的典型群体所体现出的各种群体机制的效应。2008年哈尔滨警察打死大学生一例提供了一个研究群体心里的极佳样本,他向我们揭示了群体心理在少数人的操纵下的摇摆不定,群体完全丧失了个体人格,沦为少数操纵舆论者攻击对方的工具。而被誉为网络第一事件周老虎事件,打虎派与挺虎派在互相谩骂而胜负难分时居然各以人头担保所言非虚,可想而知,真相只会有一个,如此可以看出群体人格的低劣到了何种程度。还有中民时常动用的人肉搜索,这些无不体现出一个在缺乏现实督管下的群体其感情的易变、冲动与暴躁,以及他们的毫无责任意识与理性头脑。其实往近处说,新中国自成立以来,每一次整个民族的或者部分群体的巨大灾难无不是群体的力量在被调动后又逐渐失去控制后所造成的。可是,我们同时又会在网民这一群体中发现与上述截然不同的情况,正如勒庞在书中所提到的,群体有时也可能表现出极崇高的献身精神与不计名利的举动。在影响比较大的网络事件如“躲猫猫”、“钓鱼执法”、“ 欺实马”等中,网民表现出正义无私、同情弱者的一面,他们仿佛又成了正义的.化身。其实,这种矛盾的情况正深刻的揭示了群体心理的复杂性,群体其实是一股高度不确定的能量,其行为的后果完全取决于外界刺激的因素,而这恰恰说明了群体的无意识。而如何引导和控制群体的力量便成为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研究群体的心理特征,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如何更好的治理社会这一群体的集合。人是社会性的,外界的刺激随时会导致一个心理群体的诞生,而人一旦形成群体,便会很容易受群体机制的影响做出许多非理性的事。如果按照勒庞的观点,群体中个体所展现的残酷与暴虐是他们在平时由于许多约束而没有外露的阴暗一面,而人作为一种神性与结合的动物,都会有正常情况下被压制的阴暗的一面,所以集体的人格只是个体的人格在某种机制下的放大而已。如最重要的一条,人数上的优势给他们信心与胆量。而这一切的关键便只在于通过何种机制来封印人性的恶,或者说使其危害降至最低,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种机制就是社会管理的制度。中国古代的传统是德治,然而到了近代,在中国经历了对传统道德的两次大的冲击后,选择了法治的道路。

  我们已经认识到,德治必然没有法治更加可靠,这就像是依靠开明专制还是民主制一样。在中国德治虽然正在努力向法治过渡,但是深入分析便会发现,中国人的语境永远离不开道德上的审判。我们经常可以听见一些以道德上的优越感自居而对他人的生活指手画脚的人,或者以道德的占领者对社会横加指责,并且这样的人往往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他们以道德的名义来说教,深信自己是绝对的真理。我认为法制的基本思路应该是规定一个人能做什么与不能做什么,而以道德的名义确是在要求别人该怎么做和不该怎么做,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我们想要法制就必须先尊重法制的基本精神。我们很少尊重过法律,而一切以道德的名义,所以中国的法治之路才会举步维艰,虽然这其中也有执法和立法的问题。以道德督促法律远不如以法律敦促法律,而若以道德干预法律则是完全的走错了方向。

  通过引用一则消息,就能很好的看到由法律到道德胜过由道德到法律:

  国际在线消息 (记者单立娟):记者31日从中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获悉,自2011年5月酒后驾驶罪纳入《刑法》后,中国公民守法意识明显增强,自觉抵制酒驾醉驾行为,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5月1日至12月30日,全国公安机关共查处酒后驾驶23.8万起,较去年同期下降45%。其中,醉酒驾驶3.8万起,较去年同期下降45%,北京、上海、浙江、湖北等地下降幅度均超过50%。这几个月来,全国因酒后驾驶造成交通事故死亡716人,较去年同期下降22%。其中,醉酒驾驶造成交通事故死亡708人,较去年同期下降3.4%。人民法院已经对1.2万起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案件依法作出有罪判决。

  有时候,人性中趋利避害,欺弱怕强,自私利己的一面竟会如此鲜明,难怪会有那么多人为中国普遍的奴性而痛心疾首,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慨相信道出了许多知识分子内心的挣扎。

  我们常说国民素质,这涉及的是一个国家整体的形象,为什么我们经常听到对这些问题道德上的口诛笔伐却依然不见效呢?难道外国人真的天生素质高吗?不见得,这还是法制不成熟的原因。新加坡应该是亚洲治安最好的国家之一,靠的便是繁细的法律和严格的执行。正如勒庞所说,群体总是向权威臣服,他们不会听信合理的推断,只会向强者屈服,而这个强者,当是公正而完善的法律体系以及不折不扣执行它的机构。

  总结:

  勒庞的《乌合之众》虽然分析了许多有关群体这一对象的基本问题,但是并没有给我们指出解决之道,他的观点也并非完全正确,但是正如罗伯特.墨顿所说的它最大的作用并不只限于这本书的学术价值,而在于它启发我们去思考我们必须每天面对的群体的有关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随时都有可能成为群体中随波逐流的一份子,因而要时刻警惕,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才不会又像以前一样成为政治热情的牺牲品。

  马原读书笔记2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代表作,书中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一本有极其深远影响的著作。之前我曾经读过西方经典经济学的一些著作。下面我就从两个理论比较的角度来谈谈读这本书的感想。这里主要涉及《资本论》前三章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使用价值对应劳动的“质”,价值对应劳动的“量”,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值。在读到这部分的时候我感到有些困惑,因为这种理论似乎和常识有一些矛盾,试想需要花费相同时间,相同技术来制造的毛泽东雕像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老头的雕像,应该几乎所有人都愿意为前者出更高的价格,但是我们从理论中得出的结果却是两者应该拥有相同的价格。后来经过和同学讨论,我才意识到这是自己的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因为这种想法单单考虑了买者一方而忽略了卖者一方。下面我从西方经典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一下这一结果。

  首先做几个基本的假设:第一:这是完全竞争市场。企业在市场中获得零经济利润,即平均成本等于平均收益,这里的成本包含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这可以得出图中的结论:这种商品的价格等于其长期的平均成本,且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应当等于长期中所可能的平均生产成本的最低值。而上面我们假设两种产品生产需要相同的技术和劳动时间,那么它们的成本曲线应该完全相同,进而我们得出两种商品价格相同的结论,另外这两种商品在市场上的表现主要体现在销量上的不同(这可以从供给需求曲线得出,这里不再赘述)。从两种经济理论我们都得出了它们市场价格完全相同的结论(或者说它们的交换比例是1:1),那么这两种理论是不是在这里得到了完全相同的结果呢?其实并非如此。首先从经典经济学理论得出的价格应该等于长期的平均成本,而这个长期平均成本所包含的内容绝不只是劳动力的价值。其中包括了工资、资本折旧和机会成本这些要素。如果认为这两种理论得到得交易价格是一样的话,我们可以得出资本家“占有”了工人的一部分劳动价值的理论,因为工人得到的工资低于劳动创造的价值。这个问题我等到后面再作讨论。另外如果市场是完全垄断市场的话,由西方经典经济学却能得出两种雕像价格不同的结论。

  马原读书笔记3

  在本书中,恩格斯以唯物史观阐释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提出: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发展, 产生了私有财产, 因此形成了阶级和阶级对立; 由于各阶级的冲突导致以血亲家族为基础的 旧社会被炸毁,被组成国家的新社会所取代;家庭制度受所有制支配。

  同时,恩格斯研究了史前各文化阶段与家庭的起源、演变和发展,着重论述了人类史前 各阶段文化的特征、 早期的婚姻和从原始状态中发展出来的几种家庭形式, 指出一夫一妻制 家庭的产生和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 他还根据大量史料, 阐述了原始社会 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原始社会解体的过程和私有制、阶级的产生,揭示了国家的起源、阶级 本质及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指出国家和阶级、私有制一样,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经济发 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的。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 政治统治的工具, 是凌驾于社会之上而且日益与社会脱离的特殊公共权力, 其作用是协调各 阶级的矛盾。国家随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阶级的消亡而消亡。而这些内容组合在一 起,最终科学地阐明了家庭、私有制、阶级的起源与国家产生的关系。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共有九章,主要讲述了家庭发展史、氏族制度和私 有制、国家的起源三大部分。恩格斯通过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的研究, 不仅着重讲了 原始社会, 还对奴隶制、 封建制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发表了深刻的见解, 揭示了资本主义 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指出了无限美好的光辉前景。 当然, 通过事后查阅相关资料, 我也了解到恩格斯的某些具体论点也遭受了马克思主义 女权主义者所怀疑。但是,毫无疑问,他的一般的思想倾向性对研究妇女地位的人们仍具有极大地启发意义。 最后谈论一下自己在读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后的整体感受——阅读过程中 自己仿佛脱离了人类这一整体,不再是他们其中一员,而是以一种旁观者的视角,看着人类 社会一步步发展至今天的文明时代。读毕,心情就像阅读一部未完待续的小说那般,总忍不 住去猜想后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期待,憧憬,想象着人类社会将何去何从?其中想的最多的 就是国家这种形式消失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社会组织制度?阶级能否消失?人类将从文明时 代进入什么样的时代?因此, 总的说来, 这本书在给自己带来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基本思想 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让自己体会到“哲学书当做小说读”的感觉,引起了自己对相关问题的 遐想与思考,值得一读。

  马原读书笔记4

  〈一〉《实践论》的世界观意义

  从毛泽东的《实践论》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它革新了我们的世界观,更在于它对中国革命的巨大推动作用。从大一的思修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它批判了当时历史背景下的两种不良倾向,其一是经验主义,其二是教条主义。

  1、《实践论》对经验主义的批判。学了中国近代史及现代史的都能了解经验主义所带来的不良后果。经验可以带来益处,但经验主义是却会在不经意中令你万劫不复。毛泽东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上都坚决地反对这种错误倾向。实践证明,反对和纠正经验主义,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2、《实践论》对教条主义的批判。从字面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与经验主义者相反,教条主义者是只讲理论,不联系实际,一切硬往理论上套。这也就让我想到老师的举例:我们学生往往容易如此,学校为我们安排了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要我们多联系实际,少说空话,避免教条主义。同时,实践又有利于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

  当然理解这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理解到,实践固然重要,但实践不是一切。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通形成了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再积累的同时对其加以整理、归纳和总结,便会得到事物之间的本质的规律。形成了对规律的认识,这才到了理论层面。当然理论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正如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一样,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理论。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实践论》在世界观上的重要性。从而我们不难理解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二〉《实践论》的方法论意义

  在阅读《实践论》和一些对《实践论》的观点及看法的同时,我个人认为,这篇文章的方法论意义有于两点,即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认识都具有其时代局限性。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无论何人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可能生活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再比如说我们中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时,许多事情无先例可循,一切还处于摸索阶段。这难免犯一些错误,比如1958年的人民公社及大跃进运动,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等浩劫,从而使本已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甚至,这是一个极大的损失。又观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振兴。为什么呢?其原因就在于邓小平理论不是空想的结果,而是经历了先试验后推广这一认识过程的正确的理论,是经历了实践和时间检验的思想的结晶。有目共睹,邓小平理论不仅使国民生产总值突飞猛进,更重要的,使它将中国带入了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为中国进入世界市场提供前提,更确切的说为中国经济指明了发展方向。这些都无不证明:实践与真理不是凭空捏造的,实践是需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实践需要真理的指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从建国以来所确定的理论性认识最重要的是在于与时俱进。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看,我们就要不断的经历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不断进行的过程中,认识才能不断深化,理论才能日趋完善,并形成真理指导实践。

  读了这篇《实践论》感触颇多,既是对历史的一种感悟,更是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学习态度的一种深思,一种领悟。

[马原读书笔记]

【马原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藏海花读书笔记

2.《简·爱》读书笔记

3.《伤仲永》读书笔记

4.《飘》读书笔记

5.《人生》读书笔记

6.《伤逝》读书笔记

7.《逃》读书笔记

8.《家》读书笔记【精选】

上一篇:《大学》读书笔记 下一篇: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