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2-25 16:37:5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说课稿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9篇

说课稿 篇1

  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描绘了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作者是按照这样的游览顺序描写的:首先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异的秀丽风光。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文中还配有一幅日月潭风景的照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指导思想

  根据新大纲的精神,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结合本教材的特点,我将教学本课的指导思想确定为:情境促读,读中悟情。

  认知目标:

  1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弄懂课后思考、练习。

  能力目标:

  1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

  2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情意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教学构想

  1给学生浓浓的“情”。

  记得李吉林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倘若语文教学舍弃了情感,那么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教学,必然走进繁琐、机械、无效的死胡同。这句话给我极大触动,没有灵魂、没有情感的生命是可悲的;虽有灵魂然而情感麻木的生命是平庸的;只有高尚灵魂和细腻情感相结合的生命才是丰富的。所以,作为教者,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一个丰富的生命。在这节课中,我努力地给学生最浓的“情”。

  这里的“情”首先指我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我对课堂的投入之情。假若没有我的抛砖引玉,又怎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这里的“情”还具体指为学生创设一个浓郁的情境,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导入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精心创设了“乘飞机旅游,听导游介绍”的场景。这个情境再现的是儿童生活中的场景,当学生进入了这个情境时,必然会激起情感,进而激发起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有助于他们体会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这里的“情”还具体指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对日月潭之美的赞赏之情。要体会这种赞赏之情,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要他们从文中找出自己觉得最美的地方。所以“你觉得什么美?”是我教育的主线,只要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美,那么这种“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2引学生细细地“品”

  《日月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景色的秀丽和作者的赞美都蕴含于文章之中,隐藏于文字之下。为让学生欣赏到这里的秀丽风光,感悟到作者的赞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如品读第一段的第三句话。刚开始,学生只能浅显地感觉到这句话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却说不出所以然。这时,我让学生再读,读后看看图和多媒体画面,再来体会哪里美,学生就能感受到“树木茂盛”很美、“群山环绕”很美、“许多名胜古迹”也很美。并且学生还能用动作演示的方法来理解“群山环绕”这个难点词。这时再指导朗读就使“品”得以深化。教师的示范品读意在以9小学教学设计2003年第6期教例评析jiaolipingxi(((“(情激情中调动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融入文章之中,使教师、学生、作者三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品”中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在“品”中培养学生的协作互助能力。除了引导学生品读之外,还利用模具演示的方法指导读。如第二段中对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的理解,就通过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3让学生真正地“活”

  小语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为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教学应是没有强制的活动,禁锢的要解放,潜在的要诱发,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堂中真正地活起来,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贴近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开课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小旅客去日月潭游玩,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活跃起来。

  (日月潭)说课,标签:小学二年级语文说课,二年级下册语文说课,

  (2)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重在引导。相信学生能把书读好,一次没有读出来没关系,让他们继续读,直到能读出来为止。如“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这句话,刚开始学生只觉着美,可是到底怎么美却感受不到。这时我就让学生再读,并且边读边看图体会。果然学生自己通过读、看,感受到了“湖水碧绿”很美,我及时肯定了他们的读法,并鼓励他们再读看能不能又有新的体会。于是,学生又通过自己读感受到了“很深”也说明日月潭美。就通过这样短短的一句话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读书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给他们一个结果。这种过程就是一种活动。

  (3)为学生创造活动的时空,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要让每个学生动起来,四人小组无疑是较好的一种形式,但一定要落到实处。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将他们的学习任务制定为:成立一个四人导游小组,用自己的方式为“客人”介绍日月潭。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指导背诵的过程。最后让他们上台介绍时效果相当不错。

  新世纪,人们疾呼,要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呢?我想,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一种生活的乐趣,能够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能够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发展,能够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也算是一种真正的语文课吧。这也正是我在这节课中努力追求的。

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社会活动《别说我小》这个活动来自山东省编教材 中班上册《别说我小》这一主题。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教材的内容及其地位儿歌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理解,而且儿歌的前三句的格式为重复格式,有利于幼儿进行创编活动。同时这首儿歌的内容符合我们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现有水平,接近中班幼儿现阶段的最近发展区,可以发展我们班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组织能力和大胆创编儿歌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健康教育和社会教育。

  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喜欢说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创编儿歌内容。

  能力目标:知道自己长大了,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情感目标:通过创编儿歌让幼儿体验创编的快乐与获得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重点:在这里,我将理解儿歌的内容,设计为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是创编儿歌的内容。

  活动准备:

  请家长帮助收集幼儿小时候的用品,照片等。

  在发现区布置"我小时候"的展览,展览的内容为幼儿小时候的照片,物品,身高体重增长图以及小班的美术作品等。

  幼儿用书挂图《别说我小》一副

  二 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要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活动,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式探究"的师生互动,因此,本活动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直观法:以多媒体课件直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能使活动生动活泼。

  采用提问法:在活动中适当的提出问题,有助于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

  交流讨论法:皮亚杰指出: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他的活泼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通过直观法让幼儿交流讨论是个很好的时机。

  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他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本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就引导幼儿扮演故事中独自在家的孩子,共同体验合作的快乐,我在幼儿旁边理由孩子在表演过程中理解的进行表演,和表演以后进行表扬。

  三 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活动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直观法:让幼儿通过观看多媒体表演直接获得印象讨论谈话法:是让幼儿在讨论谈话的过程中说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充分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同时也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游戏体验法: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的的活动,人们的记忆效果会明显提高,采用游戏体验法是让幼儿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

  我在活动过程中国共产党设计了三大环节,第一大环节,让幼儿学习儿歌,并理解儿歌的内容;第二大环节,谈话"我会做的事",第三大环节,创编儿歌。我将这三大环节灵活的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中。

  现在我就先说一说第一大环节: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这一环节共设计了三个步骤:

  1. 活动开始,我以木偶引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这里教师用好听的声音有感情的朗诵儿歌,让幼儿听一听木偶在家是怎么做的。

  2.提问:你们都听到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小姑娘都帮谁做事情了?帮他们都做了那些事情?这里我用提问的方法,一方面,是帮助幼儿回顾儿歌的内容,另一方面,让幼儿用"我会XXX"的句式表述,为后面的创编教学难点作为前期的经验准备。

  3.请幼儿跟木偶一起朗诵儿歌,这主要是为了加深幼儿对儿歌内容、句式、结构的理解,使我的教学重点得以解决。

  接下来我就说一说第二大环节:谈话:"我会做的事",这一环节我共设计了两个步骤:

  1.通过谈话,引导幼儿讨论,使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让幼儿学会用"我会我会XXX"的句式。

  2.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当自己在家时,家里的大人会说你小吗?为什么?你承认吗?你能帮他们做什么?"鼓励幼儿积极的回忆自己的经历,当幼儿提到相关事情时,教师可以将图片贴在黑板上或出示劳动工具,以增强孩子们对自己所做事情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一大环节中,我创设了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孩子们讲话的欲望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在幼儿自由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把儿歌内容迁移到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中,同时,我会适时出示图片和常用工具,自然地过渡到教学的第三大环节,创编儿歌。

  接下来就是第三大环节:创编儿歌。

  我引导幼儿用分部创编儿歌的方法,来突破教学难点。

  首先,引导幼儿将自己做过的事情创编到儿歌当中,前面部分不变,只创编后一部分,让幼儿学会用句式"妈妈你别说我小,我会XX"创编。其次,当幼儿把后半部分编好后,继续创编前半部分,让幼儿学会用句式"XX你别说我小,我会XX"创编。再次,在创编的过程中,我会将小图片提供给他们,帮助幼儿记录儿歌创编。最后,鼓励幼儿把创编的儿歌在集体面前进行朗诵。主要是为了让幼儿取得成功时,为幼儿提供展示和感受成功的机会。

  幼儿语言的发展是个循序渐渐的培养过程,为此,我鼓励幼儿将自己创编的儿歌说给爸爸妈妈等人听,并且和幼儿一起将幼儿自己创编的儿歌图片贴好,装订成册,投放到图书区,供其他幼儿欣赏、交流,作为活动延伸。

  活动特色:本次活动中,我在中班已有实际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用讨论问题和分步骤的方法,帮助引导幼儿进行创编儿歌的内容,并在创编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相应的图片和劳动工具支持幼儿创编。

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我们家的男子汉》是女作家王安忆的一篇文章,文章在选入课文时做了删节。作家以风趣生动、幽默含蓄、富有童趣的语言,生动而细腻地描写了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过程。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活灵活现,纯真可爱的小男孩形象,让人感受到一个小男孩的男子汉魅力。

  本篇课文作者采用列小标题的方式组织材料,使全文结构清晰明了。教学中除引导学生学习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体会男孩的天真可爱、鲜明个性之外,还要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知道用小标题组织材料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标题常起概括、提示段落主要内容的作用,以及小标题要求字数、结构相同的知识。进而在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经历积累、感悟、运用的过程,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自学字词的能力,也初步掌握了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但教学中教师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字词教学,对于一些难读、难写、难懂的字词,还需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理解与运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字词学习能力,从而协助学生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此阶段的学生通过预习,基本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在四年级第一学期学习过按提示、提供的词语、提纲、写作线索等进行“详细复述”,已初步具有复述段落和全文的能力。但本学期本单元的复述要求不同,它要求“简要复述”。 简要的复述:即按照课文的顺序,删去那些次要的、解释性或描写性的部分,抓住文章中主要的东西来复述。简要复述又不能等同于概括大意,教师要指导学生确定重点,去除文章中描述性的枝枝蔓蔓,抓住主线作有条理的连贯的叙述。对此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适时引导,设计形式新颖的说话练习,更好地帮助学生会用自己的话,清楚、有条理地复述课文。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丰富学生的词汇,培养学生的对要点信息的提炼能力,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特别是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连贯的说话技能和有选择的突出重点的说话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整体训练,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

  三、关于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一:能自主认识生字,积累词语,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风靡、男子汉、无所不能、崇拜”等词语。

  学生在预习中,对本文的字音、字形基本能掌握。“风靡fēng mǐ”的读音容易念成“fēng mí”,要提醒学生注意。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找近反义词、查字典等不同的方法去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进一步领悟文章内涵。

  目标二: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生动风趣的语言风格,感受男孩的天真可爱、个性鲜明。

  “读”是为了读懂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积累文本语言,也是为提高表达能力而准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体会小男子汉天真可爱,个性鲜明的形象。另外,文中有些词语,如“攻击”、“求援”、“冤案”、“对证”、“了结此案”等或夸张或反语,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语言的风趣生动,幽默含蓄,富有童趣。

  目标三:初步认识小标题,了解它的作用;能概括文中所举的具体事例,简要复述课文。

  本文作者按照人物的性格特征,选取了小男孩成长过程中的片段,加上小标题,使文章条理清楚。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这种用列小标题组织材料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标题通常起了概括、提示段落主要内容的作用。一般小标题要求字数、结构相同。可以通过修改小标题如:“吃饭爽气的男子汉”、“崇拜父亲的男子汉”、“追求独立的男子汉”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标题的作用。在认识小标题的同时,让学生根据小标题对全文进行概括。在简要复述的过程中将文本语言逐步内化为自身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使阅读和表达得到有机的整合。

  目标四:从男孩成长的过程中,了解真正的男子汉应具备“执着、助人、独立”等性格特征。

  通过品词品句,感受到男子汉应具备刚强、沉着、独立、果敢等品质。引导学生理解与真正男子汉相比,文中只是个小男孩,因此只能从他与同龄人相比,具备了未来男子汉的某些品质。

  以上四个教学目标的制定不管是从知识技能,还是过程方法,情感目标价值观,都做了整体的考虑,四个方面互相联系,相辅相成,整体推进。

  四、关于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语言风趣生动,幽默含蓄,富有童趣的文章,在认真研读了文本后,我制定了教学目标,确立了教学重难点,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课堂教学。整个教学设计突出了以下几点:

  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通过四年多的学习,学生知道可以通过查工具书、找近反义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等方法来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但往往学生最常用的就是查工具书,有时查到的解释并不适合放在文中,他们也不管,久而久之影响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运用已掌握的理解词语的方法,恰如其分地理解词语在文本中的意思。例如,本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用查工具书的方法理解“男子汉”一词的意思,在明确字典上的意思后,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过的知识,体会男子汉应具备哪些品质,拓宽对“男子汉”一词的理解,并明确其为褒义词。通过这样的理解,为下文解读全文做铺垫。在课文第二部分“他对父亲的崇拜”中的“无所不能”一词,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这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以此理解这个词语。又如“崇拜”一词,可让学生用寻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对于作者的一些“攻击”、“求援”、“冤案”、“对证”、“了结此案”等夸张的用词可让学生上下文联系、体会并理解。

  ⒉抓住小标题,整体感知

  在教学整体感知这一环节时,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小男孩的?学生通过自学理解,抓住了三个小标题。此时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列小标题组织材料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标题有概括、提示段落主要内容的作用。一般要求字数、结构相同。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根据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要让学生明白课文主要内容并不是将小标题简单相连就行了,还要对小标题做适当修改,必须要使句子连贯通顺,由此来达到训练学生概括能力的目的。学生在交流时教师应随时注意语言的点拨。

  ⒊以读促悟,沉浸文本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倡注重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自己读书,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有所感悟。在这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始终贯穿这想法。我以问题“这个小男孩具备了哪些品质?”为抓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学习中,作者写了四件事表现小男孩对吃的执着,“可以耐心地等上三刻钟,为了吃一客小笼包子”、“吃自己的大拇指,吃得十分专心,以至于前边的嘴唇都有些翘了起来”,还有与大人们关于能否去少林的那段对话,都可以让学生着重朗读去体会男孩执着的品质;在第二部分中通过用自豪的语气读出对爸爸的崇拜,再体会他站在妈妈一边“攻击”爸爸,由此小男子汉帮助弱小的品质也就呼之欲出了;学习第三部分时,抓住他的情绪变化“胆怯——沮丧——高涨——狂热——耐心”进行朗读,深切体会他多么渴望独立。到此,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形象已渐渐在学生心中形成。另一方面在学生体验情感的同时也让学生体悟文章的结构特点,贯穿单元学习目标,为复述全文做准备。总之,在这堂课中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读中思,在学中悟。

  ⒋复述课文,积累语言

  简要复述课文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所谓简要的复述:即按照课文的顺序,删去那些次要的、解释性或描写性的部分,抓住文章中主要的东西来复述。简要复述又不能等同于概括大意,教师要指导学生确定重点,去除文章中描述性的枝枝蔓蔓,抓住主线作有条理的连贯的叙述。而本文作者运用了小标题的独特的表达方式,使文章结构清晰,这是练习简要复述的好题材,因此我设计了以辩论的方式,提出三个要求让学生简要复述全文,使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作者组织材料的方式的独特。并将文本语言逐步内化为自身语言,达到了感悟、积累、运用的良好效果,也为课后让学生仿照课文以“他真是个男子汉”为题写一段话打下基础。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色彩心理》是选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美术课本》(试用)第三章《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部分内容。《色彩心理》说课稿这一章包括形体、明暗、色彩、空间和肌理共五部分,我从中选取色彩这一节加以扩展,成为本节课的内容。《色彩心理》说课稿本课从首先回顾色彩的基础知识,然后通过游戏,让学生体会色彩心理的作用,并联系生活去感受色彩心理。采用Authorware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既加强了课堂的交互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

  2、教学目标:

  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高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掌握有关色彩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A.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B.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实际运用能力

  (3)发展目标:A.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B.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C.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的能力

  (4)情感目标: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常见色的心理效应

  (2)常见色的色彩联想

  教学难点:常见色的心理效应

  二、说教法学法:

  牐牨究蔚慕萄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在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习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讲典故、说故事、聊趣闻,逗得学生哈哈大笑。但学生终究处于被动灌输的地位,他们不会主动去体会艺术作品的魅力、不能将课堂中学到的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一节课下来,除了大笑外,别无收获。因此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牐犐初步感知——乐中体验——讨论探究——知识扩展——情感升华互动

  牐犑σ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两个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来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每参予一个游戏,都会思考完成游戏的办法,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感受到色彩的魅力,然后在游戏中体验,在讨论的环节中联系实际,自由发挥,对讨论结果探究验证,最后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知识扩展。教师从学生遇到的问题入手,引出学习任务,然后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对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在设计游戏时要注意游戏的趣味性,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三、说过程:

  四、说注意事项

  1、因为课件的导入环节中插入了音乐,在导入部分欣赏图片时,应注意及时把音乐关上,以免授课的其它环节受到影响。

  2、在“游戏一”中,要强调学生看到屏幕上的色彩,说出自己想到的内容时从两个方面来想:一是实际物体;二是联想到的心理。如看到红色,实际的物体可以想到红旗、血、太阳等,而联想到的心理有热情、危险、食欲等。牐

  3、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体会色彩心理的灵活运用,如自己的服装、校园的环境、教室的布置等。

  4、本课的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加上游戏式的教学法,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教师应注意调控课堂纪律,把握好课堂的活跃程度。

  五、小结

  本节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游戏驱动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课堂气氛活跃;从教学效果看,知识目标完全达到,能力、发展和情感目标基本实现。

  以上从六个方面阐述了“色彩心理”这一节课的有关设想,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说课稿 篇5

  9月13日我班的琪琪拿来了一张幼儿园发生暴力时间的剪报,并绘声绘色的为小朋友讲述着。孩子们听后感到十分惊恐。这让我想到:今年10月日本的新舄县发生的6.8级大地震中死亡人数仅有21人。其实日本人在幼儿园时期就十分重视避难训练。使孩子在遇险时能够安全、敏捷、迅速地避难。然而最近发生的这几次恐怖事件中,我们的孩子却反应出胆怯,恐慌,不知所措的现象,使悲剧接连发生。

  为了帮助幼儿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我班开展了《火灾来了我不怕》的主题探究活动,并制定了主题实施网络图如下:

  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火灾发生的基本原因和条件,认识灭火器材和防火材料,了解火灾为人类带来的危害。

  2、初步学习收集、查

  找相关资料,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分享的意识。

  3、感受火灾现场的真实场面,能正确的估计火势的大小,掌握发生火灾时的基本自救措施。

  活动准备:

  1、收集相关图文资料及幼儿探究活动中需要的材料。

  2、创设火灾现场的场景,让幼儿亲身感受火灾发生时的真实场面。

  活动流程:

  在主题实施中,我将采取“以幼儿的自主探索为经线,以“观察、实验、讨论、制作、实践、资料收集与共享为纬线”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

  典型活动:

  一、防患于未然

  户外活动时,机灵的刘瀚琪闻到烧树叶的味道,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咦,火可以把树叶烧断。”“为什么烧过的叶子会有难闻的气味呢?”一连串的问题被孩子们抛了出来。我想:孩子们一定是非常渴望了解火的秘密,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抓住时机适时引导。我就顺势引导孩子:“火可以烧毁哪些物品呢?”于是《谁能燃烧》这个实验开始了。孩子们将收集到的各种塑料、纸、木头、金属、针织品进行燃烧。当他们第一次看到火迅速地将棉花烧着了,好多孩子都吓得发出了尖叫声纷纷逃跑,我鼓励孩子把燃着的棉花放进水里,使火苗熄灭。并问到:“湿棉花还能着火吗?”还是那些比较有生活常识的孩子们答对了:湿棉花当然不能烧着了。当他们燃烧塑料制品时,又闻到了难闻的气味,还有黑色的物质残留。聪明的韩梓鉴很有经验的说:“这难闻的气味就是塑料燃烧时排放的毒气。”孩子们听他这么一说,赶紧捂上了鼻子和嘴。通过他们细心观察,亲手实践,孩子们知道了谁能燃烧,谁不能燃烧。接下来,大家又发现家里的窗帘,床上用品,厨房里的柜子,毛巾,教室里的玩具,桌椅都是易燃品。这是金彤彤小朋友和妈妈在网上搜集到的放火材料的图片,孩子们还在家中统计了飞机和火车上禁止携带的易燃品。

  由收集资料到寻找答案,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加深了对“防患于未然”的理解,同时也体验到寻找答案与分享经验的快乐。

  二、灭火有高招

  自从孩子们找到了身边的易燃品后,他们就一直担心着:如果哪一天人们由于注意不当而引发火灾,那该怎么办呢?孩子们想到了消防队——这个火灾的克星。他们从网上收集到消防队灭

  火过程的图片,知道了消防队是用消防车、高架云梯、救生犬来灭火的,还为我们沈阳自制的灭火炮而拍手叫好。我们还认识了身边的消防栓、灭火器,灭火箱……孩子们建议在家中,幼儿园里多准备几个灭火器,谨防火灾的发生。不过当他们了解到其实还可以利用窒息的办法制作灭火器时,就迫不及待地动手制作起来。他们收集了好多的塑料瓶,将水、沙子、盐倒入瓶子中,希望用它来灭火。可是塑料瓶是摔不破的呀?大家讨论应该用玻璃瓶来制作,但是玻璃瓶摔破时会有玻璃片崩溅是十分危险的。还是婷婷最有办法了,她想出用塑料袋制作的灭火弹既安全又方便而且价钱还很便宜呢。在后面的环节中,孩子们自制的灭火弹也派上了用场。

  三、火灾来了怎么办

  孩子们制作了灭火弹后就幻想着用它显显威风。针对孩子们的愿望,我们决定明天来一次真正的消防演习。点子多的佳佳说:“我们应该设计好逃跑的路线,火灾来了我们就能顺利的逃走了。”她的想法启发了大家,孩子们纷纷动脑设计逃生路线。有的用荧光笔画箭头贴在墙上,有的用不干胶纸直接粘在地上,孟孟还利用了小彩灯照明,即使有浓烟也不会迷路。孩子们还细心的为小班的小朋友想了逃生的好主意:拉着诱导绳逃跑。

  “光有逃生路线还不行,万一门外起火逃不出去,我们可得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方广权若有所思的说——孩子们的想法越来越具体了。“我们躲到厕所里吧。”“不行,厕所里不通风,毒烟进来会被熏死的,得用湿毛巾堵住门缝。”冉冉很有经验的说着。“火灾来了要带上湿毛巾用来捂嘴,还有湿的被子可以保护自己,王老师你别忘了带上药箱和哨子。”“为什么?”我奇怪的问。“你可以吹哨子叫我们集合,万一我们受伤了,你可以为我们擦药啊。”孩子们想的可真周到。我们利用间操前的时间进行了一次预演,孩子们有的拿玩具,有的抱录音机,甚至连坐垫都带上了,结果用了十多分钟集合完毕,孩子们发现:真正的火灾是不能带这些东西的。

  11月9日这一天,孩子们格外的兴奋,当听到火灾警报时,孩子们快速的穿上衣服,有的孩子急的衣服都穿反了,有的找到自己的小毛巾弄湿后将嘴和鼻子捂好……孩子们快速站队,统一下楼。当遇到浓烟时,孩子们都蹲下行走,有的学着解放军匍匐前进。保育员则负责保护年龄小的幼儿快速撤离。

  当我们跑到安全的地方时,袁一凡拨打了报警电话,请求消防队救援。这时潞潞提醒了我:“老师,消防栓里不是有报警器吗?

  ”是啊我怎么忘记了呢。

  这时刚刚被困在教室里的那部分孩子跑到阳台大声的呼救。有的用喇叭,有的用颜色鲜艳的手绢,有的用杯子敲击栏杆发出声响,还有的吹哨子……孩子们运用多种方式呼救,使整个演习成功的结束了。

  演习结束后,我们讨论了个别孩子出现的危险行为:大家一致认为:不能从窗户逃生,在火灾中扶手会很快被火烫热,不能顺着扶手滑下来。我们的活动还得到了市急救中心的救护员——我班张斯飞妈妈的大力支持,她为小朋友和家长们讲解了“火灾中烧伤、烫伤事故处理的办法”,使整个活动推入了高潮。

  活动中孩子真切的体验到火灾现场紧张的场面,通过自己的努力及时的逃生、呼救、报警,它是探索火灾自救措施的升华。

  自评与反思:

  一、 活动中孩子危险行为的发生,教师事先没有考虑到,当孩子们讨论这种行为是否可取时,我又意识到:其实这也是个反面教育素材,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使孩子们对整个活动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

  二、 开展本次活动时,由于一些原因没有能与孩子们亲自到消防队进行参观这点略有遗憾,近期我们会尽量争取弥补这个遗憾,让孩子们亲自走进消防队中感受真实的灭火氛围。

  三、 本次活动的到了家长的极力支持,他们与孩子从网上下载了大量的图片资料。我们将这次活动上传到沈河教育网,还有家长建议我们班在网络上创建主页,将班级的各种活动上传到网上。

说课稿 篇6

  《“五官兄弟”游乐场》是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下面我从以下方面说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学情分析及设计理念:

  本册教材要培养和训练的主探究能力是“观察与提问”的能力。本单元是整套教材的第一个综合探究活动单元,主要承担的“二级目标”是“能利用各种感官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五官兄弟游乐场》作为整个单元的引入,起着激发探究兴趣和欲x的作用。同时它又是本单元的活动主题,是引导学生认识五官功能与局限的重点活动,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感官的前提和基础。三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科学课程,在这一时期是培养其学习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素养的重要时期。三年级的孩子非常爱玩,在本课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游戏作为教学活动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把科学教育悄悄渗透在孩子们的“玩乐”中。然后再引导他们进行反思和总结,使学生能在玩乐中尽情体验,在玩乐后的反思中有所收获,把学生平时的随意玩耍升华为一种科学探究活动,形成“玩中有学,乐中有获”的科学学习境界。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到人体五种感官在观察活动中的作用及局限性。

  2、通过游戏,自主探究,培养学生仔细体验,观察及积极提问的习惯。

  3、激发学生参与科学探究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体验五种感官的功能和局限性,感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进行观察的重要性。

  四、教学难点:

  1、让学生按游戏规则进行活动。

  2、使学生会观察、会提问。

  五、 教学方法:游戏法、实验法

  六、教学过程:

  (一)、充分准备活动材料:

  这节课,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五种感官的作用,我设计了五个活动区,每个活动区提供了多种材料。

  1、眼区:苹果(颜色不同,大小不同)积木(形状不同)

  2、耳区:蒙眼罩、一段音乐、铃鼓、碰铃。

  3、手区:1蒙眼罩、2在纸箱上剪一个洞(只可以把胳膊伸进去),箱内有:玉米、香蕉、热的鸡蛋。3块字板(上边分别刻着三、十、口三个字)

  4、鼻区:花露水、醋、可乐、胡椒粉。

  5、舌区:醋、白糖、橘皮、盐。

  由于活动材料准备得十分充分,从而为学生们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方便。材料的多样性符合了不同学生的要求,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开发了学生的思维。

  (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这节课中,我创设了开放性的探究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科学,5个组同时却不同内容的活动,20分钟的观察体验活动,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为整个学习活动的'主体,在亲历探究的体验性学习活动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和谐的,我只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

  我将自己作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一起去探索、 去发现,而不是把自己的知识结构强加给学生。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方法体验、观察,感悟五官的作用和局限性。

  ( 三)、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在科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活动,没有时间的保证,活动是不会有效的。要解决时间问题,唯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效率必须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在本课的活动中,如果有一个小组比较慢,就会影响整个活动,所以我制定了游乐场活动规则,让学生学习规则,保证观察活动有序进行。民主和谐的科学学习氛围,必须是以科学探究为基础,而不是学生的随意玩耍,要想把科学教育渗透在学生的玩乐中,必须使学生有方向、有目的的去玩,才能实现玩中有学,乐中有获的科学学习境界。所以在每个游乐区我又制订了活动要求,让组长领着学生认真学习后再活动,从而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亲历探究。

  七、 存在的问题:

  (1)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充分地让学生交流自己产生的问题,缺少对学生进行如何提问题的训练。

  (2)在让学生阅读教材这个环节中,缺乏指导。

  (3)没有让学生对本节课自己的活动表现进行评价,没有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功能。

说课稿 篇7

  【教材分析】

  《母鸡》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作者对母鸡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作者对母鸡的讨厌;后半部分写了对母鸡的尊敬和赞颂。本文的语言直白自然,通俗易懂,京味浓厚,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好课文。

  综观整组教材,四篇课文是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的,编排意图一是要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动物的可敬、可爱,二是要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体会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根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征,我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这同时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这同时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读自悟和理解感受方面的学习能力,本文内容浅显而且贴近学生生活,再加上语言风格上的独特魅力,所以我认为学生会很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主题,只是在揣摩写作特点时会感觉比较难,需要教师加以适当点拨、引导。

  【教学方法】

  全国小理会理事长崔峦指出: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以此为指导思想,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质疑引读法、朗读感悟法、图文对照法、读写结合法、对比发现法等。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按导语要求预习,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分三大板块进行:联系生活,质疑导入——读书交流,学语习文——读写结合,迁移提升

  一、联系生活,质疑导入

  同学们,生活中你最讨厌什么?(板书:讨厌)

  同学们,生活中你最不敢讨厌什么?(板书:不敢讨厌)

  有一种动物,在著名作家老舍的眼中,原本是讨厌的,可后来,他非但不敢讨厌,反而变得十分尊敬、热情赞颂起来了,这是什么动物呢?(学生试猜,之后,教师板书课题:母鸡)

  是什么原因让老舍先生对母鸡的态度发生了这么个180度的大拐弯呢?让我们静下心来,到文中去找答案吧!

  〖设计理念这一板块中,我让学生联系生活,走近作者,带着疑问,走进文本,这是比较可行的开课方式。

  二、读书交流,学语习文

  1、初读,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理解“如怨如诉”等难点词的意思。

  (2)课文哪些段落是写讨厌母鸡的?哪些段落是写不敢讨厌母鸡的?那么,第四自然段是写什么的呢?起什么作用呢?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对文章的结构做到心中有数。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对学生的预习情况给出一个积极、合理的评价,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细读,悟情悟理

  (1)默读1-3自然段,思考:作者讨厌母鸡的理由有哪些?(相机板书:叫、欺、狂。)然后进行趣味朗读。

  我一向讨厌母鸡。(哦,为什么?)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再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哎呀,烦不烦哪!)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嗯,真够讨厌!)

  (2)默读5-8自然段,思考:作者不敢讨厌母鸡的理由有哪些?让学生读书、思考并在课文5-8自然段的最后写一句话批注:好一只________的母鸡!之后,让学生汇报交流,相机板书: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然后,欣赏母鸡图片,酝酿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同学们,其实,刚刚你们说的母鸡的这些优秀品质,文中有一段话作出了高度的概括和评价,那就是——第9自然段。

  (3)齐读第9自然段,讨论:你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母鸡的什么情感?并说说你是从哪些关键词中体会到的。(相机板书:伟大的鸡母亲,英雄。)然后,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练习、展示当堂背诵,并升华主题——伟大的母爱。

  〖设计理念我认为,语文课一定要让每个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静下心来“潜心会本文”,只有“潜心”于文本之中,才会有自己的理解,才会有完整的阅读过程,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源自学生生命的阅读交流,才会有切切实实的阅读能力的提高。

  3、美读,内化语言

  先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喜欢的理由,然后采用多种形式指导朗读,例如范读、表演读等,要读出感情,读出“京味”。

  〖设计理念好的语言范本,一旦内化成功,将成为滋养孩子一生的文化母乳。就我个人来说,我很喜欢这种风格的语言,我也希望我的学生喜欢并尽可能多地内化它。

  4、比读,感悟表达

  要求:比较阅读老舍先生两篇写动物的作品,思考它们在写法上的特点。

  提示与启发:

  “我一向讨厌母鸡。”“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两句话在文中分别有什么作用?)

  (2) 老舍先生对母鸡的情感,原来是 ,后来又变得 。 老舍先生对猫的态度,一直都是 。

  (3)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 (这两句话在文中分别有什么作用?)

  (4) “说他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他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再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读着这样的句子,你有何感受?)

  〖设计理念这一项训练,我认为是本课的难点,因为这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比如:主题思想的提炼,遣词造句的方法,谋篇布局的技巧,修辞手法的运用等。其实,《课程标准》的中段目标中并没有关于此项训练的要求。我认为这是在为达到高年级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的目标打基础。

  三、读写结合,迁移提升

  训练内容:将前三自然段任意改写一段,让人读了不再感到母鸡讨厌,而是觉得它很可爱。

  范文示例:

  母鸡是个乐天派,它一天到晚地唱个不停,从不在乎别人的非议。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再由后院嘎嘎到前院,像一个不断练声的歌手。有时候它像有什么心事,唱的是极富感染力的抒情歌曲,细声细气,颤颤巍巍,如怨如诉,让人忍不住想分担它的忧愁。每当下蛋的时候,它则用摇滚歌曲向主人报告。有母鸡在,你永远不会感到寂寞!多可爱的母鸡啊!

  〖设计理念叶圣陶先生说得好:“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既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又培养习作表达能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板书设计】

  (1-3) 4 过渡 (5-10)

  〖设计理念这组板书设计,能够清晰地揭示文章的内容、主题和结构,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主题、了解课文写法。

  《母鸡》说课稿

  生活在农村的我从小就对母鸡十分熟悉,它的外表比不上公鸡招摇,它的叫声比不上公鸡洪亮,它的脚步比不上公鸡轻盈矫健,但它对鸡雏的慈爱是公鸡无论如何都难以修炼成的。也许这就是我从小至今对母鸡的最深印象吧。

  在自学了文学大师老舍的《母鸡》一文之后,我第一次站在文学的角度深入了解母鸡,通过语文的途径剖析母鸡的行为特性,我才发现:这才是我真正熟悉母鸡的开始。老舍先生描写了自己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从一开始讨厌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到改变心思,喜欢母鸡,直至敬佩母鸡对鸡雏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普天下母爱的赞颂之情。

  在教学时的时候,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老舍以前对母鸡的讨厌,感受到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孩子们通过朗读语言文字、交流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再现了一只浅薄 ,媚俗的母鸡,在幽默风趣夸张的语言氛围渲染下对母鸡的兴趣也越来越大,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做了有利铺垫。

  因此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主要抓住老舍对母鸡的态度改变展开教学,从复习导入、探究改变原因、总结认识三方面着手,学习文本的第二大部分,即母鸡孵出了一群小雏鸡后的内容。由于是略读课文,且文本文字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此我的教学主张是简单明了,有情有悟即可。

  一、巧借生活体会多

  《新语文课程标准》大力提倡“要以生活补充文本,让生活的知识库

说课稿 篇8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国家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小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为依据,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在教学中采用自主性、小组合作练习,按技能水平分层教学等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关注个体、性别差异与不同需求,发挥学生个性特长,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达到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的学习目的。同时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选自人教版第六册小篮球,小篮球教学单元一共6课次,本课为第2课次。

  2、本次课的内容为小学篮球行进间运球三步上篮技术,教学中适度降低了动作的技术要求,学生通过分层辅导练习、自主尝试练习、小组互助练习等,使本课教学重难点分步递进,得以突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动作技能,体验快乐。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教学环境,通过学习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的提高,同时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互助学习、团结协作的品质。

  学生分析:六年级的男女生在生理上开始有明显的差异,既要给女生充分的发展机会,又要注意男女生的差异,要有不同的要求。六年级的男学生喜爱篮球,大部分同学具有一定的篮球运、传球基础。针对学生情况,教学中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的能力,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下,使学生的运动技能、情感体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篮球的基本知识,初步尝试三步上篮的动作技术。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四肢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激发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展现自我的愿望和行为,提高学生对篮球活动的兴趣,培养自主练习、相互合作的品德意识。

  一 教学重点:由运球或接球后的跑动到单手投篮,步伐清楚,动作连贯、协调、准确。通过投篮练习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自信心。

  二 教学难点:行进间投篮步伐乱,跳起投篮时动作不协调。

  四、教学流程

  小篮球三步上篮:

  1、开始准备部分:导入与热身。

  2、基本部分:实践与提高。

  3、结束部分:调节与评价。

  五、教学过程

  1、开始准备部分:热身活动以及熟悉球性练习。

  2、基本部分:学生通过探究式、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完成教学目标。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徒手边练习边念口诀——教师纠正——学生示范——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教学视频互相帮助)——学生示范,师生一起点评

  3、结束部分:调节与评价

  六、学习效果评价与分析

  1、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预计男生有80%能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女生能有45%能完成教学目标。

  2、全班平均心率:115-130次/分

  3、全课练习密度:40-45%

  4、男女生完成教学目标情况的差异在于小学六年级男女生生理、心理发育的变化以及兴趣、爱好的变化。

  七、本教学设计特色说明

  1、教学环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重、难点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环节(如:首先教师讲解示范,让学生有一个直观和理论上的认识,然后学生集体进行徒手练习,心中背诵口诀,教师纠正并找学生示范,这时学生已经蠢蠢欲动,学习兴趣高涨,教师这个时候分组让学生进行有球练习,效果事半功倍。

  2、为学生提供自主平台,在开放式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学生进行有球练习时,教师把准备好的教学视频打开,供学生自己观看,在看和练习的过程中,同学之间互相纠正动作要领,互助、自主的进行探究式学习。

  3、本课始终以篮球为主线,贯穿整堂课,并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进行教学设计,避免了一节课使用过多器材不实际的现象。

说课稿 篇9

  杜老师所执教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课,是佳木斯市小学德育教育校本课程《生魂》第一学段,学会生活单元中的一则儿歌。

  一、说教学目标

  《生魂》课程重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会做人、会学习、会做事、会生活、会创新”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本学段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生活,热爱生活。掌握一些生活中的基本常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根据本课程的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我们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爱劳动的表现,是光荣的。

  3愿意做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会做的自己做,不会做的逐步学着做。

  二、说教学流程

  我校将《生魂》课程打造出了特有的教学模式。

  1、 课前收集。通过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名言,引导学生说出从名言

  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出课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通过课前老师调查的自评表,了解哪些事同学们会做与不会做。

  2、 读文明理。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学习儿歌,引导学生说出在儿

  歌中读懂了什么?

  3、 生活闯关。通过例举生活中的案例,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也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

  4、实践导行。在此环节的教学中,杜老师创设了整理书包的活动,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接下来,是杜老师的教学展示。

【说课稿9篇】相关文章:

1.对联说课稿

2.项链说课稿

3.《社戏》说课稿

4.《长城》说课稿

5.《荷》说课稿

6.《画风》说课稿

7.说课稿格式

8.《边城》说课稿

9.枣核说课稿

上一篇:说课稿 下一篇:《故都的秋》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