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说课稿

时间:2019-10-28 20:03:0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电路说课稿范文

  篇一:《电流和电路》最新说课稿

电路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说课稿 王瞳中学 ----皮桂花

  1、教材地位和作用:

  《电流和电路》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册第十五章第二节内容。电学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中具有广泛和重要的应用,本章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知识的基础,而本节中的电流、电路、电路图的内容又是学习本章的基础,因此,掌握好本节的知识和技能,对今后电学内容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章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心理我确定本节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②通过动手实验,认识断路、通路、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③结合小灯泡、电子门铃等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

  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学习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规律的方法,知道用电器符号、电路图可把具体的电路连接情况简洁明了地概括性表达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认识电路组成,研究各元件的作用有强烈的兴趣;在学习连接电路,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3、说教学重难点

  电流和电路的概念不但贯穿电学部分的始终,而且是本章的核心,电路的连接是初中学生实验操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本节又是初中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电路连接;第一次进行物理作图,对于九年级初学物理的学生来说既陌生又重要。能否会认识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及正确连接电路和画电路图,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电学各章的学习。因此,认识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及正确连接电路和画电路图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学策略

  1、说学情

  九年级学生对“电”认识是肤浅的,不完整的,还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虽然“电”不是陌生的东西,但是它却让人感到神秘,尽可能多地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些知识跟自己的生活很贴近,而且很有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认识到电是可操作的,并产生进一步探究其奥秘的兴趣。

  2、说教法

  电流是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但电流是摸不着,看不到的;电路的连接是电学实验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流和电路的知识,突破难点,结合本节课的目标,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转换法、引导法、类比法等。

  3、说学法

  通过连接电路的操作性练习来认识电流与电路的关系,电源和用电器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指导原则,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分析归纳法、练习法等,培养学生的兴趣、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电学实验习惯,提高认识电路、连接电路、画电路图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实验引入,激发学习兴趣(2分钟)

  用录音机播放一段DJ音乐,让学生看到突然断开录音机电源,音乐声停止。问:同学们为什么听不到音乐声?从而引入了“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

  (二)演示实验,突破难点(5分钟)

  初中学生来说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电流是摸不着,看不到的这都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演示实验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通过观察、教师类比、引导等方法得出电流的概念。

  (三)分组实验,培养观察和分析归纳能力(15分钟)

  1、利用课本中“想想做做”的器材和要求让同学们进行分组实验。在学生动手连接电路前,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本教科书中的实验警示“!”,并对他们示范:如果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此时通过导线的电流会很大,会将电源烧坏。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谁先让灯亮起来,电扇转起来,蜂鸣器响起来,二极管亮起来为目的在学生做实验后谈感受形成问题,结合阅读教材39页内容教师引导要有科学的实验习惯,必须有正确的实验操作,先结合实验的进程,规范实验操作,利用多媒体告诉学生什么是短路、断路和通路以及短路的危害。电流形成条件及电流的方向的教学采用学生实验分析归纳、观察,教师类比、引导及阅读教材37页的方法,和学生一起分析归纳出电流的方向和形成条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归纳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2、在电路的构成的教学中,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验,容易分析归纳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以及导线的作用,可结合课本38页的内容同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根据平时的观察,列举知道的用电器、电源、开关、导线,并说出它们的作用。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四)师生互动,突出重点(15分钟)

  对初学电路的学生,正确画电路图和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是学习电学的基本功,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加强了这方面的训练。

  1、让学生认识课本38页图15.2—5中的几种常用的元件及其符号,为画电路图打下必要的基础。

  2、进行规范的画图示范,结合元件符号的特点,针对学生容易马虎的地方,提出画好元件符号的要求。并采取比记忆竞赛法激发学生记元件符号的积极性。

  3、结合同学们的分组实验,让同学们把实物连接电路画成电路图(可在课后让同学们练习连接电路和画电路图的小小比赛)学生经过训练,认识电路、连接电路和画电路图的能力会有较快的提高,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五)、总结本节收获填写课堂活动自我评价表。(5分钟)

  (六)、布置作业

  课本P40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5题。 回家动手练习,实验。

  (七)、板书设计

  二、电流和电路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了形成电流。

  电流方向:电源正极 用电器 电源负极。

  形成电流的条件:(1)有电源 (2)电路闭合

  电路:用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和开关等连成电流的路径。

  电源和用电器:

  (1)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如干电池、发电机。

  (2)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如电风扇、电视机、电冰箱等。

  电路图:用元件的符号表示出电路连接形成的图。

  附:

  课堂活动自我评价表

  篇二:简单电路说课稿

  《简单电路》说课稿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连接电路,知道一个连通的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难点:将连通的电路转化为电路图。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电池(1号)、导线若干根、小灯泡、电池盒、开关、灯泡座、记录纸1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圣诞树。

  让小电灯泡发亮,点缀圣诞树。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创造情境。

  二、质疑问难

  这漂亮的.圣诞树里藏着许多小知识。科学研究的前提是提出问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选择问题

  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怎样使小灯泡亮起来。

  设计意图:提问题是孩子的天性,提出问题后老师进行筛选,确定主题。

  四、猜想假设,探究方法

  (一)你有什么方法使灯泡发亮?得用到哪些材料?

  1.学生猜测会用到什么材料。

  对于电池、灯泡,你们熟悉吗?老师来考考大家,谁能说出电池一般都是什么样的?灯泡又是什么样的?

  2.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进行叙述(估计学生虽然知道 一点,但说不清楚)

  3.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地细致观察电池的正负极和灯泡的结构,同时渗透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二)怎样利用这些材料使灯泡发亮。

  学生汇报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想,为验证打下基础。

  五、合作探究简单电路的构成

  1.谈话:你们的方法行不行,要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在动手中你能有几种方法使小灯泡发亮。

  2.老师提出实验要求:

  (1)灯泡接亮后,及时把连接方法画在记录单上;

  (2)有几种方法就画几种连接方法,比比谁的方法多;

  (3)实验记录完成后,组长把材料放到材料桌上,准备汇报交流。

  3.学生领材料分组实验,教师下到小组进行指导。

  六、汇报交流

  1.接亮灯泡的小组展示电路图并介绍是怎么连接的。(师相机把学生的连接方法板画在黑板上)

  2.让失败的小组再次尝试让小灯泡亮起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

  七、总结提升

  1.引导学生比较几种连接方法,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2.根据学生的回答,大屏幕相机出现灯泡接亮的方法:

  需要电池、灯泡、导线;

  电池正负极要和灯泡的两个触点连接起来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发亮。 电流经过的路线叫电路。师板书 电路

  8.一边播放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路径,一边讲解,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灯泡是如何亮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脑总结知识,并进行适当练习,以达到知识巩固的目的。

  八、实践应用

  1.用手按着实验材料不固定,我们想什么办法来固定呢?

  出示灯座、电池座。

  用这两样材料与灯泡相连,看哪个小组最先让灯泡亮起来。

  小组活动

  2.我们总不能让灯泡一直亮着,电流一直流着呀!很浪费资源,怎么样来控制电流的流通呢?(引出开关)能不能把开关加进自己的电路中,让开关来控制灯泡的亮灭呢?

  (1).介绍实验器材(开关、电池盒、灯泡座)

  (2).学生领材料分组连接,教师指导。

  (3).交流汇报,相机把学生的连接方法板画在黑板上。

  (4).借助课件了解开关是如何控制电流流通的。

  小结:像这样由电池、灯泡、小电动机等用电器、导线、开关组成的电路是最简单的,我们把它们叫做简单电路。(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再让一个灯泡亮的前提下,让学生加入开关,并自行制作开关,加以实践应用。

  九、拓展延伸

  1.谈话:是不是感觉我们刚才连接的电路太简单了,敢不敢再挑战,连一个稍微复杂的电路?

  让我们展开设计电路大赛。再拿出一个灯泡,设计用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灯泡。 学生小组内活动。

  十、总结巩固

  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有什么感受、收获?

  2.学生谈感受、收获。

  3.同学们可以利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回去连接更多的电路,更复杂的电路,但要注意只能用电池这个电源,可千万不能从插座接电哦!

  篇三:电流和电路说课稿新

  《电流和电路》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的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说得失八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包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三部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初中电学内容的开篇,而本节中电流、电路和电路图三个部分的内容又直接影响到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十八章电功率、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的学习,所以本节为初中电学部分奠定了基础。

  本章包括五节内容,第一节中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为本节内容做好了铺垫,而本节中电流的形成和方向及电路的构成,又是后面学习第三节串、并联电路、第五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基础。因此,本节也是本章的核心。

  2.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流的形成及方向。

  2.初步了解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3.知道常见的电路元件的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4.能识别通路、断路和短路三种电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流的产生,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连接电路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3.通过画电路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连接电路的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安全操作意识。

  2.在讲解电源知识时,通过对电池的了解,提高学生关心环境,节约能源的意识。

  3.重点、难点

  重点:电流和电路的概念是电学部分的基础,而电路的连接又是初中学生实验操作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所以,我将“电流的形成及其方向和会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难点: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较差,所以将“电流的形成”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初中学生对“电”并不陌生,有一些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但并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对“电”还感到非常神秘,这为教师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提供了前提;同时九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物理学习,观察、实验、分析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技能,为本节课的探究实验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学生还没有真正地组装过电路,再加上年龄小,抽象思维较差,所以,在连接电路、理解电流的形成上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可以通过其他间接手段来认识电流,通过连接电路的操作性练习来认识电路。

  三、说模式

  本节课属于物理规律新授课课型,本着变“灌输式”教学为“引导式”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变让学生“学会”为 让学生“会学”,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科学素养的基本理念,本节课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模式。

  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要注意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能不受拘束地思考。因此,教师要尽量遵循以下原则:

  1.主动参与性原则:

  2.合作学习性原则:

  3.开放创新性原则:

  4.实际应用性原则:

  5.针对集中性原则:

  科学地把握探究式教学的实施过程,关键在于建构自主探究性的教学策略。本节课我采用了以下策略:

  1.自主备课策略

  2.恰当导引策略

  如:在“介绍电流的形成”这一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学生分组实验,并类比水流的形成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电流的形成。

  3.科学设问策略

  主要体现在“认识电路的组成、识别电路的三种状态”这些教学环节中。

  4.动手操作策略

  如:在“认识电流的形成和电路的组成” 这些教学环节中,我把课本的想想做做改成了学生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使其在自主探究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

  5. 及时调控策略

  在大班额授课中进行“自主探究”活动,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要及时调控,做到收放自如。

  四、说设计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本节课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2分钟);二、围绕目标,展开探究(30分钟),这一环节主要由“介绍电流的形成”、“认识电路的组成”、“学习画电路图”、“辨别通路、断路和短路”四部分组成,时间安排分别为10分钟、5分钟、8分钟、7分钟;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5分钟);四、课堂小结,单元回归(2分钟);

  五、当堂检测,及时反馈(6分钟)。

  (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荷”知道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原子及其结构及导体和绝缘体的相关知识,今天我们通过第八章来研究,首先学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以知识树的形式进行单元导入,引出所讲内容,让学生把所学相关知识前后联系来,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接着在投影片上出示学习目标,使

  学生学习有了方向,促进学生在下面的各个学习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进行探究。

  (二)围绕目标,展开探究

  首先,利用教师给出的一些器材即两节电池、一个开关、一个小灯泡、一个电铃和一些导线,先后两次连接电路,分别使小灯泡亮、电铃响。

  实验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究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首次连接电路,所以教师在实验前要提醒学生注意(1)任何时候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2)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要断开。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和安全操作意识。

  实验结束后让完成“灯泡亮”、“电铃响”的学生展示电路,教师设问:“刚才连接的两个电路中有哪些共同的组成部分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引出电流的形成。即在电池的推动力下,电荷做了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接着让阅读课本37页第三、四自然段内容,了解电流的方向。并回答以下问题:(1)物理学中,电流方向是如何规定的?(2)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然后,教师再次设问:“刚才连接的电路中有哪些元件?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认识电路的组成及电路元件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同时向学生介绍生活中的各种电源、用电器、开关,开扩学生的视野,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接着展示电饭锅内部的复杂电路,引出画电路图的必要性。从日常生活的 现象入手,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由于学生首次学习画电路图,所以对学生要求规范十分重要。

  最后,教师再次设问:“在刚才的实验中,有的同学满怀信心地连接了电路,并与电路图相符,应该是正确的,可是闭合开关后却发现用电器不工作,原因何在?”引出电路状态的介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向学生介绍短路带来的危害,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讲完如何画电路图和电路的三种状态后都设置了相关练习题,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一些练习,既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再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以知识树的形式进行课堂小结既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回顾、梳理,又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体系。

  (五)当堂检测,及时反馈

  题目设置要有梯度,难度适中,充分发挥二人小组的作用,以互批互改,讨论批改的形式进行,在批改中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哪,为什么错。通过检测,教师对本节课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度有所了解,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安排和调整做好了铺垫。

  五、说板书

  板书分成主板和副板两部分。主板呈现了本节课讲述的主要内容,副板为讲解巩固练习留了余地。这样设计突出重点,达到纲要信号化。

  六、说评价

  依据课标的要求我主要从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1、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评价:注重阶段性和有效性,增加反馈性。主要以测验的方式进行。如讲完如何画电路图和电路的三种状态后都配备了相关练习题,另外本节课结束前,还设置了当堂检测。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评价过程中要注重个体差异。

  2、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评价: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表现,强化动态性的评价机制的建立。如在课堂提问中,老师对学生的积极发言要给与肯定和表扬,评价主要以鼓励为主,避免轻视、为难和伤害学生的情况出现。在用干电池、小灯泡、电铃、开关、导线连接电路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如何做的,是否能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分析并归纳结论等。通过评价,教师要发现教学设计或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重视评价主体间的多向选择,实现学生间相互评价。

  七、说开发

  1、文本课程资源:在进行本节教学之前,我认真研读了新旧课标,对比了人教版新旧教材,翻阅了人教社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精选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2、实验室课程资源:本章教学中运用实验室专门配备的仪器,做了“使小灯泡亮起来、电铃响起来”的实验,不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媒体教学资源:图片、动画、视频等都是常用的素材性课程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物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本章也充分利用了这些。 4、社会教育资源:互联网是一种很好的社会资源,备课时我登录了一些权威的教育网站,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优化自己的教学。

  以上就是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本节课的认识,还存在许多不足,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感谢大家的聆听。

  篇四:基本放大电路说课稿

  放大电路说课稿

  说课的内容是《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教 学 目 标

  根据以上情况,我将此课教题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直流通路的概念

  2、掌握电路的静态分析计算,会画直流通路

  3、掌握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4、公式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对比分析、合作学习等方式,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达到以下目标:

  1、通过本次课掌握晶体管放大电路静态分析方法

  2、掌握公式的推导方法

  3、培养自己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自主分析问题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思路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是分析放大电路的基础,此次课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其它放大电路的学习。同时由于本班学生基本没有经过筛选,学习主动性、纪律性不强,基础比较薄弱。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同时大力进行德育和纪律教育。

  总的思路是:复习提问(以选择题为主)——导入(创设情境)引出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教师、学生动态分析——小组讨论——学生总结——例题——总结——作业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2、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难点:1、公式的推导过程

  2、参数计算过程

  三、教法、学法

  1、教法分析

  采用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有更多的表现和参与机会,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枯燥的课堂活跃起来,提高教学效果。

  2、学法分析:

  基于学生的特点,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交流与合作式学习。

  1)分组式学习。将学生根据能力搭配分成5组。

  2)自主学习。

  3)合作学习。两个人合作。

  4)在分组合作的基础上鼓励探索式学习。

  教学过程

  1、复习

  ? 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1、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2、静态工作点的意义?

  此处通过PPT把正确的结果做成选择题让学生选择,一则降低难度,二则学生喜欢做选择题,这样可以调动更多学生参与。

  2、新授

  1)导入

  提出问题(吸引学生兴趣)

  1、谁家里没有电视请举手?

  2、电视都有天线吗?

  3、天线的信号对人伤害大吗,能电人吗?

  当然不大,因为信号很弱

  4、为什么有的台看不着?

  通过学生了解的电视天线入手,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拉近学习知识和实际之间的距离。

  2)讲授直流通路的概念

  让学生有主观的感受,并且学生没有交直流的概念,在此处加以讲解。

  3)直流通路的画法(重点)

  先带领学生画出直流通路然后每个同学在纸上画出个直流通路 然后以组为单位选同学分析这个画法的原因

  4)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计算(重点、难点)

  这里采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1、直流通路的电流有几条通路?

  2、每条通路的电压和电流是什么关系?

  此处通过分组进行讨论(5分钟),然后找同学分析,并给予点评,最后总结出三个公式。

  5)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举例(难点)

  将学生两个人一组,完成如下内容

  1、每个同学发一个练习题,两个人可以讨论做法。

  2、画出直流通路

  3、计算静态工作点。

  4、每个人展示最后结果。

  学生的困难如何应用公式和将公式带入数值计算出结果,特别是涉及到单位转换,学生更是头疼,因此可以让他们互相讨论帮助,最后集中点评,这样教学效果较好。

  如果不写得同学需要留下来“个别辅导”。

  6)巩固练习

  举例让学生通过例题合作完成,不要求计算,把公式列出即可。

  7)总结评价

  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总结出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并通过课件展示出来。

  对表现积极的组合个人进行表扬

  8)作业

  五、板书设计

  用以展示贯穿上课、始终的的重点内容:

  1、直流通路概念

  2、直流通路的画法

  3、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4、作业

  篇五:支路电流法说课稿

  《支路电流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选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周绍敏主编的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专业《电工基础》第二版。本节课选自书中第三章第2节支路电流法。在前一节中主要讲了支路、节点、回路等相关概念,重点讲了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电流法是求解复杂直流电路最基本的方法,通过对支路电流法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明确基尔霍夫定律的含义,而且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第三节的叠加定理。因此,本节课既是对上一节知识内容的巩固及继续,又为下面学习

  第三节叠加定理打下了基础,对于提高学生求解复杂直流电路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材的分析和处理

  教材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重点讲解了运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复杂直流电路的五大步骤,然后以实例来巩固及说明。针对学生学习知识的特点,便于学生更快掌握运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复杂直流电路,我重新调整了教学顺序:先讲解一道运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复杂电路的实例,然后从这道实例中得出运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复杂直流电路的五大步骤,最后再通过讲实例做练习,教师在一旁通过必要的引导。

  2.学情分析

  (一)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此课程为职业中专学生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一些电工电子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且通过本教材前几单元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复杂直流电路、电路中各点电位等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但该课程为理论基础课程,没有动手实践操作,学生对于枯燥的理论缺乏学习兴趣,对于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把握不够,所以根据学情设定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① 巩固对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掌握。

  ② 掌握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

  ③ 运用数学知识,掌握求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概括、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求解复杂直流电路的综合分析,计算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1)教学重点:

  ①是根据复杂电路的支路数,应用基尔霍夫定律,运用支路电流法列出求解复杂直流电路的方程组。

  ②求解复杂直流电路的方程个数与支路数相等,所列方程必须应用基尔霍夫定律。

  (2)教学难点:

  ① 是如何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回路电压方程。在列回路电压方程时,必须确立起始点以及回路绕行方向,根据所假设的电流方向确定元器件的正负极,列出回路电压方程。学生在列回路电压方程时很容易把元器件的正负极搞错,混淆回路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区别。

  ② 运用数学知识,怎样求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二、说教法

  本节课以“边讲边练”为主线

  1、分析实例,运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复杂直流电路各支路电流,通过教师讲解KCL和KVL方程的独立性,分析支路电流法的求解思路。

  2、学生概括,教师引导,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概括出求解复杂直流电路的支路电流法的五大步骤。

  3、教师精讲,学生多练,运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复杂直流电路的五大步骤,来求解复杂直流电路,打破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独霸讲台的单向信息交流的模式。

  4、通过“教—扶—放—收”,突破教学难点。

  三、说学法:

  1、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能自主提取相应信息解决相应问题,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导者。

  2、模仿法:模仿是人的天性,学生通过模仿了解并掌握所学。

  3、练习法:反复练习,熟能生巧。

  4、讨论法:相互讨论能取长补短。

  四、说教学过程

  1、衔接导入。回忆本节课必须用到的上一节课的重要内容。运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出此题,创设意境,激发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使学生有目标,有兴趣地积极参与下面的教学活动。

  2、新课讲授。教师做必要的引导,让学生观察这道运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复杂直流电路的过程及步骤,结合范例,根据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概括出运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复杂直流电路的五大步骤。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出示一道精典的复杂直流电路,求解出复杂直流电路。

  3、给出例题,引出任务:

  任务一:对于复杂直流电路图,完成支路和回路方向假定。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习惯假设给定支路以及回路电流方向,对于回路中出现两个以上的电动势情况,通常选取电动势较大的方向为回路方向。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巡视指导。

  任务二:确定图中支路以及节点个数,从而可以确定KVL、KCL的个数。 细节点提示:(1)确定支路及节点个数

  (2)理解几条支路就需要几个方程的原则,若有b条支路,n个节点(b>n)的复杂电路,需列出b个方程式来联立求解。

  (3)由于n个节点只能列出n-1个独立方程式,这样还缺b-(n-1)个方程式,可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来弥补

  任务三:用基尔霍夫定律列出方程组。

  引出难点:(1)在运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方程的时候,正确判断回路中每个元件电压降的正负。必须要注意E是做电动势还是作为电压来处理。如果用式∑U=0时,E作为电压处理;如果用式∑RI=∑E时,则是作为电动势来处理。

  (2)在列方程式时,回路绕行方向可以任意选择,但一经选定后就不能中途改变。

  任务四:正确判断支路电流方向

  在计算出支路电流数值后,依据原来假定的支路电流方向,再确认电路中实际支路电流方向。数值为正与假定方向相同,数值为负与假定方向相反。

  4、实时评价

  分三个环节 1.学生自评

  2.学生互评

  3.教师评价

  学生按照教师指导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指导评价方法主要从方程准确性和解题技巧性进行。在巡视指导过程中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然后推荐个别学生进行板书示样。

  5、归纳小结。让学生根据新学的支路电流法五大步骤求解出复杂直流电路各支路上的电流,实现从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思路,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并埋下伏笔。

  6、反馈练习。为了检查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围绕重难点,设计了练习题,一方面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和调整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各种思维障碍和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不仅能达到更好的巩固效果,而且能形成稳定的实际做题技巧。

  7、课后作业

  重新假定例题中支路电流和回路方向,利用支路电流法解出支路电流大小。

  8、板书的设计

  五、说反思

  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初步的掌握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支路电流的求解过程。但由于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将基尔霍夫定律运用解题,对于复杂直流电路图无从下手、基础知识不能融会贯通的状况,所以还需要对于基础知识加强复习,多练多做。在对于学生的疑问要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和鼓励,力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电路说课稿范文】相关文章:

1.电路改造合同范本

2.美术说课稿范文

3.采花说课稿范文

4.说课稿范文大全

5.说课稿范文

6.《海燕》说课稿范文

7.《金钱的魔力》说课稿范文

8.《女娲补天》说课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