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洋洋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喜洋洋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喜洋洋说课稿1
一、活动目标
㈠理解乐曲,感受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㈡利用课件营造喜洋洋的气氛,帮助幼儿了解乐曲的ABA结构形式。
㈢鼓励幼儿运用多种形式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激发幼儿的表现欲。
二、活动准备
㈠教师课前设计制作课件及准备好多媒体设备。
㈡教师和幼儿课前制作的一些道具如:(灯笼、扇子、彩带、打击乐器、龙灯等。)
㈢营造一个有热闹喜庆气氛的活动场地。
三、活动重难点帮助幼儿了解乐曲的ABA结构形式,鼓励幼儿运用多种形式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四、活动过程
㈠感受乐曲《喜洋洋》
1.欣赏两段影片对比,交代课题。
2.初步欣赏乐曲,谈谈自己的感受。
㈡理解乐曲《喜洋洋》,了解作品内容及基本结构形式。
1.老师通过动作节奏的快、慢变化,在乐曲中分别表现欢快与优美两个不同段式的音乐形象。
2.分段欣赏乐曲,运用多媒体课件分解ABA段式3.完整欣赏乐曲,同时幼儿为乐曲《喜洋洋》击打节奏。
㈢表现乐曲《喜洋洋》
1.小朋友们听了这首《喜洋洋》,你们现在想干什么?
2.幼儿自由选择各种道具,在《喜洋洋》的音乐声中在热闹、喜庆的场景中,自由舞蹈。
活动反思:
音乐欣赏对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有着独特的教育作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鉴于此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音乐欣赏成了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难点,本次活动通过多媒体的直观、生动,视听结合的教学形式来突破难点。以多媒体视听结合的优势。来帮助幼儿感受、理解乐曲ABA的结构形式。从而丰富幼儿的艺术情感,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活动中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解决孩子难以了解乐曲的乐段、乐句的难点,为孩子营造一个喜洋洋的氛围,帮助幼儿感受、理解乐曲,整个活动条理十分清晰,结构严谨,从感受乐曲→理解乐曲→表现乐曲为主线,层层递进,即直观形象的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又创设了丰富的场景,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充分调动了幼儿视、听、说、动、演等各种感官,从孩子的身心发展出发,视听结合的进行音乐教育,使其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喜洋洋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一节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中,欣赏活动往往最容易被人忽视,主要原因就是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让幼儿主动学习”与“教师怎样教”二者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格外突出,教师们也对此颇感困惑,今天,我就以这节欣赏活动和老师们进行探讨。
一、分析教材,把握重点
1、教材分析:
本节活动是素质教育活动材料大班下学期《音乐》上的一节活动,《喜洋洋》是我国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段式为ABA三段式,取材于山西民歌《卖膏药》和《碾糕面》,乐曲欢快活泼、热情洋溢。对于大班孩子,我们重点是引导幼儿通过欣赏活动,感受乐曲的情绪,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使幼儿体会到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因此,我确定了本节活动的目标。
2、目标:
(1)通过欣赏,引导幼儿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和优美抒情的风格特点。
(2)培养幼儿对欣赏音乐和表现音乐的兴趣。
3、重点难点:
从活动目标可以看出,本节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通过反复感受音乐,感知全曲旋律优美、欢快活泼,充满喜洋洋的气氛及节奏特点,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难点是感知第一、三乐段与第二乐段的不同。
4、教学准备:
电视机录像机
及录像带彩笔画纸手绢打击乐器
二、精选教法,引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的掌握学习对象。”因此,本节活动,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两个教法:
1、把生活经验融入活动,激发幼儿感受与鉴赏的兴趣。
2、多渠道调动幼儿多个感知通道参与活动,使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欣赏,并表达独特感受与见解。
三、暗授学法,让幼儿主动欣赏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对想象力的启迪,音乐欣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根据大班幼儿注意力时间短,爱动、爱表现的心理特征,我设计了以下学法:
1、用听、说、看、动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交流互动。
2、融合绘画、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这些方法能使幼儿得到不同的心理满足,体现了新《纲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便于实现“因势利导、因人施教”。
四、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兴趣引入。
在歌曲《恭喜恭喜》的音乐声中,教师带幼儿边唱边表演进活动室,营造一种欢快喜庆的气氛。表演完,引导幼儿谈话:我们这儿过年都有什么活动?过年时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2、完整欣赏,感受乐曲情绪。
过渡语:小朋友喜欢看电视吗?
播放一段没有声音的闹元宵录像。
看后提问:
(1)你看到电视上人们在干什么?
(2)人们脸上的表情怎么样?你用什么动作表达自己心情很高兴?
(3)这段节目少了什么?我们为它配上一段音乐听一听好听吗?
完整欣赏乐曲。
欣赏后提问:你觉得这首曲子听起来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一部分?
教师小结:这首乐曲节奏活泼、轻快,旋律优美,表现了一种喜洋洋的气氛,适合在热闹的场所播放。
想一想,这么欢快的音乐,除了闹元宵,还可以在什么时候播放?
这一提问设计在这儿,是把幼儿的生活经验迁移到
活动中,为下面的想象创作进行铺垫。
3、分段理解,想像创作。
欣赏第一段:小朋友可以一边听一边拍手、拍肩,想一想,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提问:这一段音乐感觉怎么样?节奏快还是慢?
欣赏第二段:这一段和第一段一样吗?哪儿不一样?你觉得这一段音乐表现人们在干什么?
欣赏第三段:最后一段和第几段一样?
分段欣赏完,请小朋友从三段中任选一段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画完后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4、整体欣赏,参与实践。
过度语:过几天,我们幼儿园要邀请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来幼儿园参加活动,我们用这首乐曲排个节目欢迎爸爸妈妈好吗?喜欢跳舞的小朋友请拿起彩绸,喜欢伴奏的小朋友请选择乐器,我们一起跳起来。
五、感悟与反思
各位老师: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我想,好的音乐欣赏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不当指出,望各位老师给与批评指正,谢谢!
喜洋洋说课稿3
一、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六课学唱歌曲《库尔班大叔喜洋洋》。
二、教材及学生分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对于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同学来说由于受到本地区音乐文化的熏陶、本土最具代表的彝族歌舞是他们比较熟悉和善于表现的。本课从拓宽学生文化视野出发,以“新疆好”为情境主题,通过学唱《库尔班大叔喜洋洋》这首具有浓郁新疆风格特点的少儿歌曲,帮助学生了解新疆民族风情,感受新疆风格的音乐和舞蹈。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库尔班大叔喜洋洋》。通过创设情境了解歌词大意,丰富演唱内涵。
2、在活动中感受新疆风格的音乐和舞蹈,得到学习的'快乐。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活泼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积极参与表演和创编活动。
教学难点:
1、唱准《库尔班大叔喜洋洋》歌谱中后十六分节奏。
2、表现两个乐段的不同节奏和情绪。
五、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中应用情景创设、对比体验、合作探究等教法,把音乐和动作、语言紧密结合,通过聆听、学唱、律动、演奏、即兴表演让学生在参与中亲身体验,自主学习。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 打击乐器 录音磁带
七、教学环节:
(一)欣赏导入,激发情感
教学开始,让学生观赏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MTV,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通过聆听赞美新疆热情洋溢的演唱,观赏新疆美丽风光,物产资源,演奏表演,欢快歌舞的图景,引入“新疆好”情境主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体验感受,铺垫学习
1、奏中感受
“手鼓是新疆歌舞最具代表的演奏乐器,老师也准备了铃鼓,让我们来奏一奏吧。”伴着《库尔班大叔喜洋洋》歌曲第一乐段伴奏乐学习演奏,感受四二拍强弱节奏。为下一步掌握歌曲节奏进行伴奏表演奠定基础。
2、唱中体验
“同学们奏得很好,我们来唱一唱具有新疆韵味的旋律吧”。自然进入发声练习的教学环节。我有意选择《库尔班大叔喜洋洋》歌曲第二乐段中的结尾衬词部分让学生练唱:
6 7 6 5 6 5 4 5 4 3 2 3 2 7 1 6 6
来 来来 来 来来 来 来来 来 来 来来 来 来 来 来
变换字母音练唱,唱准后十六分节奏,练习欢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技巧,为歌曲学唱打下基础。
3、演中表现
在唱好旋律之后,加上律动来感受和体验新疆风格的音乐旋律,同时也为歌曲舞蹈创编做准备。
(三)新歌教学体会意境
1、聆听范唱
《库尔班大叔喜洋洋》这首歌曲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聆听老师歌曲范唱表演,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初步感受歌曲旋律。接着由学生回答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朗读歌词
教会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朗读歌词,第一乐段按节奏念,第二乐段有感情朗读,表现出第一乐段欢快活泼第二乐段热情洋溢的情绪对比。把音乐知识概念贯穿在歌词节奏中,解决“后十六分节奏”这个教学难点。
3、学唱歌谱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唱过程中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式,识谱能力强的学生可用视唱法,觉得有困难的可用模唱法跟唱。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练唱找到难点提出来,同学和老师帮助解决,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4、学唱全曲
应用接龙表演的游戏方法,解决歌唱难点,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唱歌曲。通过挖掘歌词内涵,启发学生用风趣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学会演唱歌曲后,进入第四个教学环节。
(四)合作创编即兴表演
运用参与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演,把握学生参与的量和度,按照学生的意愿分为演唱组、舞蹈组、打击乐器演奏组等。先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创编,教师巡回指导。在展示汇报的过程中进行评价互动。
5. 最后在欢乐的歌曲声中,载歌载舞结束本课教学。
以上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感受--体验--表现为主线展开教学, 注重学生参与学习,在教学中逐一解决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学习的快乐。
喜洋洋说课稿4
我说的课题湖北科学版小学音乐课本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我的说课分八个方面:
一、 对教材的分析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流行于四川省川东一带的山歌,为五声商调式,2∕4拍,一段体结构。旋律质朴高亢,节奏明快、流畅亲切,有着四川山歌高亢、嘹亮的风格;歌词纯朴、简洁,特别是衬词“罗儿”“郎郎扯光扯”,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增强了歌曲的民族风格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是,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要让他们从心底里喜爱音乐,还要注重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欣赏音乐、演唱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的态势。
三 、教学目标
1、能用爽朗的歌声演唱歌曲,能尝试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达歌曲,初步了解山歌的特点。
2、 通过聆听,感受,品位不同版本的歌曲,使学生开阔视野,体验音乐的奇妙变化,带来的不同的感受。
四、教学重难点
1、用欢快,热烈的情绪表现歌曲。
2、上波音,跨小节切分节奏的 准确把握。
3、歌曲中的衬词演唱,把握演唱歌曲的韵味。
五、说教法
我通过运用听唱法、谈话法,视唱法等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为他们提供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的机会。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是平等关系。
六、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看”“听”“唱”等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去感知歌曲的情绪,把我歌曲内容
七、教学重难点
1、用欢快,热烈的情绪表现歌曲。
2、上波音,跨小节切分节奏的 准确把握。
3、歌曲中的衬词演唱,把握演唱歌曲的韵味。
八、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已定的教学目标,我通过四个步骤来进行教学)
(一)、导入歌曲
1、初步感知四川民歌的特点,四川的风土人情,通过听两首不同版本的《太阳出来喜洋洋》让学生去体验音乐奇妙的变化,带来的不同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一个设计引起学生对“四川风土人情”及学唱“四川民歌”的兴趣,采用视听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望,为下面的学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学唱歌曲
这是音乐课的主要环节,也是教学目标实施的重点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通过以下步奏来完成:
1 、欣赏歌曲,感受风格
2 、展示节奏难点与旋律难点进行视唱,填词练习解决难点
3 、听琴慢速演唱歌曲
4 、完整而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在这一阶段中,我采用听唱与教唱相结合,先采用”启发,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去发现歌曲的难点,然后进一步的去解决难点问题,到最后能有感情的唱好歌曲)
(三)歌曲处理
1 、让学生思考用不同的速度形式来
2 、师展示五段歌曲的演唱形式,学生演唱
3 、用自己的方式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在唱完歌曲后,让学生自己想想怎样让五段歌曲不在单调,枯燥,抓住音乐的特点,“读”懂音乐,理解音乐,追求一个让学生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富有学习热情的音乐氛围,最后我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歌曲,在笛声中下课)
(四)歌曲拓展
欣赏著名的导演王光利先生以这首为主题拍摄的公益片《太阳出来喜洋洋》。
喜洋洋说课稿5
一、教学内容
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
二、教材简析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流行在四川省川东一带的山歌,为五声商调式,2∕4拍,一段体结构。旋律质朴高亢,节奏明快,流畅亲切,音乐悠扬舒展,爽朗乐观,有着四川山歌高亢嘹亮的风格。歌词纯朴简洁、生动活泼,从放牧时呼唤中的吆喝声和当地喜庆锣鼓声中,提炼出的衬词“啰儿”“郎郎扯光扯”,伴以亲切的川东乡音演唱,朗朗上口,真挚清新,显得自然流畅,独具风格。这里的孩子们常常唱着它上山砍柴,抒发了孩子们不畏艰险、辛勤劳动、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也表现了他们以苦为乐、愉悦自得的乐观主义精神。
三、学生分析
该年级学生经过四年多的音乐学习,已经了解和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乐于参加各种演唱活动,初步掌握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中简单运用。而音色、节奏和速度几种音乐元素在音乐情绪中的表现及作用是他们这节课要学习掌握的重点。 通过 老师引导,使学生了解音色、节奏、速度的变化对歌曲情绪和音乐形象的表现所起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更加热爱唱歌热爱音乐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能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
2、体验同一首民歌的不同演唱形式,了解和感受节奏和速度等音乐元素的变化在表达音乐情绪时所起的作用。
3、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知道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并结合实际尝试歌词改编,从而达到真正喜爱民歌的目的。
五、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自信的表现,并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六、教学难点
体验并接纳同一首民歌的不同演唱形式。
七、设计理念
音乐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具有双重性。一是音乐本身的,是显性的。如让儿童学习一定的音乐技能、发展音乐能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等。这种显性的价值在音乐教育中容易被教育者所关注。还有一种则是非音乐的,是隐性的。如养成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水平;发展智力(一般能力);发展身体动作;体验快乐的情绪;促进合作、交往、自信、独立性、责任心、自我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等良好个性的发展。这些教育因素由于跟音乐本身的关系不直接,常常隐含在音乐教育、教学的组织过程中,因此容易被人忽视,且它们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却又是最重要的。因此,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情感体验”的音乐教学总目标,结合本首歌曲的特点,本节课设计我力求让学生口动、心动、行动、情动,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使学生享受到心情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八、教学环节
1、情景导入,通过课件让学生感受幽静的山林、鸟叫、音乐、流水……,这一切美好的场景令人心旷神怡,杂念得以清净,为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
2、接下来的呼吸训练、发声练习以及视唱练习,自然水到渠成,为后面的整个教学铺平道路,埋下伏笔。
3、歌曲学习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去聆听、感受,对歌曲的山歌风有了初步的了解,进而感受其自由、简洁、明快、跳跃有力的节奏所带来的欢快情绪,用自己喜爱的方式为歌曲伴奏,体会四川劳动人民如歌样豪爽的性情,热爱劳动,心胸开阔的品质,同时,在这一遍遍不露声色的听赏感悟中,学生对歌曲旋律早已是烂熟于心。
4、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曲谱的视唱、分析,让学生对该曲乃至民歌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相信更多的孩子在课后会去更多关注相关信息。
5、至此,学生想亲自体验歌唱的胃口应该是给吊的很足了,本歌的歌唱教学已没了什么障碍,随音乐唱出来,或者说把对歌曲的激情、对四川人民的热爱之情迫不及待的要通过歌声表达出来。唱准歌曲,巩固对歌曲的理解和把握亦在这个环节得到很好解决。
6、通过学生动口去唱,让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歌曲形式单一、枯燥,缺少新鲜感。为下面的探究提出问题。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了解的歌曲演唱形式,用我们学过的音乐知识把歌曲变化一下,让歌曲演唱起来更加精彩。同一件音乐作品,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抓住音乐特点,“读”懂音乐,理解音乐,学生纷纷献计献策,把自己的建议和大家来分享,追求一个让学生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富有学习热情的音乐氛围。
有一句话很好地阐述了学生全方位、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作用----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就会完全理解。所以,我们音乐课要让学生“心动”还要“行动”,只有多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才能上出优质有效地音乐课。
7、同样,在接下来的歌词创编环节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音乐作品进行创编表演,激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达成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最终同意目标。
8、后面的拓展部分,通过阿宝原生态的演唱以及“黑鸭子”组合的合唱视频,开阔了学生视野,同样也是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喜洋洋说课稿】相关文章:
1.《狼》说课稿
2.《雨说》说课稿
3.海燕说课稿
4.《影子》说课稿
5.《项链》说课稿
6.《论美》说课稿
7.白杨说课稿
8.桥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