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工作计划

时间:2021-11-12 09:14:59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实用】家访工作计划四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访工作计划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家访工作计划四篇

家访工作计划 篇1

  家访是班主任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成功的家访有利于促进教师因材施教,有利于家庭教育优化,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这个学期里我将家访班级里每一个孩子的家,这样可以深入到孩子的家庭生活。我感觉到做为一名班主任仅仅把教育的目光放在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学生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的家庭是教育的起始,也是每一个孩子一生离不开的学校。因此,要做一名成功的教师,应该让每一个孩子的学生家长成为我“教育事业的同伴”,共同努力,才会使教育迈向成功。

  孩子的父母每天为了生计奔波,晚上回家往往筋疲力尽,想管孩子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更不能说与老师主动沟通了,因此家访成了我们学校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部分。

  由于我们班家庭教育与家庭关系的复杂,在每次家访前我都要充分准备好资料,实事求是,以表扬为主,关爱为本。在与学生家长交流中多讲学生的闪光点,多讲增强学生信心、激发学生上进的话。对学生的缺点尽量委婉、客观的指出来,并有针对性地指出各个学生在假期中应做的事情。如:我班的李小飞积极性高,上课爱发言,但一写字就丢笔画,而且字迹潦草,很难辨认。为此,我将在家访中表扬他的积极的学习态度,也将提出希望他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好好练字的意见。学生家长也会与我交换教育孩子的方法等,这样收效会很好。再如:我班的高军辉,由于家庭困难,父亲过世,母亲每天也只顾着忙于工作,为此,他每天都脏兮兮的上学,而且经常迟到,平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学生家长也不是很理解,我将利用家访活动,使我更深地了解了他的家庭,我相信他母亲对我们学校工作也会深深的理解,并会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一定的支持,尽力做到不让孩子迟到。又如:针对班里几个学习好的孩子,我将在家访过程中,谈的最多的将是孩子将来发展的问题,及能力的培养。学生家长也能够把他们的观点及要求及时的反馈给我。通过家访许多学生家长不仅会谈到自己孩子的情况,也会对学校建设,班级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使我重新认识我们的学生家长,吸取宝贵的经验。

  通过家访我将会拉近学生与我的距离,学生家长与我的距离,使学生更加亲其师,信其道,使学生家长了解了我的工作,认同我的教育方法。而我也将理解学生家长的心态。有的学生家长平时很少和我沟通,对学校、老师的工作有不理解的地方。我相信通过家访,我和这些学生家长将会消除误解,并真心欢迎他们为孩子的教育提供宝贵意见。通过必要的家访,我相信我的班级将会更有凝聚力,更加团结。

  家访时要注意斟酌语言,措词要有分寸,千万不可因失言导致失礼。 所以我们在家访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 。具体为以下几点:

  1、了解学生

  家访前,教师要对家访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

  2、明确目的

  每次家访前,教师要认真细致地“备”此次家访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对本次家访成功与否的期望值?这个期望值符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3、时间的选择与控制

  家访时间最好选择在学生放学后或双休日,这样学生也可以在场,家访的效果会更好。家访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耽误学生家长的工作。

  4、提前预约

  家访前,必须与学生学生家长提前约定好家访的时间,切不可盲目家访,这样学生学生家长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也会大大影响教师的情绪。

  5、内容和方法

  家访的内容应多种多样,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可以家访,学生取得进步可以家访,发现学生有问题可以家访,学生家庭有困难可以家访。家访的谈话方法,注意不要千篇一律,要因人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实践,做好充分准备的家访不仅能使学生学生家长及时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学生的在校表现,也取得了学生家长对教师的理解和支持,而且还可以加深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感情,能起到协调配合,共同促使学生进步的作用。因此,教师家访前也一定要备好课。

  总之,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全体学生素质,要靠教师、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十分重视家庭教育这块阵地。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学生在家里的一些表现,获得对学生情况整体而全面的认识,并且向学生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争取赢得更多良好的社会声誉。

家访工作计划 篇2

  一、家访范围

  本班任课教师要全员定期家访,了解学生家庭基本状况和在家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及表现,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对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留守儿童及单亲家庭、思想及学业上有重大变化、残疾学生等五类学生家庭进行重点关注,要根据每个学生情况,建立跟踪回访制度。

  二、家访目标

  1、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家庭教育情况、社会交往情况;

  2、了解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3、征求家长对教师教学、班级、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设;

  4、纠正家长错误的家教方法,向家长传授较科学的家教方法;

  5、增进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理解,增强育人意识、责任意识,共促教育和谐发展。

  三、家访途径时间

  以实地登门家访为主要形式,个别长期在外的学生家长可以电话、网络联系。家访一般不占用教学时间(特殊情况除外),主要安排在中午或放学后。

  四、活动要求

  家访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突出重点,落实家访内容:把教育的政策措施进家庭,学校办学思想进家庭,贫困生资助方案进家庭,学困生转化措施进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进家庭,让学生知道教师家访的目的和意义,家长知道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家长知道学生的任课教师情况,教师知道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教师知道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和期盼,学校知道学生的特殊现状,学校知道家访收集的家长意见和建议。

  五、做好家访记录,及时反馈

  家长说明学生在校表现时,要实事求是,切不可毫无依据地对学生作出能力和行为等方面的评价。班主任对学生任何不稳重的评价,都会损害学生和家长的感情。有些家长通情达理,对老师的倡导能主动接受,主动配合。也有一些家长“护短”,往往把孩子的不良行为与自己的“面子”相联,明知孩子有错,也不让他人说。

  班主任在事务中难免要与单亲家庭、继父(母)家庭、隔代家庭的学生家长交往。由于家庭组成的复杂性,给交往也带来复杂性。单亲家庭的家长往往不愿在大家场面出面,教员应主动家访,策动家长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孩子的教育上。对继父(母)家庭,班主任应采取主动态度,使家长感到非亲生子女的教育是自己的责任,指挥家长参与教育。对隔代家庭的家访,班主任要同老年人打交道,议论学生要注重计谋,否则会使家长出现逆反心理,乃至家长觉得孩子不幸而加倍溺爱学生,以此作为对教员议论的抵偿。总之,班主任在与各类学生家长的交往中,艰巨很多。但是“一切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这是注定不变的,假若我们擅长抓住这一点,就能顺利应对家访中的各种局面,获得理想的效果。

家访工作计划 篇3

  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从而提高教育质量。现将本学期家访工作计划如下:

  一、家访目标:

  1、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家庭教育情况、社会交往情况,以及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

  2、了解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3、征求家长对教师教学、班级、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设。

  4、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政策及提供先进的教育信息。

  5、纠正家长错误的家教方法,向家长交流比较科学的家教方法。

  二、家访途径:

  1、打电话提前预约,登门家访。

  2、电话访问。

  3、邀请家长来学校。

  三、整体策化,实施方案:

  开学初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初步制定家访实施方案,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家访。要体现家访的灵活性,体现师生之间的和谐、民主、平等关系的新型师生关系。

  家访谈话有方向、有目的,讲究艺术,不漫无边际地闲聊。随时保持家长热情,使家长对我的谈话感兴趣。在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行为表现情况时,不要一味地告状、批评学生的种种不良行为或只提优点,说好的方方面面。以表扬为主,从赞扬的角度切入话题,对学生的缺点却用借桃喻李委婉地指出,通过表扬别的学生在某个方面的优点来提醒家长,使家长明白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知道今后该朝那个方向努力。在家长面前给学生留脸面,拉近了师生距离,谈话气氛活跃,场面融洽和谐。

  四、做好家访记录,及时反馈:

  每次家访后,及时地写出详尽的家访记录,把家访过程、家访达成的共识,家访中受到的启发及家访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根据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行为表现,结合家访中了解掌握的资料,及时反馈,对学生重新分析评估,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

  五、常与家长通电话:

  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点滴进步随时打电话告知家长,家校共同配合教育、督促。电话中讲的是学生存在的问题,家长就亮红灯,分析原因、寻找对策、采取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电话中讲的是学生取得点滴进步,家长就亮绿灯,及时给予表扬鼓励,长期这样,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健康成长。

  总之,在家访中,既能向学生家长面对面地宣传教学改革的发展思路,宣传实施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又能就学生在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行为表现,思想动态等等,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深刻了解和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配合。同时通过家访能及时掌握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与建议,全面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积极弥补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自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有计划、有目的地搞好家访工作,是因材施教全面搞好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

家访工作计划 篇4

  家访是加强教师与家长、社会的联系,从而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开学来非常重视家访工作,为了使家访工作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其作用,制定周全而可行的家访工作计划。一年级家访工作受到家长的欢迎和好评,使家访工作真正成为学校联系的一座桥梁。

  根据本班的实际,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对家访工作提出“创新、实效”的目标,提出从“单纯交流学业式家访”转向“突出关爱主题式家访”家访形式,家访工作创新意出实效。本学期家访围绕“创新、实效”主要做法是:

  1、将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分组、分片,采取包班、包人的办法,安排教师到学生家庭走访。家访前,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分析学生的具体行为及家庭情况,并拟定具体的家访程序,使家访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2、多关爱学生的成长。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及健康状况等深入细致了解。在家访中,不再局限于学生学习情况的询问,同时把好的家庭教育方法带进家庭;把学生的养成教育和生命教育理念带给家长。老师、家长 、学生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娓娓而谈,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

  3、召开家访工作分享会。为了更有效巩固家访工作,一年级组召开家访工作分享会,对家访工作进行了回头看,找差距。为学校加强学生教育工作、家长学校工作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一杯清茶结情谊,一番话语暖心田。创新有效的家访,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对老师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实用】家访工作计划四篇】相关文章:

1.家访工作计划

2.班级家访工作计划

3.小学家访工作计划

4.家访工作计划4篇

5.【热门】家访工作计划4篇

6.精选家访工作计划四篇

7.小学教师家访工作计划

8.关于家访工作计划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