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21-05-06 15:30:05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推荐】语文教学工作总结集合8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语文教学工作总结集合8篇

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1

  时间过得真快,一个学期又结束了,这学期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最感迷茫的一个学期,但是也是收获最大的一学期,为了使今后的教育观念转变得更快,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特做工作总结如下:

  一、 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观念,就是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为学生的发展着想,既要注重学生当前的感受,又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课堂上积极创设自主、合作、创新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得到全面的提高。我做了一个比喻,就是要做总统,不做皇帝:为满足每一个学生努力,不做发号施令,让学生围着自己转的土皇帝,与学生平等交流,对话,和学生共同成长。

  二、注重常规过程的细致化

  虽说是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但教学流程还应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它是保证学生正常学习发展的基础。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时做到目标明确、过程严谨、反馈及时。

  三、培养良好的习惯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把学生的学习习惯分为一般学习习惯和特殊学习习惯。我根据毕业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及年龄特点,在培养学生这两种习惯时,注意符合儿童学习活动的基本规律,注意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对具体学习习惯进行指导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带动其它习惯的养成,促进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

  四、在语文教学中坚持创新

  语文教学要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框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给他们一个自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活起来,在自我发现中发展,在自我教育中创新。

  1、、扩大阅读量,丰富学习生活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没有翅膀。”读书是让学生从书面语言中提取有用信息的最直接最快捷的方法,而阅读量是制约作文教学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加强阅读,扩大阅读量,可以更好地开拓学生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自由阅读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实际、阅读能力,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向学生推荐介绍一些文质兼美的课外读物,当学生进入到自觉、主动参与的轨道后,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愿选择读物。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主体地位,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去读。

  我还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定期读书汇报会、古课文朗读、手抄报评比等活动。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2、、鼓励联想与想象,开阔创新视野 。

联想不仅能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内在联系,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更能引发学生的创新欲,促进学生智育的发展。很多新思想、新发现都是联想的产物。想象是智力活动中最有活力的方面,是学生创新的起点和源泉。

  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的想象力尤为丰富,只要教师多给他们提供想象的空间,允许学生自由地想象,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想象,他们的创新潜能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作文是一项富有创造性地作业,学生的想像力一旦被激发出来,心灵的深处就会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我们让学生写自己喜爱的事、写自己想象中振奋人心的童话……有了这种想象空间,才能引发出学生作文的动机,激发出创作的欲望。

  在本学期教育教学中我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阅读学习新课程理论较少,在利用新课程观念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惰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敬请领导老师的帮助。

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2

  一学期的辛苦终于可以画上圆满的句号,一学期的劳累也可以暂时停歇。为了更好的总结过去,展望新的未来,我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了以下总结。

  一、注重到位的预习

  进入高年级,开始学会放手。提出“四步预习法”:读课文三遍并标记自然段,划记生字词并书空三遍,给生字注音并组词,写至少五处批注。检查预习“四看”:看朗读流畅与否,看生字听写的正确率,看概括文章的能力,看书本上留下的痕迹。预习不到位老师坚决不开讲。因为要求到位,检查严格,因此学生基本上能按要求完成预习情况。为新课学习做了良好的准备,上课更显轻松自如。

  二、注重以点带面

  新课程的编排意图以主题单元呈现,但是有些主题意识并不严密紧凑。课与课之间显得有些散,如何更加强烈的突出主题,让学生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有一条更明显的线,既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打开学生视野。这是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以点带面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三、注重积累运用。

  语文是百科之首。学语文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运用。要让脑海里有源源不断的词句汩汩流出,要让学生有流畅自如的表达,开口就能出口成章,侃侃而谈,广博的积累非常重要。诗词歌赋,经典散文,成语歇后语……多年以来,一直带领学生坚持阅读,坚持摘抄,坚持练笔,也坚持修改。给学生树立这样的意识:“文章是改出来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个学期下来,除按要求完成5篇大作文,7篇小作文以外,还进行了15次小练笔,。为了调动学生习作兴趣,在作文讲评,优秀习作展示等方面想出了很多花样,深受学生喜爱。为了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鼓励学生天天写日记。

  四、注重营造气氛。

  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先让学生喜欢你的人。拿什么让孩子喜欢?除渊博的知识,亲切的教态以外,幽默风趣的语言,信手拈来的故事都显重要。“什么是语文?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偶像薛瑞萍如是说。虽然没有那样的底气和魄力,不过比较注重营造良好的氛围。因为课堂是师生双方共同营造的一个场。及时捕捉课堂信息并调整教学思路有助于有效课堂的正常进行。在孩子略感枯燥的时候,在有孩子开小差的时候,在有些孩子感到吃力的时候,老师风趣的语言,精彩的小故事,随时加进来的一条新闻或者用某个人口头所做的文章等等,都能达到很好的救场目的。教师很自然的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中来,又很好的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很多时候,师生就在那些调侃中重又回到正常的轨道。

  总之,这学期,除了做好教学工作之外,我也没有放松自己,认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我不断地充实自己,积极参加坚持听优质课,虚心向别的老师求教,以使自己的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当然,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总结过去是为了让未来更有经验可循。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不断地提醒自己,让自己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3

  来到上海教科院福田实验学校将近一年了,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语文教研组其他老师的帮助下,我感到自己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提高,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本学年我担任了高一(4)、(6)、(7)三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和高一语文备课组组长。现将我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反复学习语文新课标,切实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让自己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去年暑期我参加了深圳市教研室组织的为期三天的“新课程培训”,获得了培训证书。通过培训,我深刻认识到教师转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了让自己更深入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我经常到深圳书城查阅各种有关新课改的书籍。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探索互动教学、合作教学与探究教学的方式,并坚持写教学后记,既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又积累了经验。面对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我一方面向老教师虚心请教,另一方面找学生座谈,进行自我反思,对症下药。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教学视野我经常到深圳中学、福田中学、红岭中学等名校听课取经,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之余我也会在互联网上浏览一些最新的教改动态、教改成果,经常写一些教改札记,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素养。通过一年的努力,我感到自己对新课程的理念领会更深了,在教学实践中能够自觉主动地贯彻新课程的理念,互动教学、合作教学与探究教学的方式已初见成效。

  二、认真贯彻落实福田区教育局颁发的“两个常规”,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对于上课我给自己定了这样一条原则——决不上无准备之课,每一堂课力求让学生有所收获。因此在教学准备环节我常常会花费大量时间钻研教材、编写教案、研究教法、学法,但决不照抄照搬别人的教案,我力求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教学特点,这样更便于我轻松自如地驾驭整个课堂教学的节奏。当然在备课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难题,我一方面向组内老师请教,另一方面上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力求用最通俗、最形象的方法突破重点难点,决不回避。备课最难的当数备学情、学法了,三个教学班三个层次,“一刀切”显然不符合学生实际,也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对于基础较差的班级,我要求他们弄懂教材就行了,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我比较注意知识的迁移、拓展、创新,要求他们既要走进教材,也要从教材中跳出来。在教学实施环节,我比较注重创设教学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上课前我会努力调整情绪,决不把自己的坏心情传染给学生,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当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背离教学设想的情况,这时我会现身说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对于上课说话、睡觉的学生,我会让他们站起来来个一分钟即兴演讲或讲个故事,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防止了课堂违纪现象的发生。在教学巩固环节,我精心设计作业,决不简单地照抄照搬课后练习,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课堂教学的内容有针对性的加以设计。每次作业量少而精,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能让学生获得做题的成就感。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我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让他们学会勾画、圈点、批注、积累和写札记、写周记,每次周记我都认真批阅,两学期下来每位同学都有一本厚厚的周记本,学生感受到了写作的乐趣,写作水平自然很快提高。在教学评价环节,我根据新课程的特点设计考卷,增加了开放性与探究性题目,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学生成绩出来以后,我认真做好质量分析,针对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找原因、找对策、找差距、找学生。一年下来,我已形成“诵读——质疑——探究——合作——迁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两个提高班的语文成绩一直处于年级前列。

  三、积极参加校本教研,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和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素养。本学年我先后积极参加了研究性学习、“我的教育教学故事征文比赛”、校内公开课等大型活动。为了带领学生搞好“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节日诗”这一研究课题,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查阅资料,指导学生,修改论文。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对古典诗词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也对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生事物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在“我的教育教学故事征文比赛”活动中,我认真准备、精心构思把参加好这次活动当作对自己教学理论水平的一次检验。尽管在学校的初赛中我的文章《掌声响起了五次》没有获奖

  ,但我并不气馁,最后学校还是将我的文章推荐到区里参选,我又进行了认真修改,工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文章获得了区三等奖。为了配合学校教研室搞好校内公开课活动,我主动承担了语文教研组的公开课任务。我知道自己的压力很大,我代表的是整个语文教研组的形象,同时也要为学校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提供借鉴。为了上好这堂公开课,我和备课组的艾新怀老师齐心协力,制作课件,就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反复磋商。6月2日下午我的公开课《米洛斯的维纳斯》终于获得了全校老师的好评。我觉得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自信心,而且也切实提高了自身的教学理论素养。

  以上是我对自己一年来教学工作的一个简单的回顾和评价。当然在我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信息整合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C层班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有待于进一步更新等等。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奋进!

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4

  本学期因身体原因,我只担任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但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一定的成绩及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班级中,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刚开始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因为只有语文水平提高,他们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

  因为语文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 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语文是语言。困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留心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今后我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学习,争取教学水平再上一层楼。

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5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二班的语文课教学,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转眼落下了帷幕,回首起来有收获、有充实、也有遗憾。现将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备课与上课

  一年级新课程的内容多、知识面广,但又是打基础和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候,而学生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对大量枯燥的练习不感兴趣,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教学中如果把握不好,有可能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显得很零碎,不扎实。因此我每节课前都精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仔细阅读参考书,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学中总是努力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知识。每节课前都要制作教学课件,辅助教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了能更好地立足课堂搞好教学,平时注重自己业务能力的提高,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日公开课活动,学习其他教师教学上的优点。

  二、 具体教学工作

  (一)打好汉语拼音知识的基础

  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与同组里的老师经常交流,并向她们学习教学经验,以使自己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在开学前一个半月教学拼音的时间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励学生读课外书,发动学生家长与学生一起,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如和孩子用卡片做读拼音的练习,用各种方式来激发孩子学习拼音的兴趣。学校很重视学生的拼音学习对每个孩子进行测试,为了让每个孩子扎实的打好拼音基础,我利用每天的课间和中午时间,对每个学生逐一过关,反复强化。

  (二)抓好写字训练

  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要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一年级特别关键。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写字的要求。首先,要让学生写好字,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更注重自己在课堂板书、给学生做一个很好的示范。其次,从习惯方面的严格要求学生。如怎样握笔,保持怎样的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甚至影响到用眼卫生和骨胳发育。因此,在抓好学生写好字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有良好的写字习惯。所以在课堂上常常提醒学生“注意做到三个一。打好学生的写字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朗读

  首先,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是最为重要的,在课堂上,我经常设立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小组读、男女读、抽生范读、教读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其次,我注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发学生能打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自己的感受出来。第三,注重自己的示范性。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较强,所以在教学生读课文之前,我都要特别注意这篇课文的字音、语速、语调、语感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作出很好的示范。有感情地读书也是我的乐趣,与孩子们一同感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使我的课堂丰富而生动。

  (四)做好培优补差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一个班级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接受能力也有不同,面对孩子们的个别差异性,我努力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都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适合的知识,让他们在学习上有所进步。特别是班上的问题学生,我总是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补课。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总之,一学期的工作结束了,回首起来很是充实。孩子们从一个孩童成长为一个讲文明爱学习小学生,不能不让老师感到欣慰。反思自己的工作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我将在新的学期的工作之中,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实效,加强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6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虽然不断地进行改革,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唯理性教学模式及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例如,《风景谈》一开头,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沙漠驼铃”的画面,望不到边际的沙漠“白茫茫一片”,发着“微微的白光”,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逐渐变成“黑线”,微风送来铃铛“丁当,丁当”的“柔声”,“昂然高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加上那“长方形猩红大旗”与那“苍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我们可以抓住以上这些词语从色彩、感情、声音及动静变幻去指导学生感知形象,从中欣赏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力,进而理解“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深层内涵。

  二、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和联系”。

  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这种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愉快的感觉,联想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所以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思考练习”,设置想象、联想的阶梯。如《荷塘月色》第二题:“作者是抓住荷塘月色的哪些特点来写的?……并联系写作实际说说如果不这样写,还可以有怎样的写法,效果会怎样。”这是指导和提示作想象和联想操练的,施教者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联想的训练台阶,使学生得到发生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

  三、培养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好妄;有的鞭扯落后,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采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读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当然,以上所谈的审美感知、想象、情感与理解并不是各自独立的、泾渭分明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美的具体性和美感的情感性,决定在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时候,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积累去进行联想和想象,以丰富审美对象中包含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美的形象所展示的意义,明确美的情感所蕴含的理性。当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这些心理要素结合起来,并达到自由协调的状态时,一个审美感受、领悟、体验系统,即审美心理结构也就组合而成了。这时愉快的审美体验也就产生了,在这种状态中,不仅学生的认知和审美能力得到发展,而且学生的人格修养也能得到完善。

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7

  研读教材是语文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功,现在受到普遍重视。本文从一名普通语文教师的视角出发,着眼于日常备课时,拿到一篇文章怎样研读才能深入、到位、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文中结合自身经验,主要谈具体实用的操作步骤。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研读教材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功,更是决定教师个人成长的关键因素。可是,在当前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可以从网络上、教参里、各种教师用书中非常方便的找到一篇篇教案、一个个课件。久而久之,很多语文教师渐渐淡忘了如何独立研读教材,成了依靠“拿来主义”的教书匠。

  要找回这缺失的一环,必须不断苦练教材研读能力。对此,余映潮老师有如下阐述:“语文教师要学会把玩教材,要别出心裁读课文。”“语文教师研读教材的境界是:读得细腻,读得深刻,读得奇美。”除此之外,余老师还为我们提供了钻研教材的方法——挖掘以求深,辨误以求真,考查以求准,发散以求活,变角以求新,对比以求博,类联以求趣,系统以求全,探幽以求奇,创新以求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是可以看的更高更远,但是当自己脚踏实地时又觉得困难重重。在一个学期的教学中,笔者不断学习、思考、实践,力求把余老师的宝贵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有高人指点的确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一段时间后,发觉自己拿到一篇陌生课文,不再惴惴不安了,对教材渐渐有了独到的认识,有时甚至敢于挑战难文教学。回顾自己的教材研读之路渐有起色,不禁欣喜,于是结合自身研读教材的经历总结了一些粗浅的经验步骤:

  第一步——从模仿做起,修炼内功

  当我们惊叹于名家大师们字字珠玑的教材分析,一针见血的文章点评时,可曾想到,这正是他们长期内功修炼的结果。当内力深厚时,一切自然水到渠成。对一名普通语文教师来说,内功的锤炼是一条漫漫修远之路。除了大量的阅读思考和勤奋的写作外,模仿也是一个有效方法。其实,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是人类生物特征的一部分。模仿是社会学习重要形式,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所有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教材研读也是一门艺术。在听其他老师,尤其是老教师评课时,笔者最喜欢也最留心他们的教材分析部分,看他们是从什么角度着手分析文章的,每一次都会有新启发。遇到类似课文,再试试是否可以遵循这个角度分析文章。一开始自然只能仿其“形”,渐渐也就能抓住点“神”了。

  第二步——反复读教材,寻找火花

  叶圣陶先生谈到文本研读时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潜心、反复读教材是研读文本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与教材的一次次“碰撞”中,作者的心思、语言的魅力、甚至独到的发现都会浮现出来。我认为,相比于默读,放声朗读更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在抑扬顿挫的读书声中总是容易与作者贴的更近,也更加容易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在《台阶》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当读到父亲脚踏黄泥的细节:“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挑”“晃破”“滚”这几个词就让我十分叹服。在随后的教学设计中,就让学生就这一段进行研读,着重分析这几个传神的动词。在这番研读后,学生对于父亲沉重命运的认识深了,对文章的理解也上升了一个层次。

  第三步——由“趣”字入手,巧妙引导

  中学生年龄决定了他们更容易关注到有趣的东西,教师在备课时如果充分利用这一点,很容易有出人意料的效果。余映潮老师就相当善于发现教材中有趣的语言现象,因此,那些看似枯燥乏味、难读难教的课文,他也能上得诗意盎然,妙趣横生。他读《羚羊木雕》,饶有趣味地将目光投入到文中表示人物如何“说”的摇曳生姿的写法上。又如读《爱莲说》,他欣然发现文中许多有趣有味的“三”:文章有“精粹的语言、精妙的形象、隽永的意境”三美;文章写了三种花,象征三种人,渗透了三种情;文章有三次衬托;文章第二段写的是三种花、三种评价和比较、人们对生活理想的三种选择;文章句式有三美,即长句与短句、单句与偶句、骈句与散句;文章“噫”后的排比句为一陈述二设问三感叹……这些趣味点,让学生耳目一新,更加乐于深入课文,也让老师在课堂中更加挥洒自如。

  现在比较多见的,也是比较常用的一个趣味点就是文章中的对比。仔细看看,中学课本中的许多课文都藏着奇妙的对比,我在读《俗世奇人——好嘴杨巴》时,就抓住了杨七和杨巴的对比,教学设计中也突出了这一点。冯骥才的《好嘴杨巴》开头先介绍了杨七杨巴的外貌、姓名、关系。前四段都以介绍杨七为主,后面才开始写杨巴。既然题目是《好嘴杨巴》,为何最重要的开头部分却写杨七呢?细细阅读下来,发现一些细节很值得推敲。

  第一段写杨八本名杨巴,因为看上去比杨七小,再加上“巴”与“八”音同,所以被当成杨七的兄弟,名字被错念为杨八。这与文章最后一段中“‘杨家茶汤’被改作‘杨巴茶汤’,杨七渐渐被埋没”可谓形成鲜明而有趣的对比。杨巴先因没有手艺而被忽略,连名字都被错念,后来却因为一张巧嘴而名声大噪,反而手艺好的杨七渐渐无人知晓。杨七的绝活在手上,而杨巴的绝活在嘴上,以最后结果来看,似乎能说会道的人更加容易成功,作者设置的巧妙对比很值得玩味。

  第四步——寻“美点”探秘,集美找茬

  余映潮老师说过:“中学语文教材,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看,是一个美丽而博大的知识海洋,沉淀着丰富的知识板块,蕴藏着精粹的知识宝藏。”我们在研读教材时,要着重对文章的语言之美进行积累、赏析,之后再引领学生感知、积累、提炼、赏析这些美点。语文课的语言魅力得到真正体现。学生通过这样的熏陶,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也会留意、模仿、创造美丽的语言。

  除了语言美,教材中的感情之美、意境之美、写作技法之美……都可以是我们在研读教材时的着眼点。用“集美”的方法读文章,常常会被作者感动,理解自然就更深刻了。

  与之相对,有的文章也可以从弱点入手,流行的“找茬”也可以成为教学设计中的亮色。

  第五步——增文章内涵,读厚教材

  “把教材读厚,把课本教薄。”这是余映潮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如何读厚教材?其实就是要求教师在研读文本时,要有意识的丰富文章内涵。文章背后的故事,往往值得我们细细追寻。对文章的认识深厚了,教学设计自然就有质量了。

  笔者在备《信客》一课时,就再次细读了《文化苦旅》,还查阅了很多相关的历史背景和余秋雨家乡浙江余姚的风土人情。其实《信客》中的剪红绸故事是确有其人,但是余秋雨先生进行了加工改编,把好几个内容整合一起。但是当校长那节几乎可以肯定是他自编的了。为什么要加这么一节,尤其为什么把顺便修一修老信客墓作为结尾,就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思考。我的教学设计中就有了引导学生对文章结尾的思考——“同样一个人,作为校长被永远记住了,作为信客却被淡忘,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原本学生只是理解到文章赞美提倡诚信,这样一来,他们开始明白作者其实在借故事谈对诚信缺失的思考。

  第六步——开发延伸点,升华教材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靠教师的善于运用。”我们要通过教材这一小点给学生打开一扇窗,自己在研读教材时,就必须注重教材的拓展延伸,一篇课文可以向一个单元课文中的人物与事物、语言与手法、结构与主题拓展。也可以向生活中延伸,向阅读中延伸,向写作中延伸。

  比如:在《纸船》一课的教学设计中,余映潮老师总结了这首诗写法上的特点:写物抒情、展开想象和变换人称。他增加了洪源的《驶去了,港口的船》和沙鸥的《新月》这两首诗进行比读,它们在写法上与课文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比读,不仅使课文学习容量增加,也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写法的理解和体会。

  以上六部曲,仅是笔者个人在平时教学中总结的初步经验,并非一个固定模式。“教无定法”,对教材的研读也不可能有不变的套路。具体操作时,还要根据个人教学风格、文本、学生实际……进行具体分析、调整。只要静心研习,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研读方式。总而言之,教材研读是一条艰深却又绮丽的路,“辛”字多加一横就是“幸”,笔者相信在这条路上多一点付出就会有多一点幸福。

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8

  根据中心小学教学计划的安排,xxxx年4月19日在大树小学举行了本学期语文教学开放周活动。活动先展示了两节语文课,然后全镇语文教师进行了研讨。本次开放周,上课的教师高度重视、精心准备、认真上课,展现了很好的精神风貌和教学水平,切实做到了“五突出”:突出学生参与,突出学法指导,突出启发创新,突出思维能力的培养,突出师生情感的交流。

  一、本次教研活动的亮点

  1、全员参与,老少共学习。

  本次语文教学开放周面对全镇语文教师开放,全员参与,覆盖面全。为了充分展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的素养及技能,中心校高度重视,及早通知,及早计划,确保活动出效果。一些老教师都克服困难,按时参加活动,体现了活到老、学到老的好学精神。上课教师王朋和王兵说,开放周为他们搭建了展示、提升的平台。

  2、高度重视,精心准备。

  (1)中心校教导处负责制定“开放周活动”方案。分管领导、教研组长数次研究讨论,及时调整与安排开放的具体内容。

  (2)会场布置。大树小学积极配合,认真准备了欢迎条幅、红旗、会标等,安排了合理的研讨场所。

  (3)执教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悉心查阅相关资料,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环节,都本着学习、提高的心态面对教学开放周,充分体现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信心和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3、立足课型,突出学科特点。

  本次活动,在教法学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情感体验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教师能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联系实际,精心设计,充分展示个性;能大胆拓展,感情渗透,充分显示人文思想,并能注意学习方法的渗透,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拓展了思路,提供了经验,也增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

  二、我们的收获

  此次教学开放活动是紧张与劳累的,也是忙碌与疲惫的,但它送给了我们成长的法宝与经验,送给了我们成长的动力与源泉,更送给了我们成功的喜悦与智慧。

  1、教学理念朝着学生的发展走去。

  展示课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主线,体现着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思想。课堂上老师们不是考虑自己如何操作课堂,而是顾及学生如何学习;不是考虑达成结果的答案,而是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考虑教学内容如何反复分析,而是考虑学生如何进行实践训练。总之就是一句话做到了认真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有效设计,引起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的愿望。我们看到了课堂上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的积极状态。

  2、教学设计朝着简单走去。

  确定目标是每一节课首要考虑的问题。我们根据教研室的要求,要求教师备课都要从五个维度订好目标,制定的教学目标要细化、简单、明确,要达到自然交融,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整体推进。而且通过清晰的教学过程,逐步到位,动态地达成了教学目标。老师们丢弃了复杂繁琐的设计,留下了简单。通过简单的教学环节,达到不简单的效果。

  3、课堂朝着真实、朴实、扎实的方向走去

  真实的课堂才能演绎出精彩。本次开放周,我们要求不需要华丽的外表,只重视内在的真实、朴实、扎实。让学生每一节课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三、我们的不足

  1、教师的提问过于简单,学生不用加于思考就可顺口回答出来;或是提出的问题,不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就急于叫学生回答;或提出的问题过于宽泛,学生无法思考作答。

  2、不注意评价。课堂上教师有时候面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学生模棱两可,答得好的不表扬,答得错的不否定,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效果不明显。

  3、不重视课堂生成,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加强。教师老是一步步的按照预设来,不敢越雷池一步,缺乏对生成的驾驭能力,课堂中意外生成让有的老师应接不暇,存在因缺乏经验而造成的课堂教学环节把握不牢,在教学中细节未能处理恰当。教师的语言还需更富智慧性、更富启发性。

  四、我们的反思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现在的学生们具有大量的信息,而且思维活跃,所以,很多时候在课堂上往往会生成一些教师闻所未闻的东西。面对这样的实际,我们的教师需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和文化底蕴,使自己有一双“慧眼”去挖掘、去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还要养成对自己的教学经常反思的习惯,提升教学智慧,提高自己的随机应变、驾驭动态生成课堂的能力。

  2、注重集体备课。

  今后,要注重二次备课,在集体研讨中反思、在教学研究中进步、在教学合作中提高,全面实现广大教师的自身提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

  多借助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把课堂上的活起来。今后,我们学校要用更多精力实施深化教学改革,努力从教法研究上下功夫,怎样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变的更有特色,更加高效,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这次教学开放周,我们除了这些感受,更有一些感动。我们感动于老师们的敬业精神,感动于我们老师之间真情互助的情感,感动于我们老师那种渴望学习、渴望进步的一线状态。我们有理由相信,黑林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一定会扬起希望的风帆,承梦远航!

【【推荐】语文教学工作总结集合8篇】相关文章:

1.【推荐】语文教学工作总结三篇

2.【推荐】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四篇

3.【推荐】初一语文教学工作总结3篇

4.【推荐】初三语文教学工作总结4篇

5.【推荐】语文教学工作总结3篇

6.【推荐】语文教学工作总结10篇

7.【推荐】转正工作总结集合10篇

8.【推荐】转正工作总结集合6篇

9.【推荐】实习工作总结集合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