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工作总结

时间:2022-11-13 12:07:44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课题工作总结15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题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题工作总结15篇

课题工作总结1

  在写这个总结时,我总想给它取个题目,想来想去,想起了钟校长作过的一个讲座:在课题中成长。是的,这个学期,我们全体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确见识了许多,我们所有实验的骨干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明显成长了许多。

  作好一个总结不容易,作好一个教科研的总结更不容易,因为我们实验教师所做的课题工作不显山不露水,我们实验教师所做的工作总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之中,我们的汗水总是和教育教学紧紧的凝聚在一起,而我们的成绩的取得是那样的艰难,那样的辛酸,那样的令人荡气回肠。

  我们搞课题研究,没有几个自愿的,大家都知道,课题研究太累了,而且好多课题是虎头蛇尾,我们平常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够多的了,而课题研究更是让许多老师望而却步。虽然我们没有一点物质或别的奖励,但我们的的确确、明明白白:我们在举步维艰的课题研究的进程中,我们在成长,我们在逐步的尽快的成长。我们学校的实验的骨干教师硬是撑起了我们新洲小学课题研究的一片蓝天。

  在写这个总结时,我有的是愧疚,愧疚的是我能力有限,对信息技术、对研究性学习、对课题研究可以说是从0开始,但我更多的高兴,因为身后有三位校长的大力支持,对我的百倍信任,更因为周围有一大批事业心极强的实验教师。大家无所求,但我们仍超负荷的付出。

  这个学期,教科室主要作了以下工作:(基本按照时间顺序)

  《新舟》校刊第二、三期出版;四月,作文与学科整合的开题工作;全国走进新课程作文观摩课;学校两月一次的教科研大会及课题汇报工作,课题组长和科级组长对课题开展情况作了汇报,并就本学期课题开展计划作了安排;聘请市区教科所和教研室专家做专题讲座工作,聘请市教科所吴江副主任来校做课题研究报告;聘请区教科室李竹修老师来校做课题研究报告;钟传伟副校长做课题研究报告;学校全体教师“优质课”大赛;所有科目的科级组长在全校大会上作了总结发言;学校全体教师实验论文、教育教学个案、教案评比大赛;课题实验教师到福田小学广东顺德等地听博士专家关于课题实验的报告;参加区作文指导大赛; 参加区一年级“三新杯”(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课堂教学大赛;获团体一等奖;罗旭琴获语文一等奖第一名;张瑛获综合实践一等奖第一名;徐丽获英语二等奖;东师大和北师大专家的阶段性检查验收工作;北师大余胜泉博士等专家来校检查课题开展情况;东师大课题的重新申报、实验方案、阶段性汇报等工作;北师大课题申报、实验方案等工作;关于北师大课题实验确定实验人员、实验班级等工作;学校三个重点课题在市科技局的重新申报工作;学校三个重点课题在区科技局的重新申报工作;北师大课题的外出学习,听课、听讲座工作;承担北师大课题的实验研究课工作;所有课题组长和科级组长对本学期课题开展情况作了总结汇报;学校个人教育教学水平的自评工作;学校优秀教研组的自评工作……

  以上工作之所以能比较圆满的完成,我想无非来源于领导和老师们对课题工作的理解、支持、帮助……

  在这里,我不想说过多的客套话,而只想把本学期课题研究过程中几个令我难忘、令我感动的场面介绍给大家。

  关于课题检查工作。上次余胜泉等博士参观了我校的课题进程工作之后,对我校实验老师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大力的赞誉,他们说我校所做的工作是扎实的、有成效的,在周围学校都是很少见的。得到了专家的肯定,我们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才好象吃了一颗定心丸,心里塌实了许多。散会后,许多老师留了下来,尤其是郝老师,和博士进行了许多针对性的交流,并把自己搞课题的情况具体的介绍给各位专家。这种科研精神实在可嘉。

  关于学校课题汇报会,这个学期我们开了两次大型的教科研大会,每次开会,我们所有的课题组长,科级组长及相关领导总能按时参加,在会上,大家畅所欲言,不仅把本组的课题如数家珍的汇报出来,而且还能就课题中的一些问题展开针对性的讨论,并就下一步工作的展开作出具体的设想和安排……总之,每次大会大家有一个感觉:意犹未尽。

  在平时的课题开展中,我想特别提出几位老师,六年级的周老师,研究专题:奥运知识;五年级的高老师,研究专题:读好书;四年级的邱老师,研究专题:作文整合;三年级的李老师,研究专题:海底世界;二年级的江老师,研究专题:口语交际……他们所做的大量工作,有目共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六年级的戴老师,在他的带领下,班里好多学生自编自写了许多书籍。

  每次布置课题工作任务,如计划、总结等,我们的课题组长和科级组长总是冲锋在前,吃苦在前。在开学初,教科室就提出了科组活动要正常化,于是就要求各科级组长把本学期组里开展活动的日期和地点报到教科室,我们英语组长郝老师,不仅把本组工作开展的红红火火,而且每次课题活动都能正常开展,并且上报到教科室,只要一有时间,郝老师总是把我叫到他办公室,看看他的教学设计,看看他最近课题的开展情况,只要英语科组活动,他总是把钟校长和我叫到一起参加……

  再如我们美术组的贺老师,每次安排听课或讲座,她总是尽量调开课按时参加。有一次,在梅林中学听李均博士关于课题怎样开展的讲座,贺老师说了三个“真”:真不错,真想多听听这样的讲座,真是太好了。到了下午,因为我的原因,使得贺老师没有继续听李臣博士的讲座,贺老师找到我,半开玩笑的说:“你怎么不叫我?”其实,在课题研究中,美术并不是我校的拳头课题,但贺老师这样的钻研精神,反倒使我们语数英有些老师落后了。

  在我看来,每一次的听课是一种学习,每一次的评课是一种学习,每一次的讲座更是一种学习。我们只有多听课,多尝试上研究课,多听听专家的讲座,才能成长,才能在课题研究中尽快的成长起来。

  我们的罗老师,在区三新课取得一等奖第一名后,又再次接受了北师大跨越式发展课题的阶段性汇报研究课,罗老师一个人带着一个孩子,带着双语班的班主任工作,多少辛酸苦累有多少人知道,有多少加班加点有多少人知道,有多少家里的事情放下不管有多少人知道……当我每次忐忑不安的找罗老师传达任务时,总能听到林主任、高老师、张老师对我充满怨言——因为他们是家长。他们说:罗老师下午第三节课都在上课呀!我记得上个学期,在开课题阶段性总结汇报会时,有一个兄弟学校的老师站起来说:“你应该好好奖励一下讲公开课的老师,他们太辛苦了!”我想,辛苦不仅仅是身体的,更多的是来自心理的压力。只要讲过公开课的老师都知道,讲一次大型的课,那时心灵的炼狱。

  我们的钟校长,身先士卒。在课题开展的过程中,多次亲自做示范研究课。一个班已经够忙的了,学校的工作已经够累了,但即使这样,为了使《作文与学科整合》这个课题开一个好头,为了解开众多学科教师的顾虑,毅然决然全身心投入到课题的研究中来。这种以身作则、迎难而上的精神令多少老师汗颜。

  我们的课题就应该这样!我们的课题就需要这样的人!!!

  总之,实验前一阶段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展,同时,还应充分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中存在着矛盾和不足

  (1)课题进展还不平衡。

  (2)实验教师的理论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的扎实。

  (3)信息交流反馈渠道还不够畅通。

  (4)资料上网、论文发表、课题宣传、成果积累等还有待提高。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根据自己和学生实际制订一个明确的实验计划,进一步明确工作的方向、步骤、方法,增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工作步骤,把课题落到实处,这样才能确保实验能够持续、深入地开展,这样才能使自己确确实实在课题中得到成长。

课题工作总结2

  段研究以来,我校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讨交流,整体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提升,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主学习愿望空前高涨,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现就第二阶段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不断深入理解课题,强化课题的研讨交流与践行

  学期初,课题组将课题研究列入计划中,把课题研究作为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使教师进一步树立新理念,感悟新课程,将新的教学观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积极稳步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在课题研究氛围感染下,各学段的教师以课题组的研讨重点为基本方向,积极开展教学探索课。通过听课、评课、学习、讲座等活动,不断拓展了教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使广大教师在研讨与交流中,及时总结经验,把好的经验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促使了课程标准、教材运用、课题研究有效融为一体,同步进行,相得益彰,取得成效最大化,也符合“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规律。

  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了宝贵的经验

  1、营造生活氛围,引领学生快乐交流。

  随着课题研讨的不断深入,各学段教师逐渐自觉地把课题与本人特

  长、班级实际、和新课程标准联系起来,使课题成为优化教学结构、改进

  教学方法的有效载体,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极大地丰富了课题研讨的内涵。

  我校课题组成员通过认真研究,极力从营造富有情趣的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入手,在朴实自然的“生活氛围”中,引领学生放松情绪,快乐交流,使写作指导课充满情趣,从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灵感,使孩子们爱学习,写出好作品。

  2、抛砖引玉,打开学生思路。

  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而这些气氛必须靠老师来营造,情绪必须靠老师来唤起。怎样唤起呢?离不开作为基础的生活。老师必须用生活素材,通过对它们的描摹与渲染,抛砖引玉,打开孩子们的思路,唤醒他们对自己相关生活的回忆,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这种强烈的表达欲望会促使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理解,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奋,使他们把生活与表达方式联系在一起,产生很强的创造力,从而更好地表达真情。

  三、大胆尝试,积极实践

  《“少教多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在我校开展以来,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教师的作文指导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师们敢于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实践以发展学生自主作文为重点的作文指导课。特别是在探索以生为本的新教法上,课题组的教师共同探讨,认真实践,并以街道性公开课的形式,由潘若霞老师上了一节发展学生自主

  写作能力的写作指导课,赢得了听课者的一致好评,学生们也从中感受到了写作的快乐,相互激励,形成浓郁的表达、写作热潮。

  四、撰写课题研究论文,丰富课题研究成果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与同行们交流课题的研究成果,分享研究经验,推动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丰实课题研究成果,我们课题组的老师把工作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写成了论文与案例,并积极在各种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其中,王少兰校长根据潘若霞习作指导课撰写的案例《打开乐说话匣 激发写作潜能》,从激发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内在写作潜力,激发富有个性,充满真情实感表达方式的作文指导理念入手,对回归生活的自主写作指导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成为了课题研究的一大亮点。

课题工作总结3

  从确定并提出“有效教学”课题研究以来,我已经进行了一年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现将研究工作做一总结如下:

  一、教师专业素养得以全面提升。

  1、我参与并系统地学习了有效教学的理论研究读本。

  我带着问题学,在学中“用”,“用”中学,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探究,边探究边总结,“螺旋式”提升了专业理论水平。我结合自身学习实践撰写读书笔记,校课题组汇编成“学习心得集”。

  2、解决了只关注课前备课,忽视课后反思的不完全备课问题,明白了教学反思的意义,开始养成了职业反思习惯。

  我通过认真学习有效教学反思的理论,从国内外教育名家的成长经历史中明白了“教学反思”与“教育教学过程”的关系,“教学反思”与“专业成长”的关系,从自身的反思实践中体会到了专业成长的乐趣。我高兴地看到骨干教师们正在摆脱“教书匠”、“经验型”的老框框条条的束缚,开始迈步走向“学者型”、“科研型”教师。

  3、初步解决了“备课”与“上课”两张皮的问题。

  在课题研究之前,教师限于平时紧张的工作,大多数教师备课就是抄自己老教案或教案选,教师成了“抄写员”。大家讲究的只是书写工整,教案有固定的格式,缺乏反思与修改。教师备课只是为了应付教学检查,上课还是按部就班,陈旧老套或是像机械一样操作。现在课题组商讨:允许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备课,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备”一致。

  4、解决了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两张皮问题。

  解决了“备课”与“上课”两张皮的问题后,就较好地解决了我们教师写教案与潜心研究教材争时间的问题。传统的教案是教案,是教师教的程序。教师预设的问题往往是多而细,牵着学生鼻子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或者干脆遇到问题绕道走。现在教师增强了生成意识,在备课时尽可能少设定,多设想,在备课构想中尽可能渗透应变策略,把解决教学中的生成问题融入了备课构思之中。

  5、系统地研究了课堂有效管理的策略,提高了教师课堂管理能力。

  A、实施有效管理的课堂管理策略

  (1)、课堂需要规划、有秩序的环境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

  (2)、课堂需要鼓励,学生学习内驱动力是有效管理的生命体现。

  (3)、课堂需要协调,和谐融洽的课堂人际关系是有效管理的生产力。

  (4)、课堂需要威信,树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威信是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

  (5)、课堂需要控制,课堂纪律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保证。

  (6)、课堂需要引导,创建一种对学习负责任的环境是有效管理的出发点。

  (7)、课堂需要安全,有效的课堂管理需要降低学生的焦虑。

  B、有效的时间管理

  (1)、在备课中明确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分配。

  (2)、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调动不同感官,提高单位时间效率。

  (3)、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规律,科学运筹时间。

  C、有效的作业管理

  (1)、趣味性与科学性。

  (2)、层次性与激励性。

  (3)、实效性与主动性。

  (4)、实践性与探索性。

  6、备课的有效性增强。

  向备课要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备课的质量。返璞归真,大家在有用、实用、有利于教、有利于学上狠下功夫。青年教师基本走出了自己不能独立备课的阴影,备课能力普遍增强。

  7、常态课教学的有效性明显增强。大家都明白有效教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上好常态课,常态课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现在随便你走进哪一位教师的课堂,都能让你听到比较满意的课。教师教学能力普遍有所提高。

  8、作业布置走出了枯燥无味机械劳动的误区,趣、活、精、实代替了原有的题海战。

  作业布置适量、适度,不搞滚雪球式重复练习的“一刀切”。基本题与综合题分层要求,书面题与实践题尽量兼顾,作业的趣味性明显增强。

  9、许多教师已经养成了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习惯。

  一课后、一节后或一单元后,都写了长短不一的教学反思,课堂教学的水分明显大大减少。

  10、青年教师的网络运用技能和搜集有关课程资源信息的能力明显增强。他们中的许多人在研读教材后,都有上网查阅资料的习惯,合理制作课件已经成为他们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素质教育的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1、合作探究式学习走进了常态课的课堂。

  过去只能在公开教研课上看到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现在已经普及到各学科的常态课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平等对话、交流,学生学会了合作,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增强,思维的潜能得到较大发掘,教室里消灭了专听课的“闲人”。

  2、随着“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在我校的深入开展,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

  近两年来,我校的教学质量一直稳中有升。在教学质量上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三、课题研究今后的设想与建议。

  课题研究虽然有力地推动着我校校本研修和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步伐,全面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但爱因斯坦说过:“科学绝不是,也永远不会是一本写完的书”。“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永恒的课题。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怎样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坚持不懈地深入抓下去值得我们去思考、去研究。

课题工作总结4

  《教师轮岗交流与薄弱校发展》课题组的全体成员本学期利用各种与教师们接触的机会,向他们了解各种教师支教的体会与感受、通过学校的班子成员调研其对教师轮岗交流的意见与看法。本学年共进行课题活动13次,博客上传材料18次。现将课题工作总结如下:

  本学期抓准研究切入点,按照课题研究的五个方面:教师轮岗交流的必要性、教师轮岗交流的有利因素、教师轮岗交流的师生关系、教师轮岗交流的现状、教师轮岗交流与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各个成员有了解到的教师轮岗交流的有关情况,在碰面后都进行相互交流。

  一、要提高轮岗交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在调研中我们观察到,教师对教师轮岗交流工作认识不足,缺乏大局意识和应有的责任感,而只从评聘职称或被动完成任务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再加上区域间交通生活不便、生活条件存在差异等因素,造成他们有畏难情绪,主动性不强。在他们看来,交流轮岗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处于一种“被交流”、“被轮岗”的状态。一些受访者表示,自己参加交流的目的就是“为了评职称”、“为了完成评职称所需的条件”。调研中我们还发现,从交流的学校来讲,城镇学校往往对这一政策存在潜在的抵制情绪,他们怕交流轮岗影响到本校的教学质量,继而便“雪藏”优质教师。个别农村学校也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其原因是交流轮岗一方面给教师的生活交通等带来不便,另一方面打破了学校原有的管理常态和平衡,增加了许多管理上的难度。

  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学生和家长层面来看,他们在认识上也褒贬不一。农村家长普遍对交流轮岗持欢迎和赞扬态度,他们认为县城教师水平确实比当地教师高,希望能够派更多的高水平教师来。一些农村家长也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有些县城学校选择表现不佳或新任教师交流轮岗,使农村学校成为这些教师的“试验田”和“练手场”,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有的家长认为,交流轮岗一般都是短期行为(一年或两年),频繁换教师,学生很难适应,这既不符合教育规律,也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二、要克服形式化问题

  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教师的交流轮岗,已实施了较长时间,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为农村教师队伍强“薄弱”,同时有时也为城里学校起到补“短板”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交流轮岗难以推进,甚至形式化、走过场的问题。

  一是城镇的优秀教师下不去:为了让教师从城镇学校到农村学校、从优质学校到薄弱学校支教,教育行政部门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将教师支教经历作为职务考核、教师职称晋升和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如此设计,却往往是一厢情愿,出现了为评职称而支教、导致出工不出力的现象;而评职称的支教要求一达到、就不愿下乡支教了。支教老师由于受年龄、身体、子女上学、照顾父母等因素的制约,尤其是优秀教师的离开、所带来的原校原班学生家长的压力,使得他们下不去;即便起初下去了,也往往因难以安心工作,频繁事假病假,不得不让他们中途返回原单位。此类现象偏僻的教学点更加突出,因教学点往往交通不便、生活艰苦、工作繁重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如网络不通、独守空校所带来的信息闭塞、安全隐忧,一人包班或一人多班的复式教学所带来的工作不适应等,使得教学点被置于支教范围之外。

  二是农村的上不来:从近期调研的情况看出,以前是城里教师不愿下去而乡镇农村校的愿意上来;到目前却出现乡镇农村校的教师也不愿意上来,因农村校现在学生人数少、工作量轻、工资待遇和城里相同并且还有乡镇补贴。现在乡镇农村校愿意上来城里轮岗交流的基本上是因为孩子在城里读书需要照顾的原因。农村的上不来的另一原因是生活和工作的困难,如生活上需要解决食宿,牵挂家中的老人、孩子和爱人,工作上需要适应新环境,沟通新同事,变更工作方法和工作量变大。对于中老年和取得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来说,这是他们不愿进城支教的主要原因。对学校而言:农村学校,特别是教学点,将教师派出就需要有教师顶岗;如果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的教师下不来,势必要学校自我解决问题,如返聘退休教师或聘请代课教师。其次派出去的年轻教师和有发展潜质的教师还可能回不来,使得本校优秀师资外流。因此是不希望将教师送出去轮岗的。

  三是出工不出力:虽然下不去、上不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但是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制度要求下,还是有不少教师参与了交流轮岗,但存在出工不出力的情况(有力使不上和有力不愿使)。有力使不上是客观因素造成的,对于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的教师来说,区域和学校间的差距,让他们一时无法适应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实际,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行为上表现出眼高手低的困境。而对于来自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教师来说,能力和习惯等与所挂职轮岗学校的工作要求有一定差距,基于学习取经的心理需求,让他们在工作上往往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不敢于使力。与有力使不上相对的是有力不愿使,主要是缘于主观因素。如生活不适、家庭牵挂、环境变换、家长压力和功利思考,以及临时观念等,可能让参与交流轮岗的教师产生应付心理、得过且过。

  三、要强化制度与管理

  教师轮岗制已成为均衡教育资源、推动义务教育发展的关键之举。然而,教师轮岗制虽好,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众多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保障教师轮岗制度真正常态化、制度化。

  首先,什么样的教师需要轮岗?根据文件要求,优质学校每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而骨干教师应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但事实是,真正交流轮岗的教师其实并未达到相关要求。一者,从一校到另一校,教师需要做多方面的调整,部分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为避免麻烦,想方设法不去参加教师轮岗。二者,从教师在优质校和普通校之间流动,必定会引起其心理上的波动。轮岗教师争相去好学校,而去普通校的则寥寥无几。结构性的失衡,导致教师轮岗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所下滑,这使得教师轮岗面临不少难题。

  其次,学校是否会派出名优教师参与轮岗?本市之内各校间的竞争也很强烈。派出一位优秀教师去交流,意味着在竞争中本校就少一份胜算。然而,随着教师轮岗制的规模不断扩大。学校一方面要保证自身的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又要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交流任务。权衡之下,部分优质学校便改头换面,将普通教师冠以优秀教师之名送出去交换。这样既完成了教师轮岗的任务要求,有保障了本校的教育质量。但对教师轮岗制度本身来说,这种做法却是一种损害。

  尽管不同学校间的教师在工资待遇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但校与校之间的教师待遇还是会有差别。教师轮岗去了其他学校之后,待遇如何保证?最基本的食宿交通如何保证?这些问题不能尽快解决,教师轮岗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压,效果自然也会令人失望。可见,在教师轮岗制度背后,依然存在不少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其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轮岗制,着力解决一些影响教师轮岗的细节性因素。消除轮岗教师的后顾之忧,保证制度的畅通落实。其二,教育部门要广泛宣传教师轮岗的重要意义,制定详细的轮岗计划和相应的考评体系,助推同城之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之间轮岗。建立健全监督体系,杜绝轮岗学校各种“打折扣”的行为。其三,作为教师,也应积极转变自身观念,适应新的教育形势,以自身实际行动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课题工作总结5

  这学期到了市级语文重点课题研究验收结题的时间了,因此,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做好结题验收。作为组长,我在欣喜的同时也倍感压力,一方面要完成课题研究的最后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带领课题组老师对两年来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特别是写好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不论如何,课题总算如期研究结束,感想颇多,现将本学期课题研究个人工作小结如下:

  一、结题理论学习

  课题研究就是到了结题冲刺的最后阶段了,我们也不忘理论学习。这学期的理论学习,我们的重点放在了结题报告的书写上。组织学习了《如何做好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工作》,让课题组老师简要了解教育科研课题的特点,系统概括科研课题的研究程序,知道应如何来做好课题的结题工作。在学习中我们了解教科研课题结题程序,懂得该怎样来准备好结题资料,重点学习了应如何来撰写结题报告。课题组老师认真学习,这学期做了三次的理论学习,并做好了学习笔记,交流了学习心得,提高了教师理论水平。

  二、本期工作回顾

  1、在上学期进行客家土楼故事比赛的基础上,我们对客家故事再次补充,着手编撰客家故事专辑,于20xx年9月终于把《客家土楼故事专辑》整理出版。

  2、这学期开学初课题组就把学生收集的客家童谣集中起来,课题组老师把客家童谣整理成册,编印成了湖坑中心小学传唱客家童谣活动读书活动教材一份,开学初下发给四至六年级的同学手中。

  3、根据学期初制订的课题研究计划要求,我课题组于20xx年10月20日下午在六(1)班教室举行了吟诵传唱客家童谣比赛活动。比赛中四至六年级的优秀选手经过激烈的角逐,争夺一二三等奖,最后五(2)班王春香夺得了第一名。比赛后,课题组及时进行颁奖、发奖品,极大地鼓励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20xx年11月初,课题组根据客家童谣吟诵传唱比赛的材料,结合期初印发的读书材料,再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新童谣充实材料内容,终于把课题研究的最后一个成果《客家童谣新编》整理出版。

  5、课题研究已开展两年多了,课题研究的内容深入学生心中。特别在“民风民俗”的作文教学与土楼客家文化结合中,我校五(2)班学生李振鹏的作文刊载在CN作文期刊《小学生导刊》、《作文成功之路》上;五(2)班苏志宇同学作文刊载在CN级《学生周报》(乐知版)上,这是我们课题研究“土楼文化(世遗知识)与作文教学结合”实施取得的丰硕成果。

  6、整理课题研究文字资料,收集老师获奖证书及学生获奖证书的复印件,课题组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所撰写的有关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后反思等论文集,写好课题结题验收报告,做好个人的研究资料、学习笔记等收集整理,归档。

  7、整理课题研究成果,归档。

  8、整理有关课题研究的照片资料,给照片附注说明文字。

  三、结题工作展望

  1、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撰写、修改工作顺利。

  2、做好语文科题结题验收工作汇报,等待市普教室领导、专家前来验收、检查。

  3、我们真诚地希望实际语文课题研究工作能完满结题。

课题工作总结6

  本学期我们五年级语文组对本组的小课题“基于课后思考题有效把握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进行了认真研究。组内每位教师都积极配合参与小课题活动。为使今后我们的小课题工作做得更好,现对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重视课题研究,加强理论学习

  本学期我们组进一步学习了新课程理念,组织本组教师积极讨论制定本课题组工作计划和方案。并围绕我们组的小课题集中钻研、分析教材,认真做好本组小课题的研究工作。

  二、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1、我们结合教研组的活动在9月份组织教师观看教学光碟,研讨教法,提高学科认识,每人写了一篇观后感,让我们观有所得,学有所获。10月份开展了“走班上课”和“过关课”组本教研活动,组内教师都能够积极作准备,立足小课题认真备课,每一堂精彩的课都是大家都认真思考精心设计的结果。每上完一堂课我们就进行集中评课,及时反馈,针对教学中的每一个细小的教学环节发表自己的意见展示自己的观点。

  2、每位教师都能认真、按时完成2篇“听课感悟”、2篇“教学感悟”、1篇“优秀教学设计”、和1篇“优秀教学案例”。

  3、11月小课题教研月活动中,本组推荐优秀骨干教师李莉老师代表本课题组上展示课。组内教师充分发挥了集体力量、做到一人上课,同伴互帮,群策群力,共同进步。在后面的评课中,我们也虚心听取各位老师的意见,在评课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以评导教,以评促教。以上活动的开展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在我们组里,我是新教师,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匮乏,每当在工作学习上遇到不懂不会的,各位老师都非常热情的给予我很大的帮助,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小课题的研究上,大家都在积极帮助我,教导我,从而促使我努力认真工作,快速成长起来。

  三、重点检查了教师的备课和作业情况。

  在本学期刚开学和期中考试期间,我们在教导处和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检查了本组语文教师的教案。所有教师的备课都很认真详细,每位教师都做到“三级备课”、超周备课、有具体备、授课日期、教学计划、学期备课、单元备课等,教案书写认真整洁、内容详实,备课情况较好。我们还在20xx年10月份和20xx年11月份检查了本年级组学生的语文作业。每位教师都能够及时批改并批有激励性评语。

  通过开展以上活动使得各位老师的自身素质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课程理念和课题研究把握的不够准确,课堂教学没能充分体现组本小课题。对于课题组工作中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们将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

  这一学期里,我们付出,我们收获,添了几分经验,也多了几分教训。我们相信,在总结本学期课题工作的基础上,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下学期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争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绩。沿着“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的方向努力。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课题工作总结7

  从xxxx年xx月份至今,半年时间快过去了,我们课题研究虽然只有两位老师,但我们认真分析调查研究,团结协作,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课题实验方案,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和课题研究的阶段工作。在理论的指导下,扎实地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的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就这近半年的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所做的工作

  1、在课题实施之前,作为课题负责人,我和课题组成员一起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思想,希望通过学习,让理论来指导实践,融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于美术教学实践之中,使得课题研究获得质的跃升。同时,我们还有所分工,收集有关课题的资料,为课题框架构建完整、充分、饱满的躯体,保证课题的质的完美和量的统一。随着课题的深入开展,我们发现实验老师均已具有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大部分教师具备了课程资源规划与设计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整合能力、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实验中,学生的视野也得以拓宽,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养成。

  2、建立健全研究制度。每周五上午在办公室进行课题的商讨研究,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究与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首先从我校图书室借来了大量书籍,通过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研教改信息。其次通过网络搜集了很多国内外的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实现资源共享,增进横向交流。

  3、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互动学习。网络交流、展示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手段,根据课题需要,我们建立了课题网页,及时上传有关图片和文字资料。这种方式,使得课题研究更有说服力。

  4、在xx年4月25日,我们还邀请了分管课题研究的校长、区教研员、少年宫老师以及我们的美术教研组长共同为此课题进行开题论证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二、 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由于是课题研究的初探研究,加上课题组成员研究经验不足,几乎都在探索着进行课题研究,因此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向有经验的老师虚心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奋斗,不断摸索,寻找适合我们学校美术课程实施的发展道路。

  在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老师的努力拼搏下,课题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们将不断地完善课题方案,继续将课题研究进行下去,相信,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科学的方法,有了研究的热情,我们的研究最终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课题工作总结8

  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目标与课堂两层皮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现今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已转到了如何去制定和落实我们的目标这一操作性问题上。鉴于此种情况,我校提出进行“语文课堂目标达成策略”的求真务实的课题研究。我积极参加此课题研究,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本课题是本学期新申报的一个语文课题,我们认真系统地学习了课题申报书以及语文课堂目标达成策略相关的理论。这是一个新的课题,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对于目标的制定和达成大家都是按部就班,但是未引起关注,现在必须静下心来认真地学习一些相关的专著和他人的经验性文章,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学习中转变陈旧的观念。通过学习和交流,课题组老师认识到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求明确和准确。语文教学目标的准确应体现在摆脱“知识中心论”,定位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即不仅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当然,目标众多,并非时时处处都要一应俱全,面面俱到。具体到一篇课文、一节课,可以适当增删,有所侧重。同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目标,也应作出明确的规定。毫无疑问,只有高度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二、积极开展研究工作

  课题研究不是做“假、大、空”的资料,只有实实在在将课题落实到课堂之中,在实践中探索,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才有其真正的价值。

  1.本课题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我努力在自己的课堂实践中切实进行课堂目标如何有效达成的研究,及时将做法以及经验得失做好记录,在课题组活动时相互交流。

  2.开展课题研讨课,本学期课题组成员倪谷香﹑丁莲香分别执教了课题研讨课《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和《广玉兰》,从减负增效方面交流了课堂目标的达成度,我和课题组老师从具体的案例中分析了如何有效达成既定的课堂目标,在交流碰撞中引发思考。

  3.认真参加教材培训及集体备课:积极参加举办的论文评比。加强自己的理论修养和科研水平;定期提交相关论文、总结、心得体会,写好教学反思。

  三、取得的成绩

  本人在课堂教学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课题研究在学校“减负增效”课堂教学比赛中,我执教的《蚁国英雄》获得了三等奖,受到了听课老师的的好评。

  四、今后努力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认真收集整理实验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如参加市级课改论文评选获奖、汇编的教改论文等,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形成全面而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案,并将其用于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如些反复,形成有一定价值的操作模式和策略,并对操作策略和所形成的学生能力进行评价。

课题工作总结9

  一个学期已结束。半年的工作下来,总体来说,能完成基本的教育教学任务。有许多收获和启示、也有许多过失和遗憾,有一些成绩、但更多的是不足,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很多失败的教训。鉴以往之,用发展的观点来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总结。

  一、在教学中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认识剪纸主要是依赖视觉的直觉感知来完成,要感受美术的美,就必须投入到剪纸活动中去。随着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展开丰富的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动之以情、积极参与、快乐的学。比如说我在《穿花衣的热带鱼》这一课时,运用FLASH动画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创设了蔚蓝的大海、各种各样美丽的热带鱼以及会说话的小鸭子,还有美妙的旋律等一系列有趣的情境,然后课件中的热带鱼通过媒体展现在学生跟前,并且邀请学生参与游戏,并到大海里来一起游泳等等,这样以来再让学生剪纸的时候,学生对鱼的造型不感到陌生全都争先恐后地想要剪出各种各样的鱼。

  二、设计剪纸教学活动时,必须增强其趣味性:

  剪纸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经多次实践,我发现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以及他们学习剪纸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使剪纸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剪纸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

  的行动因素”。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更应把握好兴趣和参与这一对孪生的姐妹。

  三、增强学生自信,使每个学生大胆的在剪纸教学活动中展现自己:

  自信心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一个人有了自信心,不论在学习、工作,还是在生活中将成为强者,反之为弱者。因此,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的“教”为主,忽视学生的“学”,把教学过程“双主体”交互作用的活动变成教师向学生单向地传递知识的过程。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处于被动地适应教师教学,接受现成知识的“机器”,体会不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因此在我在剪纸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剪纸,采用语言性和非语言性两者结合的评价形式,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因为这些学生往往对剪纸课怀有强烈的渴望。所以,在美术教学中,不要忽视他们在美术表现中的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或任何一次参与行为,寻找一切机会表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为了激励学生大胆表现自我,在美术课堂上,我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让他们在黑板上、实物投影上大胆地去表现各种物体,并及时的鼓励他们、表扬他们,而他们感到很快乐,很有信心。通过实践,我发现学生在画画的时候既能自信又很富感染力与表现力。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总而言之,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都不喜欢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充当知识的容器。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把学习美术内化为自我的需要,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快乐地学习美术,自觉地接受美术的熏陶,从而领悟美术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借助美术的神奇力量,促进学生自身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出一大批有艺术涵养,高素质的人才!

课题工作总结10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高效教学策略及评价方式的研究》研究课题立项以来,我们组确定了具体的研究目标:

  1、让我们一线的数学教师更好地整体把握教材体系,对现行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及呈现方式进行再思考:或进行内容重组、或进行内容的重新选择、或优化内容的呈现方式等,以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让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来源于生活,更贴近生活,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同时通过对数学学习内容呈现方式的改变,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体现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与专家进行交流和对话,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向教材编写组的专家提供一线数学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方式的意见和见议,以让我们的数学教材更具有新实活的特点。在本学期,我们从课题研究的目标切入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具体如下:

  (1)学习教学理论、提高理论素养

  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逐步转变教学观念,是我们一直坚持的信念。课题组所有教师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教材分析、优秀课例观摩等活动,并通过上网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与学习,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素养,了解研究前沿的最新动态,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课题组员的理论学习,我们强调的是自学为主,在学习的同时强调让组员要把学到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2)加强交流研讨,相互学习经验

  课题研究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是一个互相学习和研讨的过程。在每学期我们都进行课题研究情况交流会,在交流中,课题组各成员互相取长补短。教师们在交流中得到收益,感觉到自身学习的重要性。在活动中我们都要确立研究的中心内容,对组员所教的内容都能从课题研究的内容实效出发,谈自己的观点、想法,应该说在每一次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活动中,所有课题组成员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改变,教育思想都得到了升华。

  (3)理论结合实践,追求有效课堂

  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成长学生、成就教师。在我们学习理论的同时,我们结合课题研究的目标,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研究实践活动,尤其是在本学期举行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中,每位数学教师积极参与,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地科学地进行教学法加工,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教师们采用对话、图文、表格、信息、游戏等形式呈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把静态的知识结论建立在动态的思考之上,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规则建立在形象的感知之上,将教材内容生活化、动态化、情境化、形象化,使学生原先感觉较模糊、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形象,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在课堂上敢想、敢说,学得灵活,学得主动,学生在课堂中获得了学习数学的信心,体会到了数学的探索过程、数学与自然、社会和人类生活的联系,从而获得了知识、能力、情感的全面发展。在一个学期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发展了学生,成就了教师,我们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逻辑分析和价值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优化,在呈现方式上也作了很多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一定的转变,但是我们这种研究仍是浅层次的,只能对学生的视觉产生刺激,让学生感觉好奇而已,不能从根本上达到学生内心需求,不能从更深层次上去使学生进入一种内在的、不由自主的学习和探究状态。

  针对我们目前研究的困惑:数学学习内容的挑战性方面深度不够,生活化内容的挖掘不自然,学校数学与日常数学之间的衔接和融合不到位的情况,学生学习方式相对单一,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下阶段我们将对数学教材的内容选择方面、教学案例研究方面、学生的作业设计方面、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方面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并多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丰富数学活动课的内容,让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内容更为丰富、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数学活动课的主动参与中提高数学素养。

  总之,我们课题组的所有成员将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务求促进教师的成长,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及数学素养的养成,以让我们的课题研究真正为一线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

课题工作总结11

  本学年我校《以自主学习为主线构建实效课堂行动研究》课题已经进入了实质性实施阶段,回顾一年来的研究历程,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本课题研究有效地聚焦了老师的群体智慧,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极大地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目前我校的课堂正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向前发展,我校课题研究掀起了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高潮,使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下面就我校课题研究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健全课题研究组织机构,确保课题研究有序进行

  我校课题研究不是花架子,而是真刀真枪地干。为了使课题研究更具实效,学校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其人员由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科研组组长、语、数、英科组长组成。由校长任课题研究组组长。我们把语、数、英分成三个子课题组,其中语文科由何镜柱校长挂帅,徐锦燕老师负责实效课堂研究,向广琴老师负责快乐作文研究;数学科由关广平副校长主抓,科组长吴有好老师负责具体工作;英语科由廖影红主任主抓,科组长詹熙玉老师负责具体工作。每一课题都有行政主抓,确保了行政推进的力度,由于课题研究处于初始阶段,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各行政、课题组负责人常常自觉跨科参与研讨,将其它科的.好做法移植到自己科组来,由于领导组各成员那种认真、务实的科研态度,使各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有序地朝着预期的方向前进,局面生动。

  二、描绘共同的愿景,用“理想课堂”带动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启动之初,大家就陷入了迷茫的状态,不知如何去改革?方向不明导致了老师展示的例课仍然与从前一样,几个星期过去了,改革停滞不前。面对这一情况,课题组又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我们认为要使改革深入下去,就必须让老师们从思想上弄清改革的方向,于是我们进行了“当前我们的课堂现实与新课程倡导的理念的差距”的课堂教学诊断;开展了“我们理想的课堂”、“现实与理想课堂的差距”的大讨论,让老师们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是什么样的课堂?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是什么样的方法?新课程倡导学生如何学习?

  通过研讨,通过思想的碰撞,老师们更加明确了目前我们的课堂实效性不强是因为:老师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总不能放手让学生充分交流。进一步追究原因,是因为学生都是带着空脑袋进入课室,在等着老师传授知识,学习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于是如何让学生在进入课室时头脑中就装满了知识,充满了疑问,这是改革的关键所在。如果课前学生头脑中就装满了知识,课堂上学生就会有表现的欲望;如果课前学生头脑中充满了疑问,课堂上学生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

  居于这种认识,一幅理想课堂的蓝图就展现在了老师们的眼前:“课前学生进行了有效的预习,头脑中就装满了知识,充满了疑问——课堂上让学生充分交流,充分表现,老师只作必要的点拨——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当堂检测。”

  这一理想蓝图让老师们看到了改革的方向,老师们由传统的备“教案”自觉地转移到备“学案”上来了,进行了学生“学习方案”的探索与研究,以“学案”引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老师在“学案”中为学生搭建起循序渐进的知识阶梯。

课题工作总结12

  《促进中小学生学习力提升的实践研究》是阳贵市教育改革试点的重点项目,是阳贵市教育局重点打造的研究课题,实验三中作为课题研究单位,对课题研究非常重视,决定以《思维可视化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堂实践研究》作为子课题,把思维可视化技术作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在全校开展研究工作。通过一个学期的研究,完成了市总课题组布置的相关工作,现将一个学期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建了强有力的研究团队。

  学校成立了以石艳梅校长为课题组长,分管校长、教务主任、各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研究团队。

  二、采取分层面研究的方式开展研究工作。

  我校的课题研究分为学校、教研组和教师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研究。

  在学校层面上,主要是确定研究方向:以思维可视化技术为载体,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对整体研究工作进行规划,拟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研究计划,制定学期研究工作推进表,对各业务处室进行分工,明确职责;撰写开题报告,组织培训,对各教研组的研究工作进行跟踪指导和监督。

  在教研组层面上,各教研组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确定全组研究专题及方向,拟定具体研究计划,以集体备课、主题研究、课堂实践为主要研究方式,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要有自己的研究专题,为每位课题研究老师建立个人研究电子档案,加强对老师个人研究的过程管理。

  教师个人层面上以小专题为切入点,以课堂为载体,以思维可视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思考力、实践力、创新力提高为目的进行研究。打造具有各自特色的高效课堂。

  三、完成的工作

  1. 拟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研究计划,制定学期研究工作推进表,撰写了开题报告。

  2. 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研究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应用思维可视化技术的能力。

  为了提高老师们应用思维可视化技术的能力,派出老师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学习培训,邀请贵州师范大学罗小芳老师为全校教师进行了思维可视化应用软件的使用培训,使老师们学会了思维可视化应用软件的使用。

  除了集中学习培训而外,各教研组还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思维可视化的知识。不断提高教师应用思维可视化技术的水平。

  3.建立了教师个人课题研究电子档案。

  根据市总课题组的要求,所有教师都建立了个人课题研究电子档案,详细记录课题研究的过程,方便了学校对教师研究工作的管理。

  4.开展了全校性的课题研究展示课活动。

  从10月份开始,在教务处的统一安排下,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课题研究展示课活动,要求学校中层以上干部每周至少听两节课题研究展示课。此活动的开展切实提高了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思维可视化技术的水平,检验了思维可视化技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积极作用。

  5.积极参加由总课题组组织的高中学段课题实验学校系列实践培训活动。

  学校对活动进行了认真准备,积极参加。以此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要求各教研组推荐优秀阶段性成果参与展示,对课题研究进行了阶段总结,制作了展板,选派了包括所有学科的骨干研究人员在家内的20人参加了12月7日的展示、交流和培训活动。

  6.开展了阶段性成果评比活动。

  12月份,学校开展了阶段性成果评比活动,要求各教研组推荐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师思维导图和学生的思维导图参加评比。活动结束后学校推荐了10篇优秀教学设计、10篇优秀教学反思、10幅教师思维导图和20幅学生的思维导图参加总课题组的评比。

  7.做好各教研组和教师的个人研究总结。

  为了不断提高下一步课题研究的质量,学校要求每个教研组和研究人员都要做好本学期的研究工作总结,对本组和自己研究工作进行认真反思,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便于提高下一步课题研究的质量。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到目前我校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正在将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和学习中。思维可视化技术对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在我校初步得到体现。

  阳贵市第三实验中学

课题工作总结13

  《民族山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是经师宗县教育局教科所审核批准,由高良中心学校组织开展的县级教研课题,鲁古完小32位教师共同参与研究,经过半年的研究与实践,现已取得部分的成效,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识字教学领域依然存在高耗低效现象,学生识字回生率高,阅读质量低,作文错别字多。传统的识字方法无法高质量地完成识字任务。落后的识字教学法严重制约了学生阅读、作文能力的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教育科研领域中的一场革命,对于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化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1、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人类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人类知识的数量大大地超越了人类记忆的极限,终身学习早已成为可能。而“终身学习”能力包括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文字是枯燥的书写符号,因此,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识字,提高识字能力,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有利于学生今后观察、感受、思考世界。

  2、《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2年级﹚提出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认知规律和汉字构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自主、主动、积极的识字意识,使教师指导识字与学生自主识字相互协调、和谐发展。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仅仅一、二年级规定的识字量约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一半,其中一年级上学期要认识400个汉字。这与以往相比,识字量大大地增加。我乡又是少数民族地区,如何使学生更1快地提高识字能力,便成了教学改革的需要。为此,我们将“民族山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作为实验课题,力求在识字教学中有所突破,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二、课题的研究意义

  (1)理论价值:从识字教学的课堂设计的角度探讨科学可行的操作思路与策略。

  (2)实践价值:

  ①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提高学生识字能力,逐步培养儿童独立自主识字的能力,增强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②提高教师自身水平,在新课程改革引导学生自主识字中有新体会。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

  (1)自主:自主指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支配。心理学中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学习中,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2)自主识字能力: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大量识字非常重要。识字活动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一方面要根据儿童心理规律,依照汉字本身的规律,让儿童用自己感兴趣的方法识字。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在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中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拓展识字途径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积累学习语文的后劲。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研究的内容:

  二、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拼音和汉字是重点也是难点,要使学生顺利过这一难关,在内容上要体现活、灵、动、新四大特点。使教学充满活力,透有灵气,使教学更为生动,教学不断创新。

  1、识字内容的选择

  (1)以新教材人教版小学

  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为主,并吸收并我国传统的识2字经验,收集韵文识字、儿童诗等作为识字课外的补充教材。

  (2)把影视标题、学生的名字、班里板报专栏、悬挂的条幅等作为识字教材。

  2、班级学生的识字差异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识字差异情况,找出原因。

  3、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发掘生活中的识字因素,让识字走进生活。

  4、寻求低年级学生有效的识字方法,让学生自主识字。

  5、识字方法的探索,形成提高学生有效识字的教学策略。探索有效、科学的识字方法,教给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二)研究的目标:

  1、拓宽识字渠道,提高识字兴趣;自主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2、拓宽识字途径,增加识字量。具有相当的自主识字的能力,实现独立阅读,基本无障碍阅读。

  3、提高独立识字能力,养成自主识字习惯。

  五、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调查统计分析,了解语文教师平时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的教学情况及学生的识字情况,作为课题实施前后效果的对比分析,检查课题实施的有效性。

  2、文献法资料法:以语文《新课程课标》(20xx版)、科学认读理论为指导,广泛吸纳国内外汉字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开展课题研究,在确定课题、分析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时使用此方法。

  3、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摸索出经验和规律的东西。

  4、实验法: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实施制定的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观察学生学习活动变化,总结规律,寻找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5、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对课题研究作总结、验证、提炼,概括有关教学现象,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

  6、案例研究: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

  六、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xx年4月1日至20xx年5月20日】:

  1、制定课题研究的方案计划。

  2、组织课题组所有成员进行理论学习,研讨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办法。

  3、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4、撰写调查分析报告。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xx年5月21日至20xx年12月31日】:

  1、理论学习并撰写心得体会。

  2、教学实践:撰写教学案例、以班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此方案,不断调整、完善课题的研究计划,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同时并撰写教学反思及教研论文。

  3、上好研讨课并及时撰写小结报告。

  4、邀请中心学校领导对当前工作进行评价指导、坚持做好第二阶段的延续、深入、提高工作,实践进入最后阶段,加大研究的力度,做好进一步的完善健全工作,对取得的成果进行科学的总结,准备结题。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3月31日】:采用经验总结法,对研究过程中形成的资料进行总结,形成适合学生,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课堂识字教学组织形式;形成课题研究成果。认真总结活动经验,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七、课题组成员及分工情况

  1、课题组成员:

  组长:张佐萍(鲁古完小校长)

  副组长:田文良张永顺窦体红念旭辉朱俞永侬海斌张莲翠主要成员:何冠鹤赵宴杨飞雁李孝良罗照霜朱明亮马婷芮

  郭宗美牛艳平余朝前戚彩珍

  其他成员:温红郎松林龚晓宏李玉高文惠段坤昌项文光彭俊丽杨婷

  2、分工情况:

  (1)田文良、张永顺、窦体红参与指导此课题研究各阶段的工作,念旭辉、朱俞永、张莲翠、侬海斌负责主持开展本课题研究,负责制定课题实施的具体方案、计划,总体策划,全面布置,收集资料,撰写各项报告,具体落实研究工作。

  (2)课题组主要成员应积极完成课题组安排的各项工作。协助撰写各项报告及情况说明,深入课堂实践,探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围绕课题做好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撰写课题研究心得体会、课题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总结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3)课题组其他成员也应积极完成课题组安排的各项工作。配合主要成员完成相关任务。撰写课题研究心得体会、课题论文等,

  八、课题研究中期成果

  1、进行了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1)、从学生调查统计表中,我们不难发现,有7%的学生不喜欢学习汉字。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大多外出打工无法重视孩子的书写,有半数以上的家长对孩子的写字姿势、方法无法进行辅导,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孩子书写和作业是否正确上,家长更是没法去关心孩子的正确率,只有极少数的家长既注重孩子的正确率,又关注了孩子的书写。10%的学生没有巩固学习汉字的好办法;识字途径单一,有50%的学生全靠语文课上老师的传授。除此之外,加上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全校没有一人参加过书法辅导班,写字全靠在学校的写字课和语文识字环节,同时孩子年幼,自控能力较弱,虽然想写好字,但也贪玩,再加上中国汉字的字形结构相对较复杂,作业量等客观原因,书写笔顺和间架结构不好把握,写字兴趣不浓厚,具体地说:

  ①、学生们一次能记住的生字普遍较少,学生对自己的识字效率没有自信。 ②、学生识字的途径比较单一,从选项的数量上来看,通过语文课上教师教认识汉字的学生人数最多。

  ③、学生们大都觉得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有好处,但学生普遍不会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识字。其中,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借助字典、猜字谜、编儿歌等方法都是他们很少用的识字方法。识字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不强。在结合字理识字方面显得不足,对于字理识字了解不够,运用得也很少。

  ④、学生书写汉字的笔顺正确率不高。

  ⑤、很多学生遇到不认识的汉字时都不会查字典或问老师。

  本次问卷调查比较客观地反映出了我校低段学生在识字方面的困难和希望,为低年级识字教学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为今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帮助,同时对于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从教师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

  教师对于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了解和把握程度各不相同,特别是识字与写字教学方面所进行的调整、变化并不清楚,仅有约三分之一的教师准确认知。

  近50%的教师也发现了学生识字学习无兴趣的现象,所以他们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很认真听讲,气氛并不热烈,在学完生字后作业或考试中写错了都是靠教师讲解,缺乏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均把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作为识字教学最难实现的目标,另外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汉字的时间较为合理。

  大多教师重视能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实际观察中大多数教师也是这么做的,因为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识字效率。然而谈到识字教学中重难点时,“字的结构”“字的基本笔画”“学生错别字太多”的问题比较突出,这其实就落实到了写字教学上,呈现出一种“眼高手低”的现象,也体现了写字教学的弱势与无力。

  对于学生的书写评价,只是教师个人的一种主观评价与判断,同时我们也感受得出教师的不自信。那么教师写字教学方法如何呢?(学生问卷9小题)“反复抄写”“朗读”,这些都是教师纠正学生写错字的一种行为,反映出真正能“一笔一划教”的教师太少、太少。

  教学中“学生练字时间太少”,其次是“学习内容太多,重心难放”,因而自己的课堂上就“根据时间、内容而安排学生习字”,能坚持的,“时间也很少”。

  通过对教师主观评价和能动性的调查,发现如今的电子白板教学,使教师平日的书写更加少,基本上也就是随堂的板书了。而对个人的书写也没有一定的要求和期待,能高标准要求自己的也不多,还是停留于“工整规范”和自我认知阶段,还有部分觉得“需要好好学习”,也表达了愿意了解书法艺术的心愿。但是,或许每到用时方恨少,人们总是习惯于思考的需要,而付之行动的少之甚少,也总是能与自己找到很多很多无法学习的理由。最后细观各位老师的硬笔作品,的确是努力于达到“工整规范”,能体现出艺术美感的只有一部份。

  另外,从教师年龄方面分析,老教师的字迹有一定的功力,间架结构和起落笔之间有行运的章法,而越是年轻教师,以上越是被削弱,90的大学生们,与现代信息技术接触最多的他们,表现出对常规教师基本功的不足。再有,从问卷中的大体情况来看,可见教师习字时的随意,很多丝毫的小问题,却能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面对学生的板书,我们要慎之再慎,不能依赖于自我的习惯与感觉。

  2、课题组成员的业务水平,理论水平,科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通过前阶段课题的研究,我校参与研究的教师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深化开展自主识字的实践研究,转变了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了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师思想和行为的改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并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及时总结优秀研究成果。同时,我校语文教师逐步转变了教育理念,把课题研究思想贯穿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之中,注重识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注重精心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化情境,使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使广大学生从识字学习中享受快乐,学会探究,学会猜想,学会转化,学会应用,并引导教师在反思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和教学设计能力。

  3、组织课题组成员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进行理论学习我校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学习笔记,并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理论观、学习观、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4、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

  我校17位课题组成员其中的12位语文教师经常开展识字教学交流会,每位教师都精心设计了一篇关于识字教学的教学设计,并准备投稿于云南省报刊社举办的竞赛活动中。

  5、积极参与各种论文征集活动

  我校教师积极撰写关于自主识字方面的论文,现有10多位教师已上交论文,正准备投稿于上级部门组织的论文征集活动中。

  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校正研究方向

  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目标要求,把课题研究和日常的教研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选择不同的方面作为研究7的突破口,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前期的课题研究阶段中,我们首先从教育意识上有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其次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也加深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

  十、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1、课题组实践成员教学设计阐述中比较注重过程讲述,教学实践多,缺少理论支撑,对课题的理论构建能力显得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习与培训。

  2、繁重的事务,课务,使教师不能有更充足的精力投身到教育教学研究之中,给研究工作的深入带来困难,不善于书面积累素材,平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不足。

  3、如何改变组织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生活化的识字”活动中来是今后应该改进的地方。

  4、通过研究探讨,摸索出“生活——识字——生活”的识字教学模式,并加以推广,用它指导今后的识字教学工作。

  十一、今后课题研究努力地方

  1、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积累教育资源,总结研究成果。

  2、定期举办课题研究交流、展示活动,发挥课题研究的示范辐射作用,以促进我校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3、加强多媒体在本课题中的使用,使识字与信息技术融合,提高现代化手段为教学的辅助作用,从而激发、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阅读能力、自主识字能力,丰富教学手段,达到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4、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学习、实践、质疑、探讨,不断地分析总结教学中的经验,不断提高课题研究能力。

课题工作总结14

  光阴荏苒,又一个充满挑战、富有收获的学期结束了。这学期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丰厚,全体课题组教师在继续推进“抓三大建设,重跟踪培养,让学生快乐学数学”这一学校特色的同时,以“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保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的科研状态,落实“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方针,争取实现“不断超越,持续发展”,从而突出教研组特色。

  一、重视学习理论,加强校本培训研究。

  1、不断汲取新课程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要确立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就必须让学习的步伐紧跟新课程的进行。本学期教研组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等有关课程改革的资料,加深对其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同时重点学习了《教育新理念》、《建设新课程、从理论到行动》等专著,引领教师以新的理念来指导、阐释、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2、积极构建研究型群体,让课题研究走在理性的实践大道上.开展"学-研-讲-评-改"系列活动。"学"即定向学习;"研"即专题定向研讨;"讲"即确定教师尝试执教教研课;"评"即结合学习体会,进行课堂教学的评议;"改"即在评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年级组在全体参与、共同研究、准备充分的基础上推出上档次的教研活动课。由年级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先确定研究专题,学习有关这专题的论文、理论,然后每位老师以学习的理论为指导,自己独立备出能代表近阶段最高水平的课,在周四课堂教学展中展示自己,如五年级推出研究专题:自主探索,体验快乐;三年级推出研究专题: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学习数学等,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二、做好教学常规,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常规是否扎扎实实落实,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我们数学组要求教研组长、学科组长加强联系,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性监督、管理及调控,每月即时将各组员的备课情况、上课情况、作业布置与批改等进行组内通报,详细要求如下:备课:把备课作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变备“课”为备“人”,变备“形”为备“神”,要精心备课,扩大学生课堂实践的空间,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注重形成个性化的设计方案,努力探索出一条学生“能学、会学、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学得有情趣”的有效途径,努力做到每节课成为每位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的广阔天地。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年级组长每周二召集组员开研讨会,作好记录,以课前教师的个性化教案为主,强调写教学后记,记录自己的教学反思,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作业:强调教师要精心选择练习题,不搞题海战术,同一备课组老师商议每周练习题。作业要精心批改,使学生通过练习达到巩固、提高、反馈所学知识的目的。

  听课:提倡组内教师多听“推门课”“邀请课”、“研讨课”,切实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要求每位教师每月至少听同组老师两节课,要有记录与评议,使上课的老师都能有进步。

  三、提高教科研活动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为了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到课改的浪潮中来,及时准确地了解教改新动态,扎实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本学期约12人参加其他学校的教研活动,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开学初,学校就申请举行数学教学公开教学观摩活动,本学期所有数学教师都能积极认真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将学习的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努力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积极参加省市等论文的评比活动。

  四、重抓奥数特色,让学生快乐学数学

  学数学究竟给学生带来了什么?数学学习不再仅仅是数学课本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同时还应关注史料、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数学家的介绍、数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这些如果只靠数学课堂四十分钟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而数学兴趣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为了让我们的数学达到“寓教于思、寓教于乐、寓教于趣”的效果,我们在每周六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低年级以基础思维训练为主要内容;中年级主要内容为数学游戏、数学故事、数学谜语、趣味数学、数学讲座、课外阅读等;高年级增加生活中的数学、智能趣题、读报用报、思维训练、赛前集训等。同年级的老师进行集体备课,教学内容精挑细选,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时空。各班开设富有班级特色的“数学角”,如“数学图书角、数学乐园、数学擂台”等。由于我们拥有一支素质精良、乐于奉献的教练员队伍,本次由管琦红辅导的“小数报”竞赛我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硕果累累无不倾注着领导和老师们团体协作的精神。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短短的12个字充分概括了我们教学教研的方向与精髓,唯有我们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课程改革的礁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课题工作总结15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国教督办函〔xx〕x号)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我区积极采取行动,认真组织开展专项治理,第一阶段工作有序扎实。为持续深入推进第二阶段工作,确保整个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真做好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月报工作

  建立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月报制度,从9月份至12月份,每月填写《9-12月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月报表》(见附件),加盖公章后,于次月10日前报送区教育局督导科沙斌,并请通过姜堰教育网电子办公平台同时报送电子版。

  二、积极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督查工作

  (一)督查范围。全区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

  (二)督查内容。专项治理第一阶段开展教育、完善制度、加强预防、及时处理、监督指导以及组织部署等情况。

  (三)督查安排。

  1.学校自查。各校按照要求进行全面自查和总结,形成自查报告并报区教育局督导科。

  2.县级普查。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督查组对县域内所有中小学校专项治理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并对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对于专项治理期间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除督促整改外,将予以追责问责。

  三、有关工作要求

  1.进一步提高认识,各校要充分认识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要成立专门的校园欺凌专项治理领导小组,明确专人具体负责本校的校园欺凌专门治理工作,并设立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投诉、举报电话,并通过校园网、公示栏等,向学生、家长、社会公布电话号码。

  2.进一步完善制度,各校要进一步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

  3.进一步加强预防,各校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要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要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

  4.进一步狠抓落实,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要按照国家、省、市部署要求,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抓到实处,通过专项治理,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广大师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课题工作总结15篇】相关文章:

课题自我鉴定08-27

课题自我鉴定15篇11-04

研究课题:测试不同的考试方式11-13

教师课题研究心得体会08-11

课题研究个人工作计划范文11-07

幼儿园课题工作计划9篇11-06

《小学四年级数学总复习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09-15

自我工作总结07-07

供暖的工作总结11-12

调度工作总结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