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化学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第二学期化学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安排,我担任高二(5)(6)班的化学教学任务,每周5小时。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学任务如期完成。本学期已完成选修课《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化学》的教学内容,期末复习工作也顺利进行。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总结一下这学期以来的工作。
化学教学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化学知识系统与化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其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如何在教与学的统一中完成这一中心任务?通过对学生的研究,发现学生差异很大,主要表现在原有知识、学习方法和信心的基础上。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以下分层教学对策:
一、弹性调节的难度
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必须适合学生的食欲,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如果要求太高太难,学生接受不了,就会厌学,成绩更差;如果要求太低,学生会觉得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因此,我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我灵活调整,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加强方法指导
对于知识基础好、学习方法适当、学习信心强的学生,重点是引导学生向纵横方向发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习余味;对于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差、学习信心弱的学生,重点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三、课堂、课后有分别
无论是难度和广度的调整,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要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渠道,因此提高课堂效率尤为重要。在备课时,要坚持启发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化学的特点,要多做实验,联系生活,从各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要适当利用课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注重课堂节奏和容量,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特点,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后培养不同学生。
四、积极掌握日常教学工作程序,使教学工作有效开展
根据学校的要求,我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准备材料的收集工作。每周至少四次学生作业,全面整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上课,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次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撰写实验报告;坚持使用指南,要求主题有一定的知识覆盖,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编写了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讲座,成功完成了竞赛辅导任务。
以上是我在化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向老教师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第二学期化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高三化学第二学期备课组工作计划03-28
大班第二学期班级工作总结08-29
有关第二学期少先队的工作总结10-07
第二学期师徒结对工作总结12-15
小学第二学期安全工作总结07-02
小学第二学期教研工作总结10-23
小学第二学期工作总结06-02
第二学期总务工作总结07-02
小班第二学期班级工作总结09-21
小学第二学期工作总结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