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三封求职信

时间:2024-12-22 19:46:28 求职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爱因斯坦的三封求职信

爱因斯坦的三封求职信

  他,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耳姆镇的一个小业主家庭,由于父亲不善经营,家道衰落,靠舅舅的支持,1900年成功跨入苏黎世工业大学。

  大学毕业后,他曾想留校任教,一方面可以自食其力,解决家庭的负担;另一方面可以安心在自己喜欢的物理学领域发展。

  但是由于在校期间不善交际,“愣头愣脑”,再加上他既不修边幅,又不通世故,一些喜欢这位学生的教授,后来也慢慢疏远了他。自然这位个性倔强、桀骜不驯的学生没能如愿以偿。

  无奈,只好回到自己的家乡。半年过去,工作依然毫无着落,他几乎跌到了人生的谷底。绝望之余,他竟然异想天开,想向德国伟大的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求助。因为奥斯特瓦尔德曾经力排众议,在瑞典化学家阿伦利乌斯最困难时给予过巨大的帮助,阿伦利乌斯不负众望,于190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奥斯特瓦尔德曾因这件事被誉为“科学伯乐”。他心里暗暗嘀咕:也许这位“科学伯乐”也能发现我这匹“千里马”。于是他当即提笔给奥斯特瓦尔德写了一封信。信里说:“由于我受了您写的《普通化学》的启示,写了一篇关于毛细作用的论文,我很冒昧地寄一份给您。同时,我很唐突地请问您是否要雇用一位数学、物理学的助手。我这样冒昧地请求是因为我没有钱,而且只有这样一种工作才能给予我深造的机会。”

  但这位“伯乐”却没有给他回信,这让他非常失望,却又不甘心。第二次他考虑得更加细致,心想既然对方不回信,再写信去就显得有点死乞白赖,让人瞧不起。于是他找了个借口,给奥斯特瓦尔德寄了一张明信片,并且在明信片上说上次写信可能忘了写回信地址,因此这次是特意告诉他地址的,并且还附了一张写好自己地址并贴满往返邮票的信封。当然,也少不了再次说明自己的窘况,可这张明信片依然如泥牛入海。

  他的父亲深深同情儿子的处境,洞察到失望的情绪刺伤了儿子的自尊心,再这样下去,也许会彻底毁掉他的前程。虽然他贫病交加,也不熟悉科学界的情形,但出于深深的父爱,他多么想能够帮儿子一把。于是他在儿子给奥斯特瓦尔德发出第二封信后的第十天,也提笔给奥斯特瓦尔德写了一封信:“亲爱的教授,请原谅我是这样的一个父亲,为了儿子的前途竟冒昧给您写信。我儿子因为目前的失业极为不安,而且时间越长,他就越认为自己没用;更严重的是由于我不富裕,他更认为自己是家庭的一个负担。由于我儿子尊崇您是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我才敢于请求您读一读我儿子的论文,并请求您写几个字鼓励他,使他恢复对工作及生活的信心。如果您有可能替他谋得一个助教的职位,我将感恩不尽。我再次请求您原谅我的冒昧,而且希望您不要让我儿子知道我给您写了信。”

  天无绝人之路,或许教授被他们父子的真挚所感,终于给他寄来一封信。信中说,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准备设立一个专门审查各种新发明的技术职位,愿意推荐他就职。一年之后,他终于如愿到专利局上班,职位是三级技术审查员,年薪3500瑞士法郎。他终于在23岁时摆脱了可怕的失业阴影,可以自食其力并养家糊口,不再为面包揪心发愁了。

  体会到工作的来之不易,他也更加努力地钻研学术,后来终于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成为一名著名的科学家,他就是——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为此一生都念念不忘这位教授的帮助。但这位教授每次谈及此事,都微笑着回答,真正帮助你的是三封信笺,它让我看到了你的耐心和执著。我们想想,如果没有三封信笺的插曲,恐怕就没有今天的相对论。爱因斯坦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需要耐心和执著,或许明天成功就在你身旁。

老段子点评:

本文的逻辑是,爱因斯坦因为得到教授推荐的工作有了安定的生活,得以投入科学研究。总感到有些牵强。因为,其一,教授对学生的两次求助不予搭理,最后在爱因斯坦父亲的求助下才予以答复;其二,教授并未对爱因斯坦的文章做出评价,是否读了也未可知;其三,教授并没有接收他为助教,只是推荐了一份与教授无关的工作。我所知道的是,爱因斯坦对专利局的工作并不热爱,不然,就不会登报征友,组建“奥林匹亚科学院”,走向科学研究之路了。

《爱因斯坦的三封求职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爱因斯坦的三封求职信】相关文章:

《爱因斯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10-14

爱因斯坦的四封自荐信02-18

《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读后感10-24

求职信求职信09-15

专业求职信求职信11-06

求职信_求职信大全06-28

毕业求职信求职信11-24

求职信护理专业求职信09-16

求职信求职信格式模板10-14

求职信12-19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一键降重/降AIGC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爱因斯坦的三封求职信

爱因斯坦的三封求职信

  他,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耳姆镇的一个小业主家庭,由于父亲不善经营,家道衰落,靠舅舅的支持,1900年成功跨入苏黎世工业大学。

  大学毕业后,他曾想留校任教,一方面可以自食其力,解决家庭的负担;另一方面可以安心在自己喜欢的物理学领域发展。

  但是由于在校期间不善交际,“愣头愣脑”,再加上他既不修边幅,又不通世故,一些喜欢这位学生的教授,后来也慢慢疏远了他。自然这位个性倔强、桀骜不驯的学生没能如愿以偿。

  无奈,只好回到自己的家乡。半年过去,工作依然毫无着落,他几乎跌到了人生的谷底。绝望之余,他竟然异想天开,想向德国伟大的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求助。因为奥斯特瓦尔德曾经力排众议,在瑞典化学家阿伦利乌斯最困难时给予过巨大的帮助,阿伦利乌斯不负众望,于190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奥斯特瓦尔德曾因这件事被誉为“科学伯乐”。他心里暗暗嘀咕:也许这位“科学伯乐”也能发现我这匹“千里马”。于是他当即提笔给奥斯特瓦尔德写了一封信。信里说:“由于我受了您写的《普通化学》的启示,写了一篇关于毛细作用的论文,我很冒昧地寄一份给您。同时,我很唐突地请问您是否要雇用一位数学、物理学的助手。我这样冒昧地请求是因为我没有钱,而且只有这样一种工作才能给予我深造的机会。”

  但这位“伯乐”却没有给他回信,这让他非常失望,却又不甘心。第二次他考虑得更加细致,心想既然对方不回信,再写信去就显得有点死乞白赖,让人瞧不起。于是他找了个借口,给奥斯特瓦尔德寄了一张明信片,并且在明信片上说上次写信可能忘了写回信地址,因此这次是特意告诉他地址的,并且还附了一张写好自己地址并贴满往返邮票的信封。当然,也少不了再次说明自己的窘况,可这张明信片依然如泥牛入海。

  他的父亲深深同情儿子的处境,洞察到失望的情绪刺伤了儿子的自尊心,再这样下去,也许会彻底毁掉他的前程。虽然他贫病交加,也不熟悉科学界的情形,但出于深深的父爱,他多么想能够帮儿子一把。于是他在儿子给奥斯特瓦尔德发出第二封信后的第十天,也提笔给奥斯特瓦尔德写了一封信:“亲爱的教授,请原谅我是这样的一个父亲,为了儿子的前途竟冒昧给您写信。我儿子因为目前的失业极为不安,而且时间越长,他就越认为自己没用;更严重的是由于我不富裕,他更认为自己是家庭的一个负担。由于我儿子尊崇您是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我才敢于请求您读一读我儿子的论文,并请求您写几个字鼓励他,使他恢复对工作及生活的信心。如果您有可能替他谋得一个助教的职位,我将感恩不尽。我再次请求您原谅我的冒昧,而且希望您不要让我儿子知道我给您写了信。”

  天无绝人之路,或许教授被他们父子的真挚所感,终于给他寄来一封信。信中说,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准备设立一个专门审查各种新发明的技术职位,愿意推荐他就职。一年之后,他终于如愿到专利局上班,职位是三级技术审查员,年薪3500瑞士法郎。他终于在23岁时摆脱了可怕的失业阴影,可以自食其力并养家糊口,不再为面包揪心发愁了。

  体会到工作的来之不易,他也更加努力地钻研学术,后来终于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成为一名著名的科学家,他就是——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为此一生都念念不忘这位教授的帮助。但这位教授每次谈及此事,都微笑着回答,真正帮助你的是三封信笺,它让我看到了你的耐心和执著。我们想想,如果没有三封信笺的插曲,恐怕就没有今天的相对论。爱因斯坦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需要耐心和执著,或许明天成功就在你身旁。

老段子点评:

本文的逻辑是,爱因斯坦因为得到教授推荐的工作有了安定的生活,得以投入科学研究。总感到有些牵强。因为,其一,教授对学生的两次求助不予搭理,最后在爱因斯坦父亲的求助下才予以答复;其二,教授并未对爱因斯坦的文章做出评价,是否读了也未可知;其三,教授并没有接收他为助教,只是推荐了一份与教授无关的工作。我所知道的是,爱因斯坦对专利局的工作并不热爱,不然,就不会登报征友,组建“奥林匹亚科学院”,走向科学研究之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