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实习报告

时间:2021-05-11 21:54:05 实习报告 我要投稿

野外实习报告模板9篇

  我们眼下的社会,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野外实习报告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野外实习报告模板9篇

野外实习报告 篇1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动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动物和外界环境之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能很好地认识和利用动物,使它能更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认识动物的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对动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用途,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预防;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过野外实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认识动物的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对动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用途;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过野外实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掌握所采集动物的种类名称、分类地位、分类依据、采集场所、采集方法、标本制作方法和生境描述等。

  1、通过野外实习,不仅能够把在课本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中,还能够使我们对已学的知识加深理解。同时可以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培养我们对于动物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野外直接捕捉野生动物(主要是昆虫),学习采集动物标本的方法, 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类鉴定,同时学会和熟悉运用诸如图片比照、动物分类 检索表、主要特征鉴别等方法进行动物分类鉴定。

  3、通过对捕捉到的动物进行动物标本的浸制、剥制、干制等的标本制作, 学会动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4、通过野外实习,可以培养我们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应有的科学态度, 以及在生活中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荣誉精神,实习报告《关于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范文》。

  二、实习基本情况简介

  1、实习时间:20xx年05月26日——20xx年05月29日

  2、实习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汤口镇寨西浮溪村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的南部温和多雨,四季分明。本次的实习地点是黄山的最南端——汤口,该地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具有很高的教学和科研价值,是我们进行野外实习、学以致用的理想之地。

  3、实习人员:20xx级生物科学班全体学生

  4、指导教师:耿学侠、查岭生、李学明、丁建华

  三、实习要求与任务

  1、认识100种以上的动物种类 (主要是昆虫),并至少能分类到目。

  2、学会并掌握描述动物的分类特征。

  3、学会利用检索表检索和鉴定动物的类别

  4、学会制作昆虫标本和动物录制标本的基本方法。

  四、实习内容

  我们实习的内容主要为无脊椎动物(昆虫)的野外观察、采集、分类鉴定、标本制作与保存等。无脊椎动物——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1、昆虫采集工具

  捕网、毒瓶(装有乙醚或酒精,用于迅速毒杀昆虫)、三角纸包等

  2、昆虫采集方法

  本次实习中我们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网捕法和灯光诱捕法,介绍如下:

  (1)网捕法:分为飞网采集法和扫网采集法,一般是看到要捉的昆虫后用捕网采集,适用于善跳会飞的昆虫。飞网法主要对象为鳞翅目(蝶类)、蜻蜓目、双翅目(蝇类)、和膜翅目(蜂类),扫网法主要对象为竹节虫目、螳螂目、直翅目的蝗虫、同翅目、脉翅目以及陆生半翅目和鞘翅目的主要类群等。 捕网的使用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使网袋底部往上甩,将网底连同昆虫倒翻上面来。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转动网柄,使网口向下翻,将昆虫封闭在网底部。

  取虫时,先用手握住网袋中部,将虫束在网底,再将毒瓶伸入网内扣取。对于膜翅目昆虫,应先隔着网将其弹晕再放入毒瓶中。对于鳞翅目昆虫,应隔网用手轻捏其胸部,之后使其两翅竖立,放入三角纸包中。

  (2)灯光诱捕法:利用某些昆虫趋光性的特点,夜间在驻地附近靠近河流的地方,树起一方白幕布,幕上前方拉上一盏电灯。昆虫会趋光而至,多数停在布幕上,或跌落布幕下,集中采集,用镊子夹入毒瓶或纸包或浸入酒精中,以备制作标本。主要对象为蜉蝣目、广翅目、鳞翅目(蛾类)、襀翅目。

  其它的辅助方法有振落法,适用于在高大树木上的昆虫和一些具有假死性的昆虫。搜索法,适用于躲藏在各种隐蔽的地方昆虫。毒杀法,主要是用酒精和乙醚致死昆虫。

野外实习报告 篇2

  一、实习地点介绍:

  紫溪山位于楚雄市西南20多公里,离昆明约200公里,是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级旅游景区,面积4万多亩,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6%,海拔19000米至2502米,是目前云南最大的天然森林公园。紫溪山一万松林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景区内峰峦起伏,森林茂密,古木苍天。主要景点有:德运碑、千年古藤、响水箐瀑布、仙人谷、紫顶寺、茶花园、樱桃园、望海楼、杜鹃园、牡丹园,兴建了民族村、紫霞山庄等旅游接待设施和众多的农家乐。

  紫溪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春暖旱重、夏无酷暑、秋季凉爽、冬无严寒、有万年古藤、千年银杏和650余年历史的茶花树。紫溪山是滇中有代表性的生物多样性物种基因库,有1500多种植物、136种鸟类、30多种动物。三尖山、香水月季等珍稀植物较多,绿孔雀、棕颈犀鸟等珍禽栖于林中,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植物王国和百余种鸟兽聚集的地方。历史上,紫溪山曾以66座林,77座寺,88座庙而享誉四方。目前有人工建造的1200亩茶花园、1500亩杜鹃园,为全国少见。

  紫溪山现有3万亩的半温润常绿阔叶林,以滇石栎、包石栎、滇青冈为主要林木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和云南松林,其森林覆盖率达96%,是楚雄市的重要水源林区。据调查,紫溪山自然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202种,隶属于65个科,其中药用植物49科,76种;珍稀植物有百年生的茶花28株,以及零星分布的滇藏木兰、三尖杉、香果树、银杏、桂花、白玉兰香樟、木姜子、云南含笑及杜鹃多种,还盛产松茸、鸡枞等名贵食用菌。在莽莽丛林中,有很多动物生活于其间,据统计,动物中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黑颈长尾雉、绿孔雀,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动物的有小熊猫、蟒蛇等。

  紫溪山盛产茶花,紫溪山茶花不但树龄早,而且品种之多,花色齐全,在滇中首屈一指。民间有“云南茶花甲天下,资溪茶花甲云南”之说。紫溪山建有茶花园、杜鹃园、牡丹园,并重建紫顶寺、紫霞山庄、望海山庄等旅游设施。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办彝族马樱花节。资溪山风景区现在盖起了万松林山庄、紫霞山庄、望海山庄、民族村等宾馆、饭店,接待各方来宾。

  摘要:种子植物可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形态各异,寿命长短差异悬殊。种子植物的生长和分布与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 生活环境中,形成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种子植物在经济建设中是一类极其重要的植物,人类的衣,食,住,行均不能离开它们。

  二、 意义与目的:

  1. 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生物学的形态的鉴定技术和分类方法。培养学生具备生命科学的专业基础,以利于更好地学习和从事生物学的研究,为开始发展生态学环境学 等边缘学科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2. 掌握一般的植物分类的理论基础,能认识30—50科植物。掌握重要植物标本采集的基本方法,认识草本植物的特征。

  3. 掌握一般重要生物群落的植物分布类型;牢固掌握生物生态学和生物群落学的理论及其内容。

  三、材料与方法

  1.设备与用具:气压表(海拔记录仪) 标本夹枝剪 小铁铲捕虫网

  采集刀 标本袋采集袋采集记录本塑料桶钢卷尺标本瓶

  水壶塑料袋 笔记本

  2.药品:常用药品(感冒药等) 消毒药(酒精)蛇药片等

  3.采集方法:

  (1)木本植物的采集

  用枝剪剪下一枝带叶,花或果的枝条,必要时还要采取一部分树皮。木本植物的物候期不同,应根据物候采集。采集雌雄异株的植物标本时分别采集雄株和雌株标本,分别编号,如杨,柳等。采集的标本不宜过大或过小,以长约40厘米为宜。标本采集后先 作简单修整,再放入采集袋中。

  (2)草本植物的采集

  采集草本植物时,除花果等部分必须采集外,还要采集它的地下部分。植株较小者,可挖取全株;植株较大者,可将标本折成“V。N。M”字形。如植株仍嫌过大即将剪截成带根的下端,带叶的中端和带花果的上端等三部分,一起压在标本夹内,记上同一采集号,并注明它的高度。

  (3)特殊植物的采集

  有些植物的叶片及花序很大,如棕榈科,芭蕉科植物,它们的大型叶片压制较困难,压制时可沿中脉的一边剪去一半,但保留顶端:复叶可沿总轴一边的小叶剪除,顶端的小叶也须保留。

  4. 采集工作应注意事项

  (1) 采集标本要注意保护植物

  (2) 一些植物具毒,故对不了解的植物不可随意使用,以免中毒。

  (3) 注意安全,如要采集生长在险要地段的植物标本时,先要找好踏脚点,千万不要脚踏在已经风化的岩石,枯树或易滑的表面上,避免出事故。

  5. 标本的整理和压制

  (1)编号及记录将采集的全部标本编号,放入采集袋中。

  (2)压制 打开标本夹,在上铺4—5层草纸,然后将修整好的标本平铺,再将标本逐一与草纸隔开。草本植物或枝叶花较薄的植物用一张即可,否则可多用几张,花果过大的常使其中六下空隙,可用草纸将空隙填平,才能使全部枝叶承受均等的压力。新压的标本需每天换干纸一二次,五天之后,依据标本变化的程度可隔天换纸,一般经十天以后,就可不必换纸了。压制时的第一次换纸十分关键,这次换纸的任务是对号,换纸,整形,垫平。将标本移至干纸之上时,再进行一次整形修剪,除去多余或残缺的部分,调整叶子正反面比例。将重叠或折皱的部分展开,把标本摆放成型。

  在换纸过程中,每次都要注意将叶子铺平,并要细心轻放,避免损坏标本。发现掉落的花果,应及时将它们装在纸袋中不可丢失。

  6. 标本的制作

  在标本的反面涂上一层粘贴剂,然后将标本粘贴在台纸上的适当位置,不能过高,过低或过左过右。标本粘贴后,再用针线将纸 叶脉等处缝牢,并立即用重物压平。掉落的花果落在纸袋中,并随即粘贴在台纸的一角,不能随意抛掉。标本鉴定后,将鉴定签贴在台纸的右下角,将野外记录签贴在台纸的左上角。

  四、 科的种类(大约六十多种):

  (1) 松科:雪松、华山松、云南松

  (2)柏科:圆柏、刺柏、侧柏、

  (3)杨柳科:垂柳

  (4) 壳斗科:原江栲、滇石栎、栓皮栎、槲栎、黄栎、滇青冈、高山栲

  (5)桦木科:旱冬瓜

  (6)榆科

  (7)寻麻科

  (8) 蓼科:头花廖、小黑药、拳参、金荞麦

  (9) 菊科:滇大棘、牡蒿、凤毛菊、朱光相青、心叶兔儿风、三叶兔儿风、烟锅头、灯盏花、飞蓬、天明今、紫茎泽兰

  (10)唇形科:风轮菜、夏枯草、细轴香薷、鸡骨柴、香茶菜、牛至(滇香薷)

  (11)蔷薇科:野草莓、插秧泡、三叶悬钩子、仙鹤草(黄龙尾)、常绿蔷薇、青刺尖、棠梨、多依、银毛韦林菜(翻白叶)

  (12)禾本科:白茅、茎草、雀麦

  (13)蝶形花科:美丽胡只子、响铃豆、木兰

  (14)毛茛科:毡帽银莲花、胡长草

  (15)忍冬科:臭荚蒾、接骨木、水红木、柔柔百、学满草、

  (16)天南星科:虫楼、天南星、半夏、魔芋

  (17)山茶科:厚皮香、细齿柃木、银木何

  (18)十字花科:草菜(19)玄参科:鞭打绣球(异叶红木)

  (20)茜草科:猪殃殃、茜草、薄皮木、翅颈相青、

  (21)葡萄科:漄爬藤、三叶爬山虎

  (22)木犀科:滇木栖兰 (23)笕科:牛膝(24)荨麻科:糯米(25)山萝卜科:和尚头(穿续断) (24)薯蓣科:山药 (25)茴香科:野八角(26)鸭子草科:露水草(27)野茉莉科:楚雄野茉莉(28)桑科:地石榴 (29)龙胆科:滇龙胆、獐芽菜

  (30)小荹科:天南竹、十大功劳(31)水龙骨科:二色瓦韦、带瓦瓦 (32)莎草科:红果莎草(33)报春花科:过路黄、珍珠菜(34)狗屎花(倒提壶)(35)凤尾菊科:井口边草(36)凤仙草科:凤仙(37)菝葜科:长唾菝葜、土茯苓(38)越橘科:米饭花

  (39)杜鹃花科:造毛杜鹃、炮仗花、马醉木、道卵叶欄烛、云上杜鹃

  (40)樟科:绿叶润楠 (41)绣球花科:木绣球(42)柿树科:毛叶柿、金迁(43)荚叶树科:天门冬(44)黄羊科:清香桂 (45) 大戟科:泽膝(46)茄科:龙葵(47)败酱科:万寿竹、长序颉草(48)卫矛科:雷公藤(昆明山海棠)(49)金丝桃科:滇金丝桃

  (50)姜科:草果药(51)金缕梅科:蜡半花 (52)夹竹桃科:蔓长春藤(53)草本科:金)丝梅(54)木兰科:山玉兰(55)紫金牛科:小铁子(56)伞形科:藁本(57)山房科:总状山房(58)润香科:滇润香(59)商凡科:薄叶商凡(60)石松科:扁枝(61)柳叶菜科

  五、部分科的介绍:

  (一) 菊科 Compositae ,ompositae (约1000属,25000-30000种,我国有200多属,20xx多种)

  草本、半灌木或灌木;常有乳汁管或树脂道。叶互生,稀对生或轮生;全缘或有齿或分裂,无托叶。花两性或单性,5基数。

  (二)唇形科 Labiatae(大约有220属6000余种)

  通常为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 花通常两性,两侧对称,稀多少辐射对称;花萼钟状、管状或杯状,叶通常为单叶,全缘或具各种齿、浅裂或深裂

  (三)禾本科 Gramineae;Poaceae(有660属,近10000种)

  草本或木本多年生、一年生或越年生草,茎有节与节间,节间中空,称为秆,圆筒形,花两性;单叶互生成2列,由叶鞘、叶片和叶舌构成,有时具叶耳;叶片狭长线形,或披针形,具平行叶脉,中脉显著煵痪咭侗,通常不从叶鞘上脱落。

  (四)毛莨科 Ranuuculaceae 有40余属,1500余种,我国有38属,近600种)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木质藤本或灌木。叶互生,稀对生;单叶或复叶,常无托叶,花两性,稀单性。

  (五) 蔷薇科 Rosaceae (有124属,3300余种,我国有51属,1000余种) 乔木、灌木或草本,单叶或复叶,互生,稀对生;具托叶或无。花两性,稀单性,辐射对称。

  (六)天南星科 Araceae (115属,20xx余种)

  草本,具块茎或伸长的根茎,有时茎变厚而木质,直立、平卧或用小根攀附于他物上,少数浮水,常有乳状液汁;叶通常基生,如茎生则为互生,呈2行或螺旋状排列。花序为一肉穗花序,外有佛焰苞包围;花两性或单性,辐射对称。

  (七)茜草科Rubiaceae ( 约500属,6000种,我国有75属,477种) 草本、灌木或乔木,枝多带刺,有时攀援状;叶对生或轮生,单叶,常全叶缘,花两性或稀单性,辐射对称,有时稍左右对称,各式的排列,子房下位

  (八)紫草科 Boraginaceae (约100属,20xx余种,我国有46属,200种)

  草本,灌木或乔木,通常具糙毛。单叶互生,有时下部者对生;全缘,无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稀两侧对称。

  (九)禾本科Gramirceae (约600属,6000种以上,我国约190余属,1200余种) 一年生,越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少数为木本。禾干有明显的节,节间中空或实心。叶互生,两行排列,由包于干上的叶鞘和通常狭长的叶片组成;分布广泛,数量较大,常组成草场植被的主要种类成分。

  (十)忍冬科 Caprifoliaceae (共13属,约500种;中国有12属200余种) 灌木、小乔木或木质藤本,很少多年生大型草本。叶对生,稀轮生,单叶,很少为奇数羽状复叶,常具发达的小苞片。花两性。

  (十一)杜鹃花科 Ericaceae (有50属,1300余种,我国有14属,700多种)

  通常为长率灌木或半灌木。单叶,革质,互生、对生或轮生,无托叶。花两性,整齐,单生或多呈总状花序。

  (十二)木犀科Oleaceae (约30属600种;我国11属200余种)

  常绿或落叶乔木或灌木。单叶或复叶,对生,稀互生,无托叶。花辐射对称,两性,稀单性或杂性,雌雄同株、异株或杂性异株,子房上位,2室,每室2胚珠,花柱1或无花柱仅具2裂柱头。核果、浆果或蒴果、翅果。

  (十三)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 ( 约190属4,000馀种)

  大多为草本,少数灌木或乔木。单叶对生,稀互生或轮生,无托叶。花两性;萼4~5裂,常宿存;花冠合瓣,2唇形,少辐射对称,裂片(3)4~5;雄蕊多为4,2强,少为2或5枚,其第5枚常退化;子房上位,2室。果多为蒴果,少有浆果状。

  (十四)蓼科 Polygonaceae (约30属800多种我国有15属200多种)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为灌木或小乔木。茎通常具膨大的节。叶为单叶,互生,有托叶鞘。花两性,稀为单性,辐射对称,花序由若干小聚伞花序排成总状、穗状或圆锥状,花有时单生;瘦果卵形,具3棱或扁平,通常包于宿存的花被内。

  (十五)松科Pinaceae (有十属230余种。我国有10属113种)

  常绿或落叶乔木,稀灌木,单轴分枝。叶条形或针形;在长枝上螺旋状散生,在枝上蔟生。话单性。雌雄同株,雄球花具中轴,雄蕊多数,螺旋状排列。每一雄蕊背部有2花粉囊,花粉粒有2气囊或无;雌球花多具螺旋状排列的株鳞或苞鳞,每株鳞腹面具2倒生胚珠,花后株鳞增大成种鳞。球果直立或下垂。种子坚果状,有翅或无胚直立,具子叶2—16枚。 (十六)壳斗科(山毛榉科) Fagaceae (有7属600余种,我国有6属 320余种) 乔木,稀灌木。单叶互生;具托叶,常早落。花单性雌雄同株;无话瓣,雄花聚成袤荑花序或头状花序,花萼4—8裂,雌蕊单生,或3朵并生于总苞内再聚成毛荑花序或头状花序;花萼4—8裂,雌蕊通常由3心皮合生。子房3—6室,没室有2胚珠,花柱3—6枚,坚果单生或2—3没集生,为木质壳斗或总苞所围。种子无胚乳。

  (十七)毛莨科Ranuuculaceae(有40余属,1500余种,我国有38属,近600种)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木质藤本或灌木。叶互生,稀对生;单叶或复叶,常无托叶,花两性,稀单性。

  (十八)大戟科 Euphorbiaceae (有280多属,8000种以上,我国约有61属,360种) 草本、灌木或乔木,常含乳汁。叶互生或对生,常具托叶。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常成聚伞花序,常无花被,或具单花被,稀有花瓣。

  (十九)杜鹃花科 Ericaceae (有50属,1300余种,我国有14属,700多种)

  通常为长率灌木或半灌木。单叶,革质,互生、对生或轮生,无托叶。花两性,整齐,单生或多呈总状花序。

  (二十)杜鹃花科 Ericaceae (有50属,1300余种,我国有14属,700多种)

  通常为长率灌木或半灌木。单叶,革质,互生、对生或轮生,无托叶。花两性,整齐,单生或多呈总状花序。

  (二十一)茄科 Solanceae (有80余属,3000种,我国有22属,100余种)

  草本、灌木或小乔木。单叶互生;全缘,分裂或羽状复叶,无托叶。花单生或聚伞花序;花两性。

  (二十二)莎草科 Cyperaceae (约80属,4000余种,我国约28属,500余种)

  多年生,稀一年生草本;常具根状茎;秆中实,常为三棱型,无节,叶常3列,基生或秆生,基部常有闭合的叶鞘,或仅有叶鞘而无叶片。

  (二十三)楠科 Cupressaceae(约22属150种,我国有8属 29种)

  常绿乔木或灌木。叶交叉对生或轮生;鳞形或刺形,或一株上兼有两型叶。球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单生于枝端或叶腋;雄花具3—8对交叉对生的雄蕊;雌球花具3—16枚交叉对生或3—4枚轮生的珠鳞;苞鳞与珠鳞合生。球果小型。木质或草质。熟时开裂。或肉质而合生。每种鳞具1至数粒种子。种子小,具窄翅或无。

  (二十四)山茶科 Theaceae (约30属750种;中国有15属500种)

  多为常绿木本。单叶,互生,革质,无托叶。花两性,少数单性。子房上位,少数半下位。3~5室,胚珠通常多个。蒴果,或不开裂的核果和浆果

  (二十五)十字花科 Cruciferae ( 约375属3200种)

  一年、 二年或多年生草本,很少呈亚灌木状。基生叶莲座状,茎生叶互生,无托叶,

  单叶或羽状分裂。花两性,整齐;萼片4,分离,排成2轮;花瓣4,分离,有白、黄、粉红、淡紫、紫各色,排列呈十字形,上部开展,下部呈爪,

野外实习报告 篇3

  一.序言

  自然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野外教学实习对本专业本科学生来说是一次启蒙教育,是以认识为重点的自然地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基)训练的实践过程。其目的旨在通过短期的野外实践使同学们对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进一步巩固和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为以后我们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加深们对上学期所学习的关于土壤和植物的有关知识内容的理解,5月3日至5月8日我们环旅学院09级地理科学与地信学生在辛晓十等老师的带领下在桐柏淮源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为期五的野外实习考察。

  这次实习主要是通过老师讲解、实地考察与实际操作等方法,来识别不同的植物种类、观察土壤剖面及划分土壤剖面的层次(水帘洞东)、垂直带观察(太白岭)、采取与制作植物样本(桐柏山腹地)、观察植物群落演替的变化及对植物群落的调查(桐柏县城郊乡刘湾村龙潭风景区)。

  二.桐柏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概况

  桐柏县位于豫南桐柏山腹、南阳盆地东缘、国道312公路和宁(南京)西(安)铁路纵贯县境东西,土地面积1941km2,辖9镇7乡,总人口42万。千里淮河于此处发源,南北气候在这里交替,桐柏山连起豫鄂两省,中原与南楚文化相互交融。桐柏资源丰富,区位优越。桐柏地处,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生物种类繁多,宜林山坡164万亩,连片草场40万亩,森林覆盖率50.1%,被专家誉为“天然生物物种基因库”。资源富集,尤以旅游、矿产、林果、畜牧、水产、土特产著称,被誉为“全国特大资源宝库县”。已探明矿藏56种,全县人均可采矿量价值是全国人均值的14倍,每平方公里可采矿量价值是全国平均值的25倍。其中,天然碱储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被誉为“中国天然碱之都”。有全国最大的露天金矿银洞坡金矿、全国四大银矿之首的桐柏银矿。盛产木瓜、板栗、茶叶等农副土特产,被称为“木瓜之乡”。

  桐柏山属于秦岭——大别山褶皱带,崛起于太古代到元古代,形成于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中间经过加里东运动。大致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其西为长江流域,东为淮河流域,其分水岭大致为固庙——太白顶盘山公路一线。特殊的地质形成过程使地貌结构复杂,由南向北,沟谷发育,切划深度较大。因而奇山异石较多,地下矿产十分丰富,初步探明矿藏达60种,原矿价值人均占有量是全国人均数的14倍。这里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天然重质纯碱矿,有位居国内四大银矿之首的露天开采金矿,还有在世界首次发现,被国际矿物质学会命名的“桐柏矿”和“围山矿”。国际矿物质学会和中科院曾多次派学者到这里考察,桐柏山被学术界称为“中国地质之谜”、“地质博物馆”、“地质橱窗”。红石崖为景区稀有丹霞地貌,崖分上下三层,高数百米,望若红霞,上多溶洞、瀑布、温泉,为景区不可多得的胜景。桐柏山还是南北气候的过渡带,江淮两大水系的分界线。既有北国山体的雄浑,又有南疆风光的秀丽。因此,奇山异石众多,山泉瀑布随处可见,植被完好,动植物各类纷繁,南北交汇,相互渗透。具有良好的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区系南北兼容,称为中原独特的天然生物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自然植被成为景区一大独特的景观。

  三.土壤地理实习(部分)

  1.土壤剖面的挖掘

  ①选择标准:土壤剖面要具有自然的代表地带性,还要尽量减少人为的影响,不应在道路两旁,也不能位于山脚因为山脚有山上土壤堆积,不具代表性。应该选择在山腰地带。

  ②挖掘标准:土壤剖面应挖掘一个宽 1m、深达母质的坑,必须沿山坡垂直与水平挖下去,剖面与山坡的等高线平行,为了便于观察剖面应呈斗型。还要注意要保留枯枝落叶层。剖面上方人不要踩,否则会影响腐殖质层性状。

  2.土壤剖面的分析描述(表)

  四.植物地理实习(部分)

  (一).认识植物

  在桐柏山自然保护区内有植物种类20xx多种,我们在实习的第一天主要是认识一些植物,然而我们所认识的植物却不足100种。下面就简单介绍下我们所认识的部分植物种类:

  1、国槐:豆科,乔木,奇数羽状复叶,葇状花序,豆粒状果实。

  刺槐:豆科,乔木,又称洋槐,带托叶刺。

  龙爪槐:豆科,乔木,是国槐的变种,在生长期时把芽打掉而就成。

  紫穗槐:豆科,灌木,羽状复叶,卵形、基部圆形,两边都有白色柔毛、穗状花须。

  2、辛夷:木兰科木兰属,又名木兰、紫玉兰,为中国特有植物,年幼时皮光滑,年长时皮粗超。花紫色,落叶,是优良的绿化植物,可入药。

  3、梧桐:树干通直,树皮浅绿色光滑。叶子厚纸质,有缺刻,曲裂,掌状三裂。果实是蓇葖果,属梧桐科。

  泡桐:玄参科,叶子纸质、无缺刻,叶子背部有绒毛,花呈喇

  状一般为紫色,枝干有髓。

  悬铃木(法国梧桐):一般作为行道树,果实有三球(一球的为美国梧桐)。

  油桐:球形果实,大戟科,叶基有两个红色腺条。

  4、棕榈:棕榈科,叶鞘纤维质,包茎,叶柄长,叶圆扇形,所以又扇子树,掌状深裂,叶脉为辐射状平行脉。

  5、河南杨:杨树有20多种,叶子边缘波浪形锯齿状,两侧压扁叶尖较尖,属杨柳科,总脉状花絮形成的果实。

  柳:杨柳科,叶子条形叶,叶脉只有一条。

  6、油菜:十字花科,角果。

  7、花椒树:樟科,叶轴有狭翅,小叶有5-7片,茎上有皮刺,奇数羽状复叶,果实是球形(花椒)。樟科一般具有皮刺,叶轴有狭翅,果子有辛香味,樟科还有野山椒,它的刺较大。

  8、雪松:宝塔形树形,一束7~15针以上。

  9、银杏:叉状脉,叉状分枝,也有缺刻,边缘不十分整齐。

  10、楝树:属于楝科,奇数二回羽状复叶,叶子是倒卵圆形,叶缘有粗锯齿,奇数二回羽状复叶,互生,它的果实是椭球状,圆锥花序。

野外实习报告 篇4

  一、概述

  通过接近两年的学习时间,我们学习了植物学、动物学、植物资源学和基础生态学等科目,我们学到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但为了让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和深化,在20xx年7月8日至7月13日,我们北方民族大学20xx级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参加了为期一周的野外实习。我们依次进行了贺兰山、鸣翠湖以及白芨滩的实习,接触大自然,了解到了生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三个地点介绍如下: 苏峪口位于宁夏银川市贺兰县贺兰山,滚钟口风景区北部的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距银川市约40公里,是贺兰山的又一著名旅游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平均气温8.5℃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 800小时~3 0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无霜期185天左右。苏峪口山体巍峨,林海连绵,树种繁多,一年四季葱茏茂密。它北距沙湖旅游区35公里,东边西部影视城12公里,南靠西夏王陵30公里,是宁夏十大精品旅游景区之一。

  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在近万公顷的范围内,高耸入云的油松、村松、云杉等天然林木一望无际;吐红的樱桃,挂紫的丁香,披粉的蒙古扁桃等平分秋色灌木遍布山谷沟壑。层层林海造就的四季景观,色彩斑斓,变化无穷,令人叫绝。 鸣翠湖生态旅游区位于银川市兴庆区东侧,西距市区9公里,东临黄河3公里,总规划面积6.67平方公里,是银川市东部面积最大的自然湿地保护区。鸣翠湖是黄河古道东移鄂尔多斯台地西缘的历史遗存,是明代长湖的腹地。这里湖光戏柳,草树烟绵,百鸟翔集,鱼跃其间,远望水鹭双飞起,近看风荷一向翻。塞上雄浑,江南秀色,豁豁然集于苇浪水波间。湖中有自然植物109种,鸟类97种,最著名的有黑鹳、中华秋沙鸭。每逢春夏,成千上万只鸟在这里繁衍栖息。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74843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1318公顷,缓冲区面积18606公顷,实验区面积24919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荒漠生态系统及典型的荒漠野生动植物资源。范围在东经106°20′至106°37′,北纬37°49′至38°20′之间,东自宁蒙边界在明长城交汇处为

  起点,向南至黄草沟口西1公里,经任家庄西2公里向南至甜水河道班小路与307国道交叉处,沿307国道拐至公井子桥,向南至老圈坑小路口,沿古羊铁路至大疙瘩瘤子向南到金家沙沟口、再至鸡心沟口;南自鸡心沟口向西至散杈子北2公里处,再向西拐至龙坑井南1.5公里处,延至车路沟羊圈东1公里处;西以车路沟羊圈东1公里处,向北沿1250米等高线拐至狼永公路k10号桩,经掏葫芦至东干渠向北延伸1.2公里经庙梁子沟至东干渠泄洪道,向北沿1150米等高线穿越海子墩、307国道、庆沟、天池沟至横城;北自横城沿明长城向东至宁蒙边界交汇处。调整后保护区共设核心区3处,即北部猫头刺荒漠核心区,中部柠条群落荒漠核心区和南部猫头刺—沙冬青荒漠核心区。

  1.实习内容

  ⑴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

  ⑵群落的基本特征分析

  ⑶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

  2.实习意义

  (1)印证、扩大、巩固和加强课堂教学内容。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浅的科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只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感性认知,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也只有通过野外实习的实际活动,才能起到扩大知识范围,扩宽知识领域的作用,是学生真正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为将来胜任本专业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观察、比较、分析植物界个大类群的典型代表植物,探讨各类群之间的形态特征和亲缘关系充分认识植物有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水生到陆生的演化趋势,树立唯物主义的科学观。

  (3)正确认识动物、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自然界中,出极端的例子外,每一个物种都不会是一个孤立的有机个体,而总是以群体的形式存在与自己的分布区中,个物种之间不是杂乱的堆积,而是构成一个有序的空间格局,他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些知识只有在自然环境中,才能够加深理解。

  (4)重点认知各大植物类群中常见科、属的特征及其经济价值,为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打好基础。

  (5)利用毒瓶杀死捕获的昆虫,使昆虫标本长期的保存下去,清晰地显示生物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长期保持生物体的原来色泽。

  (6)通过野外实习,初步学会和掌握植物学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掌握动物学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加深对动物和环境之间关系的认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7)采集植物、动物标本,充实植物、动物标本室,为植物、动物教学和科研提供第一手资料。

  3.时间与地点

  ⑴ 20xx.7.8,贺兰山苏峪口(山地)

  ⑵20xx.7.10,鸣翠湖(湿地公园)

  ⑶20xx.7.12,灵武白芨滩(荒漠草原) 二、实习内容

  (一)、植物学

  1.实习工具的准备:

  标本夹、测量尺、广口瓶、采集袋、采集袋、白纸、绳子、修枝剪、号牌(标签)、小铲子、铅笔、橡皮、标本板、吸水纸、白绳、解剖工具

  1.1标本夹

  供采集标本和压制标本之用,是用木板条作成的长约 45 厘米,宽约 30 厘米的木制夹板。标本夹分为背夹和压夹两种,前者最好是装有尼尼龙搭扣和背带,以方便在野外采集时随时将标本压入标本夹中, 防止采集的标本失水皱缩; 后者适用于标本的集中压制。

  1.2.枝剪

  用以剪断植物的枝条,通常有一般修枝剪和高枝剪(长柄修枝剪)两种。

  1.3.小铲子

  用以挖掘植物的根、鳞茎、球茎、根状茎等地下部分,或石缝中的植物。

  1.4. 采集袋

  在采集过程中装新鲜标本材料时使用,是用便于携带的塑料或其它材料做 成的袋或包。

  1.5.吸水纸

  用以压制标本时吸收植物水分之用,各种纸张均可,但以吸水性强的麻皱纹纸为佳。

  1.6.绳子

  在捆压夹时使用。

  1.7.测量尺

  用于测量长度。

  1.8.野外采集记录本

  在野外采集时, 用于记录植物的产地、生境、特征等各种应记事。

  1.9.号牌(标签)

  用硬纸做成,系于每个标本之上,在野外填写采集人、采集号、采集地等信息。

  1.10.铅笔、橡皮等文具用于填写采集记录和号牌等。

  1.11.照像机用于拍摄植物形态、生境、居群、植被等的图像资料。

  此外,还应根据需要和条件带上望远镜、手电筒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和常用药品等。

  2.植物标本的采集方法

  2.1采集对象及采集要求

  (1)采集植物时,根据要求,采集完整的有着营养器官、花和果实的植株,因为花和果实是鉴定植物的依据。

  (2)有些植株体型较大,在采集时,只能采集植物体的一部分。为使整个植株的形态、大小和其他特征在采集的标本上得到最真实的反映,在采集标本时,必须通过观察,首先确定采集植株的哪部分才有代表性。这样也是对于植株的保护。

  (3)采集草本植物时应该才带跟的全草,如发现基生叶和茎生叶不同时,要注意采集生叶。而高大的草本,采集后可将植株折成“V”或“N”字形,然后再压入标本夹内,也可将植物选取上、中、下三段具代表性的部分,分别压在标本夹内。

  (4)乔木、灌木或特别大的草本植物,只采其植物体的一部分,但应注意采取的标本应尽量能带表植物的一般特征,有可能的最好拍该植物的的全形照片,一步标本之不足。

  (5)雌雄异株的植物,应分表采集雄株和雌株,以便研究用。

  (6)水生草本植物提出水后,很容易产成一团,不一分开,例如,金鱼藻、水毛茛等,遇此情况,可用硬质版在水中将其拖出,连同纸板一起压入标本夹,这样可保持其形态特征的完整性。

  2.2采集植物标本的注意事项

  (1)注意标本的完整性。除采集植物的营养器官外,还必须具有花和果实,因为花果实是鉴定植物的重要依据,例如,伞形科、十字花科等,没有花、果实是无法鉴定的。

  (2)注意采集健康的植株做标本。所谓“健康植株”是指那些没有病虫害的植株。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标本各性状的的完整、准确;一方面也是为了使标本能够长期保存。

  (3)应分别采集雌株和雄株,分别编号并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雌雄同株植物,最好两种花都能采到。

  (4)最常见的应该就是草本植物了。采集草本植物时一般应采带根的全草,采集时连根挖出后,洗净泥土后压制。如果植株很小,应采集若干个体,以便研究方便及在制作标本时布满台纸。高大的草本植物,可将其折成“V” 、 “N”或“W”字形压入标本夹,这样便可在空白处放上标签纸。

  (5)在我们的实习中,有些植物的花或果实很容易破碎,或萎焉,必须在采集后马上压入标本夹中。

  (6)在采集时,应该特别注意每份标本只能含有一个种的标本。其实皱纹纸每组都十分充裕。

  2.3标本采集记录

  标本采集记录是植物的重要档案。采集时编写的号码和采集的地点。

  2.4标本的清理

  标本采集后在制作前还必须经过清理,目的是除去杂质,是要展示的特征更为突出。首先除去枯枝烂叶及凋萎的花果,若叶子太密集,还要适当修剪,但要留一点叶柄,以示叶片着生情况。其次是用清水洗去泥沙杂质。清洗时不要损伤标本。

野外实习报告 篇5

  一、 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使我的实践能力提高,在实习的过程中我结合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认识自然现象,学习、实践野外工作方法,识别常见物种,采集标本,观察了解动物以及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具体的课题进行一定的研究性工作,收集数据,分析、讨论,写作实习报告。

  二、 实习日记

  20xx年7月11日

  昨天刚考完试,今天我们就要去野外实习了。昨天整个神经还绷得紧紧地,今天就想欢呼,因为可以到外面去接触大自然了。早上六点钟还没到就醒来了,因为很激动,很兴奋。上车的时候已经8点了,出发前一天我买了很多话梅,因为怕晕车。8:30车子开动了,我们的第一站是防城港的跨海大桥。经过两个多钟头,我们进入了防城港市。进入防港市后,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道路,蓝蓝的天空,蓝蓝的大海。看到海我激动了。

  在跨海大桥那里,我们最忙的一件事就是拍照。这里的海风很大,吹乱了我们的头发,但吹不乱我们愉快的心情。停了十几二十分钟之后,我们又要出发了,我们的下一站是怪石滩。一个钟头后我们抵达了怪石滩,这里果然名副其实,远远望去有许多的怪石扎根在海边,一波海浪袭来,溅起了几米高的水花,美丽眩人!在怪石滩,我们脱了鞋子,欢快地投入了大海的怀抱中,尽情的与海浪玩耍。但我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采集标本。在学校之前我们已经分好了两组,一组是负责采集昆虫标本,一组是负责采集鱼类与软体类标本。大家在玩够了之后都开始很认真的在海边采集动物标本。有的同学拿着铲子挖螃蟹、有的同学拿着水桶捡贝壳、有的同学拿着网捕鱼、还有人拿着毒瓶抓虫子,大家各忙各的,不亦乐乎!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采集,我们在怪石滩的任务总算完成了。在上车之前我们把采集的标本经过酒精处理后,贴了上标签。

  离开了怪石滩,我们奔向了金滩,在金滩这里我们不同采集标本,因为已经中午了,我们要在金滩附近吃饭。也许是太晚了,这里有吃的地方很少,而且去哪家都很贵,最后我在一家很靠近金滩的饭馆吃了一碗扣肉饭,但我没有到金滩边去看,因为去看回来的同学说那不好看,而且风很大。吃完饭我们开始了下一个行程:陈屋湿地。在靠近湿地的一个路口我们拿好所有的工具出发了。这时候,我们昆虫组的任务来了,我们在路边抓蚱蜢、捕蝴蝶、抓蜘蛛,一切被我们看到的小昆虫无一不是我们的目标。一路上,我们抓到了很多昆虫,收获颇多。来到湿地,没有鱼可捕,但有很多种的螃蟹,我们用铲子挖螃蟹,干的挺带劲的。在这里我们还留下了大合影,记录了这一难忘的时刻。告别了怪石滩,我们这一天的行程也几乎完成了,我们的车子瞄准了东兴市的方向驶去。晚上我们就住在东兴市的旅馆了。定好旅馆,安排好房间后,大家自由行动。趁着天还早,我们来到了中越交易市场,在这里我们大家都买了很多特产。这一天,我们过得充实、快乐!

  20xx年7月12日

  在东兴这个连风都是咸的的城市住了一晚,今天醒得很早。7:30准备上车到北仑河源头,经过一路的补眠,到北仑河源头时,我们已经睡了一觉醒来了。下车,带上所有工具,捕鱼抓虫子去咯!北仑河源头的水特清特美,在这里,我们一路笑着走过。捕鱼组的拿网走水路,抓虫组的也拿网和毒瓶走旱路。大家一路前进,遇到了不少困难:捕鱼组的由于水太清、太急而捕不到鱼;抓虫组的网坏了,只能戴手套徒手抓;水路弯弯曲曲,障碍重重······在北仑河辛苦工作了一上午,大家的裤子很多都湿了,但拧拧又要上车开往下一个地点了。在一个不知名的小乡村里艰难地找到吃饭的地并吃饱饭,休息够后,我们的车子驶向了去十万大山的路上。“十万大山”顾名思义就是有很多的山。果不其然,一路上,车子行过的路都是依山而铺的公路,从车子里向外看,别有一番惊险。在一条小河边我们的车子停了下来,又一次,我们带着工具去采标本。班主任兴致勃勃的背着电瓶去捕鱼,后边跟着七八个人。而我们昆虫组的继续抓虫、捕蝴蝶。这里的水也是很清澈的,因此去捕鱼的人收获依旧不大,玩水的人倒是抓紧时间,多与这里清清的水来个亲密接触。大概停留了一个小时,我们的野外实习也算圆满完成了,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

  三、 实习感想

  经过两天一夜的实习,回到学校的时候已经八九点了,我们是又累又饿,可又觉得很快乐,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在这一次野外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处理蝴蝶的方法;用毒瓶毒死虫子;用酒精浸泡鱼和虫子;用铲子挖有螃蟹的小洞。

  回到学校,我们又开始忙碌起来了,鉴别昆虫的种属真的很不简单,有时候一个下午也鉴别不出一个来,挫败感油然而生。但我坚信:坚持就是胜利!经过两天的努力我们虽不能吧所有的物种鉴别出来,但大部分已得到确定,并且弄出了美丽的蜻蜓蝴蝶标本,这对我们来说是我们这一次实习的最大收获。成果展做得很好,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激动、开心!

  四、 实习建议

  1、出发前的安排能更具体,最好每人都知道到了目的地后自己该干什么,而不是有些人一直在玩,有些人却一直在做事。

  2、小组长可以多几个,这样就不会出现累死累活一个人的现象了,组长也不能随便选了,一个比较有领导能力的和两三个需要锻炼的同学一起搭配最好。

  3、时间太赶了,而且预想的跟现实的差别挺大,下次找个鱼多一点的地方去实习才可以,不然结果又是捕不到鱼。

  4、野外实习前,老师应该给我们上几节课,让我们了解实习的内容,还有可能会采集到的标本的知识。

野外实习报告 篇6

  一、实验名称:

  1、植物群落数量特征调查

  2、西宁野生动物园动物认知实习

  二、实习目的:

  1、根据课堂学习的知识,通过实习活动,进一步感性的认知植物的群落数量特征,了解动物形态特征,通过科学的方法了解、加深对植物群落、动物的认识。

  2、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3、学习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调查方法。

  4、初步各种动物的基本特征,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实习意义:

  1、野外实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是课堂的拓展和延伸。

  2、实习提高动手能力,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研究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系统的归纳概括植物群落的特征。

  3、通过野外实习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纪律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4、丰富大学生活,扩大知识面,激发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实习用具:

  钢卷尺(2m);皮卷尺;方格纸;记录表格;铅笔。

  五、实习方法:

  此法开始使用小样方,随后用一组逐渐扩大的巢式样方,逐一统计每个样方面积内的植物总数,并以种的数目为纵坐标,样方面积为横坐标,绘制种——面积曲线。此曲线开始陡峭上升,而后水平延伸,有时会再上升。曲线开始平伸的一点即为群落最小面积,它可以作为样方面积大小的初步标准。

  方法步骤

  1.依实地场所的具体情况,选取两种不同的群落(如灌丛、草原、草甸),按巢式样方操作过程逐级扩大样方面积,同时逐级统计每级样方中主物的种类数量,将表中结果在方格纸上绘制成种——面积曲线,找出最小样方面积。

  2.以最小面积作为一个样方面积单位,设置若干个样方,并调查植物的种类数量,种类不再增加时的样方数量就是调查该群落时的最少样方数量。上述调查数据记入表-2。

  3.以最小面积和最少样方数量作为群落数量调查时确定取样的样方数量的基本参考依据。

  六、实习内容:

  1、青海大学西山——20xx年7月

  通过调查西山植物群落数量的特征,感性认知植物群落特征。

  2、西宁野生动物园——20xx年7月

  通过对各种动物的观察,深入了解不同动物的基本特征

  七、实习地点简介:

  1、青海大学西山

  青海大学西山是一座环境良好,植被类型较多的山。其中,物种丰富,可反映出不植物群落数量特征。

  2、西宁野生动物园

  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是青海集野生动物观赏、保护、科研、繁育、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具有高原特色、人与动物自然和谐共处的乐园。据说里面有青藏高原特色动物普氏原羚、雪豹、野牦牛、白唇鹿等“土著居民”,还有长颈鹿、斑马、河马、阿拉伯狒狒、鲨鱼、海豹、鳄鱼等“异地来客”。

  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圈养区一改以往网钢结构展览方式,在视线范围内以大幅玻璃替代,实现了通透无障碍的动物生态展览效果;猛兽动物散养区可以让游客坐在车中体验野生猛兽擦身而过的惊喜与刺激;草食动物散养区实现动物与游客的零距离接触,真正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与神奇;大型动物表演、鸟类特技表演让游客拍手叫好。

  八、实验记录:

  (一)、青海大学西山植物群落特征数量调查

  序号 面积/ m2 植物种类

  1 1/16 8

  2 1/8 10

  3 1/4 12

  4 5/16 13

  5 3/8 15

  6 9/16 18

  7 3/4 20

  8 1 21

  9 5/4 21

  10 25/16 22

  11 8/15 22

  12 9/4 22

  13 8/21 22

  14 49/16 22

  1、种—面积曲线

  2、最少样方数量记载表

  最小样方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种类数量 22 20 19 18 21 19 20 21 22 22

  3、实习结果分析

  由图可知,本次试验所测得的最小样方面积在2.6平方米左右,植物的种类为22种。但此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所造成:

  (1)、所选的地方不是很好,有些植物在这一区域中没有出现;

  (2)、由于本次试验时在山上进行,地势不平,而在实验过程中所选的为相对较平坦的地方,故出现在较陡区域的植物没有包括进来;

  (3)、也可能是由于有些植物在幼年时期比较相像,在统计时没有区分开来或是本就是同一种植物而把它看成是两种,造成误差。

  (二).西宁动物园记录

  动物名 学名 特点 科 属

  东北虎 Panthera tigris altaica 东北虎分布于亚洲东北部。雄性体长可达3米左右,尾长约1米,体重达到350公斤左右,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

野外实习报告 篇7

  第一章 绪论

  此次实习的城市为杭州市,地点西湖景区;这里是个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文明古城,旅游胜地。在实习中我们还可以“苦中作乐,游山玩水”此次实习自然是不虚此行。

  我们此次野外观察实习共5天,具体时间为6月29日至7月3日。为了方便我们的实习,我们借住在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学生公寓。按约定我们每天上午7:30在不同的地点集合,然后根据实习线路一起出发,完成每日的实习任务即可回到公寓。整理好每日的野外实习记录笔记。

  6月29日实习线路 南山公墓――玉皇顶;主要实习任务:认识叶家塘组、黄龙组、船山组、栖霞组岩性及其所含化石;观察小背斜、小平卧褶皱,玉皇山向斜。这一天我们定了定了5个点,在得意亭处观察了叶家塘组岩性,在收费亭处观察了黄龙组岩性,在停车场处定了黄龙组和船山组的分界点,然后来到了紫来洞,进行了对溶洞形成的描述.在离休息亭东南100m处观察了断层,并对断层进行了产状测量,和正逆判断。第一天实习就算结束了。

  这一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怎样在野外辨别三大岩类,怎样测量产状,怎样辨别正逆断层等,通过这一天实习,让我们学会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

  6月30日,今日路线起于石屋洞途径水乐洞、烟霞洞再到南高峰顶。由于天气恶劣,加大了我们实习的难度,再加上突遇暴雨,改变了原定实习计划,于是今日定了四个点分别为石屋洞的构造观测点,水乐洞岩溶观测点,烟霞洞溶洞观察点,南高峰岩性观察点。此行我们途径青龙山、烟霞三洞,并观察了青龙山背斜,南高峰的向斜,了解了烟霞三洞的成因以及水乐洞附近灰岩中的缝合线的形成。

  7月1日,今日路线起于紫云洞终于宝石山,今日任务为:了解紫云洞的成因,观察其岩性,到宝石山学习后方交汇定点法。在紫云洞我们观察到崩塌的岩洞有断层,有三组解理面,是熔结凝灰岩,断层间有角砾,有擦痕,没有位移的为解理,有位移的为断层,断层附近也有小的解理。从栖霞岭至初阳台的石阶及其附近有大量的碧玉分布,故宝石山就是由此而得名。到了宝石山的蛤-蟆峰我们学习了后方交汇定点法,了解了西湖的成因,这样就完成了我们当天的实习任务。 7月3日,实习路线为:钱塘江至九溪,主要任务是认识志留―碳系部分地层岩性特征及了解之江成因,之江及钱塘江,之所以成之字形就是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凹岸,再由搬运堆积作用使河流形成凸岸,于是就有了之字形的河道。就这样,我们的杭州实习就算结束了。

  第2章 地层

  2.1 概 述

  杭州的地层简述: 以吴山、龙坞、钱江、古荡为东、西、南、北之界线,在此区内可见下述由 老到新的地层:

  1、奥陶系(o)(仅见上统,分布在区西南一隅)分为文昌组和长坞组;

  2、志留系(s)(出露比较齐全,由西部向西南部呈弧形分布)分为康山群、大白地 组和吉安组;

  3、泥盆系(D)分为西湖组和唐家坞群;

  4、石炭系(C)分为船山组、黄龙组、叶家塘组和珠藏坞组;

  5、二叠系(p)分为丁家山组、茅口组和栖霞组;

  6、侏罗系(J)仅见上统第一段,分布在宝石山、葛林、白沙山和孤山等地;

  7、白垩系(K) 下统朝川组,沿钱江零星分布于六和塔、梵村、珊瑚沙

  8.第四系(Q) 分布广泛,成因类型复杂;

  2.2 地层岩性描述

  由老到新描述各地层分布位置、岩性特点(描述)、岩层产状等。主要地层有D3x、C2h、C3c、J3h、Q。第四系合并描述。

  D3x(西湖组) 岩性为白色石英砂砾岩、粗砂岩夹砂质泥岩。厚度176~300米。主要为老和山。

  C2h(黄龙组) 岩性为浅灰色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灰岩,底部为白云岩,产纺锤、莫斯科小纺锤,犬齿珊瑚等,厚度154米。主要分布在棋盘山―龙井―飞来峰一带。

  C3c(船山组) 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生物碎屑灰岩,藻灰结核灰

  岩。产中华麦、假希瓦格等。厚度47~150米。

  J3h(黄尖组)分布在宝石山、葛岭、白沙山、孤山等地,根据火

  山喷发间断及岩性特征,可分为三个亚段第3章 岩浆岩

  实习区岩浆岩以酸性喷出岩为主,侵入岩不发育,地表均以脉岩产出。从岩浆岩特征化学成分,以及与围岩、地质构造关系,结合区域对比分析,均属燕山期岩浆活动产物。

  实习区脉岩:分布零散,种类较多,从基性到酸性都有发育,以中酸性为主,多数受构造控制。计有:辉绿岩脉,安山玢岩,英安玢岩,高岭石化霏细斑岩等。

  实习区喷出岩:晚侏罗世早期的喷出岩以流纹质火山碎屑岩为主,是实习区火山岩最发育的一类,分布在宝石山、葛岭、孤山等地。岩性有熔结凝灰岩、流纹质含碧玉团块玻屑熔结凝灰岩。葛岭、宝石山一带角砾熔结凝灰岩的岩性特征为:灰紫、紫灰色,呈角砾状结构,具假流纹构造,有玻屑、晶屑(斜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岩屑(安山玢岩)和微量磁铁矿褐铁矿组成,少量隐晶质物质胶结,熔结凝灰岩的岩性特征为:紫、暗紫灰色,晶屑、玻屑结构,具假流纹构造。玻屑主 要,晶屑(斜长石、石英、黑云母)次之,岩屑(安山玢岩、凝灰岩)零星,褐铁矿、磁铁矿微量,由少量隐晶质物质胶结,有些凝灰岩含碧玉团块。碧玉由玉髓和细粒石英组成,有方解石、黄铁矿、有机质和粘土混合物,颜色多样,常为红色,致密坚硬,具贝壳状断口,常具隐晶质和胶状结构,颗粒在0.01毫米左右。碧玉的成因一般认为与海底火山作用有关,即火山喷出的凝灰物质被海水分解后,其分解之SiO2大量进入海水,当它达到饱和时,在适当条件下即沉淀下来而成。早白垩世晚期的喷出岩有流纹质凝灰岩、流纹岩。安山质熔岩(辉石安山玢岩、安山岩)和基性熔岩(玄武玢岩、玄武岩)等四类,零星分布在六和塔浙大三分部,南星桥、杭一中等地。

  第4章构造

  4.1 概 述

  杭州市位于扬子准地台东部钱塘台褶带,包括安吉――长兴陷褶带、中洲(淳安)――昌化拱褶带、华埠(开化)――新登(富阳)陷褶带、常山――诸暨拱褶带、余杭――嘉兴台陷等五个三级构造单元以及武康(德清)――湖州隆断褶束等七个四级构造单元。

  一、褶皱

  杭州市区包括三个褶皱区:西湖复向斜、石龙山褶皱区和半山―皋亭山褶皱区。

  二、断裂

  杭州在印支运动以前基底固结程度较低,地壳变形以褶皱方式为主,断裂不很发育,主要是一些长期活动的同沉积断裂或基底断裂,但它们都控制着构造单元边界和古生代地层的发育,如临安――马金断裂、萧山――球川断裂、昌化――余姚断裂、印渚埠――开化断裂,毕浦――双溪口(淳安)断裂等。

  三、节理

  杭州市区节理以葛岭―宝石山构造节理引人注目,主要有北西向和北东东向两组剪切节理形迹构成小型“棋盘格式构造”。在宝石山,北东70°~80°的节理密集,北西向节理稀疏;葛岭附近,北西

  40°~60°、北东70°~80°的两组节理均较明显;而葛岭往西南去,北西向,北北西向节理却变得密集,北东东向节理变得稀疏。

  4.2 节理与断层

  栖霞岭介于挂牌山和葛岭山之间,这里发育有蝙蝠洞、华严洞、紫云洞、栖霞洞及泉水出露(白沙泉),这些洞泉的`发育都在一条直线上,若与其北东的卧云洞相连,则其走向为北东。沿线不仅发育有洞泉,而且还明显地可见断层擦痕,断层角砾岩、断层糜棱岩,因此这洞穴泉水的发育与断层有直接关系。此断层即为栖霞岭断层。

  近栖霞岭最高处,紫云洞牌坊前,此处可找到侏罗系火山岩系第二亚段和第三亚段的分界面,两亚段之间可明显地见到一层紫红色的沉凝灰岩,这是在火山喷发间隙时期形成的。

  断层和裂隙(节理)统称为断裂构造,裂隙的地方往往形成泉水,泉水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水出来时冒泡则是上升泉(承压泉),水涧是微上升泉。裂隙形成的地方泉水的开次量很大。岩缝的水开采量校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紫云洞(图3-2.2),紫云洞位于杭州西南栖霞山,洞穴主体长约80m,洞型平直简单,走向NE35°―45°洞顶平整如板且向东南倾斜,倾角35°―40°,主要是循火山碎屑岩层面发育的,受沉积岩夹层控制。古老的火山作用使得栖霞岭一带布满火山碎屑,火山碎屑夹1至2层凝灰质砂、泥岩或沉凝灰岩,单层5―10m,经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循环对松软的沉积岩夹层进行剥蚀、侵蚀和浸泡软化,其碎屑物质被水流搬运带走而淘空,逐渐刻凿出倾斜状深槽。

  深槽顶板为坚硬的火山碎屑岩,并发育有NEE、NNW、NW向X节理(图3-2.3),大大降低了顶板的稳定性,在重力作用下,巨石崩落,岩洞初具雏形,由浅入深由小到大向纵深方向发育与扩展。然而,岩洞并非无止境的发展下去,随着深度的增加,X节理趋于减少或呈闭合状,风化作用、流水侵蚀和水的循环交替随之变弱,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紫云洞。我们组选在紫云洞进行岩石的走向、倾向、倾角三组产状的测量,我们组所测数据为岩层倾向:130,倾角45

  4.3 褶曲

  西湖复向斜,即杭州复向斜在杭州市区倾伏部分,它是杭州市褶皱区的主体,组成西湖复向斜翼部最老地层是上寒武统的超峰群,核部的最新地层是下二叠统的丁家山组,出露在西湖畔的刘庄附近)。西湖复向斜的形态,顺西南方向收敛,枢纽仰起,向北东方向展开、枢纽倾伏,枢纽总的方向为北东50°,倾伏角15°。复向斜倾没部分为下白垩统火山碎屑岩所不整合复盖,又为一隐伏的北北西向的大断裂所横切。龙井――翁家山――南高峰――三台山――丁家山一带为西湖复向斜核部,地形坡度与复向斜倾伏角相适应。西湖复向斜由一系列单体褶曲组成,从北西到南东计有飞来峰向斜、天马山背斜、南高峰向斜、青龙山背斜、玉皇山向斜、将台山向斜,凤凰山背斜、金家山向斜。远离西湖的另一组褶曲有午潮山向斜,老焦山向斜、里桐坞背斜,直坞向斜。半山――皋亭山向斜位于西湖复向斜的北东方向,可视为西湖复向斜的余延部分。

  第5章 地质发展史

  前人对杭州地区做了大量的地质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因此本区的地质研究程度相对较高。在杭州地区进行地质工作的主要有下列地质工作者和单位。

  1924年朱庭祜调查了西湖一带地质情况,将石炭、二迭系灰岩称为“飞来峰层”;

  1929年舒文博等人命名“唐家坞砂岩”、“西湖石英岩”,并分别划归志留系和泥盆系;

  1947年吴磊伯在李四光的指导下,对杭州地区进行较详细的调查,并编制1:5万杭州地区地质图。

  1951年盛莘夫对杭州石炭、二迭系地层进行了详细研究,划分出黄龙灰岩(C2h)、船山灰岩(C3c)、栖霞灰岩(P1q),并肯定了杭州有茅口组灰岩段(P1m2)存在;

  1957-1959年南京大学师生多次来杭州实习,填制了1:1万地质图;

  1970-1973年浙江省区测队开展杭州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对实习区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和矿产都作了大量而系统的工作;

  1977年浙江省第六地质大队做了杭州市地热普查,收集了丰富的地热资料。

  目前,仍有许多院校师生在杭州进行基地地质实习,如东华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地质系、同济大学、工业学校。

  第6章资源环境地质

  杭州地区的地质景观极为丰富,如杭州西湖,钱塘江,九溪等均为杭州有名的旅游胜地,奇特的地质景观给杭州的旅游业带来了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再如位于浙江西部的桐庐县瑶琳镇的瑶琳洞,有岩溶地下的垂云通天河,是我国特大型水陆兼备的溶洞之一。众多地质景观不仅使杭州的旅游业得到发展同时是杭州的人文景观也得到了发展,自然环境也得到了保护,各种资源也得到了合理的利用。

  第7章结束语

  为期5天的杭州实习很快结束了,也许实习给我们首先的印象就是挺好玩,但就是有点累,这也许是我们最直接的感受。由于天公不作美,我们实习的4天气候条件相当恶劣,前两天是阴雨绵绵,中途还突遇过暴雨的侵袭,后两天是高温,相当容易中暑,还好各位同学都做好了防暑准备。由此,让我联想到的是作为地质工作者不仅要掌握丰富的地质学知识,更要有健康强壮的身体以及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作为地质工作者的接班人就必须接受各种恶劣环境的挑战,不仅要学好知识,更要锻炼好身体。当然通过此次学习我们也或多或少的学到了一些东西,尤其是一些课堂上所学不到的东西。实习让我们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地质工具的使用,尝试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也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难度,对于理论知识我们应该经常适当的与实践联系,才能达到我们的学习目的。

野外实习报告 篇8

  一:介绍

  专业年级 09水利水电工程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提 纲

  实习时间、地点、路线和目的等

  二、实习区概况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

  三、实习内容

  主要是野外所看到的内容和老师讲课的内容,包括地层岩性背斜、斜等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这门学科有了深刻的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但是书本上的知识大都是理论上的,往往与实际状况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地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我们09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与4月23日在黄勇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的工程地质实习。

  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

  学会对肉眼的岩石判别

  了解湖山地区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用地质罗盘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

  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工程地质实习过程

  我们的实习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我们到达湖山地区,观察湖山地区的地质地貌,肉眼判别岩石,采集岩石标本,并且用地质罗盘实地测量岩石的产状,判断背斜和向斜;其次,我们去参观南京地质博物馆,了解中国石文化。当天下午三点结束工程地质实习,返回学校。

  工程地质实习内容

  认识湖山地区的岩层

  湖山地区位于南京城东大约28公里,处于宁镇褶皱束南带,有三列山组成,其走向为北向东。自南京有公共汽车通汤山镇、湖山地区,交通便利。于早在一百多年前,日本的小野田家族就对湖山地区进行了研究。而国内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也对此作过研究。在湖山地区所观察到的岩石主要以沉积岩为主,还有少量的侵入岩。这里地层出露齐全而清楚,易于观察,在宁镇地区是少有的。志留系高家边组、坟头组出露较好,茅山组很不发育,仅零星可见。五通组、孤峰组发育良好,剖面切割得清楚。龙潭组中下部的页岩与砂岩暴露,易于观察。青龙群在棒锤山西端便道旁下部地层剖面十分清晰。

  在开始实习时,老师给我们介绍以下内容:

  一、志留系

  1、高家边组(S1g)

  主要由土黄色页岩(质感滑腻,易折断)及泥岩组成,厚度大于293.5米;据资料,高家边组含有多种笔石。高家边组与上伏五峰组的接触关系可能为整合接触。

  2、坟头组(S2+3f )

  主要由土黄色中层-厚层砂岩构成,有岩屑石英砂岩、石英砂岩等;夹有少量土黄色薄层粉砂岩、泥岩和页岩;厚度120m;据资料,坟头组含有王冠虫等化石。坟头组与下伏高家边组为整合接触 。

  3、茅山组(S3m)

  主要由紫色粉砂岩组成,夹粉砂岩等;厚度约为20余米,呈斜层理构造。茅山组与下伏坟头组为整合接触。

  二、泥盆系

  五通组(D3w)

  底部为中厚层底砾岩、下部为厚层灰白色石英砂岩夹厚层粉砂岩,上部为砂岩及粉砂岩,顶部为中厚层石英砂岩,有层间构造,如印模构造等,有风化现象,可见节理构造,成岩破碎,没有错位,粘土高岭土化;厚约150米;据资料,有斜方薄皮木、亚鳞木及楔叶木等化石,但是没有观察到。与下伏茅山组为假整合接触。

  三、石炭系

  1、金陵组(C1j)

  为灰黑色为生物屑灰岩,有笛管珊瑚和假乌拉珊瑚的化石;据资料,还有始分喙石燕及金陵穹房贝等化石;厚度约为6米。金陵组与下伏五通组为假整合接触

  2、高骊山组(C1g)

  杂色页岩,砂岩,有重力负荷现象,出现挠曲;厚约46米;据资料,有腕足类化石碎片。与下伏金陵组为假整合接触。

  3、和州组(C1h)

  为白云质泥质灰岩,含少量生物碎屑;厚度约5米。据资料,本层产袁氏珊瑚、巨长身贝等化石。与高骊山组为假整合接触。

  4、老虎洞组(C1l)

  为灰白色白云岩,有紫红色的燧石结核,质密坚硬,风化的表面有刀砍状溶沟。厚度约12米。据资料,产不规则石柱珊瑚等化石。

  5、黄龙组(C2h)

  黄龙组底部为5米的巨晶灰岩。主体是灰白色略带微红色的生物微晶灰岩,产纺锤蜓。厚度约为55米。黄龙组与下伏老虎洞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沉积岩

  一、实习区内沉积岩的主要类型及岩性特点。

  1.碎屑岩类

  石英砂岩:石英呈粒状,粒径为1~2毫米,白云母呈白色片状,平躺在岩层层面上。磨得很圆,大小均一,表面光泽暗淡。

  五通组底砾岩:砾石有红色的石英砂岩,黑色的硅质岩及红色的页岩。

  2.碳酸盐岩类

  微晶生物灰岩:金陵组灰黑色微晶生物灰岩中生物屑,结晶颗粒小,上青龙组底部出现瘤状灰岩。

  白云岩:质密坚硬,风化的表面有刀砍状溶沟,有红色燧石结核,主要由白云石矿物组成成。

  3.硅质岩类

  硅质岩:是由硅质构成的岩石,具有色深,性脆易碎、坚硬,风化强者较轻的特点。主要可见:

  层状产出的硅质岩:产于孤峰组和大隆组,黑色.

  具页理的硅质页岩:也产于孤峰组和大隆组,灰黑色.

  呈透镜体状的硅质岩:分布于老虎洞组、栖霞组,前者呈紫红色,后者呈黑色。

  4.粘土岩类

  硬度低,用指甲能刻划。

  泥岩:呈不具页理的块状、层状,致密和固结程度较高者。颜色一般较浅,性较坚硬,遇水不易变软,可塑性差。 主要分布于下青龙组下部,高家边组也有少量泥岩。

  页岩:粘土岩的一种。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主要分布于高家边组、高骊山组和下青龙组下部,颜色多样,包含紫色、黑色、灰色、绿色等。

  二、沉积构造的形成及地质意义

  沉积构造是指沉积岩形成时所生成的岩石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形式。

  1.斜层理

  层纹倾斜,可判断古流向、确定岩层的顶和,在坟头组和龙潭组出现。

  2.缝合线

  缝合线是岩石中呈锯齿状起伏的曲线。总的展布方向与层面平行。规模较大的缝合线代表沉积作用的短暂停顿或间断,规模较小的缝合线是沉积物固结过程中在上覆沉积物的压力下,由富含CO2的淤泥水沿层面循环时溶解两侧物质所致。主要见于白云岩及石灰岩,有时也出现在砂岩中。可以用缝合线来较准确地确定岩层产状。黄龙组、船山组中可见。

  随后我开始用地质罗盘对滑坡开始测量,并且采集岩石标本。

  在湖山地区实地测量完以后,我们一行人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南京地质博物馆,领略中 国石文化。

  地质博物馆分为新馆和旧馆两部分,首先我们先参观了旧馆。旧馆罗列了许多地质科学家曾使用过的勘测工具,各种文物上都有些岁月的痕迹。还有地质工作人员的蜡像,伟大科学家李四光等教授的塑像,感触颇多。

  来到二楼和三楼,博物馆陈列的各种各样的石头,有灵壁石,太湖石,黄铁矿,赤铁矿,人造石……见过的,没见过的,真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还有各种地貌地形的模型,形象逼真。

  参观完旧馆,我们向新馆进发。

  新馆是生命的进化史,其中作用现代化的技术,让置身于科幻的世界。

  进入新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恐龙骨骼化石,头脑中猛然出现了侏罗纪时代的画面,这些巨型动物在地球统治了两亿年之久,真让人难以想象,然而却在六千多万年前神秘灭绝了,这也成为迄今为止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认为是气候的变化,有人认为是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众说纷纭。

  新馆还陈列了各种其它史前动物,如剑齿虎,猛玛象等等。

  然而最惹人关注的就是人类进化过程了,从类人猿到直立人,人类一直在不断的进化中。人类的出现,无疑是宇宙中最伟大的杰作!

  参观完南京地质博物馆,下午三点,我们集合返校,结束了工程地质实习。

  实习的结论

  1、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缩小了书本与实际的差距

  2、学会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测得岩层产状,

  3、掌握了背斜与向斜的基本判定

  4、对断层与滑坡等地质现象有了进一步认识,理论联系实际。

  5、了解了湖山地区的岩层构造,对沉积岩有了更深的认识

野外实习报告 篇9

  一、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是地质课程的野外认识实习,其目的旨在通过短期的野外实践是同学们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巩固和掌握地质科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初步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址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目的有三:

  (1)认识各类地质现象,了解华北地台基本地层层序。

(2)了解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

(3)初步掌握一般的野外地质技能,从野外观察、记录、描述罗盘仪的使用。此外,通过实习是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于地质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逐步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求实精神。

  二、实习时间:20xx年x月x日到20xx年x月x日

  三、实习地点:xx岛石门寨地质实习基地

  四、实习内容:

  本实习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除较普通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有一定代表性。全区范围内所有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中生界的上三叠统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一)元古界青白口群

  (1)龙山组:分布于张崖子至东部落,南部鸡冠山等地。由两个沉积韵律组成。不整合于下元古代之前形成的绥中黄岗岩之上。主要是紫红色、黄绿色、灰黑色及蛋清色等杂色页岩,底部为砂岩。属典型滨海相沉积,与下伏的绥中花岗岩呈沉积接触关系。厚91米。

  (2)景儿峪组:主要分布在区内的东部地区,出露最好剖面在李庄北沟,在黄土营村东也有出露。岩性由粗至细,由碎屑岩—粘土岩—碳酸岩,构成一个完整的韵律,具有海侵沉积的特点。与龙山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其分界标志是其底部黄褐色或铁锈色的中细粒铁质石英砂岩,其中含大量海绿石,其底部的中细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具大型海成风暴波痕。本组地层属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厚38m。

  (二)寒武纪

  (1)馒头组:该组由于岩体的侵入破坏和构造破坏,出露零星,东部落的北部和西部都有出露,可作为标准剖面。本组上下界限明显,与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顶部的鲜红色泥岩作为标志层的。岩性特征是鲜红色泥岩、页岩为主,页岩中含石盐假晶,并夹有白云质灰岩。没有发现可靠的化石依据。与下伏的府君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毛庄组为整合接触。厚 71m。

  (2)徐庄组:分布较广,东部落西剖面出露较好,化石十分丰富,本组地层上下界限清楚,可作为标准剖面。岩性为浅海相的黄绿色含云母质粉砂岩,夹暗紫色粉砂岩、细砂岩和少量鲕状灰岩透镜体或扁豆体。含有三叶虫化石。与下伏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黄绿色粉砂岩与暗紫色粉砂岩互层为标志。厚101m。

  (3)张夏组:受到覆盖和破坏较少,是寒武系地层在区内分布最广的地层之一,几乎盆地周围都有分布,在揣庄北 288高地以东的山脊上出露最好,是区内较好的标准剖面。下部为鲕状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上部以鲕状灰岩为主,夹藻灰岩、泥质条带灰岩。三叶虫化石最丰富。本组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13m。

  (4)崮山组:本组与张夏组在区内的分布相仿,比较好的有288高地上的剖面,可为标准剖面。下部和上部都以紫色砾屑灰岩及紫色粉砂岩为主;中部则是灰色的灰岩与张夏组界限明显,接触部位两者岩性差别很大。化石十分丰富,几乎每层都可以采到。主要三叶虫化石有:蝙蝠虫未定种、帕氏蝴蝶虫。厚102m。

  (5)长山组:出露较好的剖面在揣庄北288高地,为标准剖面。岩性为紫色砾屑灰岩、粉砂岩与页岩互层,夹有藻灰岩及生物碎灰岩。三叶虫化石主要有:蒿里山虫未定种、长山虫未定种、状氏虫未定种。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两者分界清楚。本组在区内出露厚度较小,只有18m左右。

  (6)凤山组:本组分布与崮山组、长山组相同,出露较好的揣庄北288高地可作为标准剖面。主要岩性为黄灰色泥灰岩夹砾屑泥灰岩。黄绿色钙质页岩及薄层状泥质条带状灰岩。泥质成分增多,容易被风化,风化往往形成黄色土状物。化石丰富三叶虫化石垂直分带明显。砾屑形成小团块,本组与下伏长山组为整合接触,分界是以底部的青灰色砾屑泥灰岩为标志层。厚92m。

  五、实习总结:

  短短五天的野外实习很快结束了,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增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的认识,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本次实习亲眼见到了很多课本中描述过的地质构造以及岩石,学会了罗盘的使用方法,练习了利用地形图使用后方交会法确定自己的位置,练习了通过读地质图来判断当地岩层的年代、产状等,深刻地感受了仅有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地将知识化为己用。本次实习真的收获了很多,感谢两位老师一路辛苦的教导。

  六、实习心得

  对我来说,这次实习是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过程,这样的一个过程给了我无限的启迪,在这个过程中我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加强我们对这门课程的了解,从之前的感性认识上升为如今的理性认识,这种质的飞跃,应该归功于实践的作用。而不论我们以后从事怎么样的工作,我们的的人生应该是不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这是一次完美的体会。同时在实习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便是这样一种情况。最后在这里我还要感谢学院给我们提供的这次实习机会,感谢老师在实习过程中的细心指导。

【野外实习报告模板9篇】相关文章:

1.野外实习报告模板合集9篇

2.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

3.野外实习报告四篇

4.野外实习报告三篇

5.精选野外实习报告3篇

6.关于野外生存实习报告4篇

7.有关地质野外实习报告三篇

8.野外生存实习报告4篇

上一篇:生产实习报告 下一篇:工程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