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

时间:2022-10-26 08:30:4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文化苦旅》读后感汇编15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文化苦旅》读后感汇编15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1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第一部散文合集,全书共37篇。它是用过山水景物来探求文化灵魂、人生真谛以及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其运用独具一格的文字风格描绘出我国的文化历史,又完好地把中国文人的艰难与自身回忆结合。于是我带着好奇的心去品读这一本书。

  第一篇为《道士塔》,讲的是一个无知愚蠢的道士——王圆箓令人悲愤的故事。《道士塔》的塔就是指莫高窟,而王圆箓做了莫高窟的当家后,以极低的价格向外国人售卖莫高窟里的中华文物。若以我们常人的思维,肯定会万般怪罪王圆箓。可是在余秋雨先生的文字中,他的“恨”不止恨王圆箓。篇中“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到哪去了,他们的滔滔奏折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一段足以表达了余秋雨先生对清末朝廷以及官僚的不作为感到愤懑又无奈。我第一次读是愤懑,第二次读是无奈,第三次读就只剩压抑了......

  紧跟其后的正是《莫高窟》,写的是余秋雨先生对莫高窟的参观和感悟。莫高窟是我国的佛教圣地,由前秦时期开始修建,历经十六国,各朝在此地都有不同的建造和修缮。余秋雨先生运动窟中壁画鲜活的语言向读者诠释了莫高窟足以傲视异邦古迹的证据,从乐樽和尚对佛教的崇尚,至盛唐时期人民幻想的飞天,无一不使余秋雨先生感慨万千。我也去过莫高窟,但大多时候走马观花,只是单纯地觉得窟中的壁画很壮观,却无法如余秋雨先生一般表达出如此豪迈的文字。篇末的一句,则是先生对莫高窟,对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自豪——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余秋雨先生的这本著作《文化苦旅》深深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力量。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这些话道出了我的心声。我之所以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是想要表达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先生展现给我们那一处处古迹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唤醒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铭记我们历史的教训!

《文化苦旅》读后感2

  《文化苦旅》是一本文字优美却又言之有物的书。这本书让我游历了大江南北,带我穿越时空,领略唐宋元明清的历史。本书写的是中国名处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可按以说是一本游记;而在其中又记录了许多史实;也可以说是一部史记;而全书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诗情画意,又使这本书成为一部很不错的散文集。

  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作者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这本书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成了一篇篇绝妙的文章。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不禁严肃起来。像一个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自己不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不得不走向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我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这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这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并非外表炫丽,而是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性的,及它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一样美的标本,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转换。

  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从他的文才想至他的被贬,既遭贬谪,而永柳二州又是荒远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伤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之中,使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了「永州八记」这样出色的山水文学,这样的一代士人的气节与傲气让后世学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和疑问来瞻仰这位大文豪。

  苦与甜本是一家,先苦后天,才知甜滋味。正如余秋雨把书名取作《文化苦旅》!但苦中处处有希望的曙光。

《文化苦旅》读后感3

  夏季暴雨倾盆的夜晚,世俗的喧嚣被一时浇灭,在黯淡的灯光下,见到这般滋润蕴籍的文字,只得死心塌地地在小楷的包围中默默端坐。夜雨的诗意中,心里泛起一阵阵涟漪。轻轻地触摸这泛黄的纸张,我踏上别样的旅程,有着文字这般安静的旅伴。

  第一篇便是直白的开头,简单有序的描写,却没有任何苍白无力的表现。一步一步走近,满载敦煌文化的车队留下深深的车辙,道士塔旁凄艳的晚霞印入我的眼帘。刹那间,原本乏力瘫软的身躯随着灵魂起舞,在芳香四溢的舞台上找到了我专属的味道。这是我耳熟能详的交响乐,每一串音符都能引起我的共鸣。这无尽的旅程的第一站就俘获了我那颗即将热血沸腾的心。

  随心所欲地慢慢翻阅,与耳边的喧嚣隔绝,留下一片心灵净土,啜饮着文化的甘泉,印刻着行旅的记忆。只要顺从他的牵引,脑中便是紊然不乱的条理;只需跟随他的脚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绝伦的风景---枝干虬曲苍劲的腊梅、飘渺冷艳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庐山瀑布……余秋雨鄙弃陈词滥调,细腻又不失大气的笔触下描画着一幅苍健浑厚的山水画,书写着一首抑扬顿挫的诗歌,哼唱着一支轻柔婉转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锲人心的历史感怀,用悠长的歌谣谱写出心中的悸动。这如同一块天然的璞玉,把瑕疵与光泽一并展现,一切都未经雕琢,一切都回归它本来的面目。我领略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创造的神话般的都江堰,三峡那翻滚咆哮的长江水;见识了中国华丽的文化瑰宝之地莫高窟与天一阁;拜访了清新婉约的江南小镇,精致幽深的苏州园林。

  山重水复,无言的大地上,总有无端的感动,无端的喟叹。

  走走止止,在山水历史间跋涉的时候,回忆渗入了笔墨之中。

  听着花鸟虫鱼的歌声小憩一会,心中却泛起一阵不可名状的惆怅。或许我也感受到了历史气压的沉重,禁不住一些诱人沉思的片段和作者自身感慨。每每读到发人深省的句子,思绪就不经意间地游离开去,整个人便瘫软下来,脑中一片空白,无力再读。总要反反复复地从开头连到结尾,然后继续让某句话引发的联想散漫地在我的神经中游荡。慢慢地迷恋上这种感觉,这是历史文化悠久的魅力熏陶着我,感染着我。仿佛是旅程中的“苦”,实则是最甜最美的享受。

  多年前,父亲也曾踏上过这段旅程,不知他又是如何定义的呢?

  而今天,我要抛弃所有的忧伤和疑虑,踏着文化的脚印,去追逐无尽的潮水,漂泊在思想的云端。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么,每一次留驻都将是新的出发。

《文化苦旅》读后感4

  看到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这本书目,首先“苦”字给人的感觉有点噱头,倘若换成“之”旅或者其他什么旅相信很难调动读者阅读欲望,到底是怎么一种“苦”法呢?

  读者忍不住打开一观。跟随着余秋雨先生的匆匆步履,一路上走走停停。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早已洗去了余先生最后一点少年英气,驻足停留的地方一定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脚印最深的地方,因为在余先生的心中不是为了“风景山水”而来,而是为了“人文山水”而来。站在古人曾经站立的地方,文人,历史,自然混沌交融在一起,封尘久远的文化内涵哗的一声奔泻而出,于是感动,于是喟叹,于是心苦。

  曾经在一个冬天经过秦岭,当然不是为了风景或人文,只是为了生计而跋涉。看着汽车在积雪尚存的盘山公路上艰难爬行,不禁想起了韩愈因谏被贬过蓝田时的两句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汽车竟如此难行,何况马匹乎!何况上了岁数对家乡无比眷念的韩愈乎?想到这里释然一笑,普通读者都能替古人担忧一回,更别说装了一肚子历史文化、人文掌故的余秋雨先生了。

  在文化苦旅一书中,给人印象最深就是道士塔和莫高窟了,其实这两篇可以合成一篇写的。1900年夏季的某一个清晨,莫高窟的住持王圆箓道士在清扫洞窟时,无意中在洞壁上发现一条裂缝,扒开裂缝后发现里面有一个洞穴,里面满满一洞穴古物。由此打开了敦煌学之门。

  因为王圆箓的愚昧无知,愚昧到为使佛窟干净明亮些,拿白石灰去粉刷陈旧的壁画;无知到清除唐宋泥塑去塑新的天师像。余秋雨先生痛心疾首,恨不能向他跪下,求他高抬贵手,放过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因为王圆箓的愚昧无知,为了重修第96窟大佛殿九层楼(后完工三层),数次把经卷成箱成担卖给外国人换取经费。对于这个敦煌罪人,先生忍不住咬牙切齿,大喊一声:“我好恨!”

  总觉得余先生恨得不彻底,恨得有些矫情,恨得不是那么切肤之痛。因为恨过之后又得上路了,后面的路还很长呢!苦旅才刚起头呢!还得一面讲学做各种报告一面旅行呢!假如先生恨得彻底就不妨在敦煌驻足,以先生的才学名望定能为宣传、保护、研究敦煌这瑰丽的文化遗产出一把大力的,后面的旅行不行也罢。亡羊补牢,从今日始!敦煌需要大师级人物!

《文化苦旅》读后感5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旅行结束,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却无法使自我陶醉,心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我一向对《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义,起初认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此刻才发觉这实在过于幼稚的理解。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实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齐。”我以为,这乃是文人最大的。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说:“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成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是的,人生无非是漫长历史的一个缩影。历史从古代走到今日,还要继续走下去。历史的足迹却成了无数人一生的执著追求。历史的魅力便在于它的足迹总是隐藏在山水之间,难于寻找。所以没有博大的历史情怀,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人是永远不会找到这些无价之宝的。无疑,余秋雨教授是“探宝”的胜利者,他的收获便是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带领着我在历史长河中漫游。我们面前出现曾在历史舞台上演出过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一个个伟在大的人物出现了,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们中的多数还是逃脱不掉那杯具性的结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这破碎的心却真的读懂了中国文化。当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极具研究价值的.敦煌文物时,人们在为历史喝彩。然而历史却上演了一幕极其荒诞的闹剧,让外国人大摇大摆地将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贵文物搬到了他们的博物馆里。或许历史是要故意磨砺一下那些过于执著的历史学家们,让他们只能凭借外国博物馆供给的微缩胶卷来研究生长在中国的敦煌学。啼笑皆非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反问历史,这种磨砺的代价是否太大了?当然,这部历史更多地留给我的是对人生的思索。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免感到一丝惆怅。因为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却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作者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录求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录求人生的真谛。

  读过《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涩后的回味;那么度过漫长人生后,我们又将留下什么呢?

《文化苦旅》读后感6

  暴雨如注,书藏古今的天一阁于风雨的洗礼下更现清秀素雅。

  早就耳闻天一阁“藏尽天下书”,却对她的前世今生知之甚少,今日,暂借余秋雨先生的《风雨天一阁》一文,诉说我对天一阁和中国传统文人的崇敬之情。

  藏书楼,想必是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吧。童年时代的我经常做着这样的一个白日梦:在幽暗的阁楼中点一盏烛灯,四周是高大古朴的木质书架,自己独坐其中,像一只硕大的老鼠啃食着书本,管它窗外春去秋来,斗转星移。

  读书人大多有藏书的嗜好,渺小如我,也有两大书橱的书本。每当看到自己心爱的书本被还回来时的残破不堪,心里都是满满的怨气,面对借书人的负荆请罪,我也不好发作。久而久之,我便定下一个规则,来人借书一概不允,除非是知根知底的挚友。或许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与我有相同的遭遇吧,他便定下了“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等一系列天一阁的管理制度。与我不同的是,我藏书只是个人的嗜好,而范钦却是“职业是藏书,业余做做官”。范钦做官时辗转各地,每到一处,便命人细细搜集本地的地方志和各色散文诗集,装订汇总,藏于阁中。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藏书家遇到的真正麻烦大多是在身后。是啊,我们民间常说“富不过三代”,财产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书籍呢?我不禁为老范钦深深地捏了一把汗。历史似乎十分眷顾这个执着的老人,子孙后代兢兢业业的守护着天一阁,将对阁楼的爱护烙进了自己的灵魂深处,成为代代相传的家徽。

  掩卷沉思,在那个资讯传播不甚发达,文化传承十分困难的年代,范氏家族是以何种超乎想象的决绝守护着天一阁,守护着中华文化的命脉。范氏家族的坚持与执着,不正是千百年中国传统文人的象征吗?

  曾在高中语文课本上学过戴望舒的诗歌——《雨巷》,总是无法领会作者所营造的氛围,无论课堂上老师再怎么深情的朗诵,下课后再怎么翻阅相关的书籍,雨巷总是沉浸在江南的烟雨中,朦胧而模糊。直到那天,随友人游览福州的三坊七巷时,弥漫在雨巷周围的薄雾一下子全散了。望着高耸的白墙,窄窄的天,曲曲折折的小巷,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雨巷给予我无以言表的美。我想,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想,这也是《文化苦旅》给予我最初的感受。

《文化苦旅》读后感7

  在读之前,我根本不会想到一处处名胜古迹的背后都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不会想到踏足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其实是踏足在千年历史的沉淀之上。那一段苦涩,那一段艰难,那一段早已成为历史的路迹是现今无法真切感受到的,随著书的开启,也像是背上行囊一同开始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

  走进书中的情境,作者以独特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古老民族的文化,仿佛又重现了当初的情与景。在书中,握着历史文化的绳一步步走向前去,那一片我们现今熟稔的土地,已变得不那般熟悉。莫高窟的石洞依旧壮丽,静静地顺着历史的洪荒,细数着敦煌千年的变化。它绚丽的外表之下极具深蕴,让人不禁想到展现在眼前的是沉淀千年历史的神话,一段静静述说着又展现历史文化一角的神话。它是静伫在敦煌的寂寞,却又是历史文化的展示者,即便它曾残缺,被人无情的转换,但它展示的真实的美让人迷醉,它是美。

  从西北的敦煌走回东南的江南,江南,与敦煌是不一般的感觉,它也是美,不过它是若朦胧羽纱般的美,它是细雨绵延的美,它是柔情似水的美。一想到它,就能想到山水,江南是山水系情之地,所以总有文人墨客留恋于此,更是留下了千古传唱的绝美诗篇。历年来,仕途不顺、人生不得志的文人会隐居于此,过着“结庐在人境”的生活,江南确实是一个让人自在舒心之地,像是掬起一捧清泉,汩汩流入苦闷的心田,洗涤苦闷给以希望。久而久之,与江南牵系的是一字“隐”,这是失意文人的隐归,他们隐去知识修养,他们隐去满腹才华,他们隐去对国家的满腔热情,孤傲、名声以及一切都像是顺着江南的水一并隐去了,顺着时间悄悄地隐去了。想至此,“隐”并不是一种逃避,一种背离,应当是一种生活态度,时间的冲刷,使之稍稍变了质。然而身处在当时,文人的发展空间实在太狭隘了,使他们不得不缩着骄傲的身躯暂时隐退,但他们的雄心壮志不会随之隐退。

  中国当时的路迹早不再,璀璨如星辰的文化也在一点点被时间冲刷,如同坚韧的岩石也能被水滴穿破一样。闭上眼,静下心去走那一段历史之路,那一段苦旅,用心去感受那一片时间所不能存留的情与景。闭着眼,仿佛能听到当时的中华大地在一顿一息,然而历史文化是它灵魂的一部分,有时会苦涩、挣扎、灰暗但永远深具哲韵、亘古不朽。

《文化苦旅》读后感8

  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光晕。《文化苦旅》,展现给我的是那一处处古迹,一句句的教诲,铭记在心……

  生态文明!人们走过了多少文化的弯路,终于灰头土脸、青头紫脸地重新抱住了它。山河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是中华文化的生存底线。只有在山河中找寻人生的路,才能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文化的嶙峋一角。

  一代又一代的君主帝王争夺这河山,争得头破血流,最终还是败给了生态,一次次的无奈迁徙,一次次的荒野开拓,又一次次炊烟升起,帝王们的雄心壮志,无论如何,还是会败给这自然的力量,气候、环境的变迁,没有人能阻断,在这自然之前,人类是那么渺小,渺小到微不足道。人们按照自然的指示,生存,繁荣,一切的战争和侵略,最终还是漠于这天地之间。跟随作者走进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布满足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跟随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那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词汇,震撼心灵的文字伴随着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人们总想着去违背天地意愿,从远处看地球,发现蝼蚁般的人群在星球中跨海侵害同类,是多么无趣,观察山河的大地的脸色和眼神,偶尔抬头看天,猜测宇宙是否把地球忘了。忘了就好,一旦记得,便会发生一系列骇人的灾难,因为那是对我们粗鲁的惩罚。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千年之前的那场浩劫,绝不能只是过眼云烟。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

《文化苦旅》读后感9

  蝴蝶的美丽源自黑暗束缚中无数次的蠕动,挣扎,破茧而出的是令人惊艳的新生命;流星的美丽源自相互间剧烈的碰撞,划过天际的是生命华美的绽放。

  辉煌的胜利成就了生命的高度,而成功的背后却浸透着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决胜,在看不见的地方,它可能是水滴石穿的执着,可能是小草破土而出的力量,可能在我们勇敢前行的每个脚印里。

  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而这其中的波折也跟其历史的长度成正比。几经波折,不断改变,改进,创新,变革。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的,而文人们要在这文化的苦旅中前行更是非常的艰难。他们中,有不少人沉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从此销声匿迹。但也有一些人,凭借着自身的坚忍与顽强成功了,每名佳作都流传千年。正如书中柳侯祠的主人柳宗元。

  沿着历史的长河漫步,易安居士在孤独中化悲痛为力量,与低徊婉转中吟唱出了“绿肥红瘦”的绝妙辞章;东坡居士乐观旷达,屡遭贬谪,以乐观幽默化解人生的痛苦,于旷远中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千古绝唱;远离了春花秋月的李煜在东风又起的小楼上吟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歌,万千愁怨在坚强的默然承受中成就了词帝的盛名。

  他们,有着我们不曾深切体味的孤独和痛苦,然而沉默里的那份坚忍和承受让他们积蓄了生命的力量。最终,生命如烟花般催然绽放!

  塞外飞沙,冷风拂面,苏武北海牧羊,饮雪吞毡,在冰天雪地中苦忍19载,一颗赤胆忠心如烈火般未曾冷却。远离故国山河,却不移心中那份守望的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他用一个大丈夫顶天立地的脊梁担当起人间大义,铸就了千古忠魂。是信念,让他坚守;是责任,让他担当。苏武仿若空谷幽兰,志洁行芳,一股幽香永驻人间。

  每当我们羡慕别人的非凡成就时,是否清楚,在这胜利的背后,有着我们看不到的无法想像的艰辛。成功,不是一日就可完成的,它需要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付出,泪水,汗水,甚至是我们鲜红的血液,都是取得辉煌胜利的滋养剂。

  其实,那些隐藏在背后的坚持、忍耐中的执着才是决定胜利的地方。

《文化苦旅》读后感10

  近日来,在每周的阅读课上,我细细读完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开始的时候我只是把它当做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去读,但慢慢地,我却醉情于中。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余先生身居高位,被推举为中国最年轻的高校校长,却突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的重要遗址。二十世纪末又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行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址。正是这万里之行 ,才凝聚出这一篇篇流传千古的散文。

  手捧一本《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和世界。合上书本,旅行结束,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心头一些疑问不禁释然,但随着阅读的深入,却又有一些新的疑惑萦绕在心头。

  这书里写的,不仅有历史上的匆匆过客,还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不仅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遗产的范钦的后代们,还有淳朴善良但又愚昧无知地剥夺美的人;不仅有莫高窟的玄秘与圣洁,还有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不仅有江南的秀美与娇艳,还有庙宇的悠远与深沉。

  大概,每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需要一些历史事件才能得以丰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迹,而文人的作用,大概就是把古迹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与人类精神感悟出来,并让其感染千万代炎黄子孙。这一点,余秋雨做到了。

  至少他的《道士塔》,深深刺痛了我的心。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历史悲剧,一个沉重的文化史实。它所揭示的问题让人心痛,让人揪心,让人不禁为那个时代,也为我们的民族,发出一声声无能为力的叹息。20世纪初,莫高窟由一位无知的道士接管,他的名字是王圆箓。因为无知,他自作聪明地将窟中的珍贵壁画粉刷,甚至挖凿,代之以灵官塑像;因为无知,他将窟中无价的国宝向慕名而来的西方学者换回历历可数的银元;因为无知,祖国的瑰宝受到糟践,不幸流失,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遗憾。这就是历史悲剧,发生在祖先们的身上,但它带来的痛苦却可以绵延几个世纪。那是一段可怕的、灾难的岁月,但愿它不再发生。

  读过《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涩后的回味;那么度过漫长人生后,我们又将留下什么呢?

《文化苦旅》读后感11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文化苦旅》这本书。读罢余秋雨先生的这本《文化苦旅》,只觉得淡淡的哀愁与寂寞萦绕在心中不去,久久难复平静。

  在读之前,我根本不会想到一处处名胜古迹的背后都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不会想到踏足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其实是踏足在千年历史的沉淀之上。那一段苦涩,那一段艰难,那一段早已成为历史的路迹是现今无法真切感受到的。

  就说说那个敦煌的罪人——王道士吧!他原是湖北麻城一个普普通通的可怜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不幸地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把持着在阿谀逢迎的官场的中国的古文物。王道士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痛。读到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滴血。这笔文化重债,我们又能向谁讨要呢?余秋雨老师笔下一幕幕清晰可见的中国式文化悲剧,已经令我的心也不自觉得随之惆怅,陷入了淡淡的寂寞,历久不散。也许余秋雨老师得知我们肆意欣赏着他的“苦”,却不能与之同苦,而只是仅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会更甚了吧。

  从西北的敦煌走回东南的江南,江南,与敦煌是不一般的感觉,它也是美,不过它是若朦胧羽纱般的美,它是细雨绵延的美,它是柔情似水的美。与江南牵系的是一字“隐”,这是失意文人的隐归,他们隐去知识修养,他们隐去满腹才华,他们隐去对国家的满腔热情,孤傲、名声,一切都像是顺着江南的水一并隐去了,顺着时间悄悄地隐去了。

  道士塔,阳关雪、废墟、西湖……路,一直在走,心,也一直在飞,在沙山顶端,望着山脚下那一抹清泉,心中是何等之复杂。阳关外飘飞的白雪,你可记得古人的足迹?圆明园啊,你可想念当时的辉煌?仅仅只有悲凉吗?不,还有那无序的愁。

  中国当时的路迹早不再,璀璨如星辰的文化也在一点点被时间冲刷,如同坚韧的岩石也能被水滴穿破一样。闭上眼,静下心去走那一段历史之路,那一段苦旅,用心去感受那一片时间所不能存留的情与景。闭着眼,仿佛能听到当时的中华大地在一顿一息,然而历史文化是它灵魂的一部分,有时会苦涩、挣扎、灰暗但永远深具哲韵、亘古不朽。

《文化苦旅》读后感12

  读罢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很想抓住些什么,却又难以言状,只觉得淡淡的哀愁与寂寞萦绕不去,心中难复平静。 日记

  从滚滚黄沙的大漠边塞到温婉宜人的江南小镇,秋雨先生的文化足迹,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夹杂着喜悦,激动,哀伤,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终只汇合成一个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国史上叙说羁旅之苦的文学作品不在少数,然而负担上"文化"二字,却更令人觉得这苦涩的味道浓得要化不开了。

  说说那个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砖黄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个普通的佛教地方,可当那王道士开掘了一门永久性学问的洞穴后,这儿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达官贵人宠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谀逢迎的官场的中国的古文物,它们的清白也渐渐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国友人的不客气,王道士的傻笑,中国古文物就此一车一车地安全运出国境,王道士与外国友人的寒暄,唉!伤心欲绝!秋雨先生之苦,皆因有着中国古代文人忧国忧民式的文化自觉,种种令人痛心疾首的现象赫然呈现在自己的眼前却无能为力,也就难以自抑地揪心揪肺了。

  也许是我出生的年代比余先生要幸福,没有亲眼目睹种种擦肩而过的辛酸与血泪,因而没有那种刻骨铭心的苦味萦绕心头,然而余先生笔下一幕幕清晰可见的中国式文化悲剧,已经令我的心也不自觉得随之惆怅,陷入了淡淡的寂寞,历久不散。也许余先生得知我们肆意欣赏着他的"苦",却不能与之同苦,而只是仅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会更甚了吧。

  也许许多历史界的专家学者曾经不留情面地指出过秋雨先生作品中与史实不符的种种纰漏,但是依然无妨,文学不同于历史学,毕竟秋雨先生酿制的文化苦酒传出了令人心醉的香味,不仅仅是向读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广大的中国人民。这样就已经足够了,不是吗?

  我就这样追随着秋雨先生的足迹,在寂寞间行走着,徘徊着,彳亍着,最后旅途也到了终点站,只剩下了"这里真安静"的孤独与余韵……

《文化苦旅》读后感13

  “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

  阅读完余秋雨笔下的《道士塔》,我不由得有了写文章的冲动。在那看似平常的抬头瞬间,道士塔它悲惨命运的身影已渗透我的笔墨之中。

  原以为他是个白发老人,他赋有犀利的笔端,穿透历史的冷漠;他有难以捉摸的眼神,总在寻找些什么。但走近他的文章深处,才发现他与苏东坡颇有相似,有着“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自喻,独自享受着老年、中年、少年。在颠颠倒到的日子里,泼墨洒下历史的余辉……

  道士塔是一溜空地上的幸存者。虽然在夕阳下有些悲凉,但它始终不放弃他的使命。只是命运使他有了一个昏庸的主人——王园录。王园录是个平方法没有文化的道士。在愚昧地改造道士塔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藏在塔底下的文物。面对金钱的诱惑,竟爽朗地用文物做成了一笔又一笔轻松的小买卖。他还四处招摇,引来无数外国人的抢购,好比现实生活中抢购市场大清仓的场面。一箱又一箱的文物悄悄从中国土地上流走,换来的是只是他愚蠢的笑脸和渺小的身影。

  我想我们不该痛恨外国的学者、汉学者、考古家、冒险家他们的狡诈。我们是不是该痛心地问一问:‘为什么他会出生在那个年代?’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不,他是古老中国的罪人,是他摧毁了文化。

  如果我用‘无知’来形容他当时的行为,那只会使我对不起‘无知’这个词语。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完全可以将他彻底冲刷洗净。

  在初中的历史课本上,有着火烧圆明园的资料。那时我发现;原来我们中国人是那么富有,古老的中国文化是那么耀眼。虽然现在的圆明园已化为灰烬,但是它同样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也述说着千百年来历史的改变与人类对他的摧毁。

  一位当代青年的几行诗句写得好。

  我好恨

  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

  阴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

  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

  离开如云的战阵

  决胜负于城下

  我叹息了。在原本属于中国文化古物的立场上,竟会有千千万万的中国专家为了追回曾经遗失的几件文物而钻研几十年。为了文物,他们会用屈辱去换取研究的代价。

  我震惊了。在余秋雨的笔下并没有丝毫刻意地描写,只将笔端淡淡地写下这一幕,但它足以令我毕生难忘。那一句‘我好恨’将成为文章中发人深省的最后一章。

《文化苦旅》读后感14

  有的书像一杯浓茶,越品越苦,越品也越有味道。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就是这样的一杯茶,我品了很久,终于把它品完,觉得余味无穷。

  这本书是一本散文集,里面大部分都是余秋雨走遍大江南北的游记,还有一小部分则是他的回忆性散文。书中的游记和我们写的非常不一样,余秋雨除了景色描写,更注重的是对当地文化的细细了解和深深思考。每到一处景点,余秋雨总会以他独特的视野,写出许多对景点包涵的文化的感悟,或爱或恶,或喜或悲,让人看了总是收获颇多,感慨万千。这点是我们写游记想不到,做不到的。我很想向余秋雨学习,以后尽量在游记中加入更深层次的文化内容,把自己更多的思考融入其中,这样的游记才是精彩的。

  这本书中一共有37篇文章,我最喜欢其中《信客》这一篇。这篇文章生动而又深刻,把以前信客们的欢喜忧愁写的淋漓精致,我其实挺敬佩信客这个职业的人们的。他们风里来,雨里去,东奔西走,千里迢迢地为人们传送各种东西,辛辛苦苦地工作,赚的钱也只能勉强糊口。我很喜欢文中的那个小伙子信客,他有一颗善良并附有责任感的心,是个很不错的人。书中还有一篇文章是描写我的故乡——苏州的,名字叫《白发苏州》,写出了苏州悠悠2500年的历史和苏州文化的独特魅力,把这里的风土人情描写的很是细腻,让我越发为自己的家乡自豪了。

  看完后我还在思考一个问题:书的名字为什么叫“文化苦旅”,苦在何处呢?我认为在余秋雨的眼里,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充满了苦味,因为这些辉煌的文明常常会遭到各种破坏、流放、毁灭的命运,就像《道士塔》里的莫高窟文献、《风雨天一阁》中的藏书、《柳侯祠》中的柳宗元、《废墟》中的废墟,都让人发出深深的叹息,感叹中国文化成长的艰难。

  我又想起另外一个问题,平常人到一个景点,总是兴高采烈,为什么他能品出苦味来呢?在这本书的序言里,余秋雨这样写道:

  “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常常像傻瓜一样木然伫立着,一会儿满脑章句,一会儿满脑空白。”

  余秋雨能够品出苦味来,正是因为他熟读历史,精通文化,所以才能品出山水背后的苦味。我想,这样的“苦”,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文化苦旅》读后感15

  背起行囊,车轮碾压过被历史丢弃的角落。我是在求学,而你则是在求崇高。

  夜幕下,疲倦的倚在他乡的孤单座椅上,哥伦布青铜雕琢的躯体遥望着神秘的东方;威尼斯深水处是一群群嗜血的蛆虫;还有甘地的坟茔,中东的石窟。无数的掠影在思绪中乱窜,又是一夜的不宁。孤独的旅行唯一陪伴的是自己的苍翠影子。

  孤独是天赐给墨人的文笔,因为形单影只,简单明了才会看到无数浮华下面的东西。街灯还在夜幕下守望着这片疆土,星空下无数的静默拼凑成死寂,在旅馆里,这片因孤独而升腾的非凡思想却泛起了明亮的光芒。他静静的靠在座椅上,像逝去的老者,脑海中荡漾着太多的文墨,恨不能倾洒而今。靠窗的槐木长桌上,孤独台灯惺忪的眼神常会偷偷打量一下这位东方的客人。一阵嗖嗖的寒风拂过,纸业像涟漪般清波荡漾,钢笔顺着桌面滚到边缘,随即重重的跌落在地板上,清脆的撞击声不时还荡起回音。这幅上海制造的眼镜已经落了些土,仔细打量才发现无数的划痕已经交错成了网络。伴着主人,他已经看过了无数的美丽与丑陋,幸福与灾难,快乐与伤痛,生活与战争。厚厚的外大衣已经跌落在木椅的挡板上,一切似乎都处在生与死之间,梦幻与现实之间,静谧与动荡之间。

  这是一次战斗,是内心与现实的争斗。

  这是一次思考,是矛盾与困境的思考。

  离开故土,匆匆踏上文化的旅程,背信着纯粹的信仰和好奇,毅然决然。那日在西亚的停留结识了一群无家可归的孩子,岁月已经淡去了他们的痛苦,但却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你哭的像个罪人。然后你拿起一本崭新的书将其塞给一个还在推碳车的孩子,老泪纵横。在新德里,你甘拜了长着,这浓重的文化尘土已经给了你足够的勇气。像跪拜孔子,你毫不犹豫。往事如疾水,流淌过心田,浇灌过思想,你岂不也是长者。

  你突然坐正,捡起已经冰凉的笔,泛黄的纸上已经是千沟万壑。用这只从东方带了的笔,书写着这种孤独中的智慧。

  看过你的《文化苦旅》,享受着你的孤独和你的魅力。冥冥之中黯然神伤。这就是你,我困境的明灯,落魄时的精神支柱,无望时的灯塔,枯竭时的源源动力。游览过了你的《道士塔》,看过了你的《天一阁》,欣赏着你的《霜冷长河》,结识了你的《长者》。在寂寞的夜空,总能看到你坚定的眼神,向天空明亮的星斗,照耀着光辉的青石街。

【《文化苦旅》读后感汇编15篇】相关文章:

文化苦旅读后感08-25

《文化苦旅》读后感08-10

《文化苦旅》读后感15篇10-03

最新文化苦旅读后感07-20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5篇02-12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5篇)01-06

企业文化读后感07-16

《企业文化》读后感01-20

企业文化读后感04-25

企业文化手册读后感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