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时间:2021-09-20 08:38:52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5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5篇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

  苏格拉底是戏剧性的,也是震撼的,他的生命证明了他对哲学的定义:爱智慧!我喜欢那些坚持一些纯粹的东西的人们,那些太专注于世界上有意义的事情而不在意其他事情的人们,那些乐于向肉体无法超越的雨宇宙中发起挑战,提出问题的人,那些能够真正快乐的人。

  苏菲跟着哲学老师游览了雅典的山城,甚至还有过去的雅典。柏拉图问了她几个问题,马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吗?某种程度上是的啊,他们有相似的基因,尽管他们不知道什么叫遗传学,孟德尔还未曾和这群人交流过,他们的提问,也已经触摸到了真相的边缘。

  那么是否可以推论,其他的一些猜测,如同其实摸到了当年不知道的遗传学的边缘一样,我们也摸到了宇宙的真相的边缘?人类的灵魂真相的边缘?这样想想,尽管仍然不自知答案是什么,但有生之年能知道,有一定的几率是对的,接近对的,该有多么快乐。

  起码我现在就很快乐,一方面因为共鸣,一方面因为阅读这件事本身。

  我喜欢阅读,只因为它让我快乐,和成功学,或者乃至于积累知识这种诉求没什么关系。我既不寄希望于阅读让我走向成功,也不等待阅读增加我可以炫耀或者运用的知识量。

  我只是单纯的享受阅读,可能我读的方式并不如何好,也没有记住一长串的希腊人名地名,但阅读的过程中我确实获得了精神的愉悦。这种开始前的期待,期待进入书的世界,和进入后的快乐,在书的世界里好像灵魂暂时探出了现实的一方天地,来到了别的世界经历奇妙的旅程,这种体验感才是我所享受的,也可以说是我阅读的目的。

  那么说,喜欢阅读的人和不喜欢阅读的人有什么区别吗,我觉得只是爱好不同,无高下之分。不喜欢阅读的人不是不会去读书的人,他们也会读书,只是读书并不作为爱好,并不通过对其的喜爱获得快乐。

  喜欢阅读的人大多和喜欢阅读的人才能交流阅读,因为这是双方所感兴趣的。那喜欢阅读的人和不喜欢阅读的人交流,就是他们之间其他的共同爱好,比如舞蹈,绘画,音乐等等。这样想想,阅读之于我就像音乐之于我,以获取快乐为最大目标,不过不同人追求爱好的方式不同,也可能其他人的阅读不是这样。

  总之,我很享受。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2

  马儿为什么叫马,何为马,在没读着本书前,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可能是某一时间,爸爸妈妈拿着一张图片或是我偶然间从电视上见到这种东西,爸妈对我说,那是马儿,我从此就认识那是马了吧,每天总会见到许多人,许多事,我却从未提出一句:为什么?不只是我,每个人都把这个世界想得太过理所当然,世界的多姿多彩,仿佛与我们无关。对此,作者用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宇宙就好想魔术师从帽子中拉出的一只兔子,而我们人类则是兔子毛皮深处的寄生虫。

  我们都在兔子的毛皮深处舒服的躺着,对魔术师的秘密毫无兴趣。只有哲人,不停的顺着兔子的细毛向上攀爬着,想探究魔术师的秘密。我们比哲人们缺少的只是一颗好奇心,一颗智慧的头脑。

  哲学家们不停的爬着,同时也不停的呼唤着沉睡的人们,他的呼唤只能唤醒少数有头脑的人,而赢得大多数人的厌恶,苏格拉底最总最终将生命献于哲学服毒自尽,耶稣亦如此。我佩服他们的勇气于精神。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德谟特里克斯在没有任何先进设备的情况下,仅靠好奇与思索提出原子理论,柏拉图的两个世界论,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庸。我思故我在。一千年,两千年,中世纪,浪漫主义。

  慢慢我陷入整个欧洲哲学史,开始时很茫然有很多的不了解,越来越发现,其实哲学离生活并不远,我可能不了解一些地域,一些风土人情,但思想是没有限制的。人面对生活的态度也是互通的。苏菲最终只是希德书中的一个虚拟人物,我们又是谁呢,苏菲又是智慧的意思,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也唤醒我们生活的智慧。十三岁第一次读苏菲,懵懵懂懂。第二次,第三次,我会收获更多。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3

  《苏菲的世界》作者是挪威世界级作家乔期坦·贾德。他的作品以《苏菲的世界》最为著名。

  我起初以为哲学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问,但现在才发现哲学是最接近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哲学所要接近的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秩序与自由等。哲学给予人们的是智慧,是使人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改变。哲学给人以思想上的启示,使人产生改变,使人更超越更具智慧。哲学的发展与科学是密不可分的,与人类文明的足迹点滴相印。与其说是在看哲学史,不如说是人类文明的通史纵会眼底。在浩瀚的历史文明发展中,每一个我不过是道星光,一点水滴,那段深夜里在教堂以小时为单位计算历史进程的对白在熟悉不过。它反衬着个人生命的短暂,无不倍觉珍惜与伤感。

  《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更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美国的《新闻周刊》曾这样评价这本书:该书是一个将学术作品通俗化的杰出范例,未曾修习过哲学概论的人可以把他作为一本最佳的入门读物,对于学习过此门课程但以忘却大半的人而言,本书则是温故而知新的知新的得力之作。

  由此可见,《苏菲的世界》在哲学上的意义深远而悠长。哲学是做人的智慧,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而且此书将深奥的哲学描述的较为通俗,是一本很好的读物。

  《苏菲的世界》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来写哲学,也通过导师艾伯特引领小女孩走入哲学殿堂来向读者介绍了哲学的发展史。书中描述的哲学导师艾伯特也是此书中的关键人物,他对小女孩的指导是成功而有智慧的,他自己就是哲学最好的代名词。

  在现在这个社会,科学是被大众所承认的。其实,哲学和科学是缺一不可的。哲学没有公式来精确计算,来衡量。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在我们这个世界,仅有科学而无哲学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和觉悟的。科学给予我们的是知识,而哲学给予我们的是智慧。

  《苏菲的世界》所表达的有很多,我所领悟到的不过是些许皮毛。无论如何,哲学的智慧是该每个人都去学习和探索的。《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书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智慧无穷。掩卷思索,真实的我们应该好好去看看这个世界,抱着好奇的心去探索,去发掘。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4

  苏菲和大多数临近十五岁的姑娘一样,有着自己的烦恼与秘密小天地。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些喜欢她并且她也喜欢的小动物,生活平静,平静得不起丝毫波澜。

  直到有一天放学回家,她在信箱里找到了一封特别的信——没有署名,没有地址,上面写道:“你是谁?”从此,苏菲开始了她神奇的哲学之旅,了解了许多哲学家。最后她与她的哲学导师艾伯特逃出书本,开始新的生活。

  也许很多人和我一样,在读《苏菲的世界》之前,认为哲学极其晦涩难懂,神秘莫测,而学了又没什么用。但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才明自:哲学真是一门神奇而又好玩的学问。

  在这本书中,作者详细地讲述了德谟克里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等人的哲学主张以及哲学的意义与发展。全书语言浅近,比喻新奇。其中有一个我很喜欢的比喻:世界就像是从魔术师礼帽里拉出来的兔子,普通人安居在兔子的毛皮深处,而哲学家则在兔子的毛尖上眺望与探索。也正是这样,普通人对于自己所看到一切深信不疑,或是对书本上的深信不疑。但哲学家则不同,他们面对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永怀好奇与探索精神,试图明白为什么会是这样。换句话说,哲学家们想看清兔子的全貌,甚至是魔术师的面貌,他们的思想,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远远在普通人之上。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哲学家。要永远保持好奇心——对周遭一切事物的好奇心,无论是你接触过的还是你没有接触过的,谁又知道你接触的是不是真的呢?要试图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去探索,不可照搬书本,毕竟那不是你思考的产物。

  哲学就是一门神奇的学问,它引导人们对事物进行探索,以大智慧为人们指点迷津。它像一位长者,为渴求知识的人们提供最好的机会与帮助。

  我愿像苏菲一样,在哲学的道路上永怀好奇,永远前进,站在兔子的毛尖眺望、思考,看清兔子的全貌甚至是魔术师的面貌。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5

  艾伯特给苏菲上完了所有的哲学课,他们俩开始计划着如何逃离《苏菲的世界》,以避免被彻底摧毁。在一次由苏菲妈妈举办的哲学花园宴会后,苏菲与艾伯特抓准机会逃离了《苏菲的世界》,来到了少校与席德所生活的那个真实的世界。他们尽管到达了真实的世界,但他们发现,与这个世界的人比起来,他们就像一团空气,真实世界的人根本无法感知到他们的存在。他们特意到少校与席德的家去看了看,在目睹了席德与少校的真容后,苏菲与艾伯特前往了他们的目的地——永恒之境。在那里有许多像他们一样从书中逃出来的人物,艾伯特告诉苏菲,这就是他们最终的归宿,而他们也是永恒的。随着少校与席德的一番谈话,整本小说也画上了句号。

  读完最后一个字,合上书页,思绪万千,整本书好似一个梦,故事中的主人公根本就不存在与这个世界,乔斯坦·贾德这样写的用意何在?在书中,艾伯特向苏菲提到,只有学完所有的课程才能逃出《苏菲的世界》,到达永恒之境。而乔斯坦·贾德想告诉我们的是:一个人活着就应该对哲学有所研究,否则他活着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就如同未进入永恒之境的苏菲一样。但如果你一旦对哲学研究透了,那么你就是永恒的,可以进入那个属于自己的“永恒之境”。但可悲的是,现在能够到达永恒之境的人越来越少了。与古人的思想比起来,今人的思想正在慢慢腐朽。科技的发展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应该成为人们丧失思想的原因,哲学是永远不应该被抛弃的。

  《苏菲的世界》不仅仅是梦的世界,更是智慧的世界。它将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6

  记得自己是在看完同名电影后去找来这本书看的。

  在图书馆找到唯一的一本92年版的《苏菲的世界》。说是“唯一”毫不夸张,当时的网上除了对电影的简单介绍,几乎找不到书的相关情况,“苏菲的世界”是一个非常冷门的词组,所有的中文网页搜索结果也只不过三页,而且大多是繁体。

  翻着泛黄的书页,我用了整个暑假的时间咀嚼完。期间思考的乐趣以及原著带来的惊喜伴我度过了几十个不眠之夜,受益匪浅。虽然电影的内容远没有原著的丰厚充实,但还是非常感谢它带领我走进了那个“世界”。

  看原著的.过程像是登山,一级一级地爬上去,走到最后,你发现自己仿佛已经远离了芸芸众生,远离了庸碌的生活细节,你抬头望着星空,心中油然而生的是崇拜和敬畏,然后,你试着向周围的同类呼唤,却发现他们总是不屑一顾。他们没有嘲讽,只是不解,然后走开继续他们无关痛痒的蜚短流长。《苏菲的世界》本身只是一本所谓的哲学启蒙书而已,并不包括一切。可笑的是,我当时像一个意外获得宇宙最大秘密的小孩一样,对书上的每个字都视如蕴藏巨大能量的咒语。随之而来的是对生活中琐碎事务的极大厌倦感以及对大众口味中的盲目部分极度反感。

  这里不想赘言书中的内容,只是觉得一场梦醒来之后,人类是多么的孤独和可笑。在感叹宇宙和生命的同时,我也不禁唏嘘:人类只是进化链上的一环,那么的渺小!于是不得不对生命和自然产生敬畏,对上天的馈赠心存感激。哲学让我清醒,我学会了在不容乐观的现实中平静地走在路上,没有悲观,也没有愤世嫉俗,只是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之后,一种坦然的心境。

  很庆幸当时的自己在陷入迷惘前仔细读完了它,我知道,自那以后我的人生和态度将会改变很多,能有这样的改变也就够了。《苏菲的世界》最好是仔细读过、思考过,至少要浏览过,毕竟它的讲解章节有些枯燥,需要很大的耐心。如果我到现在才读到它的话,相信自己已经习得的知识和形成的观念会影响阅读的质量,以那种废寝忘食的痴迷状态阅读一本厚达五百多页的哲学启蒙书,我想以后是不会再有了。所以对这本书更怀有特殊的感情。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7

  《苏菲的世界》终于读完,不得不说,这是一本深入浅出的人类哲学史。在此,写下自己的感受。

  本书讲述的是一位14岁的少女苏菲在某天回家发现了一封信,上面没有寄信人的名字,也没有住址。于是,苏菲在这封信的背后,在一个导师的指导下,解开一个又一个世界谜团。

  读后的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书中为了向大家解开世界疑点,触及的内容很多。从古罗马到现代,在每一个不一样的时期,都有哪些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他们的贡献是什么,他们主要评论的标题是什么。一些哲学家的经历和遭遇,这本书都详细的做了解说。每个标题都点出了该章节的主要内容,或给该书增加了很多疑点。

  书中讲述了不少的人生道理,我受益匪浅。"人生只有经历磨难,取得辉煌的成就是必然的"。书中的许多疑问我也想过,但这些问题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太过于生疏。

  《苏菲的世界》这本书,让我解开了哲学的奥秘,了解了哲学家的事迹,也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对人生意义的关心与好奇。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8

  让人惊讶,这是一本哲学故事书。读过之后,不仅能让我们收获知识,还可以让我们懂得好奇心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件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快乐的学习。

  《苏菲的世界》讲述了一个叫苏菲的女孩,在年幼时面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并提出了认识世界的问题,得到了解答的故事。

  在此前,写过的《北大逻辑课》有异曲同工之妙。

  《苏菲的世界》的内容基本忘记,但它修正过我一些世界观,让世界在我眼中似乎有些不一样了,这是这本书提供的最大价值。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除了对比隔壁家的小孩,我们还会对比美国小孩。传闻,美国有一个小孩上学以后,知道了一个0代表太阳,而他母亲愤怒的将学校告上法庭,并索赔巨款,因为他的孩子失去了想象力,再看到0时,不会说鸡蛋了。

  这个故事应当是虚构的。

  故事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人对世界的认识是多么的固化,人的想象力又有多重要,当一个人拥有想象力,就像拥有翅膀,可以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世界,这种感觉是多么奇妙。

  而一堂逻辑课,或者一个哲学课,通过故事来讲给人听,又是多么悦耳,从而感受到世界不同的美好。

  《苏菲的世界》拥有这一切,尽管书名看起来像卫生巾的广告。当我们读完这本书,会觉得原来知识是可以用不一样的方式去学习的,而且哲学也是一门有意思的课,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9

  这是一本关于哲理的书,我开始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我认为这会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我开始并不知道,这本书是讲些什么的,当我看到第一章,我便知道这是讲哲学,每当我看到一个问题,我也会思考,但往往都是以失败告终,就比如,第一个问题“你是谁?”我当时的第一个回答就是,我就是我,但苏菲却比我们想的还要多,她还联想到了其他的一些事物。比我们想的还要深入,还有“世界从何而来”“哲学是什么”“奇怪的生物”这些问题把我弄得晕头转向,使我对这本书没有了兴趣,让我接着读下去的是那个寄信胡神秘人,她是谁呢?为什么要寄信给苏菲呢?

  我继续的往下读,后面的内容并不象前面那样难以解读,而且越往后面读,我就觉得我的四周被金灿灿的阳光照着。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次雅典之旅,艾伯特的穿越和雅典两千四百年前的样子,使我大吃了一惊,我当时的思想是和苏菲一样的,这是不是在拍电影呀!怎么会有人一下子就回到古代的雅典呢?可能是在做梦,对于雅典之旅,这就像是在讲一个故事,让人通俗易懂。

  这本书讲了许多关于哲理的知识,都发生在我们身边,但我们都没有提出疑问,并认真思考过。哲理是一门很复杂又是很简单的一门学问,但这门学问最重要的就是动脑筋和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认真思考,直到寻找到答案,我们应该学习苏菲那种爱思考,坚持不解的精神。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懂得思考,而且都深入的去探究,那这个世界的知识分子肯定会比现在多得多。《苏菲的世界》带给了我另一种感觉,一种难以解说的感觉,就好像如果你站在宇宙,你就是宇宙中渺小的尘埃,你非常地想去探索,但宇宙太大了,不论你怎么努力,永远都触碰不到它的边缘,既然望不到边,那就让我们更加努力去探索吧!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0

  近来看了《苏菲的世界》,这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所著的一本书。未看时,我就听同事说起这书,说是讲哲学的,有点难看下去。一听“哲学”二字,我的头一下子大了,心想一定是枯燥无聊透了。但这次由于开展名著推荐阅读,几本书在班级间相互轮换,《苏菲的世界》是我所教的班级首轮分到要阅读的书。推荐给学生看,做老师的岂能置身书外?于是我翻开扉页,仅仅看了这书的概述和几位大家的评点,我就知道我错了,同时也为结缘此书而庆幸。

  这本书记述了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就这样,苏菲每天都会收到这种神秘的信,她在信中的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走进哲学,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拂络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仍不断接受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了。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作者乔斯坦.贾德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正如马德兰·蓝格尔说:“《苏菲的世界》一书读来清新可喜。作者乔斯坦·贾德不仅文笔不俗,也是一个绝佳的教师,使读者能以阅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浏览从柏拉图以前一直到20世纪的整部哲学史,而不觉枯燥厌烦。”这本书吸引着我们跟随苏菲在神秘的哲学导师艾伯特指引下,走进哲学,使我们从困惑走向觉悟。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你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等,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人类的文明史。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

  看《苏菲的世界》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震撼。原本以为哲学是一门形而上的学问,但当我读完全书后才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

  读完这本书,当你把一个又一个哲学家和他们的故事及理论连接起来,就会发现西方哲学史已经变成一条河,源远流长,曲折蜿蜒,静静流淌,而且清澈得一眼就可见底。

  《苏菲的世界》就是这样一条闪烁着生命智慧灵光的河流,我们也许未能在这条河流中畅游或深潜,但我们一定能领略到它的潋滟波光。它会启迪我们的智慧,教会我们思考问题认知世界的方法。所以我想说我们真该好好读读贾德这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苏菲的世界》,你一定会为她着迷哦!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1

  苏菲最开始接触到的哲学问题是‘你是谁’和‘世界从何而来’。这个问题自己一直在思考,也增加了我看这本书的兴趣。还有,书的开头出现了要苏菲转交给席德的信,这些都设置了悬念,也让我们渐渐踏入哲学的世界。有许多哲学我们无法通过查资料得到确切的答案,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并且那些哲学问题不会有统一的答案,我们的思想更加自由。

  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贯穿哲学发展的过程,也让我们自己了解了哲学方面的历史,了解了哲学家们的思想。我了解了以前从未听说过的犬儒学派、斯多葛学派及伊比鸠鲁学派与苏格拉底哲学的渊源,还有神秘主义、印欧民族、闪族文化。

  看过后我才觉得《苏菲的世界》真的是一本很好的哲学思想启蒙的书,现在的小学生也应该开始了解哲学方面的历史了,这本书有益于开启小学生的智慧,使他们的眼界更宽阔,精神领域更加富有内涵。并且书中蕴涵的哲学思想要远比课堂上学习哲学时多得多。我相信这本书一定能给我的教学,我的生活提供帮助。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2

  《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是窦桂梅老师推荐给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阅读的一本书,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来读它并写读后感,可能显得层次低了一些,但我并不胆怯,因为我有一颗童心、一颗爱心。我的知识并不丰富,活了三十多年,最大的遗憾就是青少年时期几乎没有读过一本课外书籍,错过了人一生中的黄金阅读期,为了在六十岁回头看人生的时候不再为此而遗憾,我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在书店里拿起了《苏菲的世界》随手翻了几页,觉得很乏味,但是仔细的翻开一章静读后,便发现这不是一本空洞无聊的书,于是我便欣然的带着它离开了。

  《苏菲的世界》主要讲述的是小姑娘苏菲在神秘哲学家艾伯特通过书信的诱导下,开始接触哲学,思考哲学问题,并且了解了整个哲学史的发展和一些古今中外的哲学家。这本书涵盖了哲学、科学、艺术等多个方面。把原本比较难懂的哲学,通过艾伯特让苏菲思考的一系列问题,使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使得哲学变得生动有趣,我们自己也可以了解哲学发展史。

  作者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向我们每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读了这本书后,丰富了自己在哲学方面的知识,随着书中艾伯特给苏菲所提供的哲学问题,我也跟着思考了,然后继续看下去,发现自己的观点和书中的还有些相同,让我有种成就感,但更多的是接触到了不同的思想,好像自己进入了一个思想相互交流碰撞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我随意发挥着自己的想法,没有人会去笑自己,得到的是别人的倾听和尊敬,大家互相汲取着那些精髓,不断丰富自己的世界,但是却始终坚守着自己内心的那一份信仰。

  苏菲最开始接触到的哲学问题是‘你是谁’和‘世界从何而来’。这个问题自己一直在思考,也增加了我看这本书的兴趣。还有,书的开头出现了要苏菲转交给席德的信,这些都设置了悬念,也让我们渐渐踏入哲学的世界。有许多哲学我们无法通过查资料得到确切的答案,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并且那些哲学问题不会有统一的答案,我们的思想更加自由。

  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贯穿哲学发展的过程,也让我们自己了解了哲学方面的历史,了解了哲学家们的思想。我了解了以前从未听说过的犬儒学派、斯多葛学派及伊比鸠鲁学派与苏格拉底哲学的渊源,还有神秘主义、印欧民族、闪族文化…

  看过后才觉得《苏菲的世界》真的是一本很好的哲学思想启蒙的书,现在的小学生也应该开始了解哲学方面的历史了,这本书有益于开启小学生的智慧,使他们的眼界更宽阔,精神领域更加富有内涵。并且书中蕴涵的哲学思想要远比课堂上学习哲学时多得多。我相信这本书一定能给我的教学,我的生活提供帮助。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3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人为什么要活着?人为什么而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

  前段时间,不知为什么,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而最近,我读了《苏菲的世界》这本书。里面的主人翁和我的处境是一样的。虽然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看完,但我了解过它的大致内容。

  一个叫苏菲的女孩,14岁。有一天收到了一位神秘人的来信,内容只有两句话“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而也就是这仅仅两句话,改变了苏菲的生活…

  而我也在思考着…

  我是谁?是有思想的人?还是四肢直立行走无毛的高级动物?这完全取决于我自己。生活中,我可以做到精神抖擞得过每一天,脸上永远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我也可以萎靡不振,白天的时候眼睛都睁不开,永远都是那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表情。这也取决于我。当然我也知道,自己也不想太累,简简单单就好。

  那我为什么要活着呢?这个,也许我也没有办法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是爸爸妈妈给予了我生命,首先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就没有资格自己结束我的生命。也是爸爸妈妈带我来认识这个充满了善良、爱心、美好事物,同时也有邪恶、丑陋、憎恨、谎言的世界。所以,我遇到什么都会和他们讲,因为我相信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告诉我,我应该怎么做。

  我时常想不出很多问题的答案,只能对自己说:做好现在应该做的事吧,想想以后的生活,也许就会轻松些。人是为了什么而活?最简单的答案:为了父母。他们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天底下的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儿女能过开开心心得过每一天,永远没有烦恼,忧愁,不再走自己走过的路:都希望自己为儿女打出一片天,儿女们就不用再操劳,只有享受。可只有当儿女们也为人父母时,才能真正体会到当年父亲母亲的那片苦心啊…每次一想到这些,我就不禁落泪。所有的人要都是这么单纯该多好?没有邪念,公平公正。大家合作,奋进。也只是为了父母——自己最爱的人而活。

  但是,现在的我慢慢懂得,不管爸爸妈妈帮我把路铺的有多么好,最后还是要我自己走。他们只是为我准备好了船,而我现在要做的是,扬帆起航!航海的途中,肯定会遇到风浪,但我希望都能自己顶过去。记得,是微笑着解决困难的。当然,如果有一天,我累了,至少我还可以去一个地方,家——一个最温暖的港湾。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4

  暑假在家闲来无事,就把以前在大学买的书整理一下,发现有好多书自己竟然没有好好的读完,都是听老师说要看什么书自己去买来了,结果随便翻几页就扔在那里。心里实在有点过意不去,就决定在这个假期里好好弥补一下。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想我们每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从苏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看过之后,我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震撼。

  “我思故我在”可读完全书的我却很茫然,我存在吗?不过是在这个时段、在这个特定的空间的相对存在罢了。试问,多年以后,一切都归于湮灭之中,我会存在?渺小的我会存在过,或曾经存在过?真不敢相信“恐惧”竟是我读完书后的第一感觉。我不知道他人读此书的过程中是否会有这荒谬的感觉。这是我真实而自觉荒谬的心灵体验。讫今为止,《苏菲的世界》是让我感觉最奇特的书,真的,在以往没有任何一本书会这样让我沉迷其间而深感“恐惧”,读后对这“恐惧”深感荒谬。要解决这种恐惧这中荒谬就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通过思考来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个世界,这大概也是作者的最终目的吧

  我原本以为哲学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问,但当我读完全书后才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我认为哲学不是科学,因为它没有什么精确的公式来计算、来衡量。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和绝望的。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

  心里面想的还有很多,但不知道怎么来更加明白的表达,也许只有我们自己亲身读了此书后才能和我一样感受到《苏菲的世界》带给我们的震撼!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5

  苏菲(Sophie)在古希腊语中(Sophia)有智慧的意思,《苏菲的世界》讲的,是一个关于智慧的童话故事。以一位哲学老师给一个名叫苏菲的小女孩教授哲学课为线索,贯穿了西方哲学的源起、演变和发展。

  最开始,阅读体验很平淡,就是一个叫苏菲的14岁小女孩马上就要过她的15岁生日,而她的父亲远在海外,突然她收到了匿名的函授哲学课程,开始教她从希腊-雅典的哲学萌芽开始学起哲学。读者马上就会觉得,这不就是一个爸爸想以哲学课作为女儿的生日礼物嘛,不管是德谟克利特斯的古典唯物主义原子论,还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性主义,或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分类法的看法都透着一股“朴素”的感觉,并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但是通过这一段阅读,你会开始问自己,“我是谁?”,“这个世界是什么?”,“我们存在的目的是什么?”。通俗的说,开始稍微严肃地考虑关于“三观”的问题了。

  就在你觉得这剧情不过如此的时候,事情变得没那么简单了。苏菲发现有个叫席德的女孩也在跟他在同一天过生日,而席德的爸爸总是寄给她各种明信片,并坚持说她一定可以转交到席德的手上。而苏菲也开始遭遇各种超自然事件,例如在镜子里看到自己在朝自己同时眨两只眼睛,抑或是在梦中拿到的席德的黄金十字架醒来后还握在自己的手上。这一段的哲学课也进入中世纪阶段,神学家背景的哲学家希望通过哲学方法印证上帝的存在。整个故事被盖上了一层神秘主义的面纱,时不时还透出一丝诡异的色彩。

  接着,苏菲的哲学课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这时的哲学可以大致分成两个部分。一个相信理性,被称为理性主义,代表者是笛卡尔,他认为我们认识世界的关键在于怀疑一切我们已得到的经验,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我们是具有理性的,要通过理性来检验我们所取得的经验,强调我思故我在。一个相信经验,代表人物是洛克、休谟等人,认为人的心灵是空白的,而思维是心灵对我们所经历的事物的反映,强调所见即所得,超出经验范畴的东西是无法通过理性来解释的,因而是无意义的。与此同时,席德的父亲开始展现各种“神迹”,通过各种匪夷所思的方法祝席德生日快乐,比如一夜之内将明信片从黎巴嫩寄到挪威,或是通过狗向席德说生日快乐等等。就在周围的事物愈发向着非理性反经验的方向发展的时候,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终于意识到他们原来是席德爸爸的“作品”,他们是作为生日礼物被席德爸爸“创造”出来的文学人物。这时场景切换,一个叫做席德的小女孩收到了她爸爸给她的15岁生日礼物——一个讲义册,里面讲的是一个叫苏菲的小女孩学习哲学的故事。

  在“文学作品”这个真相大白之后,故事分成了两条线。苏菲作为一个文学人物开始通过各种魔幻主义的方法学习现代哲学,而席德则开始通过读苏菲的故事学习哲学。后续的内容依然很精彩,但是在这个记录人类思考世界的发展史的文学作品中,文学人物发现自己是被“写”出来的创意才是本书的精髓。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读着苏菲的故事的席德其实也是个文学人物。可是,读着苏菲和席德的故事的我们,又是什么呢?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5篇】相关文章:

1.《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2.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3.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4.《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5.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6.《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7.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例文

8.【荐】苏菲的世界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