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2-26 16:42:3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说课稿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说课稿4篇

说课稿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六课,是继“面包发霉了”一课后对食物发生变化的原因深入研究,寻找有效的办法来减慢食物的变质速度。本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观察变质的食物。第二部分是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了解食物变质的原因,以储存一条鱼为例,让学生讨论。鼓励学生们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收集信息,了解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能对储存食物的方法做出科学的解释,并能设计出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

  学情分析:

  本课是食物单元中对食物变化的探究。通过前一课对发霉面包的观察,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是什么原因引起食物发霉变质?有什么办法能减慢食物的变质速度?事实上,学生已经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储存食物的方法,本课的目的是鼓励学生们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收集信息,了解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养成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关注身边的科学。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学生们通过比较观察活动,知道引起食物变质的原因,从而了解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们的观察比较能力,能对观察的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会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的归纳和综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养成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关注身边科学。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活动,知道引起食物变质的原因和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各种储存食物的方法及依据。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运用了比较观察的方法,对新鲜小鱼和变质小鱼进行观察,学生通过对观察比较的记录进行分析整理,对食物变质的原因做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准备:鲜鱼、变质小鱼、鱼干、真空包装食品、食物罐头、卫生手套、镊子、一次性碗等。

  教学活动过程:

  本课分五个环节来展开。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刚从菜市场买来一条鱼,可是现在有点事要出门几天才回来,这鱼就这样放在塑料袋里,行吗?(学生回答)。你能帮老师想想办法,好吗?多数学生会想到放冰箱里,接着问:放冰箱里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可能会说能保鲜,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由此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对食物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预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科学,利用科学。)

  二、观察变质的食物:

  这一环节我是通过鉴定两条小鱼是否变质的对比观察活动展开的,分两个层面,一是讨论鉴定方法,二是开展观察鉴定活动。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两条小鱼,分装在1号袋和2号袋里。首先让小组讨论汇报观察方法,师生交流,出示观察活动中的安全事项。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鉴定活动,汇报交流鉴定结果。比较两条小鱼的异同,从而判断出哪条小鱼是变质的,哪条小鱼没有变质。

  (设计意图:从两条鱼的观察活动中获取信息,然后进行比较、归纳、综合找出变质的小鱼,为下一步探究小鱼变质原因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

  三、师生交流,探究小鱼变质的原因。

  这一环节我分成两个部分来完成。第一是预测,预测小鱼变质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部分让学生各抒己见,表达出各自不同的看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二是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面包发霉了,从中获取有关霉菌及霉菌生存条件等有关信息,把这些信息与小鱼的变质联系起来思考、归纳、总结出小鱼变质可能是由某些细菌引起的,由此引出“微生物”的概念。然后组织学生学习55页有关微生物的知识。

  (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小鱼变质是由微生物生长繁殖引起的,为下一步研究食物的保存方法提供思考方向。)

  四、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

  这一环节我是以微生物生存的三个条件为突破口,让学生理解破坏微生物的生存环境能有效控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保存食物的目的。

  首先,我拿出一包鱼干,问:鱼干为什么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质呢?学生可能会说,鱼干没有水分,它控制了哪个条件,学生可能会说,它控制了水分。我接着再出示一个真空包装食品,问:它控制了哪个条件?学生可能会说控制了空气。我接着又问:有控制温度的方法来保存食物吗?让学生举例,最后小结:只要控制(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就能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学生有了这方面的知识后,就比较容易理解生活中保存食物方法的理由了。接下来我出示一条鱼,问:你能用几种方法保存这条鱼,并说出你的理由,然后由小组展开讨论,汇报,交流,归纳总结出生活中食物的各种保存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减慢食物变质,就必需破坏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帮助学生整理已有的和刚刚获取的知识。理解各种储存食物方法的科学道理,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的激情。)

  五、拓展,课堂小结:

  生活中除了采用破坏微生物生存环境的办法来保存食物外,还有别的办法吗?举例说明。引导学生说出杀死细菌的方法和使用防腐剂等也能保存食物。并强调使用防腐剂有害健康,须谨慎使用。最后,我安排了一个课后行动,收集各种包装袋,思考这种包装的科学道理,并采集各种包装上的信息,为下一课“食品包装上的信息”作好充分的准备。

  (设计意图:在整理本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从别另一个角度思考生活中还有各种保存食物的方法,强调使用防腐剂的危害性,提示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收集相关信息,为下一课《食品包装上的信息》打好基础。)

说课稿 篇2

  教材分析

  在九年级全一册中,关于资源问题教材共有三框内容,分别是:资源出现短缺、资源大国还是资源小国、应对资源危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从世界联系到中国,从资源现状联系到解决的方法,而这一课是三框中的第一课。教材以列举的方式说明了资源的概念,接着介绍了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主要让学生认识人类从一诞生开始,就一直利用自然资源来谋求自身的发展并与之保持着休戚与共的关系。但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造成自然资源尤其是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和短缺,反过来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不过在这一框中也涉及到了解决的方法,但角度是完全不同的。这一框从微观的角度,也就是从“我”谈起,说明课题和“我”之间的联系,而第三框是从宏观的角度,也就是国家的措施说明解决我国资源危机的办法。

  学生分析

  虽然学生每天都使用到了很多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出现短缺的原因也略有所知,但事实上在自然资源的概念和自然资源的分类上还存在误区,对自然资源和人类休戚与共的关系也没有深刻的体会,所以这节课拟在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来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

  设计理念

  这节课从内容上看难度并不高,但容易泛泛而谈,变成说教,引起学生反感。所以内容设计需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尽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情境,步步引导,寻找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那根“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能说明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自然资源短缺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资源,感受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

  2.通过对自然资源存在形式的探索,学会辨别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通过漫画分析,认识到人类的过度索取是导致资源短缺和耗竭的主要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从实际生活出发感受自然资源与人类休戚与共的关系,树立忧患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观念。

  2.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竞争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身边的生活出发,感受自然资源与人类休戚与共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识到人类的过度索取是导致资源短缺和耗竭的根本原因。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竞赛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flash《一口水》)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展示世界上其他资源的短缺情况,得出课题。

  二、新课

  师:今天我们所说的资源指的是自然资源。

  (一)摩拳擦掌擂台赛

  第一轮:大话自然资源

  游戏准备:全班分成四大组,2分钟时间准备。

  游戏规则:每组派一名同学上台,在1分钟之内写出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可能直接或间接用到的自然资源,写得既多又准确者胜。

  在比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得出自然资源的概念。

  第二轮:自然资源大分类

  游戏准备:同上。

  游戏规则:每组派一名同学上台,在刚才所列举的自然资源中,区分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并说出区分的理由。

  师: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可再生资源非常的多,这些资源可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但是为什么不论是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都出现了短缺或枯竭的现象呢?

  (二)七嘴八舌说漫画

  (展示四幅有关造成资源短缺原因的漫画)

  师:任选一幅,根据漫画,说说造成资源短缺或枯竭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习心得:人口急剧增长和人们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需求,是造成资源短缺或枯竭的根本原因。当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获取速度,超过了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速度就会出现自然资源短缺的问题。

  师:那么,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在无心之中,我们有没有浪费过资源呢?

  (三)在有心和无心之间

  无心之举:学生举例(如使用一次性筷子、购物用塑料袋、喝罐装饮料、送贺卡等)

  问: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不就浪费了一点点吗,有什么关系呢?

  讨论:(1)森──林──?──?

  (2)爷爷是打猎的──父亲是伐木的──我是卖根雕的──儿子是──?孙子是──?

  对两则材料的进行合理联想,并说明原因。

  有心之举:学生举例(如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购物用布袋、一纸多用、随手关紧水龙头)

  (资料)节约是一种时尚

  ……总之,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无论多么富有,我们都无权挥霍地球资源。挥霍浪费,不再是体面与荣耀,而是自私、冷漠的象征。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从我做起,从自己做起,过简朴和适度的生活──这就是绿色生活新时尚,为此,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和光荣。

  (四)金点子行动

  在我们身边,对于保护资源,一直有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当时震动,过后不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难题,如果让你设计一个活动来解决这个难题,你会有什么样的金点子呢

说课稿 篇3

  一、 说教材:

  《别挤啦》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主题为“地球家庭”的一首诗歌。它通过对人思想感情上“别挤”和严防把美好心灵挤走两方面的抒写,表达了作者向往人间的美好,追求人间真、善、美,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用宽容、善良、真诚的心去生活的思想感情。诗虽短小,却给人以道德教育,使读者受到感染,心灵得到净化。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并模仿写一节。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诗句意思

  3、通过朗读、理解诗歌,联系生活拓展思维,感受“真善美”的重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塑造良好的人格。

  三、说教法学法:

  本课语言诙谐、形象生动,每一句话都能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由于诗歌跳跃性大,所以学习课文时可以利用诗句间的“留白”进行思维拓展,联系实际理解生动有趣的诗句背后意思,即作家呼吁的道德观。

  四、说教学设计:

  1、联系生活,导入课文。

  2、初读诗歌,把握内容。

  为了不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所以在朗读上就要下功夫。学生在联系生活谈自己感受、收获,都是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朗读先是“正确、流利”,在细读基础上,把握住作者的情感和在自己理解基础上,再读出语气、读出感情。也就是体现了语文课的“读中感悟”。(但教学中学生还是没读好,可能是学生感悟不到位,也与平时朗读技巧指导有关)

  3、精读理解,感悟表达。

  在揭示课题之前先将第一节的内容分解导读,通过问题提示、“留白”的方式引导学生分句体会诗句意思,并在理解诗句过程中反复品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在整个“问题导学”过程里,老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为理解本诗做足了铺垫:世界之大,足以容纳所有人的自由。随着作者写作思路的转变,老师跟着将矛盾抛给学生:无拘无束的自由并非真自由,真正的自由是有条件的,需要做出“保证”的。在矛盾激发的同时,揭示课题“别挤啦”,揭示作者的中心意思“不要挤”,学生对它的接受与体会当然就自然且深入了。

  联系生活理解诗歌中的道理,这也应该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一个难点、一个亮点。学生们只要结合生活实际谈出自己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所以在细读课文时,我让学生把诗歌中的每一句话与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谈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收获。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说、随心所欲的谈,告诉学生把你读这首诗歌时最先想到的说给大家听,一人说,大家补充。学生们把自己身边的不道德行为、社会中的不道德现象甚至关于对世界的和平问题的看法都谈了出来。学生们自己总结了“真诚”“宽容”“善良”“健康”“和平”“和谐”“平等”等词语,懂得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知道了在生活中自己应该怎样做。

  4、借助背景资料,领悟作者情感。

  5、领悟现实意义,拓展延伸

  “言为心声”、“情动而辞发”,在多元化思维拓展的基础上,当学生对“挤”有了自己的思考,他需要一个表述的机会及交流的平台,所以,就设计了写诗的环节。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表达的需要,又可以锻炼其模仿课文形式进行诗歌创作的能力,还可以使探讨问题的平台延伸到课堂外与教室的'墙壁上。但是遗憾的是时间不够没有在课堂上写,只能做为作业回去写。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梦想的力量》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第四单元的主题是令我们感动的人和事,主要有《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桥》和本文,本文通过对对年仅六岁的加拿大男孩小瑞恩为了实现自己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喝上洁净的水的梦想而坚持不懈地努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善良、执著、有爱心的小男孩形象,读完此文,不禁让人感动不已,通过本文的教学,让学生入情入境,抓住文中令自己感动的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下面我说一下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本课的六个生字。读读记记文中需要掌握的一些词语。

  2让学生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培养学生速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学会通过朗读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会小瑞恩的善良和执著,初步懂得仅仅拥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够实现梦想。

  教学重点:体会小瑞恩实现自己梦想的艰难经过。

  教学难点:“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刻意思。

  二、说教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决定采用朗读法和讨论法,通过以读带讲,让学生体会小瑞恩实现梦想的艰难经过,通过讨论合作,让学生体会梦想的力量的深刻含义,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决定采用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相结合、学生朗读和仔细品味的方法,让学生在这样的学法中不仅学习到小瑞恩实现梦想的执著,更让学生初步学会学习此类课文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本课时,我决定采用如下几个环节来进行。

  1、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在本课的开始环节,我打算用多媒体出示在北京奥运会上勇夺八枚游泳金牌的美国运动员菲尔普斯的图片,激发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接着介绍菲尔普斯小时候看见游泳前辈在奥运会上披金斩银时树立梦想,然后克服身体上的障碍和周围人的嘲笑,最后梦想成真的故事,在黑板上板书课题——梦想的力量。

  2、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引入新课之后,我让学生打开课本,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既可以培养学生速读课文的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大概了解课文的内容。在读课文之前,我用多媒体出示两个问题:1、本文主要写了谁的梦想?他的梦想是什么?2、他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努力思考的习惯。

  3、出示生词,做好铺垫。

  我用多媒体出示本课中需要学生认识的生词,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铺垫。出示的生词如下:下旬、募捐、水泵、颠簸、簇拥、一声不吭。

  4、细读课文,找准突破。

  这一部分是教学过程的重点,也是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决定了本节课的成败得失。这个突破点就是瑞恩的梦想——用课文中的原句概括就是“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并把这句话板书在黑板上。

  接着让学生细读课文,让学生思考:瑞恩实现自己的梦想经历了那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瑞恩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怎样克服的?通过让学生自己分析课文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理清课文的思路,把握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学生汇报结束讨论结果之后,教师在黑板上相应板书:70元——20xx元——一台钻井机——“瑞恩的井基金会”。

  5、美读课文,体会性格。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再次速读课文,然后画出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可以是一两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然后再带着感情美读,可以是学生自己读,也可以是同桌之间互相读,还可以是小组之内商量怎样读?也可以全班同学一起读,教师也可以为孩子们范读。通过多种形式的美读,让学生不仅体会字里行间蕴藏的深厚感情,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小瑞恩最主要的两个性格特征——善良、执著。在这个环节,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小瑞恩的性格:善良、执著。

  6、课堂小结,升华主题。

  在学生美读课文,对文章的内容和瑞恩的性格有了深入的体会之后,我打算在这个环节进行小结——小诗《让梦想开出鲜花》。在朗读这首小诗的过程中,用多媒体播放《琵琶泪》的音乐,渲染课堂的气氛,让同学们真正为小瑞恩的可贵品质而感动,为梦想的伟大力量所感动。

  7、设置作业,拓展延伸。

  这是本课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为学生设置了如下题目:你的梦想是什么?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你会怎样去克服它?通过这个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听说读写充分结合,又趁热打铁,使本课的教学效果进一步延伸,让学生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克服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五、说板书设计。

  本课我所设计的板书设计如下:

  在这篇课文的板书设计中,我决定从两个方面寻找突破口,一个是瑞恩的梦想,一个是瑞恩实现梦想的艰难过程(梦想的力量),瑞恩的梦想就是“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实现梦想的艰难过程就是70元——20xx元——钻井机——基金会,最后总结概括小瑞恩的性格特点——一个执著、善良的小男孩,整个板书清晰合理,层次清楚,看上去美观大方,能够有效地表现出课文的脉络和文章的中心。

【有关说课稿4篇】相关文章:

1.对联说课稿

2.项链说课稿

3.《社戏》说课稿

4.《长城》说课稿

5.《石榴》说课稿

6.《荷》说课稿

7.《画风》说课稿

8.说课稿格式

9.《边城》说课稿

上一篇:说课稿 下一篇: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