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2-26 13:22:1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推荐】说课稿3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说课稿3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本册教材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继续进行识字、写字、朗读、说话、写话、明理的训练。

  《苏雅的画儿》是本册教材第六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由四篇阅读课文、一篇识字课文及语文百花园六组成。几篇课文寓诚信、勤勉于生动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本篇课文则通过一个小故事,讲了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本课分2课时进行教学,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由于学生已经认识了本课的生字,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因此,我定位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复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理解词语:端详、不由得、嚷。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故事的内容,并分角色表演课文。

  教学难点为:懂得只要开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三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设计教学时,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看,去想、去说、去演。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课件出示课文中的句子,以方便学生朗读,更使教学突出重点。

  四说学法

  通过在平时语文课上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以学生的读为主,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回答出来,采用学生练读、指名读、小组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并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读演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个步骤温故知新,顺学而导

  首先,课件出示需要掌握的词语,采取各种方式认读词语,如:小组读、男女生读、同桌读。然后直接说本节课继续学习25课苏雅的画。指名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和听读课文,比较有针对性。读完让学生汇报。学生自然说出苏雅画画这件事情。围绕这件事,学生可能说出许多种答案。不用学生回答地多么准确,只要能说出大概即可。然后教师问:那么苏雅的画开始是什么样的?后来什么样?最后有变成什么样?小组讨论:(同学回报,老师板书:漂亮----弄脏------更漂亮)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在这个位置我设置小组讨论,使全体学生有发言的机会。

  第二个步骤理清脉络直奔重点

  明白苏雅的画是怎么由漂亮到弄脏又到更漂亮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在这个问题的教学上,我按照苏雅的画很漂亮——苏雅的画不漂亮了——苏雅的画更漂亮了,——苏雅的画怎么变得更漂亮了,这样环环相扣的思维来解决问题。

  1.抓住重点词语学习

  布置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听边想。从哪些词语和句子可以看出她的画很漂亮?重点理解词语:满意、端详、参加比赛。在这里满意是最能体现她的画漂亮的词语。所以在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要读出高兴的语气。学生对端详较难理解,可以采取表演的方法让他们体会。可以追问,她的画是用来做什么的?这样就在回答的同时体会到画的重要性。

  2.抓住人物的语言变化

  问:那么你又从哪看出她的画后来变得更漂亮呢?学生会很容易直接回答出苏雅同学的话。(汇报1这一张最妙!2.瞧,这小花狗多逗!3.你怎么会想到画小狗呢?)可以问他们是什么样的语气,什么样的表情,怎么说出来的,学一学他们的语气。指导学生带着惊讶、可爱、赞美、羡慕的语气练读同学们的话。学生也可能回答出(一…..就…)的、句式。(苏雅的画一拿出来,全班就嚷开了)这一句。可以指导学生用这个句式造句。同时理解“嚷”的说话方式。

  第三个步骤以疑引读,抓变释疑。

  布置比较苏雅两幅画的不同。(重点说出多了一个小花狗)观察不同点,旨在使学生把握文章重点。学生可能说出各种各样的不同来,只要是图上出现的都要给予肯定。根据我这几年的经验,学生喜欢这样找不同地方的活动。他们喜欢类似于游戏的教学方式。然后过渡:关于这个小花狗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自由读文2---10自然段,了解故事的内容。

  带领学生先来看看故事的起因,这幅画是怎么弄脏的?(重点理解爸爸对他的`关心和苏雅焦急的心情);然后看看画弄脏后两人会有什么不同的表现:苏雅哭(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最后说说爸爸是怎样做的?这时边回答边板书:仔细看动脑想(猜一猜:爸爸想什么呢?)小提示:从颜色形状时间方面想。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重点指导朗读(多种形式)。

  此时再问问:你觉得爸爸怎么样?(能说出爸爸遇到事情肯动脑筋)

  第四个步骤梳理知识加深印象

  经历了这样的事情之后,苏雅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她一定会怎样做呢?你是从哪知道的?再回到课文的最后一段。反复朗读加深体会最后一句话。理解两个高兴的内涵。同时熟记爸爸的教导: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的道理。反复朗读加深体会这一句话。

  第五个步骤角色体验,入情感悟。

  分析完课文后再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来朗读课文,是学生对人物认识的一个体验,同时也是感情的升华。看板书理顺苏雅的情感变化:(满意----悲伤----喜悦)相信再次读全文的时候,一定会带着对苏雅情感的体会。把文章读的更有情感。那么我们来分角色来朗读课文。

  第六个步骤谈话总结,拓展延伸。

  问学生:你的收获是什么?学生可以根据学到的知识来自由发言,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谈课文中的爸爸所说的道理。

  六说板书

  我用最简单字体来表现苏雅的画是怎么由漂亮到弄脏又到更漂亮。这样既直接又简单,学生一看便非常明了。

  25、苏雅的画儿

  漂亮弄脏更漂亮:突出画的变化;

  仔细看动脑想:抓住爸爸是如何指导苏雅这条主线;

  坏事小花狗好事:突出文章的主旨;

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并能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运用想像、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获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增强了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积极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学会对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本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透过物质变化的宏观表象,建立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形成正确的微观想像,即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二、教法分析

  本课教学采用实验探究、交流讨论与分析归纳相结合,并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新课标要求,初中化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实验探究为主线,结合交流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分子、原子的有关知识,突出本课的重点,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微观想像能力,突破难点。这样多种方法互相穿插、渗透,也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三、学法指导

  本节课学生的学习主要采用实验—讨论法和分析—归纳法。

  实验反映了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化学学习的有效途径。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科学的方法处理所得材料,得出正确结论,强化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讨论、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交流和讨论发现自已和别人的长处和不足,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由于初三学生还是化学的初学者,在实验教师应注意以下指导:(1)重视探索性实验的选择和设计,(2)在实验之初,要向学生提示观察角度,(3)要重视学生对实验现象完整而准确地叙述,(4)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其本质,才能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主要通过五个环节来完成我的教学:创设情境,诱发新知 探究活动,探求新知 练习反馈,运用新知 交流讨论,体验成功 实践应用,巩固新知。具体过程如下:

  五、板书设计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很小,质量小体积也小

  2、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等粒子间是有间隔的,气体物质的粒子间隔较大,固体、液体物质的粒子间隔较小。

  三、分子和原子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变成新分子。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1、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木兰从军》,《木兰从军》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改写而成。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塑造了一个替父从军、爱家爱国的英雄形象。本文情节生动、形象鲜明,是一篇培养学生阅读、思考及想象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

  2、针对教材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运用多种手段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家爱国的优秀品质。

  其中,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优秀品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空白”发挥想象去感悟人物形象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法学法

  1、语文学习重在把握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会采用品读感悟法,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交流,在读中思考。

  2、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因此,我会在师生互动学习中,采用合作探究法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3、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将采用各种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快乐学习。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我先播放《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录音,一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此时,借机引出戏里的人物,直接导出课题。

  2,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识字教学中,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识字的目的。

  在课前,我先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问问别

  人或自己,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上课以后就用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浯,指导认读。再让学生接读课文。通过指名读、学生领读、开火车读、竞赛读等形式,让学生一步一步的把课文读通读准。扫除了生字障碍后,就进入了今天阅读的环节。

  3、精读感悟,突破重点

  在学生已经能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找出来,然后再让学生说出喜欢的原因?具体说出最喜欢的语句?谈一谈自己的感悟。这个环节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自主探究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在这里教师是合作者、倾听者和点拨者, “老师跟着学生走”学生读到哪一段,老师就对哪一段进行点拨。一般学生都会找到第二段和第三段。

  如当学生谈到第二段的时候,教师点拨:当时木兰为什么要去从军?当时木兰是怎么想的?如果她的家人劝他不要去,木兰又会怎么说呢?你能表演一下吗?这样设计符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交流感悟中,让学生体会到木兰爱国爱家的品质,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学生说到第三段时,我想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这组短语和其中的四个动词“披、跨、渡、过”,让学生读一读,谈谈体会,让学生感受木兰越马横枪、英勇善战威武形象。激发学生的敬佩之情,最后将自己的感受用读表达出来,并且边读边想象画面。进一步体会木兰的英雄形象。

  学完课文后,我将以一个句式训练:“木兰是一位 的女英雄。”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将句子补充完整,表达情感,内化文本语言。

  最后,让学生情感充沛地朗读全篇课文,我认为也必不可少。

  总之,在本节课中我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在这里碰撞,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以升华,让我们的语文走出课堂,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推荐】说课稿3篇】相关文章:

1.《示儿》说课稿推荐

2.对联说课稿

3.项链说课稿

4.《社戏》说课稿

5.《长城》说课稿

6.《石榴》说课稿

7.《荷》说课稿

8.《画风》说课稿

9.说课稿格式

上一篇:说课稿 下一篇: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