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3-06 11:41:2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必备】说课稿汇总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说课稿汇总7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第25—26页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二)教材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理解,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目标的制定应该是多元的,结合本课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目标: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探索、尝试精神,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并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魅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建立表面积的概念以及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为了让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在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与发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尝试教学法”,辅以“情境探究式”教学法、“观察法”等,实现师生互动,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等思维方法的训练,努力探索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新策略。

  (二)学法《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本节课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三、说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自备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一个,剪刀一把。

  四、说教学设计

  一旧知重温铺路搭桥

  口答。1、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相对的棱的长度( ),相对的面()。2、正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它的棱(),每个面()。它是特殊的()。3、看图,指出各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学生回答。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新知识铺路搭桥。

  二创设情境切入主题

  1、动画演示情境图。妈妈的生日快到了,小明选了一份精美的礼物。为了使礼物更加美观,他打算亲手包装盒子。小明买回一张漂亮的包装纸,为了节约纸张,他想先裁下大小适宜的一块再包装,那么至少要裁多大的纸呢?小明该怎么做呢?你能帮他出出主意吗?导入新课:这就要用到一个新的数学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学生观看并思考。2、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生1:必须先知道盒子有多大。生2:必须先算出盒子每个面有多大。……新课标强调,教材必须从属于、服务于学生的需要,我们应该应用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出发,因此,我对例1进行优化组合,真正使数学焕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一情境的设计意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感受到一种人文情怀。

  三实践操作建立表象

  出示“操作提示”与“我的发现”。操作提示:①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沿着棱剪开,再展平,看一看纸盒展开后的形状。②在展开后的图形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我的发现:你发现展开后的图形,在长方体中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正方体呢?

  1、学生动手操作。2、观察发现并完成表格。(每人一张)3、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4、汇报。生1:我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生2:我发现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相等,前后面相等、左右面相等。……《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想,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对这一理念作出较好的诠释。给予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去发现,解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学生建立积的表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自主探究深化主题

  动画演示并讲解长方体拆成平面展开图,引导学生建立表面积的表象。

  1、认真观察并加深理解展开后的图形与原长方体之间的联系。

  2、建立表面积的表象恰当地运用多媒体现代化信息技术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通过课件直观形象地展示长方体拆成平面展示图,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表面积“的表象,为下面学习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做好准备。再现情境图,提出尝试问题:你能否帮小明算出纸要裁多大?自读课本例1。尝试练习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变”教数学“为”用数学“,同时,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出示讨论提纲:

  1、你是怎样算的。

  2、正确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关键是什么?

  小组合作交流小组合作交流,能让学生更,宽20厘米,高30厘米。请你帮他算算至少需要多少玻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像这种不需要算出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的情况。你还能举出例子吗?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需要计算哪些面的面积,完成练习并及时反馈。举例子,如计算游泳池的表面积、粉刷柱子等。提高性练习旨在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懂得根据实际来解决问题,同时,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有”用“的。

  五总结评价课堂延伸

  总结评价。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既能梳理所学知识,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反思意识。课堂延伸。同学们,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的表面积怎样算比较简便?为什么?课后思考。这个有”挑战性“的任务能较好地延伸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在课外也动起来。

  五、说板书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方法一:方法二:6×5×2+6×4×2+5×4×2(6×5+6×4+5×4)×2上下前后左右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录入数据库的记录》这一课是海南出版社义务教育九年级教材《信息技术》的第二课,这一课用时一个课时。它是学生学习数据库软件Access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是第一章《用数据库来管理信息》的重点。根据教材的地位及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创建数据库的意义

  2、认识理解录入数据库记录的基本操作方法

  能力目标:

  1、掌握录入数据库记录的增、删、改等操作方法

  2、掌握创建窗体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分析、观察以及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学生通过任务驱动的操作,激发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操作、创新的能力,在任务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2、通过小组协作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录入数据库记录的操作方法及创建窗体的基本方法。

  二、 学生能力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九年级学生普遍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重视、对具体操作比较容易接受。对通俗易懂的语言比较理解。具备一定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等主要学习方式完成。在学习本课之前,他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数据库的基本常识。

  三、教法和学法

  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练结合、任务驱动法及赏识教育法。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采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通过教师设置的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动手,有机结合各种知识,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教学中,启发、诱导赏识贯穿始终,创造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尝试操作法、主动探究学习法及小组协作学习法。新课程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发展能力,训练思维。

说课稿 篇3

  教师开场白:前几天老师备课,看到一则故事,很有感触,想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出示材料,多媒体画面):相传明朝初年,有一天,告老还乡的李尚书接到一圣旨:皇帝要他进贡公鸡蛋。李尚书在朝时得罪过的几个小人,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说李家的公鸡会下蛋。李尚书非常着急,他的一个学生解缙说:“老师不要为难,我替你去进贡公鸡蛋。”

  李尚书无法,只好让他前往。

  (省略解缙和皇帝的对话,接着出示材料):皇帝听了解缙的一番劝说,进贡公鸡蛋的想法只好取消了。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解缙向皇帝说了一番什么话呢?全场思考后:学生甲回答:也许解缙编了一串话,让皇帝放过了李尚书。学生乙回答:解缙向皇帝说道:“李尚书在家生孩子呢!”

  学生丙回答:既然男人不会生孩子,公鸡又怎么能下蛋呢?师(微笑):同学们的视眼开阔,见多识广,平时一定看了不少的课外书。解缙的一番劝说,救了李尚书一家的性命,可见劝告在生活中是何等的重要。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口语交际活动:“今日学劝告”,来领略一下劝告这种说话艺术的魅力。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曾经有过的失败或成功的劝告经历。并且试着回忆一下用了什么劝告方法。

  学生蒋梦怡:我的父母经常为一些家庭琐事吵架,我曾经想过一些办法,但无济于事,请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学生宗静文:我姑父平时游手好闲,赌博成性,不顾家庭成员的反对,规劝,仍然我行我素,屡教不改,尝试过许多办法还不见效。请同学们也帮我出出主意。(教室里一片讨论声,试图用各种办法。)学生戴浩说:可以用写信的方式,动之以情。学生杨雪说:可以采用避开矛盾的方法,在父母不同时在场时,让他们进行回忆,谈曾经拥有过的美好记忆,在父亲面前说母亲的优点,在母亲面前说父亲的长处,这样一来,可以使双方缓解矛盾。学生狄茜说:针对宗静文的姑父的一贯恶习,可以讲一些赌博成性导致犯罪的事实,告诉他这样下去有可能导致家破人亡,遗恨终生,从而触使他醒悟。师:刚才同学们的一些方法,的确很妙,有谁能把它们归纳一下都用了哪些劝告方法?学生周俞霞:借例言理,正面劝告,说理以情的方法。(及时板书)师:我这里同样有一些材料(出示材料):李明要参加义务鲜血活动,可他爸爸不同意,认为鲜血会影响自己的健康。请你帮李明想个办法,怎样劝告他父亲?(顿时,学生小组交流热烈,讨论踊跃,也许是更接近生活的缘故吧,兴趣顿增。)学生邵艳:生物书上写道,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输血200-400ml是不会影响身体的。如果他一次献掉这些血,身体组织会及时补给的。学生腾越:可以通过讲道理,作为一个公民有义务鲜血。学生何凯:可以让李明作一个假设:自己急需输血,而医院血库里没有相匹配的血型可以提供,如果都像父亲那样,那么李明的生命就有可能危在旦夕。通过这种方式来触动亲子、爱子之心。

  一、对教材的全新认识和合理开发在新课标下,教材的本质是在特定的目标下,为特定的教师和学生编制的,而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教材,不仅仅是教科书,而是教师以教科书为依托,自主编制或对现成的教材进行再加工的结果。它具体的可分为教科书教材、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现实教材和电子教材。本节课投影的材料中,有教科书上的、图书上的、还有视听教材。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有大量的现实教材,可见教师基本确立了“教材系列”的观念。大胆地开发教材。课堂在引课后就从学生喜欢的生活中的场景、情境入手选择内容。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亲身经历过的劝告活动的记忆中提取材料来充当教学材料,学生有熟悉感和亲切感。在学生相互劝告环节,劝告的材料,又是来源于身边的情境,有真实感、真挚感。就是课堂的亮点,学生演示的环节中,就材料的显现处理,也充分利用媒体,不仅使材料的来源丰富,而且使材料呈现形式多彩多姿,且避免了因雷同而引起的学生兴趣的转移,从而在整节课上,学生的参与意识强,主动学习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活动中轻松而愉悦地学习,有所得而不决枯燥。

  二、师声生角色的正确定位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过程中的“平等中的首席”。这节课,材料的来源都是学生自己选择的,每位学生都准备了自己的实际劝告经历,人人参与意识体现明显。在演示劝告情境环节中,学生自己选择最感兴趣的,最有把握的片段演示,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使课堂成为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三、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新课程标准》上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能始终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精心设计流程,如引课环节,解晋的事例。先只出示一半,让学生为李尚书的命运,更为解晋的命运担忧;又只以故事形式出现,一下子引起学生的注意,自主地参与到为他们解忧排难的探索中。当结局出现后,学生又为解晋的机智所折服,深感其聪明,感叹劝告的魅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引出本节课的话题:劝告。劝告要讲究技艺。学生眼前有榜样,想学他,那自然就主动而情绪高涨地参与到劝告这一口语交际的学习活动中来。在展示风采环节,教师把教材出示以后,要展示模拟演示。比赛竞争性、鼓动性很强,学生兴趣又一下子浓起来,纷纷跃跃欲试,一表才华。整节课学生始终情绪高涨,兴趣浓厚。

  四、能精心创造交际情境口语交际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创设交际情境,在师生互动中进行,不必过多地传授口语交际知识。整节课,教师不是注重课本中所谓的口语交际的知识量、技巧、方法,而是创设了一系列贴近学生实际的情境,充实了活动内容。由于贴近生活,学生很容易地产生联想和想象,如让学生举劝告别人的成功事例和不成功事例时,学生马上就从记忆库里调出,且劝告的场面也能很自然地浮现出来。这样他们就有话可说,有内容可讲,在师生的互动中,很自然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学生的演示环节和最后的劝告活动都是互动的、个性化的、充满新意的流程。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有效地增强,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五、以课堂结构的设计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原来的侧重于“接受性学习”到现在的侧重于“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的转变。本节课,教师在设计整节课的结构时,采用了设置情境、探索、感悟,最后归纳的由现象到本质的归纳推理思维模式,而不是结论的演绎推理模式。先摆出样本,再加以训练。本课由于采用了归纳推理来设计,从而使课堂成为了注重了口语交际的师生互动过程,知识的结论成为了活动过程后的自然成果。

  六、宽容的课堂,科学的评价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学习情感,提倡建立一个接纳性、支持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这节课上,教师着意创造了这种氛围。始终是鼓励的语气、慈爱的教态、合作的态度,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演示的情境,始终是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如对劝告不成功的同学,也充分表扬了他积极发言这一行为的热情,当然,也科学地加以正面点评和引导,使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在接下来学习环节中加以弥补。更是由学生自己主持和评价,使人充分感到这是一个宽容的课堂,学生更无压抑感可言。在这节课的评价上,教师充分构建了立体的评价体系,有学生的自我反思、小结、评价,更是有学生间真诚的相互评价。当然,教师评价时,更是注意了一个促进者角色的扮演。学生在自主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着,而是积极的参与。在听、看和感受,甚至也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参与讨论,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思考指导学生下一步学习。与学生距离近,这无疑给学生以心理上支持,精神上的鼓舞,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使整节课显得民主、平等、宽容,而又积极向上。

  不足处:

  由于课堂变成了开放性的,材料来源又是学生自己设定的,课堂流程具有动态的特征,所以课堂上要求教师能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这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很高,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人文和科学素养。这节课上,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相机而动、因势利导上还有待改进。你帮李明想个办法,怎样劝告他父亲?(顿时,学生小组交流热烈,讨论踊跃,也许是更接近生活的缘故吧,兴趣顿增。)学生邵艳:生物书上写道,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输血200-400ml是不会影响身体的。如果他一次献掉这些血,身体组织会及时补给的。学生腾越:可以通过讲道理,作为一个公民有义务鲜血。学生何凯:可以让李明作一个假设:自己急需输血,而医院血库里没有相匹配的血型可以提供,如果都像父亲那样,那么李明的生命就有可能危在旦夕。通过这种方式来触动亲子、爱子之心。师: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们劝告的方法真多,同学们在观察生活中还可以采用那些劝告方法?

  学生史艳:直话曲说,激将法。师:用恰当的劝告方法,确实能打动对方,犹如春雨滋润大地,下面我们就组织一次“真情劝告”活动,请大家推荐一名主持人上台组织本次活动。(同学讨论,推荐好主持人。)主持人:大家好,首先感谢同学们对我的信任,推荐我当主持人,我一定会不负众望。

  这儿有三个主题,请同学们认真看。(电脑操作揭示):

  A. 小红的父亲吸烟成习,如果你是小红,该怎样劝告她父亲。

  B.某班两个同学课间喜欢追逐打闹,如果你是班长,该如何劝告他们。

  C.某校一名学生迷恋上网打游戏,延误了学业,如果你是班干部,该如何劝告他。)

  除了这三个主题外,同学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展示,也可以跨小组寻找合作伙伴,然后小组长碰头,选出本组的表演者。现在开始讨论吧。(三至五分钟后)主持人:讨论结束。下面请表演者上来展示,在展示时请同学们认真看,在他们展示之后,我们对他们的展示进行评价,谁先来?

  A组:表演者:钱一麟 陈鹏

  背景:父亲(钱一麟饰)在家里又拿着支烟吸得津津有味,这时儿子(陈鹏饰)走了进来。钱:爸,我和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在抽烟了,吸烟有害健康的!、陈:谁说的?咳,小孩子家不懂事,饭后一支烟,快活似神仙!钱:还神仙呢,我看是饭后一支烟,祸害大无边,你看,香烟盒上都说吸烟有害健康,还抽,真是的。陈:等你长大了,就知道吸烟是一件多么有滋味的事了。钱:爸,自从你吸烟以来,家里就像“天宫”一样,“烟雾弥漫”,我和妈妈的身体都受到了影响。再说了,这样吸烟是很浪费钱的。既然我劝了你,你却不听,那我也抽,让我们共同来享受一下抽烟的乐趣。(拿架在爸爸耳朵上的烟)陈:可别,爸爸输了,你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怎么能抽烟呢?钱:你抽我也抽,你不抽我也不抽。陈:爸爸答应你,从现在开始再也不抽烟了。钱:一言为定。陈:一言为定。合:谢谢大家,我们的展示到此结束。主持人:还有谁想来尝试一下,赶快上来吧。

  B组:表演者:杨林(饰班干部) 陈东鑫.吴泉福(饰打闹的学生)

  背景:两位同学追逐打闹,玩得很过火,这时被班干部瞧见了,班干部拉住了他们两个人。

  杨:你们怎么又打闹了 ,这个可是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你们知不知到错? 陈.吴:(不服气,更不知错

  )。(向班干部瞅了一眼,继续追打)杨:你们还打(劝架),你们知道吗?你们所谓的“小打”有时是要出大事的,有一所学校,也是两个男同学拿着直尺学武打小说中的英雄,谁也没有想到结果其中一个男孩把另一个的眼睛弄瞎了。你们不知道什么是飞来横祸吗?既然你们喜欢这样,那我陪你们一起玩,走,我们到外面去捡石头砸每个人的头玩。陈.吴:这……恐怕杨:怎么,不敢了?陈.吴:我们不打了,还不行吗?杨:那握手言和吧!合:我们的展示结束了,谢谢!主持人:还有谁想上来表演?

  C组(自选主题):表演者:陈文(饰劝说者)

  臧思华(饰卖青蛙者)背景:一位卖青蛙的叔叔在路边叫卖青蛙,这时来了一位小朋友想劝他不要卖青蛙。臧:卖青蛙罗,卖青蛙,七元一斤,买一斤送半斤哦!(这时陈走过去),小朋友,快来看看这青蛙多壮,快点买点回家啊/

  陈:叔叔,我不是来买青蛙的,您知道吗,青蛙是益虫啊,它能捉好多好多的害虫呢。臧:哪来的小毛孩子,真是烦!我卖我的青蛙关你屁事,走开走开。陈:叔叔,田里的庄稼丰收可都是青蛙的功劳呢,一只青蛙一天大约要吃60多条害虫,在春天到秋天8个月里,一只青蛙就要消灭1万多只害虫呢。臧:说了也白说,我又听不懂!快走,不走我可要打你了。陈:你再卖我叫工商局的叔叔来抓你。臧:工商局的叔叔不吃青蛙?说到他们,我刚才还交了两块钱的税呢?陈:可怜的青蛙呀!(无可奈何地走开)合:我们展示完了,谢谢!主持人:还有谁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表演才华呢?

  D组:表演者: 学习委员(陶昕饰)

  同学(狄超饰)背景:班里要为某一位同学捐款,可是作为学习委员的他却只捐了两元钱(他家生活很富裕),同学们想劝他多捐点。

  狄:学习委员,这次捐款你捐了多少陶:两元,怎么了?狄:不会吧,这么少。陶:还少,平常我只捐一元。狄:我看哪,你家肯定很穷。陶:谁说的?你不知道吗,我爸爸开宝马,妈妈开奔驰,爷爷开三菱,奶奶开桑塔纳。溧阳一套房,南京一套房,上海一套大别墅,还有很多很多,我可说不完。狄:那就是你小气,两元,太少了。陶:谁说我小气,我们来比比谁捐的多?狄:我可比不起,嘿,捐多少?陶:保密!不少与10元、20元,怎么样?狄:乐于助人,好榜样。(互相微笑)合:我们展示完了,谢谢!主持人:同学们的表演都很投入,下面就对他们的展示进行评价,学生思考,举手,(喊同学)陈然!陈然:“我觉得钱一麟,这组表演得不错,儿子用正面劝说试着劝爸爸不要再抽烟,可是没成功,但是又举生活例子和略带以错就错的方法终于能让爸爸不抽烟了。”

  主持人:“请坐,还有谁来发言?蒋梦怡!”

  蒋梦怡:“我认为第二组表演得不成功,对于两个十分顽皮的学生,对他们讲道理是毫无作用的。最后让他们互相砸对方那里还不错,但这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今后他们是否还会打闹就不知道了,所以这是件很棘手的事。”

  主持人:“你的发言很精彩。史梁刚,请你说说你的看法。”

  史梁刚:“我认为卖青蛙这组表演得很棒,因为臧思华演出了卖青蛙者的无知和粗俗,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卖青蛙者的举止,陈文虽然劝告失败,但是他的劝说方法十分精彩,比如说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青蛙对庄稼的好处,然后再进一步劝说,是非常成功的。”

  主持人:“同学们说的很好,除了他们展示的优点,还可以对他们的展示提一些建议,请陶艳同学。”

  陶艳:“我认为陶昕这组主要用激将发促使学习委员能捐更多的钱,学习委员说的那段十分幽默,突出了家里的富裕,如果能再使用些更丰富的词语和句子就更完美了。”

  主持人(继续):“金云东。” 金:“我认为如果第B组班干部能再想出些奇妙的点子,更极端的方法会更让两位同学觉醒较快。”

  主持人:“同学们发言太积极了。”

  一学生:“如果陈文这组的展示,陈文同学还可以再举些例子。如卖青蛙者家的大片农田被害虫破坏了,这正是没有益虫青蛙所致,这样会更形象。”……

  主持人:“大家的发言很精彩,同时也让大家学会了在日常生活中该怎样劝告他人,下面我们评出“小小艺术家”和“小小评论家”。支持A组的请举手(过程)B组呢?……C组?最后一组谁支持?…通过举手表决,C组获得“小艺术家”;那“小小评论家”谁来担当?(同学们此时的声音“陶艳”此起彼伏)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本次活动到此结束。师:同学们,通过劝告展示活动,你们一定学到了许多劝告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向周围的同学发出你内心真诚的劝告。学生宋小霜:我想劝告有些同学,要爱护环境,搞好班级卫生工作,如果大家都糟蹋环境,我们的校园将垃圾成堆,废气熏天。学生陈然:我想劝告那些喜欢抄袭作业的同学,抄袭他人作业的人是寄生虫,寄生虫是最令人讨厌的,是找不到知心的朋友。学生李文静:我想劝告那些乱吃零食的同学,吃零食有害健康,那些油炸食品既不卫生也没有营养,有的杂志上报道,经常吃零食的人患肠道溃疡的机率大大多于正常饮食的人,因此,请同学们不要吃零食了。

  (学生发言很热烈)……

  师:这是真情的告白,尽管我们这节课要接近尾声了,但我们的生活还继续需要这样真诚的劝告。留心身边的事,留心身边的人,我们会发现,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劝告就会如同这明媚的春光一样,受大家欢迎。(结束语)

说课稿 篇4

  教具准备:

  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到哪些地方玩?那你们去过科学宫吗?科学宫每年都会在春季举行科技展,下面就是我市1998~20xx年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你能根据相关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吗?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完成这个统计图吧!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完成条形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数据,独立完成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人数的条形统计图,并说说根据这个条形统计图能发现哪些信息?

  师:其实统计图也可以这样画(课件演示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大家注意观察,这个统计图是怎样完成的。

  师:请你们比较一下手中的这两个统计图,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请同学们想一想,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全班汇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概括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为其取个名字,丰富学生的想像力。

  观察折线统计图。

  师:你还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

  引导学生观察参加科技展人数的变化情况,并谈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三、巩固应用

  1.完成练习十九中第112页第1题。

  2.补充练习。

  我国近年沙尘天气发生情况一览表

  请根据上面的统计表,把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1)从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你能根据折线统计图预测一下明年沙尘暴天气发生的情况吗?

  3.实践活动。

  (1)请你调查自己及身边不同年龄段的人每分钟的脉搏跳动次数。

  (2)根据收集的数据把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事先发给学生空白的统计图)。

  (3)根据统计图说说自己发现了哪些信息?

  (4)根据自己调查的结果,查阅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脉搏的科学小短文。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说课稿 篇5

  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八年级上册第12课《桥之美》,由粗读到品读,我对这一课有如下认识

  一、解读教材

  《桥之美》是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一篇美学小品文,文章先指出了画家眼里,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就是“桥之美”,然后举正反实例具体说明,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了桥在不同环境下所产生的美学效果,以独到的视角,引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去看“桥之美”。文章思路清晰,语言优美,表达富有个性,诗意的描写性文字和说明性的文字相间杂出,体现了科学小品文的魅力,因此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美词,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知识。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思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3、品读赏读精彩语言,体会科学小品文的语言魅力,体味语言的个性色彩。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充分感受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知识和能力目标当属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锻炼思维应是语文课永远的使命,而“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则是教学中努力突破的重点,尤其是对文章极富个性的语言赏读,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演练的好契机,可能会在课堂上形成一个各抒己见,人人争议的小高潮,也是鼓励学生个性阅读,大胆思考,创意表达的一个设想。

  二、关于教法:

  对这样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问,我会用朗读法、讨论法、引导点拨学生走进课文情境,细心体会,反复揣摩。美点寻踪法,让学生自主发现精彩句子,在涵咏品味中接受美的熏陶,在充分的讨论交流互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我还会用比较阅读法,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文章的特点,再有如情境设置法,引导学生走进“桥”与“美”的境界中去。

  三、谈谈学法

  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指导思想,如勾画圈点批注法,合作探究质疑法,涵咏品评法,等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自主学习的方式,在讨论、思考、品评、欣赏中快乐学习,快乐认识“桥之美”。

  四、教学设想:

  我设想“以读贯之,活动充分,积累丰富”,八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说明文,而本文又是一篇小品文,所以我会重视学法指导,兼顾学法实践,具体为:

  快速阅读,感知形象——定向阅读,提取信息——可视阅读,学会鉴赏——句段品读,体味语言——美文联读,感受特点——课外扩读,拓展延伸。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解释桥,那么在画家眼里,桥又是怎样的形象呢?又会有怎样的魅力呢?让我们跟随吴冠中先生一起,对“桥之美”进行一次全方位多角度的审视与探寻吧!

  (直入课题,会比图片展示更具简洁性,闲言少叙,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语境中)

  (二)快速阅读,感知形象。

  要求学生速读全文,思考文章说明对象是什么?用“这是一篇写……的课文”句式说话。

  (这是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与把握,众说纷纭的课文感受也考察了学生的概括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是一种相对浅显的语言表达训练。)

  [4]

  [5]

  [6]

  [7]

  (三)定向阅读,提取信息。

  1、再读课文,并划出揭示“桥之美”的文句。

  2、思考:(1)在作家看来“桥”“美”在何处?

  (2)你对此有何感想,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语言信息最丰富的学习内容,我设想让学生注意勾画圈点,学做批注,大胆积极思考,进行个性化的表述,要求他们学习中切实体现合作意识。)

  4、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行文思路,理清说明顺序。

  (教师点拨指导:可先概括各段的内容要点,内容相近的段合成部分,把全文划成相对独立的若干部分,归纳每部分大意,依次衔接,就形成了文章的思路,得出了文章总-分-总的说明顺序)。

  (1)同桌之间合作、交流。

  (2)师生互动交流。

  (这一环节是本课应突破的难点,重视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注重学生自主能动的学习并让学生自主实践,合作探究。)

  (四)可视阅读,学习语言。

  多媒体显示形态各异,背景不同、多姿多彩的桥,让学生比较鉴赏,认识“桥之美”。

  (这一环节回扣课文,形象直观的对学生进行了美的熏陶,并且让他们直接学用了文章的美学原则如变化和谐等去品评鉴赏,而不仅仅止步于欣赏。)

  (五)句段品读,体味语言。

  1、多媒体显示一组句子,要求学生体味其情味。

  如“茅盾故乡……舒畅的气”

  “早春天气……令画家销魂”等。

  2、自己寻找一些充满诗意,语意蕴含丰富的语例,品读赏析,可用“我喜欢……这句话,因为它……”(可以用词,修辞,表达手法,句式特点等多方面入手)

  (这一环节的设计重在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积累,畅谈审美体验)

  (六)美文联读,鼓励创新。

  联读《中国石拱桥》,比较两文的异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或制作表格具体对比。

  (教师提示:从两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语言特征等角度,比较评析。)

  (这一环节设计是主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规范说明文与科学小品文的区别联系,全面认识“说明文”这一文体,深入认识文章写作特点。)

  (七)课外扩读,拓展延伸。

  1、课外搜集有关“桥”的诗词文字,或者了解桥的名称由来,有关桥的故事传说等。认识立体全面的“桥”,发掘全方位多角度的“桥之美”。(可以当堂展示一些教师准备的诗文资料)

  2、以“写”为主的拓展延伸,用书中所学的美学原则,如对比、变化、和谐等欣赏、品评一幅山水画,学用第四段文字表述。

  (这一环节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树立“大语文”学习观,连接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八)板书设计:

  桥之美

  顺序:总_——分——总

  语言:描写说明

  (板书设计原则力求简洁,全面,概括。)

  在这样一节“以读贯之”的语文课上,学生“活动充分,积累丰富”,他们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提高了能力,训练了思维,愉悦了审美,而且在贯穿全课的阅读中,在对课文富有情趣的欣赏中,在师生自由平等的对话中,在深入内质的思考中,会引导培养学生拥有开放的学习视野,合作探究的意识,自主创新的勇气。这样的语文课,我想也一定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发展为核心的新课标理念,课堂上才能出现活泼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及较好的效果,才有可能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

说课稿 篇6

  说教材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课是人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介绍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的略读课文。

  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做了简单的介绍:图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目前保存的情况。

  短短的几句话,所含信息量却很大。后面的几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内容。先是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从人物所从事的行业之多来表现的;然后讲画上的街市热闹非凡,介绍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形态;之后,选择了一个小的场景加以具体生动的描绘;最后,简单写出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一、 说学情

  我班三年级的学生学习的习惯好,特别愿意提前预习课文,搜集有关资料,对于本课来说很有益处。因为本课的历史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距深远,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资料,如画册,邮票。但本班优等面少,中下等面多,在教学中应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用有意思的教学环节去吸引住每位学生。

  二、 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自学能力

  三、 说教学方法

  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我把握住中年级略读的教学学要求,在教学时将语言文字训练有机融合。主要通过“合作探究”和“朗读感悟”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采取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多方位合作方式,引导有步骤、按计划的学习。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抓住总起句、重点句,利用词语推敲等方法,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语言训练。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以声传情,引导学生感悟文章蕴含的人文内涵。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致力于怎样读懂。整个教学过程中,合作研讨、辨析比较、朗读悟情、综合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将交替使用。

  四、 说学法俗话说

  “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教师要成为“善教者”,就必须进行学法指导,根据本课特点,着重指导学生运用以下方法学习课文:

  1、 通过感情朗读、合作朗读、观察图画等训练形式来读懂句子,领会含义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 本单元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本课是本单元的略读课文,因此在本课学习中,让学生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对照图画反复朗读描写画面内容的三个自然段,感受《清明上河图》画面的生动,初步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3、 继续学习有效合作、探究的方法,发展合作能力。

  五、 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紧扣课题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入情。我联系本单元专题谈到:同学们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祖国历史的悠久,中华民族那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也认识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他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我边说边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让学生齐读课题,并问:你看到课题有什么想法和问题呢?学生积极提问“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给这幅画取了什么名字?”等等。学生对课文有了想法,激发了学习课文的兴趣,从而给课文的学习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二)自主阅读,理解内容我肯定学生的质疑后问:平时我们遇到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到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并让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按照阅读要求自学课文。

  (三)全班交流,取长补短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注重发扬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学生只有真正地动起来,才能获得真知,提高能力。设计时,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量和方式,注重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时间的协调,以及合作探究性学习方法的随机指导。

  在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之后,我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交流时间,交流各自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的内容,大都是对《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了解,包括它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以及历史意义。紧接着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清明上河图》这幅画配上音乐、解说生动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在让学生课文描写的与图画内容相对应的部分,使学生在交流中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

  (四)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教师启发思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学生自由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准备读给大家听。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五)回顾,畅谈本单元的其它几篇课文也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认识了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老子,领略了巨人盘古开天辟地神话的魅力,还欣赏了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结晶──赵州桥。

  随机出示课件,课件相继展示孔子拜师、盘古开天辟地、赵州桥的插图。读了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畅谈感受,体会到民族文化的灿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等。我总结: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同学们一定已经收集和阅读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请继续准备,下次我们将作专题交流和展示。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 Unit 2 Part A Let’s talk的A部分第二课时,主要学习Let’s talk的对话.

  二、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外貌描述表达及相关句型基础上进行的对话教学。通过学习John与妈妈之间的对话,理解句型“I have a new friend .”,“What’s his name? His name is ……”,并能加以运用。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听、说、认读本课时主要句型“I have a new friend .”,“What’s his name? His name is ……”。

  (2) 对话中出现的“photo”等单词,学生能听懂并理解其意思。

  (3) 会朗读对话。

  2、能力目标:

  (1) 能描述朋友的外貌特征.

  (2) 使用时能正确使用“He /She is ……He/She has……”, 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教育要学生珍惜友谊,并热于助人。

  (2)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He /She is ……He/She has……的运用

  五、说学生

  学生在本单元已分别学习了“He /She is ……He/She has……”,还不扎实,需进一步强化。

  六、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动物单词卡、人物头饰、多媒体、投影仪、奖励用的小贴画,自制人物奖励卡。

  七、说教法、学法

  为突破这堂课的重、难点,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模仿力和表现欲旺盛等特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任务型教学模式为主,以活动,合作为主线,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游戏感悟等多法并用的方式组织教学,促进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八、说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新课导入的关键。《 what’s your name?》这首歌曲突出了主题,以可爱的卡通画面给学生带来新鲜、亲切的感觉,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兴奋起来,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因此,在热身的时候这样的导入既吸引住学生进入对话主题,同时还渲染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气氛。

  (二)夯实基础,温故知新。

  教师要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去启发、点拔、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这样才能使课堂氛围充满活力。因此,我在这个环节请同学们回忆歌曲中男孩的名字,巧妙的引出对话中的新句子“What’s his name? His name is ……”, 进行答句的教授。出示一些卡通人物的photos,请学生回答,回答正确的学生可以得到该卡通人物的照片,并和他们交朋友.从学生喜爱的东西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用对比的方式,强调his与her,引导学生对照片提问。 当学生得到照片后,教师可以提问“Who has a new friend today?”请交到新朋友的同学对自己的朋友进行简单的描述。这样轻松复习了旧知识,还为学习新课扫平了障碍。

  (三)呈现对话,合作互动。

  由学生在课堂中结识的新朋友,自然过渡到对话中,John的朋友。在对话学习前,提出问题。孩子们带着疑问观看教学光碟后,解决了难题,非常有成就感。在朗读对话时,我先后进行了听音跟读,小老师领读,大组分角色朗读及互评,小组合作学习,表演展示等方式,做到读得充分而不失乐趣。特别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方面,让孩子们在师生,生生,小组等不同的合作方式中,学会倾听,学会评价,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通过课件出示两张照片,教师介绍照片中是已经失去联系的朋友,将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对照片进行描述,帮老师录制一段寻人启示。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鼓励学生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五)我们的朋友有很多,有动物,植物,在科学发达的今天还有机器人。请同学动手设计一张机器人朋友的画像并对自己的设计进行说明,提升学生的能力。

  (六)作业布置注意结合学生实际分层,学生可任选其一。

  (七)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

  九、教学总结

  这节课不论是旧知识的巩固,还是新知识的呈现和操练,都紧紧围绕教学重点,游戏和评价方式的设计适合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用,提高了课堂实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必备】说课稿汇总7篇】相关文章:

1.【必备】说课稿八篇

2.【必备】说课稿3篇

3.【必备】说课稿三篇

4.【必备】说课稿4篇

5.【必备】说课稿四篇

6.【必备】说课稿5篇

7.关于说课稿汇总10篇

8.关于说课稿汇总九篇

9.关于说课稿汇总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