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3-09 15:00:3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说课稿十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说课稿十篇

说课稿 篇1

  一、设计意图

  现在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都很不错,由于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使他们不知道如何节约用钱,如何合理用钱。新《纲要》中指出: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我们通过"乘车"这一生活场景的模拟,使幼儿在摆摆、想想、算算中懂得如何节约用钱。公交车、三轮车、出租车是幼儿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每种车的线路不同、乘坐的人数不同,价格也不同,因此其中蕴涵着很大的教育价值,通过学习使幼儿能更好地理解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培养初步的理财意识。此活动适合在大班开展。

  二、活动目标:

  1、在操作游戏中复习巩固10以内各数的加法。

  2、培养幼儿初步的理财意识。

  3、体验游戏成功的快乐。

  三、重点:通过操作、计算,比较坐什么车花钱最少,培养幼儿初步的理财意识。

  难点:学习10以内各数的加法。

  解决策略

  :1、操作法:人手一份操作纸、十个硬币。

  2、媒体借助法:用幻灯片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

  3、递进累加法:由一人乘车到三人乘车,再到五人乘车,从一种交通工具到多种交通工具,涉及到不同的人,不同的车,不同的价格,层层递进,层层累加。

  四、活动准备:课件;操作纸、硬币、铅笔人手各一。

  五、活动流程:

  1、谈话引题,激发兴趣。

  有个叫明明的小朋友想去兰墅公园旅游,坐什么车去最便宜呢?请小朋友们来帮帮他吧!

  (在"旅游"的游戏情境中学习数学,更增添了趣味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2、操作课件,介绍三种交通工具的价格。

  (用课件再现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牢记各种车辆的价格,为下面的操作活动奠定了基础。)

  3、第一次操作验证:一个人乘车,哪种车最便宜?

  (用摆硬币的方法学习计算价格更符合大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刚刚萌芽的心理特点,通过比较使幼儿知道一个人去坐公交车花钱最少,只要2元。)

  4、第二次操作验证:三个人乘车,哪种车最便宜?

  (1)、幼儿操作计算,

  (2)、提问:你认为哪种车最便宜?为什么?

  (通过幼儿的回答层层理解题意,从而知道三个人去打的最便宜。通过个别提问也提高了幼儿的分析综合能力。)

  5、第三次操作验证:五人乘车,哪种车最便宜?

  (1)、幼儿计算,学习连加。

  (2)、提问:你认为五个人去坐什么车花钱最少?为什么?

  (这是提高幼儿思维灵活性的方法,使幼儿知道通过分散乘两种车的方法更省钱。)

  6、随老师"开车"出活动室。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作文,是小学生的难题,也是许多语文教师教学的难点。一直以来,语文教师总在不断地研究作文教学的最佳方法,也用过一些具有创意的特色教法,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称得上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中年级习作教学,首先的任务是拓宽学生的思路,调动生活的积累,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这次我所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习作《介绍我自己》。教材里列举的三方面的内容,提示了习作的不同角度,教师可指导学生注意选取合适的角度来表现自己。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了更好地体现三维目标,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

  1. 能通过口语交际和范文赏析学习写法,学会抓住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去写出人物的特点。

  2.能够初步学习抓住事例进行具体的描写。

  3.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去写出人物的特点作为,教学难点是学学习抓住事例进行具体的描写。

  二、说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习作教学要求和新理念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小学生作文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教师则应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继而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三、说学情

  这次所执教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习作,但所用的却是三年级上册的学生。孩子们刚从二年级升入三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刚开始习作,这样的习作要求对于三年级上册的学生来说是跨度较大,而且学生是在没有进行主题单元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习作,难度就更大了。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的组织一些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多看、多记、多说,在活动中让他们学会观察,乐于表达。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所以在这节课中,还是以让学生说为主,初步掌握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进行片段练习。

  四、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说、写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①激趣导入法。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可见,兴趣是促进学生写作的内动力,是习作的支点。利用游戏“猜猜他是谁”导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了解他人的兴趣,同时也为习作教学做好铺垫。

  ②赏析法。为了弥补学生没学习主题单元的不足,例用例文让学习学生共同探讨,共同提高,获得习作的方法。在说赏析的过程中适当点拨、诱导。帮学生指出、归纳写作文的方法。

  ③小组合作法。学生是有效的课堂资源,采用小组合作法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在合作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学习。

  2、说学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本次习作任务,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我采用下列四种学习方法:

  ①讨论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过同桌讨论,单元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扩大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尤其是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更多课堂参与的机会,增强了主体参与性。

  ②仿写法。仿写能减缓学生写作的难度,使他们由读到写,由不会写到会写,把自己身边活生生的生活画面转化成个性鲜明的语言文字,帮助他们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成功地搭起一座桥,顺利完成了从书本到生活的过渡。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出示例文让学生进行仿写,仍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之法。

  五、说流程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因此,我把时间留给学生,给空间让他们运用新知去判断,去说话、去写作。为了追求实效,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游戏导入,激趣明法

  (二)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三)展示范文、提炼写法

  (四)多维参与,巧妙引导

  (五)着手习作,顺理成章

  第一环节:游戏导入,激趣明法 (这个环节是基础点)

  兴趣是学生作文的一种内驱力,习作指导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先是安排游戏激趣的环节,让学生选择教室里的任意一位同学作为观察对象,然后将他介绍给大家,让大家猜一猜他是谁。接着出示描写上课教师外貌的短文,让学生猜猜短文中是谁。带点神秘感引入课题在激趣的同时初步让学生知道写一个人外貌要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外貌特点来写,有利于下面教学埋下伏笔。这么一来,学生的热情调动起来,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第二环节:审清题意,明确要求(这个环节是指导学生如何审题)

  学生的兴致被调动起来后,我便引导学生读习作要求,把握写作的中心,掌握作文的重点。从而学生能正确地把握题意,明确写作范围,确定作文的写法。

  1.谈话引出习作要求,指名读,边听边想:这次习作提出了哪些要求?(检测学生是做到否有效倾听)

  2.习作要求写什么内容?在写法上有什么要求?通过这样的提问就能让学生很快地把握写作的中心,掌握作文的重点。

  3.引导小结,明确范围

  内容:写一写自己,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你。抓住自己的特点来写,可以是外貌,性格,爱好??

  写法:要求内容写清楚,语句写通顺,不写错别字。

  第三环节:展示范文、提炼写法 (这是整节课最重要的环节)

  三年级学生写作常常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懂得写作方法,怎样来解决这个难题呢?我采用了写自己的爱好当范文,引导学生学会模拟这种写作方法,教给他们懂得通过抓住人物特点,用具体事例进行描写来介绍自己的性格、优点、缺点爱好等。这样有利于帮助他们的写作,使他们知道怎样下笔。

  1.出示范文,老师范读。

  学生边听边思考:老师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自己的?(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对范文的

  阅读,又检测了学生倾听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完成板书。

  2.提炼写法。

  老师介绍自己的这篇短文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先让学生同桌说,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写法:抓住人物特点,用具体事例来介绍自己的性格、优点、缺点、爱好等)

  第四环节:多维参与,巧妙引导

  1.独立完成习作提纲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老师准备好的气泡图里填写自己想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哪些特点。目的是让学生初步学习列提纲,让他们借助气泡图的形式来完成习作提纲。

  2.单元组合作学习

  在小组内选一个特点用一件具体的事情来说一说。在这一环节采用生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单元组内进行口头作文,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他们在与组内同学的交流中进一步掌握了用一件具体的事情来写自己的某一特点的写作方法。

  3.指名汇报,提炼写作方法。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重在学生汇报时给予及时的有针对性的点评。教师的点评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要为学生提炼写作方法。我在点评时是从以下几点进行:

  (1) 是否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来体现自己的一个特点

  (2) 语句是否通顺。

  (3) 还可以怎样去描写,帮助孩子去完善和充实习作内容。

  第五环节:独立作文,妙笔生花

  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重点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六、板书设计

  抓人物特点 用典型事例

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主要内容是人教版新教材探究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个实验是七年级上册第116页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中的重要内容,现在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及教学步骤五个方面来说说本节课的教学。

  一、教材分析: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是七年级《生物学》中继“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之后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之前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教材编写及知识结构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通过对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为以后学习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通过探究实验阐明绿色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绿色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

  2.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3.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

  4.尝试设计实验方案,掌握操作技能。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知识的发生过程,认识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理解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和产物的判定方法及其原理,从中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探索,明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物的情感。

  三、重点和难点:

  1.探索绿叶在光下能否制造淀粉。

  2.对实验的目的,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实验法;探究法;

  五、教学步骤

  第一部分:导入新课

  活动:请同学列举出昨天晚餐的主要食物,分析这些食物与绿色植物的关系。学生发现,人们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绿色植物。置疑:“植物体由一棵小苗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中自身营养物质的积累从何而来?”“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如何检验呢?”“绿叶制造有机物需要什么条件吗?怎样证明?”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联想小学自然课的内容,自己找出答案:植物体内有机物来源于植物体的光合作用

  第二部分:

  1、讲解探究实验的目的,方法和步骤——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说出探究实验的变量,怎样设置对照实验。然后,提出自己的探究方案。最后,对照课本上的方法步骤,分析每一步操作的原因。

  2、播放实验视频:(主要是6个步骤)要重点观看和讲解。

  3、分析试验结果:1、同样是天竺葵,叶片见光部分变蓝了,说明了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一种使碘液变蓝的有机物——淀粉2、遮光部分未变蓝,说明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光。

  第三部分归纳总结

  1、从实验题目中体会光合作用的三个重要因素——绿叶、光、有机物

  2、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

  第四部分布置相关练习和作业

说课稿 篇4

  一. 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黔之驴》是语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通过描写老虎惧驴,识驴,吃驴的过程,淋漓尽致地刻画出老虎和驴子的性格特点。警示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获得胜利。

  2. 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 知识与能力目标: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把握重要词语的含义,挖掘老虎心理变化的过程,体会课文的寓意,学习本文言简意赅的写作特色。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本文老虎惧驴.识驴.吃驴的过程和本文启发人们应该认识事物本质,克服对未知事物畏惧的心理,从而驾御并征服客观事物,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寓意。

  3. 教学重难点及确立依据

  1).教学重点:多形式的诵读,学会翻译文言文并理解本文寓意.

  确立依据:课文篇幅短小,句式紧凑,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兴趣浓,多次诵读后能较好地理解课文大意.本文启发了人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所以把诵读和理解寓意作为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本文对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方法.理解黔驴技穷,庞然大物等成语.

  确立依据:描写动作和心理活动是学生作文常用的方法,同时,词汇的积累也很重要,所以把本文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对成语的理解作为本文的难点.

  二.说教法与教学媒体的运用

  本课主要采用诵读法,提问法。学生自主合作等教学方法。利用教学媒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关于教学媒体的运用及对解决本课重难点方面的作用我将在以下教学具体环节中逐一说明。

  三.说学法

  通过教学媒体的有效引导,学生顺利实现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全面掌握文言基本实词的含义,自主翻译全文。体会文中描写老虎心理的词语,理解寓意。为此我设计的主要学习活动有:

  1. flash跟读,通过形象逼真的画面进入文章的意境。

  2. 圈划关键词语,体会这些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3. 概括文章内容,明确老虎心理活动变化的三阶段。

  4.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炼寓言的寓意,体会老虎和驴各自的象征意义。

  四.说教学程序:

  1. 导人新课

  出示驴的图片,回忆生活中人们提到的跟这个动物有关的话语,引导学生思考对驴的性情的认识,导入课文。

  结合图片,再联系现实,从而导入对驴的介绍,紧接着考考大家对驴子性情的认识,在学生的回答基础上给出答案,如:温顺,老实,甚至有点笨。然后对学生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言文,其中也出现了一头驴子,这头驴是不是正如刚才大家所说呢?那就让作者柳宗元告诉我们吧。

  2. 作者简介

  出示柳宗元的基本情况,圈划重要信息,提问学生对唐宋八大家的了解情况。

  唐宋八大家的情况属于课外知识,多媒体特别显示,表示区别于课内知识,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获取知识。

  3.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flash播放配乐朗读,要求学生边欣赏画面边跟读。

  把课文全文在多媒体上显示出来,学生看着屏幕,欣赏画面,感受音乐,跟随朗读,同时锻炼了听,读,联想等能力。

  4. 师生合作,正音

  出示容易读错的字,让学生来注音,教师及时批改,强调个别字词。

  5. 自主学习,掌握词语

  请一到两位同学上前把词语对应的解释放进相应的括号内,其他同学指出读不对的地方并修改。

  这一环节又不同于上一环节,上一环节的拼音比较简短,可以迅速写出,而这一环节共有20个字词的解释,写起来太费时间,所以我把字词的解释打乱顺序放在旁边,请学生上前把正确解释用线连起来。

  6. 自由朗读,理清思路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文章,用课文中的三个动词完成表格。明确惧驴,识驴和吃驴的过程。

  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思路这个环节中,我事先隐藏了三个词语,待学生来发现,而且,不一定按着顺序来,学生最先找出的,极有可能是最后一个“吃”,所以,完全不用费尽心机引导他们死板地按顺序说。如果学生说了别的动词,可能先写在下面,等揭开最佳答案时比较一下。或者抛弃预设,启用学生的答案,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受鼓舞。

  7. 研读各段,品味词语

  出示各部分原文,请学生来圈点出各部分中描写老虎心理和动作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使用的妙处。

  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说心理描写的词语,一组说动词。

  惧驴:以为神(心理),蔽 窥 近(动作)

  写出了老虎最初对驴的恐惧心理。

  识驴:大骇 以为且噬己也 恐 觉无异能者 不敢搏(心理),遁 往来视之 益习其声 近出前后 荡倚冲冒(动作)

  写出了老虎慢慢接近驴,研究驴的习性的过程。

  吃驴:因喜 计之(心理), 跳踉大阚 断其喉 尽其肉 乃去(动作)

  写出了老虎一鼓作气把驴消灭的情景。

  分别请学生背诵各部分,加深印象。

  既然本文的重难点之一就是体会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的词语,先让学生在自己书本上划,然后请同学说一说他划的这些词语的作用,最后明确。如果别的同学要补充,可以相互比较,通过比较,让学生自己谈谈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事实证明,普通中学的学生也能说个八九不离十。

  8. 合作探究文中动物形象,明确寓意

  请学生思考:文中老虎的形象是怎样的?

  归纳总结出:勇敢,机智等。

  相比较而言:驴又是什么形象呢?

  学生对比得出:懦弱,无能,徒有其表。

  那么,通过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归纳:貌似强大的事物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总结形象,明确寓意也是我们学习寓言必不可少的环节,先说老虎,再说驴,为的是突出老虎的形象,我用了三张图片,先是老虎,紧接着是驴,然后是老虎和驴的对峙图,让学生鲜明地感受出寓言教给我们的道理。

  9. 提炼成语

  提问学生:你知道从本课演化出的成语是什么?

  请学生上前把成语写在黑板上,并说说成语的引申意义。

  学习古文,就要重视听,说,读,还有写,在教学媒体的辅助下,学生的这四项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写写成语,说说含义。他们被课堂多元化所深深吸引,有了兴趣,自然学得更好了。

  10. 欣赏成语故事,再次感悟

  欣赏“黔驴之技”的flash,通过形象的画面加深对成语及课文内涵的领悟。

  生动形象的画面和音乐使学生重温成语的意义,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原来他们一直不太喜欢的成语竟能演化出如此丰富多彩的画面,使学生真正喜爱文学。

  11. 拓展延伸

  出示寓言的含义,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掌握的寓言,看图片说出寓意。

  轻松有趣的课堂拓展部分,寓言中可笑的一个个人物曾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么,请你再来谈谈这些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吧!先隐藏寓言的题目,可以让学生直接写也可以使用事先设置好的功能。

  12. 发挥想象,补充结局

  请学生发挥想象,在横线上补充完整相应的内容。

  把学生优秀的语句写在横线上。在学生自己动手写作,小组评优的基础上,每组推荐好的语句,写在屏幕上,利用白板的拍照功能保存下来,互相欣赏,使各组学生产生竞争意识。

  反思略谈:古文,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往往是写上一黑板的词语注释,拼音,翻译,学生看得头疼,丧失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自然不高。而教学媒体的使用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获得知识。我选择了这一课古文,让学生在生动有趣,充满互动的课堂气氛中完成了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并有所突破。作为一个老师,我也体会到了:传统和现代确实能有机结合。

  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为给学生满桶水,多为自己桶里加加水。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拨一拨”一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大数”这一单元的内容,课本第32页至33页。

  2、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万以内数的读和写法是在学生已掌握一百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是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动手能力。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拨一拨”、“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学习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材安排了一些接近生活,具有操作性、开放性和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以及对编写者意图的课件,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将本课设计成数学实践活动课,并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数、读、写万以内的`数。

  2、能够正确数出向前一位进“1”后的整十、整百、整千数。

  3、情感目标:通过“拨一拨”、“数一数”及“数学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读数、写数的学习兴趣。

  4、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教学重点: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数、读、写万以内的数。

  6、教学难点:数数过程中,掌握数到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的方法以及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挖掘生活的数学素材,大胆探究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我将教材中较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化成形象生动、贴近儿童实际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会、理解并掌握知识,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总之,在教法中体现了:①情景引入法;②观察操作法;③启发式教育。在学中体现了①自主学习;②合作交流互补法;③练习促进法。

  三、说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善于观察、积极思维、参与体验,逐渐领会怎样学习的方法。

  (二)复习巩固,目标转化

  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本课知识的学习作出铺垫。

  (三)自主学习,合作研讨

  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独立探索,使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并利用实践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以交流合作促发展。

  (四)尝试迁移,拓展延伸

  在上课过程中,根据各小组的参与情况,教师给予鼓励,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动手活动、思考、探索的空间和机会。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预期学生达到如下效果: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把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当作了数学活动的过程。

  3、培养师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通过活动过程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个人活动、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拿出计数器,先让他边说边拨,读一读、写一写。学生在合作中分享佯互相竞争、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激励了学生的参与,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

  但在这节课教学中,由于时间掌握得不够,在突破教学难点中,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说课稿 篇6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小括号》

  我将从以下六方面进行说课。

  一、 教材分析:

  《小括号》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章“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中第3节“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例3。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编排的。教材由实际问题情境引入,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用算式表示自己的思考过程,从而引入小括号,体会小括号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口算,明确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并能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说已具有认识和应用数字的经验和知识基础。但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思维还要借助于形象直观的实物图像或实践操作。所以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只要学生知道有小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会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口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试题即可。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和教材的编写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知基础、心理特征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3、让学生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和一年级学生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五、教法与学法

  《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根据这一理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启发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心理特征出发,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学习方法掌握新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六、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的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又要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还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所以在本节课我预设了五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提供研究素材→尝试探究,确定解题思路→认知冲突,理解括号意义→巩固练习,强化括号用法→总结提升

  (一)创设情境,提供研究素材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第74页例

  3的情境图:

  让学生了解情景(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2个,再剪掉3个。)

  2、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刚才的情景提出一个问题吗?(学生汇报)

  并能将条件与其他同学的问题完整的说一说? 课前预设学生答案:1、一共剪掉几个星?

  2:还剩几个星?

  (设计意图:学生对运算顺序的认识和理解离不开情境的支撑。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的学习,通过两次剪五角星的直观操作,为学习新知提供研究的素材,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

  (二)尝试探究,确定解题思路

  《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中指出:“教学内容的素材应当在反映数学本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现实,以利于他们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获得信息后,提问:要求“还剩多少个星”,你打算怎样列式呢?自己独立思考,然

  后将你列的算式写在纸上,与同桌小组讨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待学生讨论交流后,组织反馈,进行二次备课。

  第一种思路:10-2-3=5(个),让学生说清怎样计算10-2-3=5.先算减去2 个后剩多少,再算又减去3 个后还剩多少。这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连减,让学生说清楚它的运算顺序,体会不含括号的算式,从左往右运算。为后面含括号的算式的运算做铺垫。

  第二种思路:2+3=5(个)10-5=5(个)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找2-3人回答),在学生回答时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脑思考,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又将现实情境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结合情境先确定运算顺序,为小括号的引入作好充分的准备。)

  (三)认知冲突,理解括号意义

  如果将第二种思路分步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应该怎样列式呢?先让学生尝试自己想、自己写,教师巡视。然后提出问题10一2 + 3 这样列式可以吗?这样列式能表示先计算2 + 3 吗?为什么?所以,学生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 + 3 这里添上个符号,说明自己要表达的意思。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和已有的认知经验,围绕“10 一2 十3 能先算加法吗?”进行讨论,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感受引入新的符号的必要性。)

  课前根据学生情况预设学生可能会有的解决方法:

  ( 1 )画一条粗线表示先算2 + 3。

  ( 2 )画一个方框表示先算2十3。

  ( 3 )画一个圈儿表示先算2 + 3 。

  ( 4 )画()表示先算2 + 3 ……

  首先肯定学生的想法很好。但让学生思考当他们面对这么多的符号,如果他们不说明,别人能看明白吗?(从而引出小括号)所以应该找一个统一的、简洁的符号,来表示先算后面的2 + 3 。用“( )”这个符号来表示。板书算式并用黄粉笔加上小括号。

  并让学生跟教师一起来写一写。告诉学生这位新朋友的名字叫“小括号”。(板书课题:小括号)教师领读、学生齐读。通过“小括号就像我们的左手和右手,把2和3这对好朋友围在一起。”的比喻,加深学生对小括号的理解。明白小括号就是把先算的部分括起来。强调它改变了运算顺序,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的2+3=5,再算括号外面的10-5=5(师画运算顺序,并指导读法)。

  提出问题:如果遇到加了小括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生答) 完善学生的答案,并给出小括号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算括号里面的。)

  板书: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全班齐读: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说课稿 篇7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我将向大家介绍本课我是怎样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突出学科教学特色,通过情感体验等方法来达成教学目标的。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简要说明。

  一、教材分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从教学内容来看,本框题讲解了如何尊重隐私,依法维护隐私。依据课程标准“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和“权利与义务”的相关部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他人隐私。”《尊重和维护隐私权》这框在第五课中承接第一框内容,是第五课整个链条上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2、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个人隐私经常受到侵犯和学生经常侵犯他人个人隐私的现实,和我们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强化学生尊重他人隐私的责任与信誉意识。

  过程、方法目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音乐欣赏、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感悟。

  知识、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及如何维护隐私权;使学生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方式,实践中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方式,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二、 教法分析

  本课教学设计紧紧围绕生活实际设置情境,选取案例,教师以指导者的角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阅读、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从教法看,本节课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贯穿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1. 针对学生在隐私方面的模糊认识,我本着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嘴,让学生阅读、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

  2.关于尊重他人的隐私,我采用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以案例主人公的角度交流隐私受到侵害时的感受,从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3、对如何依法维护隐私权,我采用情景式教学,引导学生讨论归纳。

  三、学法分析

  现代教学思想尤其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学的方法。这堂课,我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以下学法。

  1.案例分析法。

  充分利用典型案例,组织学生阅读-讨论-归纳,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参与学习法.

  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制造参与机会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在快乐、和谐、富有成就感的教学激励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维权,学会做人。

  四、教学程序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各项活动的安排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 导入新课:

  思品课强调情境和氛围,所以在导入环节我采用了音乐欣赏的方式(欣赏歌曲《小龙人》)。这首歌曲节奏明快,歌词贴近本课内容,所以在让学生听歌的同时,关注歌词的内容,进而引出同学们都有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小秘密,从而导出本课主题“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本环节采用音频辅助教学的方式,更好的渲染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指导学习:

  在本环节中,主要向学生阐明两个问题,即如何尊重他人隐私和如何维护隐私权,主要采用的是案例教学法。

  (一)如何尊重他人隐私

  幻灯片展示案例一“荣荣的困惑”。主人公荣荣的妈妈总想看她的聊天记录还要密码,他觉得很苦恼,想请她的同学帮忙出主意。这时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同学们一起帮他想办法。通过讨论总结出:尊重他人隐私,要树立隐私意识。

  幻灯片展示案例二“荣荣的无奈”。荣荣告诉了好友自己曾经得过肝炎的事,并希望朋友保密。但她的朋友却告诉全班同学,致使大家都不愿接近她,她去找那个朋友理论,朋友却认为自己没错。进而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荣荣会感到痛苦?(体会隐私被透露后带来的痛苦心情。)那么她的朋友认为自己没错,这种想法对吗?(让学生能正确判断出侵权现象。)从而总结出: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通过对这两个案例的分析,结合书本内容,让学生概括出“如何尊重他人隐私”这一问题,完成本环节第一个知识点的学习。

  两个案例的展示图像使用的Qx聊天的形式,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引起学生的共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讨论的积极性。

  (二)如何维护隐私权

  通过案例二的分析,让学生完成一段话的填空“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找学生自己在横线上打上相关的文字,完成句子。既培养了学生计算机的使用技能,也加强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记忆。

  接着让学生例举现实生活中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侵权现象。然后用幻灯片展示一些侵犯隐私权的具体行为,让学生加深印象。

  由侵权自然过渡到维权,进而提出本环节的第二个知识点“如何维护隐私权”先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回答,然后通过展示幻灯片让学生更直观认识如何来维权。

  最后还要让学生知道,除了发生侵权时如何维权外,还要注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隐私的保护。用幻灯片出示“认真选择倾诉对象”“在上网时注意保护隐私”两个话题,让学生进行探讨,进一步让学生树立隐私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3、探究与实践

  本环节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一是“感悟隐私”,结合前一个环节中的案例,主人公意识到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于是决定封闭自己,与世隔绝。对此让学生进行讨论,这种想法是否正确。以用来纠正部分同学的这种错误观念。此处选用的背景图片与此案例相呼应,具有渲染气氛的作用,更易于学生的体会和感受,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活动二是“解读生活”,让学生谈谈自己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隐私遭到侵害的事,并说一说面对这种情况时我们该怎么办?这一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还巩固强化了本节课所探讨的知识内容。

  教师赠言:能够自觉尊重和维护隐私及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让我们一起做现代文明人,尊重和维护隐私及隐私权。

  板书设计:

  (反思)思想品德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现实性,要想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之“爱学”、“会学”、“学会”,使用多媒体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从而达到教学目。本节课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效果。当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例如可以增加一些侵权的图片,或者真实的案例视频,这样更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对这些资料的采集、编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便更好的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的整合。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鲜花和星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儿童诗。全诗共分两部分,分别描写了地上的鲜花多和天上的星星多,体现了儿童生活的情趣以及孩子对身边事物和美好大自然的关爱与向往。第一节中“这里一朵”,“那里一朵”和第二节中的“这里一颗”,“那里一颗”不仅描述了鲜花满地,繁星满天的情景,而且再现了儿童看鲜花,数星星时的天真烂漫,充满了童趣。这首诗歌语言浅显易懂,生动活泼,贴近儿童生活,学生不难理解。课文配有插图,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

  本课分为两课时完成。今天设计的这堂课是第一课时,根据课标要求以及低年级的认知特点,我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节。

  2、学会第一节的5个生字:最、满、朵、那、真;认识1个生字:喜;认识2个偏旁:ナ、几,学习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读书展开,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体会儿童生活的情趣,引发儿童对身边事物和大自然的关注与热爱。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难点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受儿童生活的乐趣和大自然的美好。

  二、说学情

  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逐步提高。对于这样浅显的诗歌,只要稍加引导,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就很容易读懂。

  三、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与合作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儿歌所写的“夏天满地的鲜花”意境纯真,含蓄隽永。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让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体会夏天大自然的美。以贴图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完全融入文中的所写的美景。

  2、导学教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本文教学中,我通过设计自由练读、指名展示读、配乐范读、表演读等多种读法,让学生在反复的品读中体会诗歌语言的优美,感悟夏天的美丽。以读为主,再结合画面等多媒体等手段,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对身边事物和大自然的热爱。

  四、说学法

  《小学语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

  五、说教准备

  多媒体课件、远程教育资源,中黑板(当草评)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分六个步骤来完成。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首先我从百度中搜索——视频《幸福拍手歌》,利用歌曲把学生带入到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

  2、接着,我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中寻找这一课的资源,选用“创设情境”中的部分资源,欣赏美丽的鲜花和星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从而引出课题:14、鲜花和星星。

  (二)巧设关卡,趣味识字

  在读文之前,必须扫除生字障碍,而学习生字是乏味的,在这一节中,我制作了幻灯片,以闯关的形式,要求学生正确地读出幻灯片上的生字,唤起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为将要正确、流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下铺垫。

  (三)初读课文(要求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我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小学教学光盘)中选用了“朗读课文”这一资源,作了适当的修改——把朗读课文的原声去掉,然后让学生试着当小配音员给这幅画面配上朗读。修改后的课件是这样的(播放)。{通过这样,就大大地增加了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

  (四)朗读感悟,体会情感(这是教学的难点)

  1、我用flash制作鲜花动画面,让学生感受到鲜花绽放时的那一瞬间的美丽。学生说说:“瞧,你们都看见了什么?”“看到这满地的鲜花你想说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把心中的感受说出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制作幻灯片相机出示文)我最喜欢,夏天满地的鲜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让学生把刚才对鲜花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在这一环节,学生相互点评,相互学习,达到有感情朗读。}

  3、贴花(学生把事先自己准备好的鲜花,贴在中黑板拟定的草地上)。

  [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共同创设一个美丽的鲜花美景图,融入文中所写的美景。]

  4、听配乐朗诵,感悟花的美。

  我利用了上以上的(小学教学光盘)中的音乐,结合画面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这里学生还可以配上动作,表达自己对花的喜爱情怀。

  [在教学设计中,我考虑到了如何在读中感悟,抓住课文每一个美的要素和亮点,将学生活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他们去咀嚼、口味、感悟、欣赏。]

  5、迁移,拓展

  我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中选用了“拓展学习”这资源(播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模仿文中的句式写一两句话,[这样不仅巩固运用了语言积累,也锻炼了想象思维能力,这也是创造性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的举措。]

  (五)书写指导,巩固生字

  1、(利用幻灯片出示,第一节中出现的生字)认识2个新的偏旁部首,小结这5个字的结构特点。

  最、满、那、朵、真

  上下结构、左右结构

  2、看课件书空笔顺,练习书写。

  我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中,选用生字资源,学生跟着书空笔顺后,再练习书写。

  3、巩固生字

  我充分利用以上的资源,让学生自己学习字的部首、笔画、结构、组词、字义,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何乐而不为?{写字指导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读准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还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及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等,“写”是必要过程,是“认”的延续与发展。在教学中只有注重“认”,又强调“写”,二者协商,才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六)课堂小结,延续情绪。

  七、说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设计采用了剪贴画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喜欢真观形象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黑板上粘贴自己剪的鲜花,得到了展现自我的机会,从而对学习更投入。

说课稿 篇9

  课题是《戏曲大舞台》,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及说农远资源的应用五个方面说课。

  首先,说教材。

  《戏曲大舞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课。其目的是想让学生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去领略它博大精深的内涵,去欣赏它回味悠长的神韵,从而积累戏曲方面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中国戏曲的热爱!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本单元课文训练的意图和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确立了如下三个维度的目标:

  知识和技能:了解戏曲有关知识,学会把握不同剧种的特点并进行初步的戏曲鉴赏。

  过程和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浏览网页,从丰富的戏曲视听及图文资料中,直观感受戏曲的特点。我将指导学生用讨论法,小组合作法,表演法带领学生体验戏曲艺术之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戏曲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国戏曲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确立为: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兴趣,学习一定的戏曲知识。

  教学难点为:体会戏曲富有文化底蕴的曲词,感受戏曲特有的艺术魅力。

  第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注重戏曲知识的介绍,却忽视了直观感受和能力迁移对学生的作用。所以尽管不厌其烦地讲解分析。在学生头脑中,戏剧知识还是一片空白,更谈不上对戏曲的喜爱,去达到预期的欣赏水平了。为真正达到教学目的。我把课堂内容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将视听、图文资料制成专题网站,辅助教学,做到发挥网络资源信息量丰富的巨大优势,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第三,说学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指出的:“综合性学习应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有关精神,再结合我们远程教学“模式三”环境下的各项要求,我把学法定位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屏幕广播实现的“群体学习法”;二是学生之间共享成果的“小组协作学习法”;三是采用问题引领和任务驱动来实现的“自主探究学习法”。我将通过对这三种学法的落实和指导,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实时监控,充分发挥远程教学的特点,同时又要把这堂课上出语文课的特色与韵味,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有所收获。

  第四,说教学过程

  一、 问卷导入

  在开始我会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方便快捷的交互平台,以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戏曲的认识与喜爱程度。 如有对戏曲有了解的同学,可让他试唱两句,调动课堂气氛。如果没有,那么今天大家就一起随老师走进戏曲天地,去领略戏曲的博大精深的内涵与独特的艺术之美。

  在此我以问卷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之后课堂气氛的调动起到良好的铺垫。

  二、 了解剧种

  这一环节我设置了四部不同剧种中的经典桥段,让学生猜猜它们分别是哪个戏曲种类。然后引导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当中分四组在老师整理归纳的网页资源中分别寻找这些剧种的图文资料,再派出代表总结归纳。并让学生在自学中试唱几句,体会各种戏曲唱腔的独特以及韵味的悠长。这一活动中,学生既欣赏到了各种戏曲,又领略到戏曲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戏曲的兴趣。

  三、 戏曲常识

  综合考虑学生学情与戏曲特点,这一环节我将将主要介绍戏曲的行当、脸谱及虚拟性这三大特点。首先我会故意以“角色”这个词来提问,然后再点明角色是外行的叫法,在戏曲中我们称之为行当。再让学生在专题网站内去查找四大行当的特点及相关内容,这时远程教育设施及资源在此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可在网络上找到相关内容自由浏览,既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让学生养成自己动脑思考的好习惯。然后我再用四大行当中的净行引出脸谱的知识,同样让学生在网上找答案,再用两个与脸谱相关的知识题来巩固学生对刚学知识的印象。脸谱颜色丰富,图案精美,学生学习中还能体会戏曲的画面之美。

  关于第三点虚拟性的介绍,我将会展示一个字给大家“虚戈”。所谓“虚动干戈即为戏”,再配以一段三岔口的视频,让学生明白,舞台上即使没有千军万马没有山川河流,但仍可通过演员表演体现出来。

  四、 品词学唱

  “虚动干戈即为戏”这其实是一副对联的上联,它还有下联,便是“又加一点便成文”

  在这一个教学环节我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充分认识戏曲受到了人们的喜爱,除了它优美的唱腔,华丽的服饰外,还在于它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特别是戏曲唱词工整押韵,优美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例如京剧中途《三家店》这一经典桥段,唱腔优美,唱词工整。引导学生发现唱词的工整押韵。另外,唱段中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孝文化.我们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在这节活动课中,我们不妨现场教同学唱这几句,通过学唱与品读来体会戏词中丰厚的思想文化内涵。以此为例,让学生自主探究,品读戏词,融入戏曲。

  五、 珍视瑰宝

  今天,我们看了戏,听了戏,演了戏,还品了戏,走进戏曲天地我们才发现,原来戏曲的世界如此的奇妙。我们应该珍视与传承我们中华民族这一伟大的艺术瑰宝。然而课堂是有限的,语文学习的空间却是广阔的。大家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去感受戏曲文化的无穷魅力。(展示“相关链接”。)布置作业。

  以上五个教学环节,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为主线,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并注重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五.说农远资源的应用

  在语文教学中,将远程教育资源合理运用能活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它使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愉悦,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从而让学生快乐地栖居在课堂上。

  总之,语文教学有着无限的魅力,网络资源更有着广阔的空间,教学中将二者有机结合,将会构建出理想的语文课堂。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课堂实录+教案+反思

  片段一:听歌激趣,走进戏曲天地。

  片段二:看戏猜戏,了解戏曲种类。

  片段三:品戏赏词,体会戏曲意蕴。

  片段四:模仿尝试,感受戏曲魅力。

  片段五:课外拓展,热爱戏曲文化。

说课稿 篇10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了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2、了解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3、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

  4、知道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深入认识经济全球化实质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就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开放包容的心态,自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二、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通过前面十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经济理论知识,由于学生每天都会感受全球化的气息,已具备了基本的认知和经验也对这一问题比较感兴趣。但由于缺乏辩证的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有可能不能辩证的分析全球化的利弊,这就形成了一定的学习障碍,但我会因势利导,发挥长处,克服劣势,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三、重难点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我们应对的态度

  四、教学过程

  【活动】体验经济全球化之制作“iphone7”

  1、全班六个小组,其中五个小组为行动组,一个小组为裁判。每组派代表抽取本组“锦囊”。

  2、行动组要在规定时间内,依靠自己“锦囊”中的物品,最大限度的完成任务,裁判组负责监督并计数。

  3、活动要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进行,不得恶意竞争、不得“闭关锁国”,自觉接受裁判监督。

  4、思考

  ①你所在组(或你监督的组)的情况像是下列哪个国家()

  A美国B日本C中国D印度E非洲某国

  ②你所在组(或你监督的组)的“iphone7”是如何得到的?交换还是制作?为什么?

  ③如果以获得“iphone7”数量多少作为判定胜负标准,你觉得是否公平?为什么?

  ④(发达国家专做)你认为,在此次活动中,你所处地位如何?

  ⑤(发展中国家专做)给你什么启示?

  ⑥(裁判专做)此次活动中,你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

【【精选】说课稿十篇】相关文章:

1.关于说课稿十篇

2.【精华】说课稿十篇

3.海燕说课稿精选

4.2015说课稿精选

5.《项链》说课稿精选

6.《燕子》精选说课稿

7.【精选】说课稿4篇

8.【精选】说课稿合集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