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7-23 09:33:4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说课稿范文汇总九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说课稿范文汇总九篇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今天我所说的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圆中第四大节第二课时《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这是一节实践探究课,主要目的是亲历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熟知的圆的周长、面积,弧长、扇形的面积和圆柱体的侧面积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又一与圆有关的计算公式,它不仅是几何中的基本计算,在生产生活领域中也有着很广泛的实用价值。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渗透了立体图形平面化的数学思维方法,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转化思想;通过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另外,本节课通过“活动探究”、“实验—观察—猜想—证明”等途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联想能力,并且这一部分内容又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这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教育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圆锥的特征,弄清圆锥侧面展开图中各元素与圆锥中各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会推导、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能力目标:通过对圆锥侧面积的推导,体会空间图形平面化的数学方法;发展类比和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和探究精神。体现数学学习的快乐,体会知识源于实践,又运用于生活。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由于本节内容是对学生已有的圆锥侧面积知识的提高和完善,同时结合新课程改革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要求,确定本课重点为:

  1、圆锥展开图及面积公式的推导。

  2、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及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

  圆锥体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像烟囱帽、蛋卷等,学生很容易识别,但要将这些实物图形抽象成圆锥,并根据要求进行计算,对大多数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认知规律,将本课难点确定为:

  1、利用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圆锥侧面积展开图(扇形)中各元素与圆锥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常言道:“教必有法,教无定法”。所以我针对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水平,本节课的教学中,采用知识问题化。问题具体化、梯度化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获取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课堂活起来,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亲自尝试,接受问题的挑战,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的设计是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采用探索式教学。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鼓励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科学研究的思想。

  2、学法:

  学生都渴望与他人交流,合作探究可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重要和团队的精神力量,增强集体意识,所以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遵循“观察——猜想——验证——归纳——反馈——实践”的主线进行学习。让学生从活动中去观察、探索、归纳知识,沿着知识发生,发展的脉络,学生经过自己亲身的实践活动,形成自己的经验,产生对结论的感知,实现对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这不仅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以提高,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设备或教辅工具:

  模型圆锥(每个学生做两个)。

  三、说教学过程

  课前组织学生把活动和练习抄在黑板上。

  一、定向预习。

  教师引入新课后,学生结合课本和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认真看书,独立思考,做好知识的储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为与学习伙伴进行交流探讨,寻找难点和疑点、合作点做好准备。

  二、交流内化。

  学生对独立预习过程中完成有困难或不会的问题进行合作交流,采用我校课改中提出的“632”小组合作学习,在这一过程中让全体学生对本节的新知识进行第二次梳理,实现知识的内化,教师深入学习小组进行点拨,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理念。

  三、成果共享。

  让学生将合作学习中成果与全体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对知识、对学习从听明白到想明白再到讲明白,培养学生展示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采用自愿展示。

  四、达标测评。

  通过试一试,做一做,练一练等活动,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全班学生进行反馈,达到巩固的目的。

  五、小结(学生小结,教师提示)

  1、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2、圆锥的底面周长就是其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弧长.

  3、圆锥的母线就是其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半径。

  4、圆锥的侧面积公式:S 侧 =πrl

  5、圆锥的全面积(或表面积):S全=πr2+πrl.

  附:活动与练习题

  活动一:观察、思考

  结合课本,观察下图,认识圆锥各个部分名称。

  1、圆锥有 个面,分别叫圆锥的 面和 面。

  2、什么叫圆锥的母线长?圆锥的母线有几条?

  3、什么叫圆锥的高?

  4、圆锥的母线和高及底面半径组成一个什么三角形?

  活动二:总结、归纳

  利用具体模型,观察把一个圆锥沿母线剪开,我们可以发现,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 形。

  1、 这个扇形的弧长与底面周长有什么关系?用等式表示。

  2、 这个扇形的的半径与圆锥中那一条线段相等?用等式表示。

  活动三:探究,找规律。

  1,根据S 和扇形的弧长与底面周长的关系,试推导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

  2,根据S 扇形的的半径与圆锥母线的关系,推导圆锥的另一个侧面积计算公式。

  3、想一想,圆锥全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试一试:

  (1)已知一个圆锥的高为6cm,半径为8cm,则这个圆锥的母长为_______

  做一做:

  2)已知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2cm,母线长为20cm,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__,全面积为_______

  练一练:(教科书例2)

  如图:制作如图所示的圆锥形铁皮烟囱帽,其尺寸要求为:底面直径80cm,母线长50cm,烟囱帽铁皮的面积(精确到1cm2)

说课稿 篇2

  说教学设计:

  《长城赞》是一幅长联,叙述了长城悠久的历史,描绘了长城绵亘万里,雄伟壮丽的风光,赞美了 “黎庶百工”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这幅对联语言精练,意蕴深刻,句式整齐,意境开阔,内容博大。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长城资料,提升对长城的感性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就对联的特点对课文进行分析,接着再把上联、下联逐句进行分析,边分析的同时边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进而对长城的现状加以介绍,唤起学生保护长城的意识,并进行了背诵的练习,最后又让学生搜集古迹上的对联,以激发其诵读、积累对联的兴趣。

  说教学过程:

  课堂上我们就对联的特点对本文加以分析,我出示对联的要求,同学们把对联和本文逐一对照,汇报时,开始只四、五人举手。我叫起了一名同学。

  生1:字数相等,你看上联第一句:“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至元明,上下两千年。”下联:“跨峻岭,穿荒原,横瀚海,经绝壁,纵横十万里。”这两句中,3个字对3个字,4个字对4个字,5个字对5个字,其它几句也是字数相等。

  师:你观察得不但仔细,而且十分准确。

  (生受到受到鼓励和启发,许多学生举手,找出字节数的对应问题。)

  生2:“跨”对“起”,全是动词,“峻岭”对“春秋”全是名词。这符合第三条“词性相对”的特点。

  (受到启发,许多学生举手,找出词性对应问题。)

  生3:“望不断”对“数不清”,“数不清”指建长城的人多,“望不断”说明封垛、关口多。都是形容数量多,但用词不同,使对联读起来更和谐。(又有生提出其他类似问题)

  生4:上下联内容不重复,但都是在写长城。

  师:对上联从哪方面写长城,下联又从哪方面写长城?(师相机引生进入下面的学习)

  说教后反思:

  从这个课例我得到几点体会:本文不长,但由于是对联,与诗词不同,与其他体裁也不同,学生学习理解起来,看似简单,但实则很难。

  1、从对联的特点分析本文的体裁特点,突破难点,恰到好处。本文很短,可以只简单告诉同学这是对联,然后单从字面理解入手,再深入探究内涵。可是,本文以对联的形式描写赞美长城正是作者的独具匠心的所在。如果这样简单处理,对激发学生积累对联的兴趣就不会起太大的作用。而拿出一部分时间对本文进行对联形式及特点的处理,效果会更好。实际上也是,课后同学们不但对搜集对联、积累对联的兴趣浓了,甚至有人爱做一些简单对联了。这也是语文教学弹性所致。

  2、教无定法,教学设计关注预设,还要关注生成。我原本准备几个背景资料,准备在各个时机出示,但是教学时,在第一环节交流自己搜集到的长城资料时,有的同学提到了长城建设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也在其中,这时,我就决定调整出示顺序,相机把我准备的影音资料出示了,学生很感兴趣,后面的学习便没有出示这个资料。

  3、交流搜集资料的时间把握不十分妥当,主要表现为耗时过长(10分钟),以至于下面的学习的时装间显得紧迫了。这表明,我在课前应引导学生把资料进行筛选,多余部分可在课下交流,这样课堂的时间就更自如一些啦!

  改进设想:

  课前、课后应进行对对联的练习。课前练习对对联,既会激发学生积累对联的兴趣,又会使学生对对联形式特点有所把握,更深切体会对联言简意赅的语言风格,进而使学生课上对《长城赞》从形式到内容的理解便捷很多,会节省很多时间,体会会更深刻,同时,只一课时便会完成主体内容。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克和千克》的认识一课。本单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也是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学情分析: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轻重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质量观念还比较淡薄,况且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第一次接触,还缺乏认识。因此,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建立克与千克质量观念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克、几克和1千克、几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能力目标:

  1、认识常见的称,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判断能力;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知道看、称,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增强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克和1千克的关系;

  难点是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三、教具、学具:

  这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建立一定的质量观念。围绕这个目标,本节课的设计就立足于学生的体验和操作,我准备的教具有:盘秤4台、天平一架、、曲别针、黄豆若干;500克食盐2袋、1千克洗衣粉4袋。

  学具有各种水果、日用品若干;2分硬币若干枚。

  四、说教法和学法

  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诱思探究等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五、教学过程

  设置了课前小调查,让学生找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克和千克”,目的是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在收集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了解2种质量单位的不同用法和字母表示法。本节课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是自主探究,感悟新知;三是巩固深化,拓展应用;四是全课总结,生成创新。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猜一猜:

  (1) 出示2包大小不一的物品。这是小红陪妈妈逛超市时买的两样食品,:猜一猜,哪袋轻,哪袋重? (学生凭直觉任意猜测)

  (2) 此时教师提问,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检验?学生发现:用秤检验是一种好办法。

  (3)介绍生活中的秤。

  (4)用盘秤检验。

  2、表示物品的轻重,用什么做单位?导出课题: 克(g)和千克(kg)。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用眼睛观察或用手掂一掂并不能准确判断物品的轻重,用秤称一称才能准确知道物品的轻重。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亲切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建立轻和重的初步感知,然后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分3步来实施:

  第一步:认识克。

  1、掂一掂 ,感受1克。

  教师拿出1枚2分的硬币,请同学们也拿出1枚,放在手里掂一掂,感受一下它的轻重,并告诉学生这枚硬币的质量约1克,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2)说一说,自己身边大约重1克的物品(纽扣,螺丝钉,花生米等)。

  2、估一估,称一称,建立几克的表象。

  (1)估一支铅笔、一本练习本、一本数学书大约有多重并用天平验证。

  (2)学生估计自己的橡皮擦等大约有多重?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大量的操作中初步建立起1克的质量观念,进一步建立几克的表象。

  第二步:认识千克。

  1、掂一掂,在学生建立了对克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引入认识“千克”的教学,让小组的每一位学生都轮流提一提,掂一掂1千克洗衣粉有多重。

  2、数一数,说一说1千克苹果大约有( )个;1千克果冻大约有( )个;( )瓶矿泉水约重1千克;……

  3、估一估,学生估自己的书包有多重并用盘秤验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先让学生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再说一说1千克物品,“掂”是对“1千克”进行初步的感知,“说”是对“1千克”的进一步体验。接着再估一估书包有多重,以此化抽象为具体,强化学生对“1千克”的体验。

  第三步: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

  1、算一算,一包盐重500克,2包呢?(1000克)

  2、称一称,比一比:两包盐重,还是1千克洗衣粉重?

  3、看一看,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1千克=1000克)

  4、议一议,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合适?什么情况下用克合适?

  把1克硬币与1千克洗衣粉同时放在两只手上,体验“克”与“千克”的质量区别,感悟称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称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比较中感觉,在感觉中进一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在生活中实践,这个层次以练习为主,通过精心设计,力求达到“有的”、“有序”、“多样”、“有度”。为此,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

  例如: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教材第89页第4题)这道题和生活联系最紧密,可以加强学生对重量单位克与千克的对比,培养学生准确使用重量单位的能力。在这道题里,我采用已知重量单位建立联系,以及排除法来指导学生填单位。

  2、深化练习:

  改错题:慢羊羊收到了懒羊羊写来的一封信,信的内容为:您好!我参加夏令营已经9天了,最近我的身体更加健壮了,体重已达50克,每天早上吃一个60千克的蛋,一袋250克的牛奶,中午可以吃掉3个100千克的馒头,晚上吃的更多,和两个小伙伴一起能把1克的米饭吃光。

  慢羊羊看完后,笑得直不起腰,为什么呢?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来找出文中的错误。看哪个小组找的又快又准!这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克和千克在生活中要准确使用。

  3、课外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回家与妈妈上街买一次莱或去超市购物,并记录所购物品的重量)。这样将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并不远,而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以发展。

  (四)全课总结,生成创新

  在练习结束后,教师让学生总结,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感想,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接着又提出新的疑问: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学生各抒己见,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提出希望,既让学生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同时又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

  六、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一枚2分硬币:1克 两袋食盐:1000克

  一袋洗衣粉:1千克 1千克 = 1000克

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是报考小学美术老师的05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鱼儿游游》。今天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鱼儿游游》是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课本第一册第8课的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及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通过对鱼儿特点的学习,能采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美丽的鱼儿。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根据教学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鱼儿特征,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鱼儿表现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动画片的观看及课堂上的游戏互动,培养学生的造型、色彩能力,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自然之美,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意识。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他们对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运用,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画面。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因此本节课着重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三、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以情境法为主,演示法、呈示法、练习法等为辅的多法教学。通过欣赏图片、观察范作、自主表现、展示评价等方法,让他们比较自然界中的鱼,感受鱼的美,提高审美能力,分析美的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四、说学法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针对《美术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对学生进行以下学法的指导:

  以观察法为主,讨论法、发现法、尝试法等为辅的多法学习。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初步让学生了解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会自主学习。通过创设情境和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改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本课的学习活动中来。

  五、说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

  上课伊始,我让学生欣赏动画片《海底总动员》的片段,然后提出问题:

  小丑鱼尼莫被抓走了,它感到非常的孤单和害怕,同学们,你愿意做一条小鱼去陪陪尼莫吗?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征,以此来引出课题,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活跃课堂气氛,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奠定基础,为教学的展开作铺垫,引导学生思维轻松进入学习内容。)

  2、观察感知,体验审美

  我首先让学生回忆见过的鱼,说说它们的形状,颜色和花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走进鱼的世界,以此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曾强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多欣赏,多感受,多交流,在分析美,感受美的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并对鱼的形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以此来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

  3、教师示范

  第一步:引导学生构思海底世界的画面

  第二步:通过讨论分析鱼的结构特点教师演示画小鱼的方法及步骤,并绘画出一幅海底世界的作品

  第三步:共同制作画

  通过我的示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自由地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作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在创作时,可选择多种不同的材料来分组制作。制作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鼓励学生把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画出和别人不同色彩和形状的鱼儿,展开比赛,这样就激励学生创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以此来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5、作品展示评价

  将学生制作好的鱼儿贴到黑板上。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鱼的上面贴泡泡,看谁得的泡泡最多。让学生评出最好看的作品,并说明原因。再说一说你还喜欢哪条鱼,喜欢它什么地方?

  这样在游戏中评价,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最后我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评价,以鼓励的方式为主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教师小结

  在本课的结束部分,我掌握时机,渗透德育,对学生提出希望和要求:小丑鱼尼莫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爸爸,它非常高兴,同学们帮助了小丑鱼找到了爸爸,你们高兴吗?看来同学们都是喜欢助人为乐的好孩子。鱼儿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同学们应该怎样做呢?

  海底世界非常美丽,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我们在感受它美的同时更有责任去保护它,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六、说板书设计

说课稿 篇5

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第一册第五单元十一课《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说教材:

  北京,祖国的首都,一个人人都向往的地方。本文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用第一人称和诗歌的形式,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本课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把这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看图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感情激发。

  说教法、学法:

  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和活动体验达到对课文的理解。首先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学会质疑。然后通过自读、、范读、赛读、表演读、展示读等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由于大多数学生没去过北京,但对北京有一种自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通过看升旗仪式、听歌曲等活动,点燃这种激情,逐层加深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和体验。

  说教程: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精品

  现在谈谈我如何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我认为这篇课文的课题命得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小学生——《我多想去看看》,他会很自然地就问:“我”写的是谁呀?多想去哪儿看看?为什么想去那个地方看看呢?我紧抓这个培养学生质疑的良好学习方法的契机,让学生齐读课题后就问:“多想”什么意思?那你能有感情地再读读吗?为后面情感的激发打好伏笔。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这也是文章的内容所在。提出的问题能不能自己解决呢?仔细读读课文,试试自己行不行,好吗?学生很想证明自己的能力,于是就会兴趣盎然地去读。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学生现在的拼音掌握得可以了,他们完全有能力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读顺。于是我首先采用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认为难读准的字或难读通的句子标出。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再小组合作读,把你刚才还没读准的地方提出来向别人请教,或者你会读了就帮帮其它的小朋友,一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指名读、范读,跟老师比读、小组赛读,学生越读越有味,越读越有感情。

  三、感悟交流,探究内容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基本上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教师提问:通过刚才朗读练习,你读懂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随机板书:北京城(遥远)、天安门、升旗仪式(壮观)。/教学中,我和学生一起逐步深入地挖掘课文的情感,通过品味关键词句,表情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课文情感,用课文的情感培育学生的情感,以达到与课文的情感发生共鸣。

  四、创设情境,强化感受-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精品

  学生的情感与课文的情感发生了共鸣,学生的思维冲破现有时空的束缚,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他们带到更加遥远的意境中。教学中。理解“壮观”一词时,我请学生一起观看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对于大部分没有亲眼见过升旗场面的孩子们来说,此时,他们和山里的孩子的情感是一致的。他们神情专注,已经把自己融入到课文中。看完录像,我借情续情,带上记者证,进行现场采访,让他们谈谈感受:你觉得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怎样?你看了之后,心情怎样?你现在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你想对五星红旗说些什么?孩子们通过谈自己的感受,切身体会到山里孩子的心愿,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无形中得到升华。最后,利用听音乐《国旗,国旗多美丽》,当念到“敬礼、敬礼、敬礼”时,我充满激情地对学生说;让我们也庄严地向国旗敬礼!此时无声胜有声,爱国主义情感已经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了。

说课稿 篇6

  【说教材】

  《静夜》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具有古典诗歌韵味的新诗,是郭沫若五四以后的作品。这单元共五课九篇文章:有童话;神话;诗歌和寓言。它们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赞美呼唤人间真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像的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丑恶,向往真善美。 通过本诗的学习,使学生体会诗人所表达的忧国、爱国的情。

  【说教学目标】

  本文的教学目标为:

  1、能力目标:使学生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学习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及修辞方法;学习朗读,培养对诗歌的爱好。

  2、情感目标: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体会诗人所饱含对光明、理想、祖国的情感,陶冶自已的情操,进而达到纯熟的境界。

  【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

  1、使学生体会诗所饱含对光明、理想、祖国的情感。

  2、使学生理解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以及修辞手法。

  本课的难点:使学生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说教法】

  1、明确目标,减少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无效思维。

  2、指导朗读,重在学生体验。

  3、提问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及风格,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手法。

  4、小结巩固,紧扣要点,帮助学生形成思维整合。

  5、练习提高,文字的联想和想像,引导学生作联想、想像的训练。

  6、手段及依据:用简单课件辅助教学课件,以文本学习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方法。

  【说学法】

  1、朗读感悟,感受音乐美。

  2、探究内容,理解意境美。

  3、探究写法,领悟情感美。

  4、模仿学习,拓展思维,培养想像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说教学过程设计】

  1、师生互动,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2分钟)

  我将设计动画片《聪明的一休》激情导入,请学生向他一样开动脑子成为聪明的孩子!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有表现自己才智的欲望,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2、比较引入新课(3分钟)

  同学们能有节奏、有感情的背一背李白的《静夜思》吗?

  然后我请同学们一起配乐背诵李白的《静夜思》 问:

  ⑴ 诗人看见了什么?(月光)

  ⑵ 诗人由月光联想到什么?(白霜、故乡)

  ⑶ 李白思的是什么?(故乡、亲人)

  郭沫若的《静夜》与李白的《静夜思》同样都表达了一种在静谧的夜晚中的感情流露,那郭沫若的诗又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怀呢?请大家打开书,听录音。

  3、指导朗读(6分钟)

  ⑴ 放录音,整体感知:

  低沉的音乐、轻柔、舒缓的节奏,把学生带进诗中所描绘的朦胧的宁静的静夜中,仿佛见到了模糊的天河岸边有鲛人对月流珠。

  ⑵ 听完录音后让模仿声音,齐声朗读:

  在此我将纠正学生的字音、重音、节奏。

  ⑶ 学生自由朗读,组织齐朗诵。

  4、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4分钟)

  我在此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的方法查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

  5、赏读静夜!(20分钟)

  在这个教学环节用以下问题,提问、探究并质疑。让同学们围绕问题小组合作探究领悟文章的中心及意境美:

  ⑴ 文中具体写了那些景物?其中哪些是诗人看到的真实景物?哪些是虚写的景物?

  ⑵ 再请同学们带着淡淡的愁伤齐读第一节,回答第一节写的是哪些真实景物?

  ⑶ 第一诗节实写,此时诗人漫步在清幽的月光下展现在诗人的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谁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⑷ 齐读第二诗节,看看写了哪些景物?这里有没有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

  ⑸ 传说中的鲛人是住在仁什么地方?

  ⑹ 面对茫茫的天河,诗人并不能真正看见什么,只能凭想像猜测会有鲛人在岸,孤独地对月泣珠,这是一个非常凄美的场面,在这月华满天的美丽时刻,天上的鲛人为什么哭泣?请你想像鲛人泣珠的情景。

  ⑺ 诗人描绘了一幅奇妙而美丽、和平而宁静、轻柔而温馨的夜景,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在这美好的生活中,为什么要加上鲛人泣珠这样凄凉的画面。

  ⑻ 请学生自己找出好的诗句进行赏读、分析!再次领悟文章,全班交流发言。

  总结:像这样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在诗人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叫想象。而天河是诗人遥望夜空,看到了几点疏星由此联想到天河,这叫联想。

  6、再次指导朗读朗读:

  ⑴ 学生先个人试读说说自己的理解,再听读感觉情感基调和节奏重音,接着教师屏幕显示朗读要点并提醒心境体验和眼神运用,学生再听配乐朗诵跟读并核准节奏和重音,然后组织齐朗诵、小组内齐朗诵、男女分组朗诵。

  ⑵ 有感情背诵全诗:小结巩固今天我们学习了现代诗《静夜》,也了解了什么是联想和想象!其实呀,联想和想象就犹如诗歌的两个翅膀 有无想象力是诗歌能不能飞的起来飞的高低的重要因数,所以诗人艾青说道: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而想象的基础就是观察生活、理解生活、广度博览!因此在学习和阅读现代诗时有四个步骤:诵读──理解──想象──回味。

  7、拓展与迁移(5分钟)

  阅读郭沫若的《夕暮》,回答下列问题:

  ⑴ 作者在这首诗里,是看到了什么而联想到什么,最后才联想到牧羊的人的?

  ⑵ 任何两个词语,经过四、五个递进的联想,可以建立联系。

  如:

  钢笔──月亮 可以作如下联想:

  钢笔──作文──题目──中秋──月亮。

  再如:

  大海──小狗:大海──渔家──宠物──小狗。

  请你也试一试就下面词语进行联想:

  田野──汽车;人──木星;电脑──垃圾。

  8、总结:(1分钟)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的确,诗歌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启迪我们的智慧,净化我们的灵魂。同学们让我们在诗歌的广阔天空中,展开双翅,任意翱翔,去追求人生那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说板书】

  静夜

  想 联

  象 想

  现实生活

说课稿 篇7

  我的说课题目是《力与运动的关系》,是苏科版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内容。我将从教材、本节课的教法、学法指导、课堂教学过程,展开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的地位

  本节教材内容是对第八、九两章中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关系的一个总结,是学生建立力与运动的关系关系的关键。

  本节教材特点:一是通过生活实例和演示实验进行分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二是书中的插图有启发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较以前的编排有很大的改变,将力的作用效果,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关系放在一起使知识相对集中,并且便于将力与运动的关系关系讲述的更加透彻。

  学生情况分析分析: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这一观点恰好和建构主义理论相符合,所以,我们就必须分析学生的原有的认知结构,

  ①第八章学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条件为本节课的深入讨论奠定基础。

  ②学生在生活中见到许多力的作用效果的例子,对二力平衡现象也比较熟悉。

  ③但学生在生活中对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关系可能有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认为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不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等其它一些错误的'认识都是我们这一堂课要解决的问题。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②通过观察和分析,激发探究力的作用效果的兴趣,从而进一步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③知道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如何改变

  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能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习的兴趣;

  ②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学会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培养对科学的兴趣,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拉近生活、社会、科技与物理的距离;

  ②渗透科学、技术、社会(STS)教学的指导思想。

  ③通过对情景、图片的观察与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单靠一个人的能力,很难取得成功,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才能共同发展。

  二、说教法

  分 析教育哲学主义认为:教学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强迫,而是一种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活动。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 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合作方式,使合作过程成为一个愉快和充满智能挑战的过程,营造民主宽松的心理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淡化课本结论,注重知识的来龙去脉,再现知识的探究过程和方法,使学生的理智过程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和提升。

  在这知识的再生产中学生经历了改造自己头脑的创新训练。学生在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整合、推演,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策略,竞争中取胜的创新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所以本堂课采用:讲授、讨论、概括归纳的方法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学 生在经历了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一些学习过程,从中总结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关系,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 识。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由对科学的好奇而产生的锲而不舍的执着追求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无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份厚 礼也会回报给勇于探索的学生。

  四、教学过程

  “引题”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人们需要维护自己的观点或信念的一致,以保护心理平衡。倘若在某种新的情境中,出现了与人们原有的观点和信念不一致的地方,这时就出现了认知冲突,问题意识便油然而生,人们就要力求改变自身的观念或行为,以达到认知平衡。

  所以在引题时,我先利用学生熟悉的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实验,使学生回忆起这一知识,然后再利用几个视频设置新的问题,因为在这些图片中力并没有改变物体的形状,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望。

  1、关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教学

  (1)通过引题创设的情景,引导学生分析各视频的含义分别得出,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由快变慢、由慢变快。这一过程总教师主要提供素材、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并能对知识进行总结。

  (2) 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方向的改变,这一点学生不易接受,原因有二,其一学生不知道速度是有方向的物理量,其二源于学生的前意识,他们看到物体速度不变 时,就自然而然产生状态不变的想法。所以,这里应该是本堂课的一个难点,我的突破办法是设计一个用磁铁改变小球运动方向的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在获得感性 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方向改变也属于运动运动状态改变的正确观念。

  (3)学法指导

  教会学生学习是每一个老师的梦想,其实这些梦想的实现就是在平时下功夫,在上面的分析过程完成之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回顾,帮助学生梳理我们的分析过程和分析方法,教会学生遇到问题该怎样分析,从哪些角度去分析,这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关键。

  2、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关系

  (1)整体思路:这一知识点分三步讲述,首先分析物体不受力的情况,其次分析受平衡力的情况,最后分析受非平衡力的情况。

  (2)不受力的教学安排

  先提出问题,然后复习牛顿第一定律,引导学生分析,最后得出运动状态。

  (3)受平衡力的作用

  给出条件“物体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的力,会怎么样运动?”,结合实例“静止在课桌上的书本”、“悬挂的电灯”得出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再结合实例匀速运动的火车,分析得出物体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这里分一下几种情况讨论

  ①非平衡力,但有两个力

  A、提问:“车要加速运动应满足什么条件?”,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动力大于阻力,物体加速运动”

  B、提问:“车要加速运动应满足什么条件?”,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动力小于阻力,物体减速运动”

  ②非平衡力,但只一个力

  A、以自由落体(不给学生提这个概念)为实例,引导学生分析球的受力情况,观察它的运动情况,得出结论。

  B、以平抛运动为实例,先让学生分析受力情况,在复习受力分析、惯性的同时,再观察球的运动状态,然后进行总结。

  (5)学法指导

  ①先对这一部分的讨论进行总结,得出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关系。

  ② 提示学生注意我们的学习方法,先分析物体不受力的情况;再分析受平衡力的情况,这里面又分析了运动和静止两种情况;最后分析受非平衡力的四种小情况。这样 做有两个目的,其一使学生构建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知识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其二教会学生怎样讨论问题,从简到繁,逐条讨论。

  五、小结

  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过的主要内容,让这些知识同化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以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说课稿 篇8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首先,感谢教研中心及学校领导们给我这次宝贵的锻炼机会,让我在这么广阔的舞台上展示自己。下面,就来说一说我的这节课。我执教的《毫米、分米的认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个信息窗的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空间表象,感知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选择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基于以上理念,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激趣导课,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二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我结合教材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孙悟空变金箍棒的有趣情境,形成情境串贯穿全课,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并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实践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二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通常是从现实生活里积累的相关感性认识出发,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为此,我是这样做的,

  1.做好课前预习。

  学生已经有学习厘米、米的基础,我让学生课前用手比一比1米、1厘米有多长;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使学生回忆起厘米、米的长度观念,并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文具,测量它的长度,复习测量方法。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唤醒学生对米、厘米表象的记忆,拉近学生对新知认识的距离,也为下一步感知四个单位之间的关系做好铺垫,更有助于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2.重视实际操作活动。

  这我一共设计了4次测量活动,先是测量7厘米的小棒达到复习测量方法的目的,然后测量8毫米的小棒,不到1厘米,学生现有的知识无法准确表示它的长度,使学生思想中产生寻找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的需要,水到渠成引出“毫米”的学习;还有就是测量1毫米厚的硬币,和后面的1分米的纸条。整节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数学活动,在充分体验、感受过程中,帮助学生深刻地建立1毫米、1分米的表象,形成测量技能。

  3.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我引导学生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指一指、比一比、想一想、找一找的方法认识了毫米,并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方法同位合作学习分米,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长度单位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同事还重视了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

  4. 联系实际,加强应用。

  当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做到数形结合,使学生明确做一类题的方法和思路。如:练习题让学生填单位,及给猪八戒改错都需要学生先想一想实际物体有多长,再找合适的单位,最后填完要检查结果是不是和实际物体长短一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空间观念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5.课后延伸

  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课后延伸尤为重要。本节课我以金箍棒变得很长很长变到天上去之后,用什么单位表示它的长度这一问题,延伸到千米的学习。这样的设计给学生留了一个悬念,引发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我努力践行区教研室提出的三单,即“课前预习单”“课上共研单”“课后延伸单”,把每一步落到实处,但纵观整节课,还有很多不足:

  1.课堂的教学机智和提高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我没想到学生一开始就说出8毫米,下面都不知道怎么接孩子的话,后面学习完毫米之后,重新让学生测量小棒,没有抓住刚才的8毫米的生成,如果顺着学生说“刚才有同学量出了8毫米,对不对呢?验证一下。”就更好了。

  2.课件收方不及时。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空间表象,本来就应该放在尺子上进行,为了给学生清晰的指导,才投影到大屏幕,学完1毫米的感念后应该马上隐去,我一时忘了,给学生造成错误认知,这一点值得注意。

  3.练习题处理不到位。

  在给八戒改错时,学生说13厘米长的铅笔错了,我让学生想象有没有13厘米的铅笔,这样不如让学生拿着尺子比一比13厘米有多长,看有没有这么长的铅笔,进而发现这个单位用对了,不用改,这样处理就更清晰。

  4.课堂时间分配把握不准。

  前面学习阶段节奏有点慢,导致后面有拖堂的现象。要是再紧凑一些就更好了。

  以上就是我的想法,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

说课稿 篇9

  “面积的认识”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数学比较重要的一个内容,它将引导学生的认知从线过渡到面,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推进,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节课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本节课教学环节完整,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注重面积认识的直观性和层次性。

  在课开始部分,教师就设计有效活动,安排了两个同学分别擦洗大小黑板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对二维空间的认识,由此积累认识面及认识面的大小的活动经验。再接着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身体物体的面,引导学生感知面的大小,进而让学生能很好地理解面积的含义。

  二、注重对面积概念认识的全面性。

  学生的生活经验常常认为只有向上摆放的“面”才有面积,为了突出面积概念的本质,教师让学生摸摸桌子的侧面,球面,看看湖面、钟面,从而丰富了“面”的表象,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面积概念。

  三、精心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认识面积单位的需求。

  教师精心选择了两个长方形,使学生用已有的观察、重叠方法都不能方便地进行比较,产生认知冲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借助另一个图形来比较?如何借助另一个图形来比较?从而激发学生用面积单位进行测量的意

  四、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逐步内化对面积概念的认识。

  第一个练习题比较国家、省份面积的大小,用目测法。第二个练习是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来确定图形的大小;第三个练习则是提高练习,从中渗透了面积与长、宽、边长间的联系,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建议与改进:

  1、在发展学生面积守恒的观念时,教师最好用数学书来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书在横放、竖放、斜放时的现象,从而渗透“图形的面积不会因摆放形式的变化而变化”的守恒规律。

  2、教师的过渡语还不够精炼。例如,在学习完物体表面的面积后,教师可如此过渡:“物体的表面的大小,那我们学习的图形有大小吗?好,现在,我们

  一起用手来比划出几个图形。”

【实用的说课稿范文汇总九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说课稿范文汇总5篇

2.实用的音乐说课稿范文汇总8篇

3.【实用】说课稿汇总八篇

4.【实用】说课稿汇总九篇

5.实用的小学说课稿范文汇总5篇

6.实用的说课稿模板汇总8篇

7.实用的说课稿模板汇总10篇

8.【实用】说课稿模板汇总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