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1-09-18 14:21:4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合集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合集6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们组设计执教的是湘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的《神农尝百草》这篇课文。以下谨就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及设计思路等作一简要的说明。

  一、对教材内容的解读。

  《神农尝百草》是二年级语文第十七课,属第七单元。本单元共三课,除该课外,另有两首古诗及一个历史故事。纵观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主串联起来的。我想,编者选编本单元的三篇课文的目的,一定是旨在让学生学习和积累更为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体悟诗人的情感,了解神话及历史人物的事迹并从中得到教育和启迪。

  教材内容,既包括作为总起的神农发现“五谷”,制作农具,教人耕种,和作为尾声的神农之死的部分,又涵盖作为主体的,向人们叙说神农历尽艰辛,踏遍神州,尝尽百草,身冒万险,为人类发现草药,配成药方而造福人类的故事。就本课选编意图而言,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神农的丰功伟绩,并从神农的事迹中收到感染和熏陶,学习他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二、对设计理念的解读。

  在儿童接触的影视世界中,各种神话剧和动画片一样不分伯仲,也许他们早就在影视片中看到过有关神农的事迹,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影视的作用并不能等同于对文本的理解。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有必要突出文本的特点,打破学生先入为主的形象记忆,以及可能已经拥有的对神农的固有看法。依照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来看,过往的印象,来自于视觉,当属观察的经验,而此次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属于词语符号,是基于观察的经验之上的一种抽象的经验。从观看动画、神话剧到研读文本,符合从具体经验逐步上升到抽象的科学理论。

  在教学设计上,我力争突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为他们树立自信。譬如在幻灯的制作上力争体现出动感,让学生有一种视觉的冲击。在语言的选择上,使用“我能……”“我会……”等词汇,努力让学生感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他们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对教学目标的解读。

  知识能力方面,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会写其中的“尝、炎、帝、治、病、健、康”等7个汉字。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神农的事迹。

  过程方法方面,要求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探究识字方法来识记生字,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助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体会神农的科学态度和为人类而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学习他的奉献精神。

  四、对教学过程的解读。

  对本课教学,我共设计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突出生字词的教学和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第二课时力求在前一课时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抓关键词结合学生的探讨等形式、渠道来达成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细致理解,对课文中心的把握和对神农精神品质的膜拜。第一课时是基础知识,力求突出一个“实”,第二课时是对文章的领悟,力求突出一个“活”字。

  以上就是我对《神农尝百草》一课的设计与领悟的一种个人观念的陈述。由于个人学识和理念所限,对问题的认识和陈述,难免浮光掠影,挂一漏万,乃至避重就轻,本末倒置,但借今天的机会,向彭老师及各位学友诚挚请教,请予斧正。谢谢大家!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不认识妈妈的孩子》是语文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 课文,该单元以“科学启蒙”为主题展开。《不认识妈妈的孩子》讲 述的是石油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的故事,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 确认识自己,初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受到爱科学的教育,激发学 生的创新欲望。

  这节课是本课的第一课时,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 新课标中“知识和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识 14 个生字。

  2、朗读课文,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3、初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 我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和“初步懂得一些做 人的道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 ”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达到教与学的和谐 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 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 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 和勾画圈点法,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 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

  环节 1 设疑引趣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欲,上课伊始引导学生质 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 2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以个人读的形式展开,这是第一层次读,目的是读通全文,读准 字音。教师请学生学生边读边圈画出文中的会认字,在语境中建立生 字的音形义联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环节 3 检查反馈

  通过简单的小组合作,有效的检查并促进学生对会认字的掌握。

  环节 4 再读课文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 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这一环节中, 我放手让学生去读去议。 首先讨论:你是怎么知道那些色彩缤纷的展览品是孩子,石油是它们 的母亲的?找到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而后进一步引发学 生思考:孩子们为什么不认识自己的妈妈呢?导入课文 1、2 自然段 的学习。

  环节 5 细读课文

  思考:孩子长的什么样?妈妈长的什么样?让学生说一说,之后 是填空练习,让学生通过第 1 自然段这些词语感受展览品的美。

  1、2 自然段的对比读,让学生感受石油妈妈和它的孩子们外形 的截然不同。

  展览品的话的朗读,是一次朗读训练的时机,同时通过朗读可体 会到展览品对石油的不喜欢。

  环节 6 发散想象

  抓住课文结尾展开讨论, 延伸想像, 并演一演, 使学生受到教育, 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初步懂得以礼相待、人人平等的道理。突破教学 重点。

  环节 7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品读课文

  这就是我本节课的教学思路。 《不认识妈妈的孩子》反思这节课,从整体上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完成了“认识 14 个生 字。”“朗读课文,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初步懂得一些做人的 道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这 3 个目标,突破了重点和难点。学生 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和讨论。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3

  40分钟的课堂快乐而短暂,40分钟背后的日子紧张而漫长。回顾赛课的经历,我这心里呀,只两种味道──酸的和甜的!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使人受启发的词语和故事”为主题,《酸的和甜的》为最后一课,是一篇以连环画形式编排的童话,在体裁上具有双重特征。文中8个自然段配有8幅插图,除了叙述松鼠、兔子的轻信、猴子的敢于尝试外,还涉及到了狐狸的“精神胜利法”。教学重点是在阅读中识字学词,难点为在阅读中渗透“做事要敢于尝试”的道理。

  在构思教学设计时,我始终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理念。所谓统一,我的理解是工具性的训练与人文性的渗透二者有机结合,辨证、和谐地存在于课堂。

  一、文本解读,我考虑的是辨证

  仔细琢磨文本的人文内涵,我们应该把目光聚焦在松鼠、兔子和猴子的不同表现上,也应该用一种辨证、客观的态度看待狐狸:不能偏颇地说他坏、狡猾,也不能高深的传达“精神胜利法”,还不能舍本逐末地深究“为什么硬说酸”。面对初入二年级的孩子,我只把狐狸定位在“因为没有摘到葡萄,所以,硬说葡萄酸,以此来安慰自己”这样的程度。所以,在教学中,我适当弱化对狐狸的研究,清晰对比松鼠、兔子与猴子的不同,强化、加深对猴子的印象。这是我在文本解读时的一点个人看法。

  二、落实目标,我考虑的是和谐

  首先,落实文本体裁连环画与童话的双重特征。一是借助图画识字、初读课文、朗读对话、概述故事、总结课文,让图文结合,图与文和谐展现,突出连环画教学的特征;二是在课堂中,时时、处处引导学生融入童话的情境──课初带领学生去葡萄架下看看,课中引导学生去聆听、朗读葡萄架下的对话,去想象、琢磨动物之间的语言,去识记、书写他们的名字,课尾以离开葡萄架结束,努力做到融文入境,文与境和谐共生,体现童话教学的基本特点。

  其次,落实“在阅读中识字学词的阶段性目标”。识字教学,第一做到随文识字,因时制宜地把生字分散在在课题中,句子里,朗读时、板书中,儿歌总结处、写字时。第二做到依托,不组织学生识记单个生字,因地制宜地赋予生字具体的环境。这两点做法,目的就是在前瞻后顾和潜移默化中达到识字教学目标的水到渠成。另外,把“迫不及待、大口大口”两个词语的训练放在重点句子中、朗读体会时,生活经验里去学习、理解、运用。

  突破教学难点,我也考虑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例如,把揭示文本寓意与学生的想象、说话训练结合起来,借小兔子和松鼠的嘴说出学生阅读童话的收获、体会;再如,课堂中的那首儿歌,集巩固识字、概述内容、体悟内涵、总结课文为一体。这些都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反思赛课的经理,我的体会是我曾像文中的狐狸,在小学语文这座葡萄架下,转来转去,跳起来摘葡萄;曾像松鼠和兔子,走过弯路,历经酸酸甜甜;我更想像文中的小猴子,敢于探索,大胆体验,酸的是收获,甜的是成果,酸酸甜甜,我曾经努力尝试过!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4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及我护鸟心愿,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从小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本课教学中我拟运用情境导入法、媒体辅助法、读思议结合等方法教学。

  学生的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进行指导。

  在分析了学情,确定了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法、学法后, 我设计了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并努力追寻语文教学的“诗意”:

  一、想象描摹,浸润心肺

  上课伊始,一曲美妙的《鸟叫》,把孩子们带入了鸟的天堂,并让孩子们说说,在这美妙的音乐声中看到了什么,想起了哪些词语或诗句;课间,出示数幅群鸟图并配上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想象鸟儿的欢快及父亲的欢乐之情;让学生想象父亲说话的神情、动作及“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的父亲是如何爱树林、爱小鸟?父亲走进树林,望着小鸟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二、揣摩文本,情思相融

  这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应让学生充分地读,体会父亲对鸟的挚爱。新课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独特体验。在读时让学生自己体会文中的语气。读的形式灵活多样:听读、自读、品读、演读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热情,用声音触摸文本,用心灵揣摩文本。

  1、听读课文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然后说说听到了什么?

  2、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第一遍时,要读准字音,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读第二遍时,要用心感受,看看有什么新发现。自读后,教师检查学生字词学习情况,并让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说说读文后的感受。

  3、品读课文

  抓住重点句“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父亲指着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父亲的话很轻,生怕惊动了鸟。”“父亲又对我说:‘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等句子进行品读。在教学中,采用抓重点词深入理解、想象“父亲”的神态、动作、语气及教师导语煽情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

  如:在体会“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这一句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 出示句子。

  (2) 雾蒙蒙的树林是什么样的?

  (3) “喃喃地说”是怎样地说?父亲为什么要这样轻,这样慢地说?

  (4) 谁能学学父亲说话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5) 师:父亲在雾蒙蒙的树林边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

  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师;父亲上上下下望了又望,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

  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师:父亲用鼻子闻了又闻,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

  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4、演读课文

  请同桌分别演父亲和孩子,练习对话。全班分角色读。老师读旁白,男同学读父亲的话,女同学读孩子的话,老师给课文加入提示语。

  三、积累拓展,情思飞扬

  1、交流关于鸟类的知识及有关描写鸟的词语和诗句。新课程非常注重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而且注重学科的整和。通过收集资料,既培养了能力又让学生了解了关于鸟类的知识。

  2、积累词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课间,在领会“小鸟和树林的快乐” 时,我给学生提供了许多词语,如:“燕穿雀跃、莺歌燕舞、百鸟争鸣、鸣声清脆、婉转动听、低徊盘旋、凌空飞翔、迎风展翅、轻盈优美、姿态飘逸、小巧玲珑、俊俏可爱”等,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用一用,既帮助学生体会“小鸟和树林的快活”,又丰富了语言,提高了说话能力。我还指导学生运用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用不同的句式说话。在“作业超市”中,又设计了这样的作业:“用“快活”写句子;抄写课后的词语 ;抄写课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对话;搜集爱鸟、护鸟格言。“

  3、写一写。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写一写,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写作能力得到提高。我设计让学生观看一则公益广告《我是一只小小鸟》,在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的歌声中,鸟妈妈带着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突然一声枪响,,鸟妈妈被击中落地。受惊的小鸟只有躲在树林中哭泣。让学生续写后面的故事,可提示,如果自己碰到那只没有妈妈的小鸟该怎么做?如果你看见那个猎人该怎么做等等。

  四、升华情感,余音袅袅

  尾声时,我让孩子们从“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一句中体味出孩子的爱鸟之情、护鸟之愿。并动情地说:“孩子们,父亲经常来树林,和这些可爱的小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听懂了鸟语,理解了小鸟的喜怒哀乐,他就是鸟儿的知心朋友。让我们像父亲一样知鸟、爱鸟,与自然界的小动物和谐相处,做他们的朋友吧!”在轻快的音乐声中,我出示了一首小诗《小鸟的朋友》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活化石》是二年级上册第八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教材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本课用较为浅显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三种古生物: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的银杏树,我们的国宝大熊猫,还有稀有鱼种中华鲟。

  根据课标和学段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课后练习,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过程与方法:在读书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在读中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一些活化石的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新课标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巧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融入文本,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深切的情感体验。

  2、朗读感悟法。“阅读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从而加深理解体验,获得情感的熏陶。

  3、体验教学法。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活化石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保护稀有动物的兴趣。

  三、说学法

  因为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充满着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和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我把“自主发现”法、“合作探究”法这两种学习方法引入课堂,为学生铺设体验成功的平台。鼓励他们自主学习、思考,大胆质疑,在合作探究中共同进步。

  本课的教学准备,需要多媒体课件和生字词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

  下面我重点介绍第一课时的设计思路。

  四、说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向学生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鲜活而精彩的画面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感受神奇,产生向往之情。)

  2.板书:化石。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用语言的形式把看到的画面表达出来。师尊重他们的个体感受,并鼓励指导他们说较完整准确的话,激发其说话热情。)

  3.板书:活。化石怎么是活的呢?同学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问题读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

  (自主识字与小组合作的形式相结合,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学习效率。)

  2、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自读、评议、指读、齐读、开火车读、小组赛读,做猜字游戏等多种形式学习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从而把枯燥的识字变成有趣的识字活动,扎实有效的进行识字教学,切实落实识字教学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的学习目标。

  (三)、细读感悟,读中悟趣:

  1、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

  学生自由汇报,师相机板书: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

  2、你最喜欢哪种活化石,把有关的段落多读几遍。

  3、重点指导第二段“银杏树“:

  ①自由朗读,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

  ②教师相机板书:珍贵小扇子长得慢

  教师抓住银杏树的特点,指导学生朗读。采用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教师范读等不同读书方式,渗透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银杏树,帮助学生读好课文。

  3、剩下的两个自然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选择小组喜欢的小节用不同的方式朗读,可以齐读、男女生分读、表演朗读等多种汇报形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始终把握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特点,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6、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激发学生保护稀有动物的意识)

  (四)、拓展延伸:

  请小朋友们把课前收集的有关活化石的资料,来和同学们交流。

  (现代信息社会,学生会利用网络资源,是他们今后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本领。这一环节的设计,激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学习,激发他们爱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总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力图体现以下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根据教学设计,我将按以下步骤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情;四、说教学程序。

  一、 说教材

  《慈母情深》节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作品《母亲》,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的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根据教材的特点、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以及五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教学目标有三个:

  1、知识目标:认识三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重点句段的理解感悟,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唤起学生敬爱母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 说教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根据小学高年级略读课教学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创设情境、文本细读、质疑引导、合作交流、听读学习等教法,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

  三、 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经验,而且前面学了一篇有关父爱的精读课,对于这篇略读课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裕了,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也难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因此,我课前让学生自己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或问爷爷奶奶,了解当年的情况,帮助突破本课的难点。本课是略读课,但篇幅比较长,所以我事先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课堂上主要通过品词品句,以读悟情、讨论交流等方法完成学习目标。

  四、 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

  首先,新课导入,揭示课题。通过复习古诗《游子吟》导入新课。这样,一方面巩固了已学知识,唤起了学生对母亲的感情;一方面又顺理成章的引开了课文;

  其次,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由于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所以让学生带着“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你有什么感想?”这样的问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下文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再次,细读文本,品味感悟。由于本单元的主题是“父母之爱”,所以,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质疑引导学生对母亲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来细细地品味感悟伟大的母爱;

  最后,总结与拓展。通过向学生质疑:“本文通过讲述什么事,表达了什么”来总结出这篇课文的中心。由于本文的重难点是“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所以,我设计了“最想对母亲说的一句话,最想为母亲做的一件事”活动,通过播放歌曲《母亲》创设情境,让学生更进一步地领会感悟伟大的母爱。由于“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所以我大胆地对“母爱”进行拓展延伸,通过让学生背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升华主题,感悟伟大祖国的母爱。

  总之,在这节课中还存在许许多多不足之处和不尽人意的地方,希望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来,以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谢谢!

【有关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合集6篇】相关文章:

1.有关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三篇

2.有关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模板六篇

3.二年级上册《假如》语文说课稿

4.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说课稿

5.关于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4篇

6.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汇编8篇

7.【精选】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三篇

8.精选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八篇

9.有关语文说课稿模板合集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