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机演讲稿

时间:2021-05-25 08:38:51 演讲稿 我要投稿

放下手机演讲稿

  演讲稿要求内容充实,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演讲稿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演讲稿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放下手机演讲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放下手机演讲稿

放下手机演讲稿1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不断地进入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已逐渐侵占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分不清到底是人控制手机,还是手机控制人了。人与手机的亲密度有甚于人与人的亲密度。前段时间都流行问“时间都去哪了”,其实,我们的时间大多都花在手机上了。因此必要的时候,少玩手机少上网,做个真实的自己很重要。

  就拿我身边来说吧,每天吃了晚饭,大家都习惯聚集到楼下乘凉。十几号人聚在一起,以前都是围绕日常里的琐事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可最近每次都会有几个人在低头默默地玩手机,没有任何交流,即便交流也是有一句没一句地应付着,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大家交谈的话题也都改成围绕着网络上的事情展开,“某某官员又跳楼了”“哪个书记又被抓了”……讨论越来越表面没有质感了,冷冷清清的,很难再出现为讨论一个话题进入白热化的状态。

  其实不仅仅是我身边的人,大街上,公交车上,公园里,办公室内,电梯中,饭桌上……在我们身边,总会看到一些低头族。前几年老人们还会埋怨年轻人老是玩手机,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老人也带着一份强烈的求知欲当起了低头族,他们对新鲜事物的迷恋,比起年轻人来,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统计,截止20xx年底,中国有网民6.5亿人,其中手机移动网民5.6亿,占在网民数量的0.86个百分比。人们热衷于用移动终端上网已远远超过pc终端。对手机的疯狂依赖程度达到空前的状态。不见手机就就急躁不安;信息没被回复就顿生挫败感;有事没事就爱刷新网友动态;睡觉前后不看手机就觉得像缺了什么;网络一不通就浑身不自在……手机已像毒品似的控制着我们的情绪,侵占着我们原本用来工作,学习,休息的时间。

  为什么这么多人沉迷手机,记得手机开发最初的功能只是打电话,发短息。那时人们并没有像现在这么依赖手机,毕竟电话打多了,暴涨的话费还是让人头痛。可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扩展,qq,微信,微博,影视,游戏,商城等一系列软件和网站的嵌入,手机不仅用来打电话,发短信,还可以社交,网购,看新闻,追剧,玩游戏等,承担着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个角色。不但给我们信息和情感交流带来便利,也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对手机的依赖也就越来越严重了。甚至有的人由于种种压力和不顺心,而把手机当做唯一的“生活伴侣”,把自己锁在虚拟网络中以求藉慰。

  其实,心情不佳,躲到手机里,只会适得其反。网络上的感情再好,终究也是千里之外,你始终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你。网络上的东西很多都是经过美化的,大多数人都会隐藏自己不好的一面,只呈现自己最美好最幸福的一面,你如果观看别人的幸福越多,你就越会觉得自惭形秽,沉郁压抑。你在手机上消磨的时间越多,耽搁了本该要处理的事情,你就会更加焦躁不安。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放下手机,多看些正能量的书籍,给自己充点能量;多放点心思,处理好自己棘手的事情;多关心自己身边的人,把人际关系搞好。这样,你就快乐起来了。毕竟我们是社会中人,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员。此外,也不必妄自菲薄,一味羡慕。幸福要自己经营和感悟,只要学会怀着感恩的心,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好随遇而安的生活,日子也就过得踏实了。

  我们玩手机应该有个尺度,太过于沉迷手机确实不好,对眼睛,颈椎,心理,人际关系,亲子关系等都有很大影响,这方面新闻多有报道,比如某某人通宵玩手机以致眼角膜脱落;某某人边充电边玩手机以致手机爆炸;某某群体见面扭捏不语,或寥寥数语,可在网络上却滔滔不绝;某某父母热衷于手机,冷落了小孩,小孩稍有不安分,就暴跳如雷痛打小孩……这类例子多之又多。对手机的疯狂依赖其实已是我们这个时代普遍心理疾病,已严重地危害到我们甚至他人的身心健康,成为人与人面对面相处交流的一道鸿沟。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放下指尖世界,重拾真实关怀。做真实的自己,努力发现世界的美好,人毕竟不是被机器掌控的,而是我们要掌控机器,大家一起加油吧!

放下手机演讲稿2

  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经常主持升国旗,但是在国旗下以讲话的形式出现,其实这是第一次。之前有一次国旗下发言是布置共青团的工作。今天我就以给大家两句话为题,和大家交流两点。

  第一点就是怎么合理的规划周末,充实的过好周末?

  首先,我认为周末就是用来玩的,但是玩也是有前提的。会玩的人总是提前规划好自己的时间,让自己学习、玩耍两不误。我校前年毕业的一名学生叫卫星,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当时,每到周五放学时,总是能听到校园传来悠扬的钢琴声,过了一段才知道原来是卫星在弹琴。据她说,“周末的任务我总是在周五就完成了。周六的时间我要练习钢琴,周末我还要去学习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作为学霸的她知道在学习和娱乐当中合理分配、互相兼顾。前年的中考她以全校第1名,全县前100名进入了一高的志愿班。其实,在我们当中也有很多像卫星一样的同学。学习的有钢琴、舞蹈、绘画等特长班。卫星尚且如此,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合理的规划好自己的周末时间,让自己的周末过的有趣、充实。

  对于我们学生而言,辛苦了一个星期,过周末犒劳犒劳自己是人之常情。有句话叫做“一周的正经事是过周末,周末的正经事是赖被窝”。可前提是你对于自己大放松之后,明天应该做什么?心中应该有数。有些同学在当天放松了之后,第2天早上起了个大早,规划了自己当天的时间,有张有弛的过完了两天的周末。什么时间写作业?什么时间洗澡?什么时间玩耍?等等都规划得非常完整。甚至有一些同学家长利用周末的时候会带着她外出游玩,那么在玩耍的时候耽误了多长时间,在第2天的时候就应该过得更加的紧密,更高效的完成自己的任务。

  然而,有一些同学在放松之后更加的放纵自己。首先的表现是早上不起床,中午不吃饭,念念不忘的一直想玩手机、玩电脑,家长一会没看牢,就不知道跑去哪里去了?总是找各种理由拖拉,离开学习的书桌。结果一上午过去了,学习没有任何的效率。作业也没有完成,每科写了个开头,字写得又极差。终于家里人说今天有事外出,需要全家出动。这时,终于找到了一个不写作业的理由。实际上都是自己没有合理的时间规划,一直在自欺欺人。那些在周末玩得昏天黑地的同学,老师检查作业任务也没有完成,时间也耽误了,把自己也玩丢了。玩的没有成就感,玩的空虚,玩儿得萎靡不振。

  第二个我要谈的是学习需要积累。现在有很多同学作文水平不高。之前我对于这样的一种情况,我非常的同情,因为我自己也不善于写作。但是最近我好像有了那么一点点眉目,在这里和大家分享。特别是九年级同学,最近老师一定在教大家积累道理论据。我们接受了很多,但是有一部分同学在心理上是排斥的。这个时候就会很被动也很吃力。什么事情在自己主动吸收的时候是很舒服的一种状态。我呢,在进入教导处工作之后发现经常要跟文字打交道。一旦学校举行什么活动,对我而言最害怕的就是写稿子。每每到这个时候,我总是一脸烦躁、冥思苦想,才意识到自己的词汇量的贫乏,才尝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滋味。那个时候陈主任就对我说,“你现在的能力锻炼的差不多了,要想写好文章,就得要多读书”。

  于是给我推荐了一个听书频道“365读书”。让我利用洗脸、刷牙、整理屋子、洗衣服的时候打开手机,听名人名家他们的故事、言语。我就一没事就打开听,甚至晚上临睡前再定时30分钟伴随我进入梦乡,通过聆听我走进了梁实秋,丰子恺,冯骥才、林徽因、李安,张爱玲、王小波,走进他们的生活年代。同时,也让我爱上了读书,后来我还自己买书来看,用点点滴滴滴的时间来丰富自己。有一次在和陈主任聊天的时候,聊到了张晓风,我说最近看了她写的一篇《我丢失了一张身份证》并对里面的细节进行描绘。她很惊叹的对我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最近你看了不少东西啊。其实,我所差的还很远。

  在这里,也想对所有的同学说,周末在家放下手机,利用闲暇时间多看高雅、有用的的书籍,希望同学们都可以合理分配好时间,过好周末,积累在平时。

放下手机演讲稿3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八点了,我还立在桌前奋笔疾书。

  手机静静地躺在桌前,却并没有好好地当个乖巧的陪读书童。它时不时发出一下震动,一闪一闪的光在我眼前跃动。此时,手机完全是个磨人的小妖精,发着亮的屏幕挠得我心痒痒。

  指尖流畅的笔迹变得拙劣,脑间清明的灵台变得混沌。我开始心不在焉,清晰的思路忽然糟糕起来。我心烦意乱地随手抓起一张演算纸,便开始乱涂乱画,目光时不时地飘向那忽明忽暗的屏幕。

  啊,如果这时能抓起手机,摸上一两把,与朋友聊上一聊,那该多爽快啊!我想着。

  隔着远远的屏幕,似乎能感受到另一端朋友炽热的眼神。

  我热切地望着手机,干涩的嘴唇张了张。掌心里攥着的笔有些发烫了,这让我猛地回过神来,桌前的作业依旧顽强地屹立着。然而,比起手机玫瑰般勾人的面孔,作业那冷峻的神情,仿佛不怒自威地说着“再不专心,要你好看”的模样,真是太令人生厌。

  我叹了口气,艰难地将目光收回,三心二意地写起作业,紧紧攥着的笔被掌心的汗水沾湿了,笔尖下的墨迹却干了不少。

  心思又被那光源勾了去,它正欢乐地向我招手!我只玩一会儿……一小会儿……马上回来写作业……

  这可怕的想法不断地扩张,控制着我邪恶的双手,缓缓地向手机伸去。脑海中想象着如何慵懒地趴在桌前,点开熟悉的界面,与朋友来一场深刻的对话,好不快活!

  不行!我是有任务在身的!一息理智尚存,停在半空的手犹豫着缩回来。眼前的分明是可以随心所欲把玩的东西,我却迟迟下不了手了。

  事实上,我没有挡住诱惑的洪流。

  强烈的思想斗争后,我终于握着那沉重的手机,掌心隐隐发着烫。

  果然,对话框中,朋友的头像还亮着呢,我颤抖着点开,心中一阵激动,大脑好像被瞬间抽空,而僵硬的手指突然灵活起来,指尖飞快地在屏上跳动。

放下手机演讲稿4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大家觉得现代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最大的东西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手机吧!我也很赞同,手机确确实实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手机方便了人们的沟通,让我们可以感受到“天涯若比邻”;手机方便了人们的工作,让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工作,大大节省了时间;手机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在家里就可以了解到全球的新闻事实,也可以放松与娱乐……

  手机的好处不胜枚举,也正是它的种种新奇、有趣吸引着人们。可有没有人想过手机之弊呢?

  这不,在几个星期前发生的一件事,才给我敲响了警钟,而且让我感到十分震惊与害怕。

  事情是这样的:家住汉川的五岁小男孩小鹏在一天起床后,发现所看见的东西都成了双份。当他的奶奶看到他的眼睛后,更是吓了一跳。只见小男孩的黑眼珠偏到了一边,眼睛里几乎只剩下眼白。后来经检查确诊为“斜视”。一个五岁的小男孩,本应该健康快乐地成长着,怎么会突然患病呢?谁也想不到,罪魁祸首竟然是手机。原来,小鹏也是一个手机迷,由于他长期盯着手机看动画片,打游戏,才让他的身体健康受到了如此大的损害。

  现在有多少人像这个故事中的小主人公一样,沉迷于这个很小但又如此吸引人的盒子。人们似乎被它绑架了、束缚了,在地铁里,公交车上,客厅里,甚至是餐桌旁,都能在一双入迷的眼神前看到它的身影。但是,当人们沉浸在手机带给他乐趣的同时,手机也在慢慢地侵蚀着人们的身体与心灵。

  手机的危害之大,几乎是和它的作用是成正比的:手机辐射很大,而且所发出来的光对眼睛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人们长期所以手机,久而久之,就会对身体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还有的人沉迷于手机,整天沉浸在那些花花绿绿的虚拟世界之中,渐渐忽略了自己的现实生活,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让人远离了社会与生活。而且手机中的内容十丰富,但其中也夹杂着许多无用甚至是不良的信息,如果人们花费太多的时间来浏览这些东西,不仅对我们毫无益处,还浪费了我们的时间,影响了我们的学习与工作。难道这个坏处,还不足以证明手机危害大吗?

  既然我们认识到了手机的危害,就应该去让它不要危害影响到我们。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手机,认清手机对人的影响和之间的关系,并且增强自己的意志力,努力控制自己不要陷于手机的诱惑之中。可以去多运动、看书,和朋友聊天,多参加公益活动来转移自己对手机的注意力,远离手机的魔爪,感受生活的充实与美好。学会正确合理地去使用手机,真正地控制好它,让它为我们所用,改善我们的生活。我们要做它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隶,让它能够发挥出它真正的价值。

  请大家携起手来,摆脱手机的诱惑,合理使用手机,让它完善与帮助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放下手机,抬头做人,迎接一个更健康与阳光的明天。

放下手机演讲稿5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自从智能手机出现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接受这个新玩意儿,以至于现在走过街头,看到的仅仅是各式各样的手机,几乎看不到一张人脸,那些脸都埋在手机里。黑压压的人群中,竟只剩下了几个老人,在那里默默感伤。

  渐渐地,手机中出现了电子书。起初我也很喜欢这种新颖的阅读方式,但每每读完以后总是觉得眼睛干燥,且近乎没有收获,只是一种迷茫。本来一本很好的名著,却因为手机式的呈现,而变得黯淡无光。也不知为何,虽然是同样的内容,但看书的时候,我却能心静神闲,然而看手机的时候,总会不断地有一条条微信,一条条新闻冒出来干扰,以至于你不得不去点开,然后一聊,就瞬间忘记了读书。待到老妈提醒时,才发觉自己已将大把的时间白白送给了闲聊。不得不说,手机上太多的功能,反而使我们不能专注,反而使我们无法真正投入去做一件事情。

  这是一个悲剧。当老祖宗的东西被我们从一张一张的纸,变成了一串一串的编码,再也没有人会去在意书法,也没有人会去在意精髓。人们只知道去更广泛的收集,却忘了最终的目的——我们只不过是想读书罢了!我们日日置身于磁场之中,又是否会感到疲惫?有的人,宁愿花大价钱,买防辐射手表,防辐射植物,与其这样,倒还不如放下手机,泡上一壶茶,拿起一本书,这只不过是几十块钱的事情。可也不知道为什么,人们的脑中为何就转不过这个弯。老祖宗的'神韵是隐藏在这一页页的纸上,还有那一个个富含着万千情感的书写中,怎么是这些电子屏幕可以取代的?

  放下手机,泡上一杯茶,拿起一本书,翻开那古老的,黄黄的书页,闻到那一股从书中透露出来的芬芳。带着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感受,走进书的世界中,在那个世界里,找到一个新的自己。我们会在那个世界里与作家相会,或许在一个黄昏,也或许会在一个清晨。我们彼此静静地,诉说着心事,彼此慢慢地交流。

  当我走出这个世界,我发现我的身上流露而出的,又是一种新的气息,一种鲜活的精神,令我的灵魂丰满。我感到很快乐,这是电子产品所不能带给我的。

  放下手机,看看窗外,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拿起一本书,泡上一杯茶,就这么,慢慢走入了这个美妙的世界……

放下手机演讲稿6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大家好,我是一部智能手机。我的祖先——大哥大,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他的身材十分笨重。而我,却有着纤巧的身材,十分惹人喜爱。这不,刚住进手机店里没几天,我便被一位年轻的女士带回了家。

  主人把我从小盒中取出,又通过我的专属USB线,将我和电脑连接在了一起。不一会儿,我的大脑里便拥有了大量的知识,身体上都装备了各式各样的功能。这时,主人按了一下我的肚子,我发光的脸就开始为主人传递各种信息。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响起,主人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位朋友造访。“快来看看我刚买来的新手机!”主人兴奋地为朋友介绍起了我,“你看,这款手机的功能非常多,除了打电话、发短信、上网、听音乐,它还有备忘功能,只要把事件名称和提醒时间输入这儿,到时它就会自动提醒你。我刚还为它装上了导航功能,这样我们出去旅游可以用得上……”

  主人刚秀完我的功能,我又开始唱起美妙的音乐,提醒他们该出门了。“时间到啦,我们出发吧!”主人便带着我,和朋友一起开始旅行。一路上,我用自己的导航功能,为主人引导方向;用自带的手电筒,为主人驱走黑暗;用我的“眼睛”,为主人记录下旅途中的美丽风景……主人夸我是一部能干的手机。

放下手机演讲稿7

  网上盛传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身边,你却在低头玩手机”。 我记得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时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低头族”形成于智能手机普及之时。智能手机的多功能性导致更多的人把视线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低着头,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对身边的一切漠不关心。于是,我们在地铁里、在公交车上、在课堂上、在餐桌上、在排队时,都可以看到一些人低着头玩手机,甚至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司机右手驾车、左手玩手机的惊险动作。但就在“低头族”低头的那一刹那,很多的错过如影随形。因为你并非本意的冷落,对爱你关心你的人画地为牢,因此错过了亲情、错过了友情。因为你的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使得你对身边的世界无动于衷。

  顾城有一首诗《远和近》,我记得很是清楚: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我时很近。诗歌很短,但表达出了人和人之间以邻为壑的现实状况。只是现在,看得不是云,而是虚拟的世界。两者相比,现在的“低头玩”比诗里的“抬头看”更令人难以接受。前者给人的距离远远超过了后者,而且前者所导致的后果也远甚于后者。 “低头族”将亲人、朋友、同学等晾在了一边,错过了亲情、错过了友情。同时,他们也错过了屏幕外的风景。屏幕外的风景再美,他们也难得去看,难得去听。网上有一首诗:”两耳不听窗外事,一心百度品佳文;两眼不看眼前景,一心搜狗赏美图”。古语有云:“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留心就是要我们多观察、多倾听。如果一味地借助搜索引擎,那么我们就会与更多的风景擦身而过。

  面对“低头”的种种错过,我们应该减少使用手机的频率,多参加积极有意义的课外实践活动,多观察身边的人和物,多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多与亲人、朋友、同学交流,戒掉手机瘾。要知道虚拟世界再怎么精彩,也无法代替现实社会的真正美好。人与人之间的心的距离,还得靠我们走下屏幕。被窝很舒服起床困难,那就放下手机早点睡。书堆得多不知看哪本,那就拿起最经典的。说走就走的旅行下不了决心,那就先学会欣赏身边美景。如果不曾开始,永远不会抵达。别忘了答应自己的事,别忘记想去的地方。

放下手机演讲稿8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放下手机,看看我》。

  我的朋友Z君在外地上大学,暑假的时候,他回上海,给我打电话,说是请我吃饭。天气炎热,我们都没有什么太大的胃口,找了一家咖啡店坐下来聊天。从找到座位坐下的那一刻起,Z君就开始掏出手机。我与他说话,得到的回应不过是几个“嗯”、“对”。问他一些问题,他才会抬头扫我一眼,然后用不长于三个句子的简单句回答我。

  我无奈,明明是约好了出来叙旧,现在却像是在咖啡店拼桌的陌生人。与Z君聊天得不到回应,又不好意思劈手夺下他的手机,我只好拿出早晨出门时买的杂志看,来消磨这无言的尴尬。到了晚饭的点,Z君开始抱怨手机耗电快,变得焦躁不安起来。恰好我家里有事,便与他匆匆告别。

  回家路上,我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发现Z君发状态@了我,“今天和朋友在外面玩,好高兴。”回想了一天的经历,总觉得Z君的状态不在我这里,而是“今天在外面,我玩了一天手机,好高兴”。出于礼貌,我回他:“哈哈哈我也觉得好高兴,下次再出来一起玩吧!”

  后来一次我去Z君求学的城市旅游,告诉他这事,他兴致勃勃地对我说:“我请你吃饭吧!”晚上吃饭的时候,见到了Z君与他的女友,一个非常可爱的姑娘,与我在网上也认识很久,只是一直没有见过面。Z君又是吃着吃着,就掏出了手机开始玩。姑娘看着他,一脸无奈又习以为常的表情。Z君看着手机,低头咯咯咯笑,姑娘和我聊着天。“他一直这副德行吧?”我调侃Z君,姑娘苦笑着点点头。

  此情此景,忽然想到了曾经看过的一副漫画:女生在男友面前做出种种夸张动作,男友毫不在意地在继续玩手机。最后女友无奈,只能抢过男友的手机贴在自己的额头上,流着眼泪冲看着她的男友说:是不是只有这样,你才会注意到我?

  再后来,听说姑娘与Z君分了手。他告知我这事的时候,心情颇为郁郁。“她为什么要和我分手呢?我不知道我哪里做错了。”Z君很喜欢姑娘,对于分手想不通,我安慰他,这只是缘分不够。可是事实呢?

  过了几天,我与姑娘聊起Z君,姑娘很坦诚地说,她感觉和Z君没有话说。她很喜欢Z君,可是每次出来约会的时候,Z君都不由自主地开始掏出手机看,实在没有东西看的时候,他就开始看手机里收藏的小说。走路的时候,Z君也总是一手拉着姑娘,另一只手拿着手机在看。甚至看电影的时候,Z君都会忍不住地玩手机。

  一次又一次,姑娘的热情渐渐被消磨殆尽。她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手机里这个虚无的世界比她这个大活人更为重要。最终无奈演化成了失望,失望越演越烈,走到了想放弃的地步。“或许我没那么重要吧。”姑娘自嘲地笑笑。

  那些不自知的冷漠、忽视与敷衍,往往比刻意的更为伤人。

  Z君,只不过是我身边所遇到的许多人的一个代表。在科技并没有那么发达,手机只是一个通讯工具的时候,我们并不会放太多的精力在上面。而如今,手机似乎成了一些感情的试金石,要到“关系足够好”、“对方足够重要”的时候,你才会放下手机与对方认真聊天。可能你的心中并没有如此想法,就如Z君,手机里的世界并不比姑娘要紧到哪里去,但是却真真切切给了对方这种感觉。

  手机是联通现实世界中的人的工具,却并不能代替现实。就像你在网上看到的许多鸡汤文,都比不上现实生活中朋友的一个拥抱。Z君亦曾在文下@姑娘来表达爱意,可是却忘记了姑娘要的是他牵着她的手,心也在她的身边。我也写过记录朋友间的感情的文章,可是对我们这些朋友来说,最好的时光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是在彼此身边,快活得哈哈大笑。

  曾看到一家咖啡店外的招牌上写着:我们没有WIFI,陪你的朋友聊聊天吧。

  其实,我一直都希望你告诉我,你很重视我的时候,你的意思是当你和我在一起,你愿意放下手机,和我高兴地聊天。

  别把感情,在不经意间,变成一句空洞的表达。让所有的时光,真正成为感情的纪念,而不是无所事事消磨掉的指间沙。

放下手机演讲稿9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小麦面包饺,喜色上眉梢……”在喧嚣的爆竹声中,新年的脚步也慢慢近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年味却越来越淡,慢慢的被以手机为首的电子产品淹没、吞噬。

  在很多人看来,过年的几天假期是劳累了一年的自己放松休息的时间。于是便心安理得的把自己扔进电子产品的漩涡中,便再也无法自拔。走到哪都随身带着部手机,不知道是自己依恋手机,还是手机控制了自己。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老家的父母在他们没能回来看望自己的时候,就盼望着,子女们能腾出点时间来多陪陪自己。好不容易才过个年,盼来的却是充满冷漠的手机与iPad。这样的年,还有曾经属于她的意义与年味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怀念以前手机还没有普及的新年呢,那个时候没有一层一层厚厚的雾霾,也没有新年的网购大促销。有的,仅仅只是浓浓的“年味”啊!象征着红火与喜庆的春联代替了笨重的桃符,贴在家家户户的门前。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一家人围坐在八仙桌边,一边吃着年夜饭,聊着一年来的情况,互相敬酒;一边打开了电视,收看一年一度属于中国人的大片——春晚。吃饱喝足,大家打打牌,再一起在零点放出吉利的三响炮,枕着压岁钱而眠。这样的年,难道不比有手机控制的变味新年更有意思吗?

  在我看来,手机也只是人们生活中的助手罢了。它不是我们的全部,在过年这个团聚的时候更不能让它冲淡了年味。不要自以为是手机的主人就自作聪明,最后被手机控制,散了亲情,疏了关系,得不偿失。

  所以,听一句劝告吧。在这辞旧迎新的佳节里,放下手机,多陪陪爱的人。

【放下手机演讲稿】相关文章:

1.初入职场的你,快把职业规划给放下

2.手机广告推广口号

3.手机来电问候语

4.带手机的检讨书

5.手机倡议书

6.关于手机的检讨书

7.手机实习报告合集10篇

8.手机新春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