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

时间:2021-04-01 11:22:3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1

  如今,《红楼梦》已被翻拍了许多回,看看电视上鲜艳的画面,动人的情节,但总觉得少了一些什么,不禁让我梦回红楼,重回我的精神家园。

  依稀记得,当我还是小学生时,抱着《红楼梦》,看着书上的插图,津津乐道。总认为林黛玉是个傻姑娘,小心眼,犹是讨厌。可曾想,现在我读起《红楼梦》来,另有一番滋味,如同身临其境。

  当初我厌烦的林妹妹,现在我不禁打心眼里喜欢。曾记否,林姑娘只身进京都时那份胆怯与不安,俏语谑娇音桃花黛玉泣残红时那份忧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些隐隐约约浮现脑海,我知道林妹妹乃是美貌与才华的代名词。她忧郁,她不开朗,这又如何,人非完美,那温婉充满伤感的眼神让人们诉说她苦难的命运以及他对宝哥哥坚贞不渝的爱恋。又曾记得当生命已经到了尽头,林妹妹独守空房,心中充满了不舍与眷恋,她不得不离开。惊天地,泣鬼神,黛玉香魂依旧。殊不知,当我十年后再次品读林妹妹时,心中有何触感,我想有的只是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活的期待。

  《红楼梦》亦是如此,我常常用心去斟酌何为精神家园。

  我读过名著,读过小说,也读过传记,连一些花边小文章我也浏览过,我不知道它们能否建造我的精神家园。我只知道闲来无趣,信手掂来。

  我还记得曾经为了一本书,整日废寝忘食。我如饥饿似渴的读着它,于是我的精神世界多了一束阳光,少了一点阴霾。从那一刻起,我打下了家园的地基,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往上建造。

  王小波在《我的精神家园》里说过:井底之蛙也拥有一片天空,十三岁的孩子也可以有一片精神家园。这个家园里外观不美丽,房间不够多,没有庭院,没有苗圃,但可以有无尽的快乐,无尽的幸福。

  我不理解那些文人骚客的精神家园,我也做不到那种炉火纯青的境界。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会有新的看法,就如当时我读《红楼梦》一样。

  回顾十几年来的读书生涯,当年的《水浒传》《繁星·春水》《唐诗三百首》《史记》等等,我仍觉得那么亲切,它们都是我的家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为了更美好的家园,我要不停的加工,如果沦落到屋漏偏逢连夜雨,那就不好了!

  精神家园,我的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2

  读了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纪念版,全书分了文化篇、艺术篇、社会篇和增补篇,还有一篇是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写的悼文,她说,王小波是一个浪漫骑士、行吟诗人和自由思想家。

  我还记得,第一次听说王小波这个人,是几年前在《读者》上看到了李银河写的这篇文章,当时就觉得王小波是个很好的作家。而现在,读了《我的精神家园》,更加深了我对他的好感。

  从文章的风格来看,我能感觉到王小波是一个很真实的人,他追求自由,拒绝无趣。每次看他的文章,我都会忍俊不禁,却又若有所悟。维特更斯坦说:“幽默不是一种心情,而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王小波的幽默是一种黑色幽默,他不是为了搞笑而搞笑,而是以一种乐观、豁达而又理性的心态去观察我们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时代。正因为这种心态,这种观察社会的方式,造就了他的写作风格。

  知识分子生活在一个错误的时代是很可怕的,因为行为、思想、言论都受到了限制。王小波经历了许多,大跃进、文革等,但他并没有怨天尤人或绝望放弃,相反,他浪漫,幽默。祝勇曾说:“当世界荒唐时,以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它同样是荒唐的,而以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来消解它,便成了智者的最佳选择,于是就有了幽默。当然,绝对的漫不经心是无法做到的,这种幽默,也往往并非全然的消解,而是一种更为巧妙的反抗。”我想,王小波的黑色幽默是不是一种巧妙的反抗呢?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肚子里的战争》、《有关“伟大一族”》等。“伟大一族”是指想要开创伟大事业的一群人。这些人一眼就能认出来,因为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梦想的光芒。这令我反思,反思当代大学生中还有多少人是属于这一族的,反思我自身眼睛里有没有闪烁着梦想的光芒。现在,似乎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谈论“梦想”了,眼睛里不是神采飞扬,而是因近视而造成的`呆滞,空洞和迷惘。真是颇具讽刺意味啊。

  王小波奉行自由主义,他就像潇洒的李白,充满想象力,浪漫随性,却又比李白多了几分理性。王小波是真实的,因为他站在平民的视角,运用平民的写作方法。他以犀利的批判意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纯粹的精神家园,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道闪电,照亮了许多人的心!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3

  最近读了王小波的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其中大部分是和别人“对着干”的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话讲——他是个愤青。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我也是个愤世嫉俗的主,因此,与他产生很多的共鸣。

  王小波1997年去世,在1992-1997这五年间,他写了很多有名的杂文,这本书将它们都囊括其中,所幸离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并不很远,除了他为“250块在中关村买到一个8MB的内存条”感到兴奋不已之外,大部分生活情景和环境,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对应到我现在的生活,并由己及人地联想。

  愤怒之作我读过不少,可能正是人以群分之故。这些作品或油腔滑调、或热血喷涌、或彻头彻尾的偏激之论,总而言之,没有人做到王小波这样,可以延伸出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可见知识在文章中的重要性。他学过逻辑学,懂英文,明白一点概率论和社会学,这些知识帮助他分析问题,生成高一个层次的判断,虽然不能说完全、绝对客观,但有了学术理论的支持,就是理性得多。

  王小波承认自己文章“格调不高”,我则认为这是一种自谦的说法。情绪不分等,忧伤、愤怒、高兴等等,统统可以成文。而每种情绪却分层次,譬如愤怒,我曾写了一篇《有关应试教育》的文章,痛陈中国应试教育之劣,我拿它去比较王小波的文章,只能说我看到什么便说出什么,指着对方的鼻子骂,这不巧妙,也难得深刻,就连高中退学的韩寒也比不过。而王小波,一个“知识愤青”,不仅能够从社会和人文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成因,而且能够反过身来提出一点解决意见,换而言之,他不仅知道“为什么”,而且知道“怎么办”。他的骂便是深层次的骂,连着对方老祖宗也骂,语毕还能微笑着劝人改造自己的基因,以免遗祸后代,这种狠毒当然比一般人有力度得多。他看问题不仅有深度,而且有宽度,而我们的可悲在于,总是久久矫情地纠缠在一个点上。谁能说他“格调低”?热血固然是重要的,但内涵更重要。

  初中尚未念完,我当然不敢妄称自己有知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某支愤怒的笔将失去书写的权利,谁都有否定过去的过程。王小波和王朔都嘲笑年轻时候的自己,就连钱钟书都说四十年前的自己有一个“不甚朴素的人生观”。如果问题久久压抑,我一定不是积郁,而是将它们呈于纸上。经历了成长这个必然的过程,我或许会站在一个高一些的位置上,用入流的方式重新诠释入流的愤怒。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4

  先笑一个:我天天教别人,写文章从题目开始就要有新意,要夺人耳目,自己却用这么俗旧老套的名目。为我的懒击掌先。

  准确的说,这是第四次读王小波了。但从第三次开始,我才读出点味儿来。

  第一次还是上学其间,记不清是大几了,总之那会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正风靡校园,我也就找来了看,实际的情况是,那些小说,我字字都认得,合在一起,却一点看不明白,所以就放下不看了。呵呵,这大概是我读书的唯优点:不懂就是不懂,绝不装神弄鬼,借虎皮拉大旗。

  第二次也是上学其间,有一回假期回学校,买完车票离开车还有几个小时,没事做,就到处转在车站附近一家书店,卖的大都是教辅书,再就是些没名堂的畅销书,我翻来翻去,找到一本《古诗一百首》和一本王小波的文集。具体的书名是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总之似乎我还没有读完,它就失踪了,也不知谁借走了,再没还过——这样不知所终的书已经好几本了,深刻怀疑被老二顺走了,别人不上我这来,来的也不读我的这些书。

  第三次还是工作以后,那二年被赋闲,工作很简单,不要说八小时之外,就是八小时之内可供我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很多,由是隔几天就到图书馆换几本书,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就在其中,那时,才能说懂了一些——知道他在说什么了,记忆最深的是那句“我是学理科的,不相信世上有……”的议论,触动很大。

  年跟前,又有了些空闲,借书的时候,这本书又跳到眼前,于是借来再看,说全懂,怕挨砸,但至少看出了他的言论的优劣,也让我多了些自信——以前总觉得自己这个专业没专业,好象什么实用的技术都没学到,看到王小波乱用概念,不禁暗笑,原来我还是有点专业的:)。

  认识王小波的过程,跟读钱钟书的《围城》类同。初识《围城》是上补习班时,班上有人读《围城》再加上电视剧播的火热,很多文学爱好者赞口不绝,于是就借来看,看了一晚,不得要领,闷闷的还给别人,上大一的时候,和一老师说起《围城》,我说我怎么不懂的话来,边上一同学说她懂,很有感触,结果被好一顿挖苦:多少专家多少年研究都不敢说懂了,你这么胆大敢说自己懂了,了不起,等等,让我目瞪口呆。

  然后到了大三,不知怎么又借了《围城》来看,还不知看懂没有,但边看边大笑,惹室友群起抗议。作文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5

  自从跟着集体忙活着让全国人民都去喝茶的事,我已经很久没读书,也没写什么东西了。安古人的说法我早就变俗了,可我老师安慰我说劳动不俗,劳动很雅,只有劳动过读的书才会被真正吸收。我想读读《金瓶梅词话》不知道会不会吸收的很好,但不能读马老的《资本论》,否则老想着找自己的剩余价值。

  这些混帐玩笑话都是劳动之后读了王小波杂文“吸收”良好的后遗症。

  五一节匆匆忙忙赶到宁波,没偷到预料中的闲情,另外几个城市的人照样跟踪操控。即使这样我居然还是能够读完一本随手抄到的《我的精神家园》,这都要感谢女友无边无际的加班。

  实际上这本书的名字只是其中一篇小杂文的名字而已,看上去很严肃,实际上全不是那么回事——小波是少有的幽默智慧的作家。一部分杂文是讲电影的,一部分杂文是讲他在国外的一些片段,一部分杂文谈到了关于“尊严”的问题。喜欢王小波的原因是他一点也不“文艺腔”,全是俏皮话,你一看就乐了,乐完了你觉得他怪损的,连你也骂了,接着你就反思了。

  现在这书不在我手上,我凭印象记得他说好莱坞电影说的很妙。大概是这样的观点:1、美国有好的文艺片。2、美国电影人为了赚钱太能不厌其烦的把一个路数拍烂。就像《镜花缘》里有个“直肠国”,吃下去什么拉出来的还这样,于是加点作料再吃,反复吃几遍拉出来的东西终于像拉出来的了这才完。这不是好莱坞电影吗?我一想《诸神之战》不就是吃了《阿凡达》拉出的吗?我可不做直肠国的食客。

  我原来读小波的小说,一直觉得他最喜欢的作品应该是奥威尔的《1984》。实际上他热爱的是王道乾等翻译家的语言,他喜欢现代文学,无比推崇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还有图尼埃。他对小说创作的很多感受跟我这样的普通人很相近,你看过现代文学之后你很害怕,那些语言每一句都是无可挑剔的,但你就是再怎么有才华,一辈子也就能出一两个。

  他还很推崇卡尔维诺,卡尔维诺对新千年文学做过演讲,他想写8个讲稿,完成5个就死了。现在剩下轻、快、精确、形象、繁复,恰好我的老师最近也在看卡尔维诺的这些讲稿,她现在对精确十分着迷,并迫使我也要精确。我下一本要读的书估计就是这个。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相关文章:

1.名著读后感400字_读后感

2.家读后感_家读后感范文

3.读后感狗狗历险记,读后感

4.红岩读后感_红岩读后感范文

5.项链读后感_项链读后感范文

6.简爱读后感_简爱读后感范文

7.活着读后感_活着读后感作文

8.意林读后感600字_意林读后感

9.弟子规读后感600字_读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