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3-01 11:39:1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说课稿集合7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说课稿集合7篇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小猴子下山》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六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看图学文。写的是小猴子下山看见许多可爱的东西,它扔了这个要那个,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故事。这是一篇饶有情趣,发人深省的童话。告诉了学生如果做事没有明确的目的,三心二意,将一事无成的道理。本篇课文配有五幅插图。这五幅插图生 动形象,能根据聋生的生理特点充分发挥插图帮助聋生理解句意,读懂课文内容的作用,把视觉形象与语言文字联系起来,从而利于发展聋生的语言思维和语文能力。

  二、学生分析:

  1、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体系来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手(口)语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思维理解能力和学习图文结合课文的方法。

  2、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来分析,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一个好动的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维持时间短,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民主、协作、自主的实践活动激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三、教学目标:

  依据对教材的分析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以及聋生语言发展实际,并结合本班学生已有的基础和认知能力,围绕训练重点,我确立了以下几

  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懂得小猴子见新扔旧的行为是不好的,明白做什么事都要专一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关键是必须处理好形象的图和抽象的文字之间的关系,因为只有图文紧密结合了,才能使学生了解小猴子活动的顺序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的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说教法、学法

  1、教法: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依据本课故事性强,画面丰富,结构类似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了:(1)图文结合情景教学法。(2)以扶为主扶放教学法。(3)读思结合品读感悟法。

  2、学法: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究、感悟、朗读四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七、教学活动过程

  (一)、激发情趣 导入课文。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引入下一个环节的活动。首先出示课件,出现一个可爱的小猴子下山的情景,一下子吸

  引了学生们的注意 力,然后问:这是谁?你们喜欢吗?谁来描述一下?最后教师小结: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描述得好,可是你们知道吗?这只小猴子今天已经是第二次下山了,它在前 不久的一次下山中,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师生协作,自主学习。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运用学生已学的方法,根据学习课文的体会,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见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活动过程中: 首先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找出有几个段,并找出与之相关的图画。再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出示课件)①、小猴子下山干什么?②、 它下山到过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它是怎么做的?

  然后师生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第②个问题。最后请各组代表一边看课件,一边回答第②个问题。老师总结同学们的发言,启迪思考:课文二、三、四段与第一段的写法是一样的吗?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归纳出第二、三、四段在写法上与第一段一样,都用了一个 “小猴子( ),走到( ),看见( ),就( )。”的句式来写的。 这时再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二、三、四段。

  最后教师小结:课文的前四段写法一样,所以我们学起来比较轻松,一下子就理解了。又提问:这只小猴子追到兔子了吗? 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呢?引入学习最后一段。这一段的学习中要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图文结合明白小猴子最终是一无所获,并让学生找出说明小猴子此时心情难受,却没有办法的一个词?(“只好”)学生找对

  后,再启迪思考:小猴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最后再由老师点评、鼓励。

  (三)、创设情境,表演课文: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首先教师发言:刚才我们较好地学习了课文,你们谁愿意扮演这 只小猴子,来表演小猴子下山的过程吗?挑选一个学生扮演小猴子,另外的学生可以戴上头饰扮玉米、桃子、西瓜和兔子参与表演。提示学生要注意“高兴”“掰 ”、“扛”、“扔”、“抱”、“追”、“蹦蹦跳跳”、“只好”这些词的动作及表情.学生表演完毕,教师及时总结学生表演情况。

  (四)、展开联想,延伸课文: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具体活动过程是:老师问: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在路上它会想些什么呢?也 可以提出“假如你是小猴子会怎么办?”的问题,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续编课文,编一个《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故事,不仅照应了新课开头的引入,还给学生留下了一个很有想像力的作业。这样的作业设计富有弹性,有利于开创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八、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我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运用了往复式的设计方式,从板书中,学生可以了解到小猴子下山到回家一无所获的全过程,能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小猴子下山

  小猴子(高兴的)

  玉米

  桃 做事有始有终,

  西瓜

  小兔子

  小猴子(垂头丧气的) 才有收获!

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结识新朋友”是北师大版思品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2站的内容,课时为1课时。其对应的课程标准:“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对刚进入初中和学生面临着如何适应新环境的问题,新的班级,新的同学,难免有陌生感,而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快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班级中同学相处怎样,人际关系如何。因此,本课从班级人际关系入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认识新同学,建立友谊,使他们对班级产生归属感,从而对初中生活充满兴趣,满怀信心迎接新生活。

  2、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相互交往,建立友谊,珍爱友谊,使他们对班级产生归属感,对生活充满兴趣。

  (二)、能力目标:帮助学生学会交往,与同学、朋友友好相处

  (三)、知识目标:知道交往的一般礼仪,懂得珍惜友谊。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相互交往,建立友谊。

  教学难点:珍惜新起点,珍爱新友谊,与新朋友结伴成长。

  二、学情分析

  1、七年级学生思想还不成熟,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强,要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2、七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强,抽象逻辑思维较弱,需要在教学中尽量组合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加深学生对如何交往,建立友谊,热爱集体等课程内容的理解

  3、七年级学生活跃敏捷,乐于表现,要从学生的生理心里特点,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交往,友谊,集体等进行思考、感悟。

  三、教学理念

  1、“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贯彻活动式教学法,情境体验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情境中领悟。

  2、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并实施多媒体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利用课外时间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解,并为他们拍照录像。

  2、要求学生自制一张介绍自己的名片

  3、设计一问卷调查表

  4、制作能激化学生情感体验,快乐活泼的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如有,特别要对本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灾区学生予以更多关注,渗透民族团结,民族精神教育内容。

  (二)导入

  老师采访学生情境

  教师:今天想过把记者瘾,做一回记者,同学们愿意做老师的采访对象吗?

  采访内容:新学期了,你是一名中学生了,对新的班级,新的同学,你有什么感觉?(同学们思考后回答)

  教师小结:大同小异,既喜又忧,中学生了,高兴,离开家人了看到很多陌生同学了有些孤单,现在我们就来相互好好认识大家吧

  设计意图: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就身边的人和事出发,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创设情境,由情境体验,引出课题:结识新朋友

  (三)新授

  活动一:认识影像中的本同班同学

  (播放几位同学的生活影像)

  任务要求:认识这些同学吗?能找到这些同学吗?想与他们做朋友吗?那就快行动吧(同学们与录像上的同学互相介绍互相认识,教师参与到认识同学们的活动中)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认识同学的积极性“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贯彻活动式教学法

  活动二:“心手相牵,你我有缘”

  分若干小组,站一圈,各自双臂交叉于胸前,在胸口围成“心”状,并与两边的同学相握,共同组成一个“心手相牵”的人环。然后,再与左右的同学互相介绍,并都要说,“我愿意成为你的好朋友”,最后,把左边的朋友介绍给右边的朋友,让他们也彼此熟识。(教师适当指导,鼓励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任务要求:结束后谈谈结识朋友的感受。

  教师小结:

  1、通过集体活动增进了解。

  2、交往过程要主动。

  设计意图:先小范围活动帮助学生克服羞怯心理,为认识更多的朋友奠定基础。继续活动法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情境中领悟,注意教师的指导作用。

  活动三:展示名片,收获友谊

  教师:现在拿出大家课前自制的名片,走出小组,主动与其他小组的同学交谈,让我们认识更多的朋友。

  任务要求:能过活动,大家有什么启发?

  (播放歌曲:《找朋友》。教师融入同学中,帮助内向的同学找朋友。提示看有没有同学主动与老师交朋友,并给予鼓励表扬)

  小结:交往要大方主动,要主动与教师交朋友

  设计意图:扩大学生彼此认识的范围,彻底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从而为其将来融入班集体,满怀信心迎接崭新的中学生活。并播放背景音乐《找朋友》体现以人为本,努力营造欢乐的气氛。

  活动四:问卷调查——我认识了多少同学

  教师发给每位同学一张问卷调查表,学生认真填写,收上来后抽几份调查表在黑板上展示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自己通过活动认识了多少新朋友,深化了其快乐的情感体验。

  活动五:采访继续

  教师:大家在这找到了好多的朋友了,老师想接着采访大家几个问题

  1、认识了这么多朋友后,你想怎么样与他们相处呢?

  2、课堂思索:插入漫画《王伟交友》,王伟能获得真正的友谊吗?在你看来,如何才能交到真正的好朋友?或者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呢?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教师做出评价,引导他们交往时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正视友谊的内涵:

  交往要用“心”:微笑之心,礼貌之心,友爱之心,宽容之心,真诚之心,信任之心,善良之心,理解之心,尊重之心…

  设计意图:深化主题,让学生感悟与思考友谊的真谛,从而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目标。注意教学中的放与收,通过漫画让学生在正反两方面领悟交往的要求,学会与人交往,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教师:时间过得真快,已经到了和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了,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子里,让我们珍视友谊,与新朋友结伴成长!

  播放音乐:《友谊地久天长》

  五、板书设计

  1、交友过程中要主动

  2、通过集体活动增进了解

  3、主动与教师成为朋

  4、交往要用“心”:笑脸相迎以礼待人热诚助人友爱关怀合群参与……

  六、作业设计

  1、想一想:请看漫画,为什么王伟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

  2、练一练:课外活动时,爱好打球的李明看着xxx年级的同学在球场上热火朝天的比赛,真想与他们一起打球,可是又不认识他们,羡慕又心痒啊。如果你是李明,想想怎么样与陌生的高年级的同学交往?把过程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加以实践,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七、课后反思

  1、目标要明确,任务交待要清楚,避免盲目,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课程资源的整合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活用文本教材及非文本课程资源

  3、教学中,要注意放与收的关系,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及内化成自己的价值观

  附:调查问卷表

  我认识了__等__位同学

  其中我和__、__、__爱好相似,和__、__、__、性格相近,和__、__、__学习上可以互相帮助。文章来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本框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第五课“隐私受保护”的第一框内容。本课内容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时代性强,但比较难以理解,是第二单元的教学难点。因此在教材编写上将其从前一课内容中独立出来,用一课的篇幅让学生具体地学习。它在教材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教材前一课是简略介绍公民的几种人格尊严权,本课内容是具体介绍人格尊严权中的另一种权利——隐私权,为后一框内容——尊重和维护隐私权的教学奠定基础。

  本课对应的课标要求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及活动的体验与探究,帮助学生了解隐私的内涵,懂得保护隐私的必要性,知道隐私权及具体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身边的一些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认清隐私和隐私权,树立隐私的意识与观念,强化学生在隐私方面的责任与信誉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正确认识隐私和隐私权。

  确定依据:

  从认识上讲,长久以来,由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整体社会环境缺乏个人隐私意识,总认为“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把隐私等同于丑事、不光彩的事,所以正确认识隐私很有必要;从实际上讲,学生处于被教育的地位,个别家长和教师为了解学生,经常看学生日记、翻学生抽屉等,虽然这些行为出于善意,但严重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所以,学习有关隐私权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积极维护隐私权。

  教学重难点突破方法:

  1、理论引导。通过展示有关的法律知识和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在理论上对隐私和隐私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情感体验。通过创设具体的情景,使学生感性的认识到保护隐私和隐私权的必要性。

  3、合作交流。通过小组探究、合作交流,帮助学生澄清对隐私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隐私意识。

  四、说教法

  八年级的学生对隐私权缺乏足够的认识,学校、家庭、社会的一些错误做法也误导了学生的理解,不敢理直气壮地去维护自己的隐私权;也有些学生把一切生活上、学习中的事情都看成是隐私,拒绝与家长的交流。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教学目标、确定如下教学方法:

  1、讨论法:针对学生在隐私方面的模糊认识以及对在家庭、学校中的侵犯隐私现象,因为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话可说”,所以主要采用讨论法。

  2、问题教学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设计了相关问题,问题间一环扣一环,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景教学法: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一段视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在社会中,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带来侵犯隐私的新现象。

  4、体验教学法:引导学生交流自己隐私受到侵害时的感受,从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5、案例教学法:再现生活中的典型案例,通过分析,在冲突中明辨是非,增强隐私意识。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为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及探索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合作意识,培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2、体验学习法: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法律的兴趣,更有助于情感的理解与升华。

  3、参与学习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要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制造参与机会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在快乐、和谐、富有成就感的教学激励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维权,学会做人。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的教学程序分为七个环节:第一环节,歌曲导入;第二环节,畅所欲言;第三环节,今日说法;第四环节,实话实说;第五环节,明辨是非;第六环节,法律导航;第七环节,模拟立法。

  1、歌曲导入

  播放儿童影视剧《小龙人》的主题曲,同时多媒体显示歌词。歌曲欣赏完,教师提问:

  师:1)小龙人有什么秘密?2)小龙人为什么要隐藏这些秘密?

  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你有秘密说明你长大了。(拿出准备好的一封信)听班主任说,我们班最近有个同学信件特别多,上课老是精神恍惚,成绩直线下降,我想通过这封信了解一下原因,我可以拆开这封信吗?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重力势能》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四节。本节重点讲述重力势能及其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变化及与重力做功的关系。这个关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例,从能量角度分析,解开学生疑惑。这样做也可以为后面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做好准备。

  二、说学情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重力势能的概念,高中阶段要定量地学习重力势能并体验其建立过程。让学生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只与重力做功有关,理解在实际生活中重力势能的改变,这对高一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由于高一学生认知能力不是很强,他们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所以在理解上理性概念的建立过程仍然要通过具体形象图片、视频画面来支持,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引用事实来说明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什么是重力势能,能用公式表示重力势能,知道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

  (2)能用重力势能的公式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功的概念推导重力做功与路径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类比推导,形成严谨的物理思维。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重力势能的概念及其表达式。【难点】重力势能的概念及其标矢性。

  五、说教学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节课我采用了小组讨论法、实验法以及多媒体演示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采用的是情景导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出示三个情景:

  1.打桩机的重锤从高处落下,把水泥桩打进地里;

  2.水力发电站的图片。

  3.20xx年9月21日上午,俄罗斯高加索北奥塞梯地区的一个村庄发生雪崩,造成至少100人失踪。

  让学生从这情境中感受到重力势能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界蕴含的巨大能量,是学生产生对自然的敬畏心理,同时引出本节新课——重力势能。【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导入,能够帮助学生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初步体会功与能的关系。

说课稿 篇5

  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9课《y w》。

  首先分析一下教材。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情景图。天气凉了,树叶落了,妈妈做新衣服给孩子穿。左上圆圈内是乌鸦妈妈捉虫子给小乌鸦吃。图中有两个声母。图画提供学习字母的情景,用以激发兴趣,引入本课要学的两个声母y w。图下是这两个声母的笔顺图示及它们在四线格中的书写规则。

  第二部分是声母y w与表音表形图,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u及四声,用以读准它们的音,认清它们的形。

  第三部分是y w的书写,用以指导正确描红。

  第四部分是图与相应的拼音词,用以练读拼音词,巩固所学的声母。

  第五部分是填写声母和连声母图,用以记住23个声母的顺序。

  接着说说我这节课的指导思想。这是一节新授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学习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该扶的扶,该放的放,实现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通过让学生自己总结顺口溜,自己评价书写情况等来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节课,我还尽可能的让拼音生活化。比如:让学生用音节的四个声调组词、扩词。汉语拼音是一个枯燥的内容,结合一年级小朋友刚进校的心理与生理特点都不能把拼音的教学教成单纯的知识传授课,应该与游戏,趣味活动相结合为宜。

  根据一年级这个年段孩子的特点,我设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认知方面:学会声母y w,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u及四声,能读准音,认清形,了解yu 书写时两点省写的规则,正确书写。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和发现问题的习惯,乐于运用所学的知识。情感方面: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是y w及yi wu yu的发音。难点是正确区分yi y I和wu w u。

  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抽读声母卡片和韵母卡片。

  二、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出示情景图,问他们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小圆圈内画了什么内容?

  相机出示y w yi wu。并告诉学生图上画的音节和声母就是我们本课要学的内容。

  三、 授新课

  (一)

  1、教学y的读音。

  (1) 出示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2) 出示声母y,告诉学生y的读音和衣服的衣差不多。

  (3) y和I的比较

  2、y的字形及书写方法

  (1) 让学生说说y像什么,在自己总结出顺口溜。

  (2) 教学书写。在这个环节,让学生自己先看书,然后由学生当小老师告诉大家怎么写,再和我一起书空写。最后描红,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整体认读音节yi

  (1) 让学生上台表演一个小故事。通过小故事让学生知道yi是整体认读音节。让学生表演比我单纯的说效果要好一些。

  (2) 教学yi的四声。

  在这里让学生自己找朋友来巩固四声。还可以用一首儿歌串起来。

  (二)

  1、教学w的读音

  (1) 指导学生看图并出示声母告诉学生w的读音和小屋的屋很像。

  (2) 老师范读,学生自由怜惜。

  (3) w和u的比较。

  2、w的字形及书写方法

  (1)说说w像什么,在自己总结出顺口溜。

  (2)教学书写。

  2、教学整体认读音节wu

  (1) 讲故事,引出整体认读音节wu。

  (2) 指导读法,指名试读。

  (3) 教学四声。在老师的带领下用四声组词。

  (三)

  教学音节yu及四声。

  1、故事引出yu

  2、练习四声。

  四、 巩固练习

  1、游戏;猜一猜。用游戏的方法复习巩固,学生比较感兴趣。

  2、教儿歌,区别声母、韵母和音节。

  最后说说学法。上课刚开始情景导入,用以激发兴趣,引入本课要学的内容。学生已经对声母有了初步的兴趣,背诵了大量的有关声母的儿歌或顺口溜。教学时要分别用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之间互助合作、互助学习、互助评价,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我觉得这节课整体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基本按课标把课上完。当在把握学生和课堂驾御这块还有待提高。

说课稿 篇6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河之舞》。

  一、教材分析

  《大河之舞》是一部精彩绝伦的舞蹈作品,其结合了踢踏舞、音乐与歌剧的艺术形式,以传统爱尔兰民族特色的踢踏舞为主,融合热情奔放的西班牙佛拉门戈舞,并吸取古典芭蕾与现代舞的精华,共同营造出一场气势如宏、异彩纷呈的佳作。

  二、教学目标:

  根椐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新课标,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乐曲,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丰富情感体验。

  2、情感目标:感受乐曲热烈、激昂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和气势宏大的舞蹈场面。

  3、能力目标:能够积极主动地表现、创造音乐节奏。

  三、教学重、难点:

  1、听辨舞步的基本变化。

  2、跟随音乐即兴拍击节奏。

  四、教学过程

  本课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组织教学、课前游戏、听辨导入、简介踢踏舞的发展、欣赏、知识拓展、小结七个环节。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课前游戏

  先让学生做一个模仿节奏的游戏。

  师分别敲击四组节奏,然后让学生模仿:

  (1)X X X X

  (2) XX XX XX XX 提示学生注意强弱变化:每一拍的第一个节奏强,第二个节奏弱。

  (3)XXXXXXXX XXXXXXXX 提醒学生注意强弱变化:每一拍第一个节奏强,其它弱。

  (4)XXXXXXXX XXXXXXXX 第五个节奏强,其它弱。

  (设计意图:通过模仿节奏的游戏,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并将新授的部分节奏做了一个有效的渗透。)

  三、听辨导入

  播放一段录音,让学生分辨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师:到底是什么声音呢?一起来看看。(播放视频)通过听录音、观看视频导出“踢踏舞”(板书:踢踏舞)

  (设计意图:用猜声音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化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

  四、简介踢踏舞的发展,出示课题

  踢踏舞起源于18世纪,是当时的美国黑人在闲瑕时做的一种脚下游戏,这种游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所喜欢,19世纪的时候,踢踏舞被正式搬上舞台,请同学们看一下,舞台上的美式踢踏带给你怎样的感觉?(播放美式踢踏舞视频,学生谈感受。)

  生:激情,轻快、自由奔放,滑稽

  师:总结:自由、奔放,滑稽是美式踢踏的风格。

  目前,踏踏舞已经风靡全球,它影响了世界上许许多多国家的舞蹈,但最为著名的就是爱尔兰大型踢踏舞剧《大河之舞》(板书课题)

  这里的“大河”指的是爱尔兰“里菲河”,“里菲河”是爱尔兰的母亲河,就像我们中华民族的长江、黄河。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知道踢踏舞最初是玩出来的,这使学生更乐于接受这种艺术形式,并使他们情绪放松,为后面的即兴创编做好铺垫。其次,通过观察美式踢踏,引导学生谈出美式踢踏是自由、随意的风格。通过介绍《里菲河,让学生了解相关文化。

  五、欣赏《大河之舞》

  共分4个小环节。

  1、感觉舞蹈内容(分三个小环节)

  (1)、整体感觉

  欣赏之前提出问题,爱尔兰踢踏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它与美式踢踏的区别是什么?(播放视频)

  学生思考并谈论这段爱尔兰踢踏带来的感受,及与美式踢踏的区别。

  生:很热烈、很有激情等等。

  美式踢踏比较自由、而爱尔兰踏比较严谨等等。

  师总结:爱尔兰人跳的踢踏舞强调“踩”和“踏”,是当地民族舞蹈的一种,舞者保持上半身不动,仅靠下半身的震动来营造视听效果。而美国人的踢踏舞随著脚步的变化,上半身也会流畅地舞出独特的感觉,通常一个人就能在舞台上制造不错的效果,不一定要多人表演的气势或队形变化。

  (2)、感觉旋律

  师:刚才在欣赏的过程中给你震憾最大的是音乐的旋律,还是舞蹈演员踏出的节奏?

  生:节奏

  师:节奏是音乐的基础,也是音乐的骨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踢踏舞的节奏,在玩节奏之前呢,我们还是要看一下这首舞曲的主旋律(出示主旋律)。老师先用琴来弹奏一遍主旋律。然后让学生用“啊”音来哼唱这段旋律,在哼唱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体会旋律的高低走向。(慢------快共三遍)

  唱几遍后学生对这段旋律已经有些熟悉了,再让学生听两段旋律,分辨一下这两段旋律是不是刚才哼唱的旋律?

  第一段(播放主题录音)。

  第二段不是(播放5、6次出现的旋律)。

  (3)、让完整地欣赏这段音乐,让学生找出主旋律在整首舞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在听的过程中,用手指表现出来。(教师播放录音)

  生:6次

  2、表现踢踏舞的节奏(通过听辨、拍击节奏,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教师提出问题:旋律出现的前四次,舞蹈演员分别踏出了怎样的步伐?

  先听第一次,为了方便找到规律,让学生在心里默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数一数舞蹈演员是在几和几的时候踏出脚步的,开头是四个八拍的前奏,提示学生掌握好数拍的速度。

  听一遍学生可能找不出来,可再听一遍。(再次播放主题音乐)

  生:在“1”和“8”的时候踏下脚步的。

  师:板书节奏 XO OO | OO OX |

  对,是在“1”和“8”的时候踏下脚步的,(展示第一次舞步)如果我们把每一次前小节的8和后一小节的1看做是一组节奏的话,你们看看一共踏了几组?

  生:四组

  师:我们跟随音乐一起在8和1的时候击掌。

  生:随音乐击掌。

  师:第二次是怎样的呢?

  学生欣赏分辨

  师:舞步比第一次怎么样了?

  生:多了

  (板书) X X | X X |

  师:看图谱,踏出的舞步多了。(展示第二次出现的舞步)

  让学生找到这段踏击的规律。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表现。(拍手、拍腿、跺脚等)

  生:随琴用任何一种方式来表现。提问3-4人。

  全体同学随琴一起用正确的节奏表现。

  师:第三次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欣赏分辨

  师:第三次的步伐比第二次怎么样了?

  生:又多了

  (板书) XX XX | XX XX

  师:看图谱,(展示第三次出现的舞步)第二次的步伐是只有重拍,而第三次的步伐有了强弱规律,它是在重步伐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些轻轻的步伐,让学生创意表达这种强弱的节奏。(提问2——3人)

  师:老师也有一个表达强弱的方式,是踢踏舞的基本舞步,大家想不想学一下。

  生:想

  师:先来看老师做,强的时候向左边跺脚,弱的时候右脚跟过来轻轻点地。

  生:起立,一起做,

  提出要求:注意爱尔兰踢踏舞的特点是:上半身要直,步伐整齐,所以第一步我们都向左踏出。

  生:随老师一起做,逐渐加快速度。边做边说强弱。

  师生随音乐一起做。

  师:第四次步伐是怎样的呢?

  学生欣赏分辨

  师:这一次的步伐怎么样了?

  生:更快了。

  (板书:XXXX XXXX | XXXX XXXX |)

  师:看图谱,(展示第四次舞步变化)步伐越来越快了,这足以显示了踢踏舞非常扎实的舞蹈功底和高超的舞蹈技巧,在短时间内我们无法掌握这么高超的技巧,但是我们可以用其它方式来表达,比如说我们课前进行的节奏游戏,把每一小节的第一个音加重,就可以表现出来。

  师:示范拍击节奏。

  生:随老师用手拍腿。

  师提示:在拍击的时候,只要你能找到每一小节的第一个音,就能做到快而不乱。

  生:一起随音乐拍击节奏。

  看图谱:图谱很形象地展示了旋律出现的前四次舞步的变化,通过图谱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节奏越来越丰富,速度越来越快。我们跟随音乐把第一次到第四次的节奏连起来玩一遍。 (第一次拍手,第二次跺脚,第三次拍手,第四次拍腿。)

  让学生随音乐把第一次到第四次的节奏连起来演奏一遍。 (第一次拍手,第二次跺脚,第三次拍手,第四次拍腿。)

  3、即兴创造节奏。

  听辨第五次和第六次的音乐,学生随音乐创编节奏,黑板上的节奏也可以选用,全班形成多声部节奏的演奏。

  (设计意图:创设平台让学生自由、大胆地创编节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4、成品展示

  跟随《大河之舞》视频,全班共同表演。 (拍手——跺脚——跳简单舞步——拍腿)

  (设计意图:拍手——跺脚——跳简单舞步——拍腿这一连串越来越激烈的表达方式,使学生体会到观众的情绪随着踢踏节奏的变化,越来越兴奋,越来越激动。)

  六、知识拓展

  师:同学们知道吗?其实咱们中国也有自己本民族的踢踏舞。谁知道是哪个民族的?

  生:

  师:它是可以和《大河之舞》相媲美的藏族舞蹈《扎西德勒》。我们一起来欣赏。同学们可以随着音乐自由地拍击节奏。

  师播放西藏踢踏舞《扎西德勒》。学生一边谈感受,一边随音乐拍击节奏。

  设计思路:中国藏族踢踏舞《扎西德勒》的呈现,既拓展了本课知识,又开阔了学生视野,还巧妙地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踢踏舞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自我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踢踏舞带给我们的热情与快乐。这部大型舞剧还融合了许多其他的艺术元素,如歌剧、音乐、弗拉明戈舞、芭蕾以及现代舞的精华,你们课后可以到网上下载完整的视频进行观看。

  学生踏着踢踏舞的节奏走出教室。

说课稿 篇7

  说教材:《一次成功的实验》是一篇阅读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进行的一次意外危险时刻的心理测试实验。实验的成功反映了三个学生懂得要团结,要心中有他人的好品质。

  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②读懂课文,了解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③理解实验成功的原因。

  ④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练习用不同语气读人物对话。

  (二)过程与方法: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有了危险需要沉着冷静、互相合作、先人后己,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说教学重难点:理解实验成功的原因,体会有了危险需要需要沉着冷静、互相合作、先人后己,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说教法和学法:“教有多法,但无定法。”在本课中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和朗读法进行教学。通过展示课件让学生领悟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并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品味,更好地理解课文。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学习,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说教学过程: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读、悟、议这种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1、从课题故意不写“一次”入手,激活学生思维,营造阅读期待,引领学生走入文本。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训练学生语言的例子,也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例子。”既然教材是例子,在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开发并重新组合,让教材为学所用,为学服务,同时也为学生的提高与发展服务。《一次成功的实验》这篇课文的内容通俗易懂,如果按照课文内容的顺序来设计课堂教学的话,学生就很容易乏味。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对教材进行了开发并重新组合,把课文中实验的结果放在前面,再让学生由果及因进行语言训练和逆向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通过“读——想——划---说---再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懂得实验失败和成功的原因,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3、本文内容有趣且易懂,因此,自读自悟是本课教学所体现的主要特点。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让学生进入角色进行体验,创设情境进行感悟。在自主学习、交流中理解重点词句和课文内容。以读代讲,采用精读和略读的方式进行教学,把重点落实到实验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上,通过自由读、默读、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书方面体现三维目标中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在说到实验失败的原因时,让学生进行词语替换训练,丰富了学生的词汇知识,并启发了学生的逆向思维,为找出实验成功的原因作铺垫。

  在说到实验成功的原因时,指导学生低声朗读的技巧和情况危险时朗读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并抓住关键词“不假思索”先进行字面上的理解,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造句,对它进行全面地理解,以达到水到渠成地理解小女孩说的话,从中体会出小女孩遇到危险时镇定、先人后己的优秀品质。

【【实用】说课稿集合7篇】相关文章:

1.【实用】说课稿3篇

2.【实用】说课稿四篇

3.【实用】说课稿4篇

4.【实用】物理说课稿3篇

5.中职数学《集合的概念》说课稿

6.《荷》说课稿

7.项链说课稿

8.《项链》说课稿

上一篇:说课稿 下一篇: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