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教育》读后感

时间:2024-01-18 18:16:40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守望教育》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守望教育》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守望教育》读后感

《守望教育》读后感1

  “当儿童学习不是因为学习本身的乐趣,而是为了考试、升学、恐惧、竞争、奖惩等而学习时,不仅无益于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品德进步,更不利于儿童积极健康地生活与成长的心态的养成。”——刘铁芳

  一本好书,一个故事。这段时间,我把刘铁芳教授所著《守望教育》仔细读完了,暗自为自己读到这样一本好书感到庆幸。刘教授有着不平凡的境遇,干着不平凡的事业。一本好书,滋养人的心灵。

  你要与众不同,就得加倍努力。刘老师之所以事事比他人做得好,首先取决于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有着别人没有的精神气质,尤其在学生身上的体现更为突出。同时也说明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好老师的。鲁迅说过:教育是根植于爱的。

  想必当教师的我们,班里总有几个让人头疼闹心的孩子,每天小错误不断,还总有人告他们的状,有时还打架斗殴,我们称他们为“后进生”。提到后进生,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讲到转化后进生的问题,刘教授所说的教师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犹如医生诊病一样,医生只有在治疗疑难杂症中才能提高医疗水平,老师只有在教育后进生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看似教师和医生的职责不同,但他们都是拯救人的工作。医生拯救的是人的身体,而教师拯救的是人的灵魂。一个人的身体和灵魂都得健康,方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否则就是一个有缺陷的人。

  理念决定思想,思想决定出路。在我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也能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多么重要啊。虽说在教学中我们对后进生也确实很关心,但更多的是批评大于表扬,因为他们身上的优点不多,如果不仔细观察,难以发现。而刘铁芳老师对待后进生的所作所为,说实话我做不到。因为毕竟学生不同,环境不同,各种不可控因素太多了,我努力学习的目的,就是借鉴刘老师的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将来对待后进生有意识尊重规律,采取科学有效的办法。

  书中让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差生究竟有多难啊,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和信念。此时教书育人的使命该有多重啊。无论朝着哪个方向发展,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他们身上所表达出的反复,足以考验天底下最有耐心的人。教师胜任这份耐心当之无愧。

  故事滋润心田,阅读点亮人生。在书中还提到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刘老师强调学问和故事是教育中两个并行的要素:一个让我们获得对世界与自我的熟悉,另一个则凭借真实可感的世界来抚慰我们的生命。每个人的童年都应当是被故事侵润着。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把握学问,获得日常生活中拥有的感情体验,同时他们也从中猎取人生的启蒙。

  朱永新教授特别强调: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故事完成自己的精神成长,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读一些有名的儿童作品,听一些儿童故事是特别有必要的。

  愿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能够正确引导学生阅读,把阅读的种子播撒到他们的心田,同时合理规划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读名人,读好书。

  教育就是爱,但爱不是教育的必要条件。教育除了爱,还要有智慧。而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互相关联。现实中学生那么多,也许不是每个孩子都爱我们,也不是我们都得爱他们。如果我们达不到爱每个学生但必须尊重他们。关于这一点,大家都是认可的。

  “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人道主义教育的表达。这在李镇西老师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可见,优秀教师的理念都是相通,教育的规律是一致的,说法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

  作为老师,最珍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让我们以一颗平凡、挚爱、理性的心灵来守望教育,守望我们心中的教育理想吧。

《守望教育》读后感2

  通过刘铁芳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我知道他是一位真诚的学者。在两次学术年会上见过他,朴素中有一种睿智,谦和中有一种坚持。

  刘铁芳,生长在一个贫困的乡村,小学就读的学校是用泥土筑起来的,师范三年毕业后到乡村教书,几年后进入大学,攻读教育学硕士、哲学博士,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从这一简历中可以看出,他无疑是一个“爱学之人”。在《守望教育》一书他说道:“我所梦想的境界就是能在四壁书橱之中做一个纯粹一些的问学之人,与此同时,又能时刻把心灵的触角伸向人间社会的冷暖,不忘记自己作为普通个体的良知与社会一员的责任。”

  所谓“做一个纯粹一些的问学之人”,依笔者之见,就是对教育的复杂性保持一种敬畏,同时对教育的应然状态怀有一种诗意的期待和浪漫怀想;所谓“不忘记自己作为普通个体的良知与社会一员的责任”,就是以敬畏和诗意的心境去守望教育,并凭着自己的教育良知和道德、凭着理性的批判和必要的反思去表态。

  有人说,教育的复杂性超出了人类的想象,在这一点上,只有爱情和幸福之类的话题可以与之媲美。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巨系统,任何一个人都处在“无知”的境地,我们所应做的就是“保持我们自身理智的清醒,对我们的已知保持一份谦逊,对我们的未知抱有一种敬畏,对我们探索未知的意愿,拥有一份理性的克制,不至于出现一种理性的自负”。

  我们的理性不是万能的,而世界也好,教育也好,远没有我们想的那样简单。然而,现实中总有“教育真理的代言人”出现,甚至在教育领域之外的人,只要自己上过学,都可以心安理得地对教育问题指手划脚。刘教授在书中指出了这种“理性的自负”的根源:“什么都说,什么都敢说,什么都宣称能说清楚,把教育的世界变成一个毫无迷魅的世界,对于教育生活缺少一份必要的敬畏之心,这其中隐含的乃是教育中的技术主义倾向。”

  “技术主义”,就是要寻求“规律”,追求“模式”。当下,“按教育规律办事”是很多教育工作者的一句“时髦”用语,总认为教育存在着一种能提示育人本质的确定的“规律”,只要找到了规律,按照规律的操作程序去执行,就会收到预期的效果。于是,教育领域也有了“造星运动”,名校办学模式和名师教案成为模仿和学习的'重点,不少老师就此成了“熟练操作工”,执行着专家、大纲、教参、教科书、名师的旨意,而自我的思想却在教育世界中缺席。这就是“理性的自负”的代价。

  如果下次再遇到坐而论道、对教育侃侃而谈者,在接受或批判他的观点之前,我们可以先仔细品味一下刘铁芳教授这段话:“凡把自己的教育理论、方案、谋略说得天花乱坠者,皆不可信;凡动辄称“学习的革命”“教育的革命”“……的革命”者,皆不可信;凡动辄宣称教育的真理在握,非如此不可者,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奥义说得伸手可及者,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改革发展说得易如反掌者,皆不可信。”

  教育是富有诗意和理想的事业,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有一种教育情怀,有一种“乌托邦”情结,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勒出一种“绝对”的“好教育”。也许,这种“好教育”永远不可能实现,但如果连理想都没有了,教育生活只能是日复一日地耗费生命。

  “绝对”的“好教育”在哪里?刘教授提出:“从柏拉图到杜威,从孔子到蔡元培,多少仁人志士孜孜以求,但现实总是现实,总是匮乏的事实……但我们相信它们‘在’,‘恒在’,在我们坚定的信念之中。”

  教育事业之所以富有诗意,就在于它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个灵魂推动另一个灵魂”的过程,是“一个生命点燃另一个生命”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个人的体会和思考是不能缺席的,我们要时时追问: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我们究竟为什么教?……否则,教育就毫无诗意可言,只能成为一种谋生的工具,学生就成为“工作的对象”。

【《守望教育》读后感】相关文章: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09-21

《教育漫话》读后感02-24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10-12

《爱的教育》读后感05-16

爱的教育读后感12-24

教育书籍读后感04-29

教育专著读后感04-30

《爱的教育》读后感07-09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05-01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03-19